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卫辉人在北京(卫辉创业者的功劳簿,奋斗者的凯旋曲,行路者的起床号,成功者的经验谈。)

書城自編碼: 2076407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管理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作者: 《卫辉人在北京
國際書號(ISBN): 9787511244901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04-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445/43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53.7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间谍大师:情报、技术与以色列商业创新
《 间谍大师:情报、技术与以色列商业创新 》

售價:HK$ 90.9
浪荡子美学与跨文化现代性:一九三零年代上海、东京及巴黎的浪荡子、漫游者与译者
《 浪荡子美学与跨文化现代性:一九三零年代上海、东京及巴黎的浪荡子、漫游者与译者 》

售價:HK$ 78.2
孤独与相遇的社会学
《 孤独与相遇的社会学 》

售價:HK$ 59.8
精微植物艺术表现技法大全
《 精微植物艺术表现技法大全 》

售價:HK$ 227.7
坦克行动:一名装甲部队指挥官的战争(1944年至1945年)
《 坦克行动:一名装甲部队指挥官的战争(1944年至1945年) 》

售價:HK$ 114.8
翻译的危险:清代中国与大英帝国之间两位译者的非凡人生
《 翻译的危险:清代中国与大英帝国之间两位译者的非凡人生 》

售價:HK$ 94.3
论法拉比与迈蒙尼德:施特劳斯讲演与论文集:卷三
《 论法拉比与迈蒙尼德:施特劳斯讲演与论文集:卷三 》

售價:HK$ 109.3
实验之火:锻造英格兰炼金术(1300—1700年)
《 实验之火:锻造英格兰炼金术(1300—1700年) 》

售價:HK$ 124.2

 

建議一齊購買:

+

HK$ 97.5
《指尖上的场景革命:打造移动终端的极致体验感》
+

HK$ 92.1
《创京东:刘强东亲述创业之路》
+

HK$ 70.3
《女孩老板:我的互联网创业小时代》
+

HK$ 88.8
《创新者的培养》
+

HK$ 129.7
《真心永驻:万豪的关系竞争力》
內容簡介:
本书是创业者的功劳簿,是奋斗者的凯旋曲,是行路者的起床号,是成功者的经验谈。入选本书的百位卫辉籍人士,老中青三代,代代传承,把卫辉人的光荣传统和拼搏精神带到了北京,在北京开辟了一片新天地,也用情感的纽带把卫辉和北京联系起来。北京是他们的第二故乡,卫辉在他们心里具有不可替代的力量。他们用青春和汗水、诚信和果敢书写了一首人生赞歌。他们当中有院士、有文史馆员、有将军,有高官。更有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以及正在攀登的年轻一代。这是卫辉精神和北京精神的汇集地,是正能量的发源地,他们见证了这个时代,也让这个时代为他们的成功做了证明。他们的逐梦之旅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提供了积极向上的范例,也让更多后来人相信未来的美好。
關於作者:
本书由卢甲举等数人编写,卢甲举,河南省卫辉市庞寨村人,1953年3月15日出生、汉族、1972年参加工作、1987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学历、高级经济师、中国国情研究会研究员、《中国经济调查》杂志社特别顾问、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会员、第8届中国时代十大创新人物、中国煤炭城市发展联合促进会副会长、现任北京奥凯立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目錄
李春昱:用生命拥抱大地
高为炳:一生最爱航空航天
嵇文甫:让历史铭记
卢柯:院士的纳米情缘
卢光照:不负“花鸟”意
秦岭云:不悔“山水”情
杨贵:英雄无悔红旗渠
郜郁文:村里的奇人与少将
耿守瑞:革命人生无晚年
杨静云:我从卫辉一中出发
曹质彬陈桂英:原子城的模范夫妻
席荣增:“三不倒”的铁汉子
韩相焕:从通讯员到将军
马琳杰:优秀学生优秀兵
郭向军:他推进了中国经济改革
赵清正:把肿瘤放在第一位
王振华:好医生是怎样炼成的
吴金印:感动卫辉,感动中国
任国钧周清秀:执手相伴云淡天高
卢甲举:奥凯立的凌云梦
刘克礼:专和牙齿较劲
常廷文:人民的好儿子
甘良东:大哥,你慢走
张文胜:情牵水利
郭忠福:对自己“狠”的特警
傅梦喜:军旅四十年我不后悔
孔祥秀:为人民服务伴人生
张喜忠:老兵保洁工
张信海:我当上了奥运裁判
梁喜田: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
魏永兰:卫辉人的大姐
薛秀印:国防通信兵
王勇:“五字真经”
王怀勋:当兵就当最好的兵
杨祖福:“我是党员,我先上!”
刘万富:“普通”人的“普通”事
唐建国:晒一晒我的履历
靳卫民:“隐形人”
徐成涛:老实做人,踏实做事
张楷动:我在北京20年
陈凤贵:迷恋军事气象
郭胜霞:毛体女书法家
刘成林:为家乡做实事
葛全忠:为人民服务无小事
尚玉新:从业务员到董事长
谭彬生:投资新农村建设
甘新保:从士兵到老板
杜卫军:和电老虎打交道
葛军林:走出去才有阳光路
关磊:用科技让人类诗意栖居
卢艳娟:追梦碧水蓝天
张清河:部队是我家
张东:府右街派出所的老牌警察
赵志科郭春华:各干各的活,各说各的话
赵瑞年:上了自己筢子的柴禾,才是自己的柴禾
李金生:做好后勤那点事儿
欧阳高:我记忆中的几宗“最”
常江孙卫凤:花开不斗艳,自有香气来
张波常青:博士夫妇比翼飞
蔡晓凯:创造双重幸福的女人
闵媛:不经历挑战怎能成功
余晓然:高校里的年轻人
杨利军:我的打工生活
李长印:我多了那么一点儿幸运
张丙辰:你所不了解的架构师
杨水田:困难没有办法多
欧坤:军中排头兵
焦玉祥:爱在北京
郭山臣:军营里的脚印
徐世明:高考状元的爱国情怀
王永俭武志立:老兵赤诚
李熙锋:我为祖国画高楼
徐泽生:瓦刀砌出的总经济师
赵武庆:农村兵的捷径
侯永卿:是鹰,就该飞翔
徐陆正:从山里走到“北大”
魏金光:特级宴会设计师
刘金生:载人航天的幕后英雄
孔祥栋:农家好子弟
韩永成:矢志不渝保国安
薛树彬:北京保安的新新生活
薛文彬:北京寻梦之旅
张玉玺:人在军旅念乡情
韩函:一切为了孩子
卢乙振:战士亮剑扬军魂
段荣印:我是河南“名片”
张子星:“吃铁化钢”防化兵
王天军:从标兵到警督
何淑娥:和化肥有关的工程师
张晋卫:故乡山水养清廉
赵志刚:善于爬坡的人
张志印:路遥梦正酣
焦长河:一路奔腾永正堂
梁玉星:军营好管家
刘晓宇:律师的规划
张蔼灿:政法战线的园丁
王芳:80后软件工程师
李秀芳:从警卫到导游
陈小勇:事业有成念卫辉
庞晶晶:相信未来
內容試閱
李春昱:用生命拥抱大地
人物简介
李春昱,1904年出生于卫辉,1988年去世。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区域地质、构造地质学家。192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37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
李春昱早年与谭锡畴在四川盆地和川西高原进行长期地质矿产勘查,后领导并参加四川地区工作,预测的中山煤矿,后经钻探证实。
他在40年代领导了前中央地质调查所工作,50年代领导陕西煤田地质勘探工作,60年代参加组织领导全国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有诸多贡献。
70年代初以来,倡导并参加中国大陆的板块构造研究,与他人一同于1973年首次在中国发现混杂堆积,并发现蓝闪石岩,肯定了古代以来的板块构造运动。他建议并主持参加了1:500万亚洲地质图的绘制,领导亚洲大地构造的研究,其成果博得国际好评。他把生命献给了中国地质事业。
高为炳:一生最爱航空航天
人物简介
高为炳,1925年出生于卫辉道西街,1994年出世。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航天专家。1944年毕业于河南省立汲县中学(今卫辉一中),1948年毕业于西北工学院航空系,1952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毕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高为炳在变结构控制理论研究中首次提出了超近律、品质控制、切换模式等新概念。
在非线性大系统稳定性及镇定问题研究中,首创了动态递接控制方案。
在机器人控制领域,独创了多机器人协同工作的“主-助”控制策略。
在航天方面,解决了非线性大型空间柔性结构的状态观测问题。
他发表的百余篇(部)论文和专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美、英、德、日等国家的大学讲坛上都留下了高为炳讲学的身影。他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了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
嵇文甫:让历史铭记
嵇力群
人物简介
嵇文甫,1895年出生于卫辉,桥北西街一个市民家庭。1963年去世。原名嵇明,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著名哲学家和历史学家。1909年升入卫辉府官立中学堂(今卫辉一中)。我党早期党员。解放后,他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及全国人大代表,历任河南省副省长、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河南大学及郑州大学校长等职。
祖父的青少年时代
我的祖父嵇文甫,本名明,字文甫,号以行。1910年,祖父入卫辉中学。当时正值辛亥革命前夜,革命思想在全国迅速传播,斗争也一天天激化。卫辉中学是革命思想在豫北传播的一重要阵地,在这里,祖父受到了革命思想的最初沐浴。卫辉中学的教员之中,有好几个是同盟会会员,其中对祖父影响最大的是刘粹轩先生。刘先生学识广博,思想激进,虽然他讲授经学,但在课堂上却不断地向学生介绍《民报》、《黄帝魂》等进步报刊,将民主革命的思想灌输给学生。刘先生对勤奋正直的学生嵇明十分喜爱,祖父也敬仰刘先生。祖父后来在《辛亥杂忆》中记述说:“我那时才十五岁,只天真地佩服他。有一次,也不管他是否担任国文课程,就拿一篇作文去请他指正。他看了很高兴,就叫我常到他那里去。从此,每隔三五天或十天半月,我就到他那里去借书阅读……他给我讲过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讲到‘志穷乃见节义’一段,若不胜其感慨。又常拿当日报纸给我看,谈他自己和朋友们刧狱救阎子固的故事等,以至‘谆谆切切,常至夜分’”。
当时,革命活动已在卫辉中学秘密展开。一次,一个推车的“小贩”来到学校,住在刘粹轩处,一住就是20多天,但他从不谈买卖之事,常常和同学们谈些时事问题。另一次,领我到某人家,那里已有五六个人,从谈话中得知,他们在密谋炸断京汉铁路。多年后,祖父感慨地说:“我校隔壁就是知府衙门,知府华辉尚在梦中,不知道在他眼皮下革命党人正闹得滚锅呢!”后来,刘粹轩在豫西反清作战中壮烈捐躯,数十年后,祖父在《自传》中写到,刘先生是“影响我,使我的思想开始有了政治意识、启发我开始追求真理与光明的第一个人……这是我后来痛恨旧社会、向往新社会、倾心于革命事业的一个开端。”
对祖父影响甚大的另一个人是李敏修先生。李先生是清末进士,品德修养很好,在河南是倡导新学的学者之一。他创办了汲县小学、汲县中学,还创办了经正书舍,收藏图书30余万卷,我的祖父从中得益不少。我祖父的祖父曾为李家佣人,居家又与李家相邻,李先生喜欢我祖父的勤奋好学,在学习上给与多方指教。祖父后来在读《毋自欺斋文字纪年》一文中说:“文自幼得侍先生,亲炙之日久”,指的正是这一情形。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祖父非常兴奋,曾组织了20余人在一个教堂集会,并上街游行庆祝。这样的游行,以今天的眼光看,其规模是太小了,但在当时的小县城里,却是一个颇引人注目的行动。1913年夏,祖父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大学预科。虽说此时家境已比过去好些,但却不足以应付大都市里的开销。上学时,祖父在北大金沙滩的简易饭棚吃最廉价的饭菜,仍然难以为继。不久,他便被迫辍学回汲县了。回到汲县,祖父在经正书舍附设小学班教英文,还在县城里一家小学教国文、历史。祖父总共教一年半小学,这段教学生活对他日后的发展产生了影响,他在忆及这一段生活时曾说:“当时天真纯朴的儿童,曾引起我的热爱,从而,我对于教书这一行,也就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对于我后来数十年一直从事教育事业是很有关系的。”
1926年底,祖父被中共河南省委派往苏联学习。祖父一行先由上海搭苏联商船到海参威,而后登上西行的列车。从海参威到莫斯科7400公里的路程,要走两个星期。那时,十月革命已过去八九年,但是苏联的经济依然有许多困难,在西伯利亚铁路线上,煤炭奇缺,大部分列车要靠烧木材开动。凭车窗向外望,可以看到沿途大小车站上都堆积着一垛垛木材。没有餐车,乘客只能在大站停车时匆忙下车吃点饭。于是,列车一到大站,车站上就排起长长的就餐队伍。当时,正值隆冬,列车上也没有暖气,乘客只能把所有的衣服都穿在身上,穿过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
1927年1月,祖父入中山大学。莫斯科中山大学是联共(布)在1925年夏天决定兴办的,其目的是为日益高涨的中国革命培养干部。中大的校址,在沃尔洪卡大街16号,这是一座被绿树掩映着的四层楼,教室、办公室、图书馆、餐厅都在这座楼内。祖父在苏联的大部分时间,就是在这座楼内度过的。在短短五年里,在这座楼中出出入入的许多人后来成了中国现代史上的风云人物,共产党方面如何叔衡、张闻天、叶剑英、邓小平、杨尚昆等,国民党方面如谷正鼎、谷正纲、蒋经国、郑介民等。不清楚祖父班里有哪些人,我只是偶然从长辈闲谈时的只言片语中,知道乌兰夫、帅孟奇与祖父同学。
祖父大革命时期在河南
1926年,我的祖父被河南省委派往苏联学习。1928年归国,在白色恐怖下,党组织派祖父在北京大学搞地下工作,宣传革命思想传播马列主义。后来被敌人发现,天天搜捕缉拿,祖父只好离开北京逃亡河南。1933年暑假后,祖父回到河南,在河南大学任教授兼文史系主任。在这一时期,他写了《左派王学》《船山哲学》和《晚明思想史论》等著作。1935年底,“一二?九”运动由北平扩展到河南,万余学生在开封龙亭后体育场开会,声援北平学生的斗争。祖父在会上讲了话,那时没有扩音器,他执喇叭筒演讲。祖父以北宋面临金兵南侵时发生在汴京(开封)的太学生运动来暗示和称颂学生们的爱国运动。祖父曾经给进步学生以多方面的帮助。如王国权是当时河大学生(当时名康午生,建国后曾任中国驻波兰大使、国家民委副主任等),由于进行革命活动遭通缉,不得不避难到日本。行前,祖父给他以资助,嘱他一路小心。多年后,王国权提及此事,还念念不忘。80年代初,王国权到郑州,还专程到黄岗寺烈士陵园祖父墓前凭吊。抗日战争爆发后,全国奋起,1937年9月,在中共党组织的支持下,祖父和范文澜、王阑西、姚雪垠等人在开封创办了周刊。
1948年6月,开封第一次解放,数日后,人民解放军又主动撤出开封。在中共党组织的特别关照下,祖父和一些进步人士共70余人乘解放军前线司令部的军车,进入豫西解放区。当时,新华社对此作了报道。途经襄樊,祖父一行受到了刘伯承、陈毅等人的接见。在中共中央中原局所在地宝丰,邓小平为他们设宴洗尘。到了解放区,祖父的心情无比舒畅,他说:“昨天还是封建法西斯反动统治下的羔羊,一觉醒来,成了新民主主义的天下了,多年来沉闷窒息的生活乃告结束,像游子还乡一样,终于回到了革命大家庭。”
在解放区,祖父热情地投入了新的事业。当时,为了满足人民解放战争对于干部的急切需要,中共中央中原局决定创办中原大学,陈毅任筹委会主任,祖父和王毅斋任副主任。经过不多日的准备,这所抗大式的大学就在1948年8月1日开学了。当时,正是三大战役前夕,前线军情紧急,后方条件艰苦,中原大学的设施极为简陋,几间草房就是办公室,空地、打谷场、大树下就是教室。祖父为了给新中国培养人才,辛勤工作,不舍昼夜。不久,开封第二次解放,祖父又参加河南大学的重建工作。
1949年10月1日,祖父作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登上了天安门城楼,亲历了开国大典这一激动人心的历史性时刻。此后,他历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河南大学校长、河南师范学院院长、河南省副省长、郑州大学校长等职。他还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担任过《历史研究》《哲学研究》等刊物的编委,创办了《新史学通讯》(后改名《史学月刊》)。1959年7月,他再次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祖父的晚年生活
解放后,祖父是全国人大代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期间,他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小时候听祖父说,当时一同受接见的是荣毅仁。我还记得几句谈话内容。毛:早知道你,你很有学问哪!嵇:哪里!没有什么学问。毛:哎!大学校长嘛,怎么说没有学问呢。毛主席还由“嵇”这个姓猜测,说我祖父可能是嵇康的后代,并且半开玩笑半认真地作了“考证”,列举了一些理由。祖父身兼多种职务,社会活动很多。在我的记忆里,他三天两头出去开会,也经常出去做报告。身为副省长,他每年要用一些时间到全省各地走一走,了解情况,几乎年年要到北京开人代会。他曾率河南省慰问团赴朝慰问志愿军,也曾率团到青海慰问河南省移民。繁忙的事务性工作占去了他大量的时间。现在想来,作为学者的祖父,一定苦于缺少从事学术研究的整块时间和那份宁静。但是,祖父对于工作任务从不推辞。同时,他一直不懈地继续进行学术研究工作,出版了《关于历史评价问题》《王船山史论选评》《春秋战国思想史话》等著作。直到晚年他也未曾脱离教学活动,如在他去世前不久,他还给大学生讲马克思的《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恩格斯的《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1963年10月10日,祖父因突发脑溢血而溘然长逝,终年68岁。他是在一次会议上在讲台上倒下的,可以说是工作到了最后一息。事实上,在他去世前一两天,已感到不适,眩晕,恶心,那是血压升高的征象。但接到会议通知,他还是抱病去了。他本没有准备在会上讲话,但主持人请他讲话,他讲了。现在我想,他若及早诊治,他若感到不适就不去开会,他若在会上不讲话,也许脑溢血本是可以避免或延迟的。但是,他没有这样做。
祖父的追悼会十分隆重,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共河南省委等部门以及亲朋好友发来唁电唁函,送来花圈。至今,祖父逝世转眼40多年了,但是时光无情人有情。至今,还能见到一些文章忆及我的祖父。在我生活的北京,在文化学术圈内,提起他的名字,人们仍满怀敬重。祖父若地下有知,应感到欣慰了。
卢柯:院士的纳米情缘
卢甲伦
人物简介
卢柯,生于1965年5月,原籍庞寨乡庞寨村。1985年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机械系,同年考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1990年获工学博士学位。2003年增选为中科院院士。为国际纳米材料委员会副主席,国际亚稳、机械合金化及纳米材料会议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亚太材料科学院委员。
卢柯似乎天生就是科学家的料。他16岁上大学,20岁大学毕业,25岁获博士学位,28岁当选为中科院研究员,30岁任博士生导师,32岁担纲“快速凝固非平衡合金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35岁任中科院沈阳金属研究所所长,38岁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为中科院历史上最年轻的院士,以令人惊悚的速度跑在纳米领域的最前沿。
说到卢柯,不能不说“纳米”。“纳米”nanometer,一种长度单位,1纳米即1米的10亿分之一。纳米结构通常是指尺寸在100纳米以下的微小结构,纳米技术即是一种在0.1至100纳米尺度范围内,用单个原子、分子制造物质的技术。 
2000年,卢柯在极具影响力的《科学》《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论文。让他赢得了这份国际权威刊物入场券的论文,曾经17次易稿。纳米材料“鼻祖”葛莱特教授认为,卢柯课题组的这项工作——发现了纳米金属铜在室温下具有超塑延展性而没有加工硬化效应,延伸率高达5100%——是“本领域的一次突破,它第一次向人们展示了无空隙纳米材料是如何变形的”。
2003年1月,《科学》又发表了卢柯等人的一项最新科研成果:将铁表层的晶粒细化到纳米尺度,其氮化温度显著降低,从而为氮化处理更多种材料和器件提供了可能。这是卢柯科研小组取得的又一个突破性进展,被评为200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之一。
2004年4月16日,《科学》杂志发表了卢柯课题组的最新成果:采用纳米尺寸的生长孪晶强化金属的新途径获得了同时具有超高强度和高导电性的铜。而按照以往的经验,对铜进行强化以后,会使其导电率有所下降。这一成果的创新性在于,把难以统一在一起的性能统一在了一起。《科学》杂志的评审人认为,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突破,是其他任何强化技术无法达到的。它“再次用极为漂亮的实验结果演示,通过在纳米尺度上的结构设计可以从本质上优化材料的性能和功用”。
关于卢柯在纳米研究上的成就,中国科学院网站上的“院士介绍”中,有更全面也更专业的介绍。近年来,卢柯一路领跑,在《科学》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93篇,22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特邀报告,论文被《科学引文索引》引用高达1200余次。国际著名材料科学评论杂志特邀卢柯撰写关于纳米金属材料的长篇综述。
卢柯不仅自己搞科研,也非常重视培养青年人才,建立青年科学家群体。他先后培养博士硕士生几十人。他也曾被评为“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在他的领导下,现已建立一个学术思想活跃、积极进取、人才辈出的青年研究群体。他建立的青年研究小组被中国科学院授予“百人计划优秀团队”,被团中央评为“全国青年文明号”,被德国马普学会确立为“德国马普金属所伙伴小组”,成为我国材料科学中第一个此类研究集体,被国际同行誉为世界上有成就的六大纳米材料研究小组之一。
卢光照:不负“花鸟”意
周书淮
人物简介
卢光照,1914年4月出生于庞寨乡庞寨村。近现代享誉中外的著名画家,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日友好协会理事,北京齐白石艺术函授学院名誉院长,中央书画社副社长,北京花鸟画研究会名誉会长,原人民美术出版社资深编辑。
2012年11月初,笔者受托进京采访。3日夜,北京地区普降大雪,4日晨开窗眺望,满天遍野,到处皑皑白雪、银装素裹。早餐后,负责组稿的孔祥秀和奥凯立公司董事长卢甲举先生踏雪到我住室,开口就说:“今天让老兄采访个重量级人物”,他们说,我心里也猜个八九不离十,果不其然,正是我所料的当今饮誉中外的著名花鸟大画家卢光照。可卢老十年前已驾鹤西去,加之本人知浅笔拙,要完成这样鼎级人物的组稿谈何容易?
我正锁眉愁思,一位光头瘦削的先生笑容可掬地站在我面前。经介绍,先生正是卢老的三儿子卢援朝。援朝学有成就,知识渊博。他自幼得益于卢老熏陶,父子朝夕相处,对卢老的一生可说是了如指掌。有这样得心应手的“活字典”,顿时我喜出望外。援朝开口先问:“老兄上过天安门去过毛主席纪念堂没有?”我顺口回答:“以前去过,啥事?”“那里边有我父亲画的画!”我恍然大悟,顿时勾引起幸福的回忆。记得几年前我在京时,一天,专门登上天安门城楼和瞻仰毛主席纪念堂。在天安门城楼和毛主席纪念堂墙壁上镶嵌着巨幅荷花。当时哪曾想到竟出于我们古城卫辉声誉中外的大画家卢光照之手。顿时我对卢老更加肃然起敬。
投笔抗日的热血青年
卢光照1934年考入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国画系。毕业后正赶上中华民族的危亡关头。1937年七七事变。北平沦陷后,血气方刚的卢光照一心要投笔从戎。一天,他偷偷告别恩师齐白石,化装逃出北平,从天津乘船到烟台,然后转乘火车回到卫辉老家。这时,著名抗日爱国将领张自忠所率59军驻防豫北一带。当得知部队招收宣传队员,卢光照得以入伍,他一刻不停随军在城乡大街小巷张贴抗日标语,接着又随军先后参加了临沂、台儿庄、徐州、潢川、快活铺诸战役,每次战役前他同队员们冒着枪林弹雨进行宣传鼓动,战后进行慰问演出。他由艺术干事升任宣传队长,后又任33集团军抗敌剧团副团长。他亲自指挥合唱团教唱抗战歌曲《黄河大合唱》、《工农兵学商一起来救亡》、《毕业歌》等。他创作了独幕剧《寒衣》、《清乡》,街头剧《当兵去》。卢光照不但是剧团团长、导演、编剧,有时还亲自登台当演员,演出换场中间,卢光照还要插上一段口琴独奏,效果很好,深得军民欢迎。
抗日宣传3年中,卢光照创作了大量宣传画、快板、剧本,演出了数百场次,直到在杏儿庄一役,张自忠将军以身殉国,他方因此离开剧团。
德艺双馨的国画大师
卢老一生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先有人品,后有画品,人无品格,下笔无法。”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作画。他不贪荣华,不逐名利,解放前他抗暴抗敌,不为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达官贵人服务。他的画作里,有许多题为“三不子老人光照画”。卢老自己解释“三不子”,一是对上不作“孙子”,不搞阿谀奉承、溜须拍马、不卑不亢;二是对艺术“不充壳子”(四川话),即懂就是懂,不要不懂装懂,害人害己;三是“不摆架子”,就是实实在在,时时刻刻,谦虚谨慎,虚心向群众学习。用“三不子”的标准严格要求并作为自己的别号,可谓卢老品德之高。除此之外,卢光照在本人画集自序中说道:“古人云,酒、色、财、气,人之大忌。作为一个画家,要特别注意一个‘财’字,也就是说要正确对待‘钱’的问题。”他常说:“钱不可无,也不可太多,更不可为钱去夺利。如不择手段,轻则名誉扫地,重则堕入法网,前程自毁,后悔莫及。艺术本精神食粮,高尚事业,作画之始,思想上不能和钱联系,如下笔即想着钞票,则必逢迎社会,随波逐流,讨好媚俗,那就没有画品、人品可言了。古人说:‘穷而后工’就是这个意思。况且在我们生有工作,退有所养,连害病吃药死了火葬都不要自己花钱,还有什么理由不把自己的精力,凝聚在事业上,多为社会做些有益的贡献呢?”
卢光照考入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国画系后,受业于齐白石、溥心畲、黄宾虹诸名家。他遇上了好老师,画又对上了他的性情,自然乐于此道。一次,他画了一幅墨竹,课堂上请白石老师指导。齐老看着看着提笔在画上题了“光照弟画此粗叶,有东坡意,乃同校之龙也”一行字,四座皆惊。齐老对光照关怀鼓励,光照更不负白石老师对他的期望,他更加时刻注意并更严格要求自己,把继承和发扬光大中国大写意花鸟画视为至高无上的人生使命。他十分尊崇白石老师,但又时刻不忘齐老“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的教诲,在用心学习借鉴老师的方法和精神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四十年代初辗转川东教书之余,不畏操劳,仍创作了一百多幅中国画佳作,准备在1944年暑假在重庆中苏友好协会会址举办画展,之前主动向齐老征求意见。当齐老远在北平得知此消息,非常高兴,不仅为之题写“卢光照画集”,同时刻“吾贤过我”四字,千方百计寄回重庆。卢光照在北平艺专学习期间创作了不少佳作,齐老亲选光照和两位同窗好友的作品,出版《三友合集》,并为之写序、题签。卢光照先生多年来,全身心地投入中国花鸟画的研究和创作,苦心耕耘,锐意创新,深得“齐派”大写意之精髓,并吸取任伯年、吴昌硕、虚谷等人的笔墨精华,丰富和发展了“齐派”艺术,从而走出一条不同于前人的艺术之路。他创作的花鸟画不拘成法,不求形似,而重性灵描写和内在的神韵。落笔重如泰山、苍劲古倔,造型生动,色彩单纯明快,对比效果强烈。其艺术风格不落尘俗,品位甚高,深得中国“文人画”之口味,为时人所欣赏。
青年一代的良师益友
卢光照对热爱绘画的青年,寄予殷切的厚爱。为了把花鸟画艺术毫不保留地传给下一代,让其更好地继承并不断发扬光大,他把满腔热情倾注在无私帮教青年一代身上。卢老教育热爱绘画的青年,首先要多读书多学习,要关心政治,纯技术观念不行,如果为画而画,单纯为技术而技术,画出的画就无时代气息。教育青年要想绘好画,第一就是要做一个高品位的人。“画如其人”。在很多场合和地方,卢光照时刻不忘以自己的别号“三不子老人”教诲青年画家,希望青年朋友都是靠真功夫成画家,不要靠拉关系成画家。1987年9月16日,他在纪念齐白石逝世30周年暨齐白石艺术函授学院集会上,无比激动地说:“我们的学风应当是堂堂正正地做人,老老实实地作画,那种在艺术上不肯认认真真地下苦功,却热衷于歪门邪道,这不是我们的学风。那些数典忘祖,否定传统,一心要搞世界性的绘画,这不是我们的学派。我们提倡的是:在民族的传统基础上,吸收外来有益营养,创造出有民族风格的、有中国气派的、新的画。”卢光照还和学画的青年人说:“只要一分天才,但要九分下汗(苦功)”。在艺术的王国里,耍小聪明是得不到便宜的!“
卢光照不爱广泛交际,原因是想抓紧时间多看些书,多画些画。但他遇上志同道合的青年晚辈,总是热情相待。青年画家邢少臣,刚18岁就和卢老相识。经常带着自己的画登门请教。卢老除热情指导耐心帮教以外,还拿出自己画的大公鸡同小邢交换。在卢老的倾情帮教下,小邢进步很快。1987年邢少臣被调入中国画研究院,步入了艺术殿堂。
人们说:卢光照对青年一代是金子般的心,火一样的热。他对热爱绘画者如此,对不善画者同样关心备至。他的家乡族侄卢甲举是从事石油化工研究应用的。卢老得知族侄开拓进取、事业有成,心里十分高兴。每当甲举登门,卢老总是喜出望外,他本来不太嗜酒,可遇到甲举兴奋地不仅同侄子碰杯祝贺,亲切地告诫他要努力学习,要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怎样为家乡经济建设和石油事业作出贡献,并从精神上热情鼓励大力支持他干好工作。每逢甲举要画,卢老总是在所不惜、慷慨答应。在卢老的大力支持鼓励下,卢甲举的事业越干越红火,对国家对家乡的贡献也越来越大。
卢光照八旬再收徒的佳话,是他倾心帮教下一代的真实写照。青年业余习画者王志学经尹瘦石先生介绍认识了卢老。每当小王到了卢老家,卢老和夫人程莉影俩人把志学当成一家人,谈笑风生,无拘无束。志学带去作品,卢老不仅自己认真阅看,详细评说指点,还让夫人和自己一块看,两人一起评说。一次,志学带来一幅用两张四尺宣纸接在一起的梅花图。卢老仔细看看,指着画说:“这应再往下画,画出纸边,再从纸外画出来,不一定画得很完整,画出去再画进来气势大。”卢老对志学视为茁壮的幼苗,他和夫人精心呵护、倾心培育,使王志学的画艺提高很快。志学的人品画品深深感动了二位老人,终于,卢老欣然正式收下了王志学这个好弟子。志学在恩师煞费苦心帮教下,画艺突飞猛进。一次王志学创作的一幅六尺《松梅图》请老师指点,卢老看后挥笔题道:“志学此画,品高笔健,问余做画方向”,并以诗鉴之:“曲高和寡事寻常,时人不解不心伤。我自画我心自乐,不作东施效颦娘。”
光照千秋的夕阳晚霞
卢光照的一生画不离手,手不离画,时刻在刻苦留心学习、钻研、创作、探索发展创新中国花鸟画。1975年他退休了。当时居住条件很差,他在一个不到八平米的平房作画。不管是炎炎夏日,还是风雨严寒,从不间断。后来迁居西坝河新居,卢光照为纪念白石老师,将自己的画室起名“思齐堂”。他和老伴各在自己画室独立作画,互不干扰,各自画好一幅作品,两人互相切磋,交换看法,因此画艺提高很快。后来,他在创作上又有新的追求,墨调色调更加单纯,以浓墨为基本,这样整个画面感觉苍老厚重,给欣赏者以新鲜感。
卢光照就是这样,在艺术上锲而不舍,退而不休。到生命的晚年,仍无丝毫懈怠。他不停地奔波于长城内外,参加创作笔会,深入山乡、工地现场举办讲座,聚会交流,切磋画艺,为青年朋友讲课,举办画展。国家不少重要部门、重要场所、殿堂以及以国宝赠送外宾的高质量、高水平的珍贵名画多半创作于这个时期。
1996年,卢老参加中国美术馆画展开幕活动,突发心梗,被急送医院抢救。一个月后他逐渐康复,出院后又继续作画。此后又多次心梗,一出院他总是又接着画。他在《寿桃》画上题字“人生七十古来稀,老夫今年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回去,我就这个犟脾气”。这是什么犟脾气?这分明是锲而不舍、攀登不止的可贵精神;这是什么犟脾气?这分明是忘我、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是夕阳晚霞绽放出五彩缤纷的璀璨霞光。
硕果累累的艺术瑰宝
卢光照一生勤于学习,他不仅画艺精湛,且长于写作。新中国成立后曾先后创作编写了大量连环画脚本,撰写中国画研究文章和散文,编写有《现代花鸟画选》、《现代画家故事》等。同时,他也是一位用功极深的中国美术遗产的整理者和介绍者。在人民美术出版社工作期间,曾负责编辑古典美术书籍及画册,他经手编辑的有《齐白石作品集》《三大册》、《宋人画册》、《芥子园画传》、《中国美术史纲》、《中国画论类编》、《卢光照画集》、《卢光照程莉影近作集》等大量经典著作。尤其到他晚年时期,更是笔耕不掇,乐此不疲。创作了大量众人中国大写意花鸟画,这里仅将老人部分创作列举一二。
1975年卢老61岁,6月赴河北涿州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作画,应邀为北京华侨饭店作画,赴长春宾馆作画。
1981年67岁,应邀为深圳华侨大厦作画。
1982年68岁,接国家任务,为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作6尺整纸《大展鸿图》巨画,4月5日应邀为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作巨幅荷花图《千顷藕花送清香》。
1983年69岁,作品《松鹰》作为国家领导人出访礼品赠送爱尔兰前总统帕特里勒里。并先后应邀为中国人民对外友协礼堂、中日友好宾馆、湖南省政府南湖宾馆作画。尤其为毛主席纪念馆作画《双松图》。
1984年70岁,2月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大礼堂作巨幅荷花。为延安宾馆作大画一幅。
1985年71岁,在青岛为我国赴南极考察舰题辞作画《红叶雄鸡》。
1986年72岁,为人民大会堂宾馆作巨幅荷花《傲西风》,为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作画。
1987年73岁,为北京饭店新落成的“贵宾楼”作大画《松鹤》、《荷花》二幅。为毛主席纪念馆作巨幅荷花《一池红藻满幽香》;为祝贺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作大画一幅;尤其被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并为纪念周总理诞辰90周年,在毛主席纪念堂作画。
1989年75岁,为天安门城楼作巨幅画《十里荷花十里香》;作《鸡冠花雄鸡》被国家领导人出访赠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树。
1990年76岁,为亚运会作画多幅,在新华社主楼多功能大厅画巨幅《荷花水袅》图;为纪念爱国将领张自忠殉国50周年,诞生100周年作画《梅花八哥》;此年日本创作学会授于他“富士美术金奖”。
1991年77岁,为中南海作画,为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作画;应北京电视台邀请,参加有中外人士出席的《翰墨缘》现场直播,并当场作画《梅花雄鸡图》。
1992年78岁,参加农工、致公、九三学社庆祝新建办公大楼落成笔会,作八尺整纸《荷花》一幅。
1993年79岁,5月参加民革举办的奥运捐画大会,与他人合作大画;9月中央电视台在其寓所为春节晚会录制节目,作画《雄鸡冠花》一幅,在春晚播出。
1994年80岁,在寓所接受中央电视台《夕阳红》采访,当场演示作画;应澳门视觉学院之邀作中国画的演讲,并创作《雄鸡探花》一幅。
1997年83岁,参加香港回归晚会,作画献礼《三星高照》。
1998年84岁,在天津参加纪念周总理诞辰100周年笔会,作画《亲情图》;为昆明99世博会举办的百名知名画家笔会作画;参加中央文史馆组织的为抗洪救灾现场作画;为慰向中国人民解放军抗洪救灾作画。
1999年85岁,带病与程莉影合作大画,祝贺我国“一船两星”首发圆满成功,在京郊顺义与他人合作为中央文史馆作画。
2001年10月17日晚,蜚声中外画坛的大师卢光照,猝然驾鹤仙逝。新华社北京11月6日发出专电,我国著名的国画家,民革中央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卢光照因病医治无效,于10月17日在京逝世,享年88岁。
至今,卢老的人品和画品仿佛还在告诉我们:此生不负丹青情。
秦岭云:不悔“山水”情
何宪景
人物简介
秦岭云,1914年出生于卫辉一个民间画匠家庭。19岁时在家乡当上美术教师,20岁考入“国立北平艺专”。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近现代国画家,专攻写意山水。
云起卫辉
秦岭云少年时受父亲绘画作业的影响,心怀追求艺术的志向,20岁解放,考入当年最高美术学府“国立北平艺专”,北上求学。他因经济条件很差,3年间勤工俭学维持读书,生活和学习都很苦,比起身边的城市子弟,差别很大。秦岭云先生在《墨海散记》里曾写到:“艺术学府,当时被看作是象牙之塔,同学多是有钱人家子弟。我这个从黄河边初到大城市的土包子,布衣布鞋,寄居在公寓里,显得十分寒酸!”然而,秦岭云谦卑但不自卑,内心非常坚韧,他靠着自强、勤奋、俭朴开始了他的艺术之路。
“七七事变”后,秦岭云在庐山牯岭寻找到南迁的“北平艺专”。1938年4月,“艺专”又西迁至湖南沅陵老鸦溪,他在那里毕了业。经沈从文先生介绍,他和另外两个河南籍同学加入了“黄埔军校”13、14期迁校队伍,从此投身抗日。
在战乱的旧中国,他把青春交给了抗日宣传活动和美术教育。之后的25年,他把全部的精力和智慧献给了新中国的美术出版事业。秦老说人民美术出版社是继“父亲的画坊”、“北平艺专”之后,他的“第三所美术学校”。当了20多年美术编辑,结识了许多名画家与佳作,访问过许多院校、博物馆、石窟、寺院、图书馆。他感谢“人美社”给予他登堂入室的机会。
他乐于“为他人做嫁衣”,忘我投入,踏踏实实。天道酬勤,他自身也因而得益良多,除编辑了许多美术图书外,他还收获了自己的学养和文论著作。
特别应提到的是,秦岭云心中不只有傅抱石、潘天寿这样的大家名家们,早在五、六十年代,他就热情关注民间艺术。他采访泥人张,对木刻年画、农民画、皮影、剪纸、民间玩具无不喜爱备至,出版了《民间画工史料》,对这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投入了深厚感情。
秦岭云先生一生专攻中国山水画,师造化,重传统,艺融古今,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追求情景交融,形神兼备,意在笔先,体现了传统中国画的妙理。
秦老写意山水画的精髓在于一个“情”字,寄情于景,抒情于笔,寓情于画。他是画匠之子,也是自然之子。他写道:“平生癖好山水,看山不厌,踏遍青山,满腹丘壑。我爱大山、大海、大漠,也爱小溪、小桥、小村庄。爱它们的晨曦、夕照、雪天、雨夜……它是我的课堂、良师和情侣。从那里我获得永恒的快乐,取之不竭的艺术源泉。”
五十年代,他会利用星期天,带上画具和马扎,在北京的胡同、公园、工地、郊区到处写生。1966年“下放”于陕西宝鸡,他在秦岭的山岗乡间写生,形形色色的劳动者,各种劳动场景、田园村舍、牛羊野禽、山岭河溪,无所不画。“文革”中断了他的美术梦。即使在“干校”,他一人“蜗居”小草棚,看管稻田,依然寄情于“无涯的荷花、稻田、苇塘边,水牯嬉戏,野鸭天鹅横空而去”的画意所在。在那个不能创作的环境中,他仍然尽可能地画上几笔。他去画七彩缤纷的蝴蝶,或拿起刻刀自刻竹笔筒、根雕。他在草棚边种过五种瓜,回京后以“五瓜画室”为斋额,意在留恋和回味当年自己把志趣融于大自然的岁月。直至改革开放,文化复苏,又拿起了心爱的画笔。
秦老的审美旨趣来自大自然的造化和“行万里路”的陶冶,晚年依然如此。他从国内外山水中汲取营养。祖国大地的北南西东——名岳崇岭、峡江瀑水、海角大漠、椰林牧场、天山草原、烟雨江南、林海雪原、神农九寨……处处留下了他的足迹和汗水。他退休后,足足画满了十多本速写本,以写生作品记录了这些山山水水之美,为他的山水画创作积累了大量原生态素材。
82岁时,他来到地中海亚平宁半岛,来到意大利,终于实现了自己当年始学西洋油画和水彩画时的夙愿——“朝圣”文艺复兴的发祥地。他在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法尔、提香等大师们的雕塑和绘画前品味、赞叹;为亲眼目睹古埃及及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遗存,他奔走于意大利各地的博物馆;在途中秦老“扫描”着、记忆着这异国他乡的山形、河溪、树林、房舍、城堡、小教堂的塔尖……回到驻地,他阅读介绍意大利历史文化的书籍,坐在院子里高大的地中海松下写日记,把默记的腹稿复现在写生本上。
秦老自己画画,还撰文热情介绍褒扬其他画家,经他介绍的画家就有30多位。他的文章立言立论,有考有据,词语讲究,文笔隽永。
投身抗日
秦岭云随“黄埔军校”迁校队伍,循湘川公路入川,经两三个月的徒步行军,经湘西进入四川,到达战时陪都重庆。在大自然的课堂里上了真实山水风景的“第一课”。后来他把四川称为“第二故乡”和“学山水画的室外大课堂”。到了重庆,秦岭云在这民族生死存亡时刻,切身感受唐代大诗人韩愈“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之心境,改名“秦岭云”。他毅然投入抗日洪流。1938—1941年间,不到而立之年的秦岭云任黄埔军校新生社艺术干事,着军装,驻铜梁,辅导官生文娱活动。24岁的他曾集体加入国民党,其实入“黄埔”,就自然集体加入国民党,为此解放后秦岭云主动交代了此事,之后境遇可以想像。1942年后,“黄埔”前往成都,秦岭云没跟随而去,脱离了“黄埔”,也自动脱离了国民党,成为“国立十五中”的教师,居永川、荣昌。1943—1945年,转到重庆郊区青木关任当地民教馆艺术部主任。
1946年秦岭云曾沿川陕公路北归返乡,后去南京找工作。此时失业,生活拮据,曾为当时的《士兵周刊》作过一段“特邀编辑”,所谓“特邀”其实就是画些漫画挣得稿费糊口。他画的内容并不反共,仅涉及教育官兵注意军风纪、爱惜枪枝、讲卫生等,但为此解放后受到“处分”;更严重的后果是历次政治运动中对他的批判和长达二十多年的思想改造。可以说,直到1978年秦岭云诚实的自白才得到听取,压在他内心的“乌云”才散去。
1946—1948年,秦岭云在南京和江西吉安的中学任美术教员。1949年于全国解放前,他带领学生在江西吉安参加了革命工作。
云飘北京
1950年1月,在吉安秦岭云收到了两封信,是他北京的几个同学联名写来的,其中一封是给吉安接管会的,大意是请求把秦岭云调往北京。一个多月后领导同意了。他又要求得意门生左勇文和他同行,也被批准。
1950年初,他们离开了吉安。所谓行李,实在简单,全部家当由左勇文用个担子挑着。五个孩子都很小,怀里抱着一个出生不久的婴儿,背上背着三岁多的老四,在九江车站还险些丢了他。幸好在开车前几分钟被左勇文发现他扒在江边的栅栏上,左勇文一把将他抱起,赶上了车。一路上多次转乘车船,没有钱住旅社,只好在候车室凑合。
一路奔波劳顿,秦岭云举家来到北京。在西城石驸马大街甲22号租到一处老平房住了下来。这一住就是33年。直到1983年69岁的秦岭云才得以迁入西郊三间套的楼房。
荣辱不惊
1951年,在开展的“忠诚老实,政治自觉”运动中,秦岭云主动讲清了自己1938年集体加入国民党和1946年为《士兵周刊》画过漫画的两段历史,为此,他背上了沉重的“历史问题”的包袱,一直到1978年。20多年里,在各项“政治运动”,尤其“文革”中,秦岭云忍受着不公和屈辱。然而,逆境中的秦岭云从不悲观放弃,他坚守着做人的信条,磨砺出坚毅的风骨。尤其在无休止的批斗中,他没有气馁消沉;政治待遇上的无奈,没有改变他的工作责任心、艺术追求和为人处世的态度。他更严谨了,更努力了。他老年后的“成名成家”与这段难以言尽的“锤炼”是分不开的。
喜遇“伯乐”
1978年,文化部创办“中国画创作组”,秦岭云受到华君武的器重,进入“创作组”。在长达三年的岁月里,他以高昂的热情,与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画家一起为“四化”和改革开放的需要作画。秦老非常看重“创作组”的事业,同故友新交工作吃住在一起,从文艺桎梏中解脱出来的画家们个个意气风发,全心全意地创作新作品,他们愉悦的心情溢于言表,敞开心扉,切磋画艺,创作出许许多多百花齐放的佳作。那是秦老一生中最具光彩的年华。这时期也是步入老年后的秦岭云艺术事业的新起点和新高度。
1987年秦老被国务院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与时任文化部统战部部长的王莲芬同志看重并介绍秦岭云颇有因缘,王莲芬部长是一位“伯乐”式的人物。
年逾花甲的秦老跨马扬鞭,知恩图报,积极地为国家奉献绘画作品。他忘却年龄,不畏辛劳地跋山涉水,四处写生,全身心地钻研写意山水画的创新。在这个大好时期,从“三所美术学校”走过来的秦岭云,带着历尽磨难后的成熟,形成了自己别具一格的绘画风格;他的艺术造诣达到了巅峰,步入了“中国近现代画家”的行列,得到画界和社会的敬重。在创作山水画的同时,他不断地思索和归理自己几十年来在中国美术史方面的认知和修炼,著书立说,文论颇多,得到文坛画苑和朋友们的称道。2003年抗击“非典”,他献画给白衣战士;2005年91岁高龄的秦老,花三天时间创作出一幅酣畅淋漓、气势磅礴的国画《江山如画》。该作品由汪道涵同志赠给前国民党主席连战。
家乡回响
“艺术我心卫辉我乡”。秦老深情地热爱着故乡卫辉,写有多篇忆念家乡的文章。特别对家乡文化教育,书画艺术更为关心支持。在北京他热情接待来自家乡的人,视他们为家里人,操着浓郁的乡音,与他们谈笑风生,询问家乡发展,为家乡绘画写字,一贯积极为家乡许多地方和单位奉献着自己。2003年,为家乡题字“走进卫辉”。2007年应文化、经济、社会名人卢甲举邀请,出席北京奥凯立科技公司的文化传播活动,书写“振兴中原”条幅。卫辉市建市十五周年,书写了“与时俱进”。为卫辉市建市十周年、卫辉市比干纪念会、母校汲县师范、卫辉一中建校百年、卫辉市新闻工作者协会成立、成立比干书画院等活动,秦老都精心创作书画给予支持。秦老辞世前不久,还接受了新乡电视台的采访,却没能看到此节目的播出!
卫辉只有这样报答秦老:在他的故居旧址——卫辉宾馆内建立“秦岭云故居处”,在人民广场建立“三笔亭”,由启功先生题写了“三笔亭”三字,由侯德昌先生题写了“秦岭云故居处”六个大字,张仃、黄苗子撰题楹联。
2001年5月,由中央文史研究馆主办,与卢光照、侯德昌二同乡在郑州举行“乡情画展”并出版《乡情画展作品集》。2003年大型图书《画家秦岭云》出版。
幸福之家
秦岭云有个幸福家庭。上世纪30年代初,与汪全菊相识于汲县师范,从此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夫妻恩爱70多年,相濡以沫,看尽夕阳。
秦老总是称呼老伴年轻时的名字“逸秋”。他们患难与共,愈老情弥坚。秦老在《遗言》中写道:“我俩相伴一生,欢乐长寿,非常幸福,今日平安归去,大家理应高兴……”
秦老对家庭和孩子们的责任感支持他克服厄运、困苦,坦然面对命运的挑战。秦老为孩子们立下了无言的榜样,激励了他们的一生。他从不强求他们什么,总是在每一个孩子最需要的时候给予他最中肯最贴切的关怀。他会亲手扎糊玉兔灯笼,元宵夜给孙女送来意外的欢乐,一如他童年从父亲那里得到的宠爱一般。
岭云本色
作为德艺双馨的艺术家,秦岭云多次受到李鹏、朱镕基、温家宝几位总理和其他中央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中央统战部、文化部、中央文史研究馆、民革中央以及其他重要部门和机构对秦岭云十分关怀和器重。秦老病重期间和逝世后,温家宝总理及刘延东、华建敏等同志以不同方式表示了慰问和哀悼。
的确,秦岭云是一位功成名就的大家,其实秦老更是个朴实无华的人,他内心永远保持着那份“汲县乡村”的天然与单纯。他乐观,爱恋大自然。他说:“人在城市,而内心却不断牵挂着长江南岸的湖区生活,幕府山下的田园风光,十分迷人。特别是斧头湖当中我住了几年的那个连避风雨都困难的小草棚子,更使我眷恋难忘。还有我亲手在棚前棚后种的五种瓜:黄瓜、西瓜、甜瓜、丝瓜、苦瓜……”他请人刻了一方“五瓜草堂”印章,并钤在画作上。还请黄苗子先生题匾额,以作留念。秦老身上,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忠诚正直、淡泊名利的情操和勤奋敬业,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俭朴一生,利人一生。
秦岭云少小帮艺,以“画匠之子”自豪一生。丹青照世,德艺双馨。笔者特撰嵌名藏头诗一首:
秦岭云汪全菊千秋(七律)
秦府家和万事兴,岭前虹彩映西东。
云横秦岭飘何处?汪水青山向北京。
全宇写生描美画,菊香桂馥育精英。
千番功业豪情壮,秋逸天高气更清。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