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唐名城:长安风华冠天下
》
售價:HK$
87.4
《
情绪传染(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名著译丛)
》
售價:HK$
88.5
《
中国年画 1950-1990 THE NEW CHINA: NEW YEAR PICTURE 英文版
》
售價:HK$
236.0
《
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近世中国丛书)
》
售價:HK$
93.2
《
画楼:《北洋画报》忆旧(年轮丛书)
》
售價:HK$
337.5
《
大国脊梁:漫画版
》
售價:HK$
80.2
《
跟着渤海小吏读历史:大唐气象(全三册)
》
售價:HK$
189.0
《
心智的构建:大脑如何创造我们的精神世界
》
售價:HK$
81.4
|
編輯推薦: |
《英娃的幸福生活》是有教育意义的儿童图书类作品。收录了曾颖的《民工斗雨》、《民工洗澡》、《民工过年》、《民工回家》、《民工看病》、《跳楼秀》、《民工打架》、《鞋匠和他的儿子》、《小保安和老收荒匠》、《聋子行贿》、《捡垃圾的蒋娃很幸福》、《垃圾山上的风筝》、《砸乞丐碗的城管队员》、《英娃的幸福生活》等小小说作品。供青少年阅读。
|
內容簡介: |
《英娃的幸福生活》是冰心儿童图书奖获奖作品,为配合青少年素质教育,为青少年量身定制的小小说作品,既是青少年认知社会的窗口、丰富阅历的捷径,又堪称写作素材的宝典。
《英娃的幸福生活》所选作品多为国内知名作家曾颖的精品力作,具有强劲的文学感染力;作品遴选注重情节感人,注重人文关怀阅读效果的同时,更注重其价值取向,旨在引导青少年全面、客观地认识社会,开阔视野和胸怀,提高综合素质,进而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關於作者: |
曾颖,笔名纸刀,1969年10月出生,1990年开始文学创作,主要从事杂文和小说创作,作品散见国内众多知名报刊、网站和选本。在《南方周末》、《新京报》、《读者?原创》等数十家报刊上开设过专栏,出版有《别不相信微笑可以救你命》、《小人物的幸福生活》、《烂尾楼的名字叫春天》等专辑,有多篇作品入选各类教材和读本。获冰心儿童图书奖、最受读者欢迎的小小说奖等多项荣誉。
|
目錄:
|
民工斗雨
民工洗澡
民工过年
民工回家
民工看病
跳楼秀
民工打架
鞋匠和他的儿子
小保安和老收荒匠
聋子行贿
捡垃圾的蒋娃很幸福
垃圾山上的风筝
砸乞丐碗的城管队员
英娃的幸福生活
夜半叫卖声
鞋童
看戏
草台班子
诗人张士比亚
我的不环保生活
姑妈的绝症
孱弱的善良
别不相信微笑可以救你的命
刷鞋人的绝招
民工的丧事
内急
命大
喜事
王大嘴
腿袜破坏者
青丝
刷鞋匠的情书
笑脸
慈悲
最狠心的父亲
卖菜
讨债
请客未遂的民工
查暂住证
冒充记者的女清洁工
新闻线人施大川
宠物记者李小毛
采访车向南开
民间策划高手
职业追星族
穷人的中秋节是八月十六
盼望停电的女人
疯狂减肥的女人
获奖节目
柳神仙
喜婆
廖大爷相亲
大富豪陈荒生
农民赵四伯的教育生意
想领退休金的农民
卖油灯的盲人
两个大学生
乞丐的善心
小偷和他的儿子
母亲的话语权
偷酒
墙
一米树荫下的慈悲
不要为你是一只鹰而感羞愧
打贼
猪儿的理想
一支烟的发家史
偷鸡
狗娃
顺阿婆
菜花
第一次看电视
有情的无情
杀猪
抓阄
爷爷骗猪
七婶唤狗
姨妈杀鹅
背篓里的石头
阿Q后传
当阿Q成为时尚
未庄形象工程
未庄选美大赛
捉虱子运动会
建设未庄的曼哈顿
炒作神童
注水MBA
挑战吉尼斯
|
內容試閱:
|
英娃的幸福生活
英娃是个女孩子,她爹想要个男娃,于是她就叫了英娃。
英娃的爹是红水沟最资深的光棍,年近50才捡了一个外乡来的女疯子勉强凑成一个家。女疯子因为生了英娃,疯病竟然不治而愈,她病好的后果,便是让英娃失去了妈妈,她爸失去了老婆。村人们都摇头叹:若不是疯子,哪在那个穷家里待得下去啊!
英娃便跟着爹在一天比一天破败的家中长大。他俩是父女,但更像爷孙。一贫如洗的破家因为有了英娃这只小蝴蝶而变得有了些亮色。
穷人家的好日子似乎特别短。英娃满13岁生日的那天,爹像往年的这一天一样把两个热腾腾的鸡蛋送到她手中。英娃从鸡蛋里闻到一种不祥的味道,她发现父亲的手在抖。
生日的第四天,英娃便跟着婶娘进城打工了。英娃的老师在村里、乡里和车站追了两三天,终于没有找到她,只好流着泪叹:“多好的一个读书的苗子啊!”她的泪显然不是为升学率而流的。
英娃最初跟婶娘在一家皮鞋厂上班。在刺鼻的皮革味儿和胶味儿中,她发现自己的手一层层地蜕皮,并莫名其妙地开始变形。3个月试用期未满便嚷着要走,婶娘和老板都骂她,说:你一个乡下小妹子,有人要你就不错了,还挑三拣四的,你以为你是千金小姐么?
英娃最终还是溜走了,辗转来到一家饭馆。饭馆老板见她小模样还行,就留下她,100元包吃住,客人多时端盘子,客人少时洗碗。
吃的是客人的剩菜。尽管是剩菜,但毕竟油水充足,比家里的饭不知好吃多少倍。住就住在饭馆的顶棚上。老板为了省钱,把两间门面的顶棚利用起来,一半用来堆杂物,一半用来堆放打工仔和打工妹们。饭馆里三男两女,五个员工都睡在上面,一道小布帘子便是保护屏障。好在三个男打工仔也都是乡下来的,都把英娃当妹妹。除了晚上睡觉爱打呼噜磨牙之外,基本也没什么讨厌的。
顶棚上冬天很暖和,因为下面厨房的热气总往上冒。但是,到了夏天,那种感觉就成了免费桑拿,闷热得让人想发疯。
英娃和同伴们想过很多消夏的办法。她们到城市的小广场睡过,也到河边的石椅上睡过。后来,同伴的一个老乡在一家超市守夜,那超市在地下,很凉快,她们就去那儿睡。那小老乡只许女的去,不许男的去,而且每次去都要摸摸她。英娃虽然觉得很难受,但一想起免费桑拿和河滨公园那些令人惊心的石椅,于是就忍住了。
这样,一个又一个夏天缓慢而又匆忙地过去了。英娃一天天在令人担忧地成长,在这过程里,她暗暗为自己的未来做好了打算。
据乡亲们讲,她去年春节回了趟红水沟,与她同行的是一个头上没毛的中年男人,他们是回乡结婚的。那男的出手还算阔气,这让英娃她爹和乡亲们多少都有些欣慰。只有几个和她一起长大的后生有些不同意见,他们说:英娃的爹像爷爷,英娃的老公像爹,她在补课呢!
说这句话时,他们相互发现,大家的眼眶里都有点儿湿湿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