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高校社科文库 群际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心理学角度研究群集关系)

書城自編碼: 2091120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社會學
作者: 贺雯
國際書號(ISBN): 9787511235336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2-12-01
版次: 1 印次: 2
頁數/字數: 183/22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96.8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卫宫家今天的饭9 附画集特装版(含漫画1本+画集1本+卫宫士郎购物清单2张+特制相卡1张)
《 卫宫家今天的饭9 附画集特装版(含漫画1本+画集1本+卫宫士郎购物清单2张+特制相卡1张) 》

售價:HK$ 132.2
化妆品学原理
《 化妆品学原理 》

售價:HK$ 55.8
万千教育学前·与幼儿一起解决问题:捕捉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 万千教育学前·与幼儿一起解决问题:捕捉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

售價:HK$ 47.0
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
《 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 》

售價:HK$ 55.8
史铁生: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2)
《 史铁生: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2) 》

售價:HK$ 55.8
量子网络的构建与应用
《 量子网络的构建与应用 》

售價:HK$ 109.8
拍电影的热知识:126部影片里的创作技巧(全彩插图版)
《 拍电影的热知识:126部影片里的创作技巧(全彩插图版) 》

售價:HK$ 109.8
大唐名城:长安风华冠天下
《 大唐名城:长安风华冠天下 》

售價:HK$ 87.4

 

建議一齊購買:

+

HK$ 72.2
《崖边报告:乡土中国的裂变记录》
+

HK$ 176.8
《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修订版)(睿文馆)》
+

HK$ 77.5
《请不要辜负这个时代》
+

HK$ 88.5
《城市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
內容簡介:
本书以心理学的视角,从理论上阐述群际关系、刻板印象和元刻板印象的概念、实质及测量等核心问题,以不同社会阶层群际关系的实证研究为依托,揭示群际关系的影响因素,重点分析了刻板印象、元刻板印象的作用,并经过结构方程模式的路径分析,理清了各种变量(群际关系、刻板印象、元刻板印象)间的关系,构建了不同社会阶层的群际关系模型。该研究对于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增进了解,改善群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關於作者:
贺雯
心理学博士女,1969年3月生,浙江宁波人,1987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1994年6月进入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工作,期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并获得博士学位。2007年至2008年作为访问学者前往美国伊利诺州大学香槟分校心理系进修访学。现任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主要为教育心理、社会认知。先后承担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上海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以及与中小学校的横向研究课题,撰写的专著《了解学习—学业心智模型的构建与测评》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并担任多本著作的副主编,在各类核心杂志上独立、合作发表论文多篇。
目錄
群际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前言上篇理论篇
第一章 群际关系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群际关系概述
一、群际关系的界定
二、群际关系的相关理论
三、群际偏差
四、群际关系的改善
第二节 不同社会群体的划分及其研究
一、不同权力群体的研究
二、不同社会阶层群体的研究
第二章 刻板印象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刻板印象概述
一、早期概念与研究
二、近代概念与研究
三、现代概念与研究
第二节 刻板印象的特性与研究
一、刻板印象的测量
二、刻板印象的激活
三、刻板印象激活的行为效应
第三章 元刻板印象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元刻板印象概述
一、元刻板印象的界定
二、元知觉和元刻板印象
第二节 元刻板印象的特性与研究
一、元刻板印象测量
二、元刻板印象的准确性
三、元刻板印象的激活
四、元刻板印象的作用
下篇实证篇
第四章 元刻板印象、刻板印象的特征研究:基于不同
社会阶层的分析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被试
二、研究工具
三、研究程序
第三节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不同社会阶层元刻板印象、自我刻板印象和他人刻板印象的
特征分析
二、不同社会阶层元刻板印象、自我刻板印象和他人刻板印象的
比较
第四节 讨论和结论
第五章 元刻板印象、他人刻板印象与群际关系:基于不同
社会阶层的分析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被试
二、研究工具
三、研究程序
第三节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不同社会阶层元刻板印象、自我刻板印象和他人刻板
印象的分析
二、不同社会阶层外群体态度、对群际关系的认知和交往
兴趣的分析
三、不同社会阶层各变量的相关分析
四、不同社会阶层群体关系结果模型的路径分析
第四节 讨论和结论
第六章 元刻板印象的改变对群际关系的影响:基于不同社会
阶层的分析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被试
二、研究工具
三、研究程序
第三节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不同元刻板印象凸显条件下的外群体态度
二、不同元刻板印象凸显条件下的群际关系认知
三、不同元刻板印象凸显条件下的交往兴趣
四、中介分析
第四节 讨论和结论

第七章 实证研究结果的解读:总讨论和结论
第一节 总体的讨论
一、元刻板印象、自我刻板印象和他人刻板印象的特性
二、元刻板印象、他人刻板印象对于群际关系的作用
三、元刻板印象的改变对于群际关系的影响作用
第二节 结论和未来研究的展望
一、研究的结论
二、未来研究的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內容試閱
(1)社会因素
影响群际接触的社会因素包括以权力、种族、性别或者宗教为基础划分的社会结构和一直以来群体之间的关系,也包含群体之间现有的关系和个体的文化背景。
现有的社会分类存在不公平的现象,导致不同群体的社会地位出现高低差异。例如,在美国社会中,种族问题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曾经黑人群体普遍受到歧视,在消除种族隔离制度几十年之后的今天,白人和黑人群体仍旧处在相对隔离的环境中。
研究表明,在群际接触中提高弱势群体或低地位群体的地位能够促进群际关系,使群际接触结果朝向积极方向Cohen,E?G?,
Lotan,R?A?Raising expectations for compete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status interventions [A]?In E?G?Cohen R?A?Lotan
Eds?,Working for equity in heterogeneous classrooms: Socilogical
theory in practice [C]?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1997,77-91。平等地位的群际接触情境能够改善群际关系,因此,如果无法消除社会上存在的地位差异,在群际接触时尽量创造平等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2)情境因素
情境因素是指接触发生时的情境,包括自然接触和任务型接触两种。一般而言,群际关系的冲突都是发生在任务型接触情境下。研究发现,当群体之间存在共同目标时,群体之间就会出现竞争Sherif,M?,Harvey,O?J?,White,B?J?,Hood,W?R?,
Sherif,C?W?Intergroup conflict and cooperation: the robbers cave
experiment [M]?Norman: University of Oklahoma Book
Exchange,1961。然而,群体之间进行合作以完成某个上一级目标时,群体关系就会得到改善Brewer,W?F?What is
recollective memory [A] In D?C?Rubin Ed?,Remembering our past:
Studies in autobiographical memory [C]?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19-66。
在影响群际偏差的因素时已经提到,群际接触时,群体间以上一级目标为任务的合作,两个或多个群体就会联合为一个群体,因此能够为群体成员提供深入了解彼此的机会,这种了解是群体成员作为个体单位进行的Amir,Y?The
role of intergroup contact in change of prejudice and race
relations [A]?In P?Katz D?A?Taylor Eds?,Towards the
elimination of racism[C]?New York: Pergamon,1976,245-308。
充足的证据表明合作能够减少群际偏差Allport,G?W?The nature of prejudice
[M]?Reading,MA: Addison-Wesley,1954Brewer,M?B?,
Miller,N?Intergroup relations [M]?Buckingham,England: Open
University
Press,1996Gaertner,S?L?,Mann,J?A?,Dovidio,J?F?,Murrell,A?J?,
Pomare,M?How does cooperation reduce intergroup bias [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0,59,692-704。群际偏差使群体间产生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评价,从而产生冲突。群体合作能够减少群际偏差,因而可以改善群际关系。
另外,在进行群际合作时,个体可以不以社会分类为基础进行群体的划分,而是直接进入合作群体Miller,N?
Harrington,H?J?A situational identity perspective on cultural
diversity and teamwork in the classroom [A]?In
S?Sharan,Ed??Cooperative learning: theory and research
[C]?Wesport:
Praeger,1990,39-76。鼓励成员将焦点放在个体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任务上,可以促进群体之间的友好关系同上。。在小群体情境中,平衡内外群体成员的比例也能够改善群际关系Miller,N?
Davidson-Podgorny,G?Theoretical models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and
the use of cooperative teams as an intervention for desegregated
settings [A]?In C?Hendrick Ed?,Annual review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Group processes and intergroup relations
[C]?Newbury Park,CA: Sage,1987,23-29。
(3)个体因素
群体都是由个体组合而成,因此在改善群际关系时,必须考虑个体因素。个体因素主要是指个体的人口学特征、个性特征以及在接触情境中所持的态度、信念。
学者认为,群际接触最先作用于个体,使个体之间产生联结Hewstone,M?Contact and categorization:
Social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to change intergroup relations
[A]?In C?N?Macrae,C?Stangor M?Hewstone Eds? Stereotypes and
stereotyping [C]?New York: Guilford
Press,1996,323-368Pettigrew,T?F?Intergroup contact theory
[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1998,49,65-85。先前的态度和经验会影响个体间联结的产生,导致个体渴望或避免进行群际接触。布拉多克(Braddock)的研究发现从黑人高中毕业的黑人学生,在今后从事工作时不喜欢和白人进行合作Braddock,J?H?The
perpetuation of segregation across levels of education: A
behavioral assessment of the contact-hypothesis [J]?Sociology of
Education,1980,53,178-186。
积极的群际接触为内外群体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是群体成员以个体身份,重新审视自身群体,并改变原有对外群体成员的消极态度或信念。因此,个体因素也能在群际接触中改善群际关系。
(4)中介因素
情境和个体两个因素通过个体的认知和情感反应对其产生影响作用,这些认知和情感反应可以称为中介因素,在群际接触之前,以及接触过程和接触结果中起到中介调节的作用。
①认知因素
群体间的接触或互动可以提高群体间对彼此的认知,而了解他人是群际接触促进群际关系的重要步骤同⑤。,因此,随着接触的频繁,认知的增加,群际关系可以得到缓和和改善。
②情绪因素
在群际互动过程中,通常会产生一些负性情绪如焦虑,研究证明群际接触能够缓解焦虑情绪的产生Paolini,S?,Hewstone,M?,Cairns,E?,
Voci,A?Effects of direct and indirect cross-group friendships on
judgments of catholics and protestants in Northern Ireland: The
mediating role of an anxiety-reduction mechanism [J]?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2004,30,770-786,进而在下一次群际互动中改善群际关系。另外,一些正性情绪如共情,可能是群际接触偏见减少的重要中介Batson,C?D?,Polycarpou,M?P?,Harmon-Jones,E?,Imhoff,H?J?,Mitchener,E?C?,Bednar,L?L?,et
al?Empathy and attitudes: can feeling for a member of a stigmatized
group improve feelings toward the group [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7,72,105-118。最新的关于污名群体的研究发现,产生共情可以改善人们对整个外群体的态度Dovidio,J?F?,Gaertner,S?L?,
Kawakami,K?The contact hypothesis: The past,present,and the future
[J]?Group Processes and Intergroup Relations,2003,6,5-21。
2?群际接触下群际关系的改善
越来越多的实证研究已经证明了群际接触在改善群际关系上的作用。例如哈蒙琼斯(Harmon-Jones)和艾伦(Allen)的研究,采用面部肌电图和脑电技术,证明接触越多,越能提高对该群体的喜爱程度Harmon-Jones,E?,
Allen,J?J?B?The role of affect in the mere exposure effect:
evidence from physiological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pproaches
[J]?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2001,27,889-898。
随着研究的深入,形成了系统的群际接触理论同③。。该理论扩大了研究对象的范围,不再局限于种族和文化群体间的偏见,也不只限于两个群体之间。卡斯比(Caspi)研究了儿童对老年人的态度,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老年人的儿童,对老年人的态度是积极的,而与老年人缺乏接触的儿童,对老年人的态度是冷漠的Caspi,A?Contact
hypothesis and inter-age attitudes: a field study of cross-age
contact [J]?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1984,47,74-80。范拉尔(Van
Laar)等人对白人、亚洲裔、拉丁裔和非洲裔大学生进行追踪了,探讨他们在面对不同种族室友时表现出的态度,发现随着时间的流逝,面对不同种族室友的态度朝积极的方向发展Van
Laar,C?,Levin,S?,Sinclair,S?, Sidanius,J?The effect of
university roommate contact on ethnic attitudes and behavior
[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05,41,329-345。
另外,间接的群际接触也会改善群际关系。有研究表明青少年受到父母群际偏见的影响,当父母的种族偏见有所减少,青少年的群际关系就会得到改善Edmonds,C?,
Killen,M?Do adolescents’ perceptions of parental racial attitudes
relate to their intergroup contact and cross-race relationships
[J]?Group Processes and Intergroup
Relations,2009,12,5-21。也有研究者让被试想象与外群体进行积极或者中性的接触,结果发现,积极的想象能够改善群际关系Stathi,S?,
Crisp,R?J?Imagining intergroup contact promotes projection to
outgroups [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08,44,943-957。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