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世界文明中的作物迁徙:聚焦亚洲、中东和南美洲被忽视的本土农业文明
》
售價:HK$
99.7
《
无端欢喜
》
售價:HK$
76.2
《
股票大作手操盘术
》
售價:HK$
53.8
《
何以中国·何谓唐代:东欧亚帝国的兴亡与转型
》
售價:HK$
87.4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女性主义先锋伍尔夫代表作 女性精神独立与经济独立的象征,做自己,比任何事都更重要
》
售價:HK$
44.6
《
泉舆日志 幻想世界宝石生物图鉴
》
售價:HK$
134.2
《
养育女孩 : 官方升级版
》
售價:HK$
50.4
《
跨界:蒂利希思想研究
》
售價:HK$
109.8
|
編輯推薦: |
抗战时期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潮是在近代中华民族危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代背景下,继承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的西方史学与马克思主义,并吸收中国传统史学观念,关注人类现实社会命运,以探讨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和文化规律及其走向为宗旨的史学思潮。于文善编著的《抗战时期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拟通过抗战时期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形成的机制、理论方法这一体系的研究来比较其分歧和共识,以便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中国近代史学的特征,认识史学和社会现实的双向互动关系,这对于总结和反思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过程中的成就和失误,对于继续坚持唯物史观的指导和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
內容簡介: |
研究抗战时期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总结和反思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过程中的成就和失误,对于继续坚持唯物史观的指导和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有着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于文善编著的《抗战时期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抗战时期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为主要考察对象,对这一史学进行了整体性的研究。
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直接源头在于唯物史观指导下的20世纪20—30年代中国社会史研究、社会性质和社会史论战的开展,这一问题的影响一直延续到抗战时期乃至以后,加上“史学变革”的影响和
“学术中国化”运动的推动,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终于在时代使命感的推动下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把握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产生的这一历史背景和条件,是我们考察这史学现象的前提。
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涉及的一个主要领域是史学理论建设。当时的马克思主义史家在从事史学研究时,重视社会经济因素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坚持对各种错误史学观点的批判,重视历史主义的人物评价观和
“人民本位”的史评原则等。此外,史家还关注史学与现实的结合,将史学研究与国家、民族的需要结合起来,这一切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建设的进步。
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涉及的又一个主要领域是古代社会史研究。从这一时期社会史的研究情况看,史家侯外庐的研究比较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此外,史家吕振羽和吴泽的原始社会史和殷周奴隶社会史研究成就也突出。他们的研究一方面使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脉络和真相被人所知,另一方面也揭示了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规律,呼应了当时马克思所说的东方社会形态理论。
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涉及的第三个研究领域是中国思想史,这一研究涉及的思想史研究领域很多,如中国政治思想、中国哲学思想、先秦诸子思想、明清哲学思想,涉及的史家主要有侯外庐、吕振羽、郭沫若、杜国庠和嵇文甫等,他们的思想史研究颇具开创之功,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贡献极大,至今仍为学界所关注。
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研究领域还包括中国通史的撰述,这也是抗哉时期诸多史家极力主张、追求的目标之一,在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抗战时期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第五章通过对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家中国通史研究的框架体系、主要观点、编写方法等的探讨,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史家与非马克思主义史家的相关对比研究,论述了史家对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通史体系的贡献。
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产生与发展是20世纪中国史学变迁史的重大事件,这一新的史学形态的出现和演变,既对中国的抗日救亡运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对抗战及其以后中国史学的走向与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然,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也有其时代局限性,如过度关注现实,“借古说今”等,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看待这一史学,以便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史学前进与发展。
|
關於作者: |
于文善,男,汉族,安徽阜阳人。1997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法律政治系,获法学硕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于安徽阜阳师范学院社会发展学院,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学术思想史和淮河流域地方社会史的研究。在《中共党史研究》、《党史研究与教学》、《史学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有多篇论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与收录。
|
目錄:
|
绪论
第一章 抗战时期重庆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及其时代使命
第一节 战前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
第二节 “学术中国化”与抗战时期重庆的马克思主义史学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建设的推进
第一节 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历史理论建构
第二节 史学理论与方法的探索
第三节 社会形态史理论的研讨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史学社会史研究的深入
第一节 古代社会史研究溯源
第二节 侯外庐的“古典社会”研究
第三节 吕振羽的原始社会史研究
第四节 吴泽的古代社会史研究
第四章 唯物史观视野下的中国思想史研究
第一节 侯外庐的思想史研究
第二节 吕振羽与《中国政治思想史》
第三节 郭沫若、杜国庠与先秦诸子思想研究
第四节 嵇文甫与晚明思想史研究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史家中国通史体系的构建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史家中国通史研究概述
第二节 通史研究中社会形态理论的构建
第三节 通史研究中历史发展动因论分析
第四节 通史研究中对民族问题的认识
第五节 通史研究中的编撰方式问题
第六章 抗战时期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评述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中的若干反思
结语
附录:抗战时期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家主要著述目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