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光明学术文库 阅读心灵世界 : 厄普代克小说人物意识及其表现技巧研究

書城自編碼: 2098686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文学理论
作者: 罗朝晖
國際書號(ISBN): 9787511245915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06-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176/23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82.2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明代社会变迁时期生活质量研究
《 明代社会变迁时期生活质量研究 》

售價:HK$ 316.2
律令国家与隋唐文明
《 律令国家与隋唐文明 》

售價:HK$ 76.7
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华现代学术名著3)
《 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华现代学术名著3) 》

售價:HK$ 65.0
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新版)
《 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新版) 》

售價:HK$ 77.3
德国天才4:断裂与承续
《 德国天才4:断裂与承续 》

售價:HK$ 109.8
妈妈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未来
《 妈妈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未来 》

售價:HK$ 42.6
推拿纲目
《 推拿纲目 》

售價:HK$ 403.2
精致考古--山东大学实验室考古项目论文集(一)
《 精致考古--山东大学实验室考古项目论文集(一) 》

售價:HK$ 244.2

 

內容簡介:
约翰?厄普代克是当代美国著名作家。就其杰出成就与文学创作的广度而言,罕见能与之比肩者。在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生涯中,厄普代克形成了自己极具原创性的语言风格,并擅长于刻画普通人的心理,从而成为美国文学中的文体大师和当代中产阶级的灵魂画师,几乎囊括了美国所有的文学奖项。本书作者运用虚构人物意识再现的理论和方法,结合叙事学、文体学等方法,以文本细读为依据,着重对厄普代克从20世纪50年代到21世纪初不同题材的七部长篇小说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读,探讨了其中的人物意识及其蕴含的意义,分析了人物意识的表现技巧及其修辞效果、叙事和主题意义,为更全面深入理解厄普代克的小说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關於作者:
罗朝晖,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讲师,博士。先后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和北京语言大学。研究方向为叙事学、文体学和英语教学。在国内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参与和主持多项课题研究。
目錄
绪论 1
第一节 厄普代克长篇小说研究现状 1
第二节 叙事虚构人物意识再现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10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意义 16
第一章 当代美国人的彷徨与恐惧:《兔子,跑吧》、《马人》 22
第一节 对现实与死亡的恐惧 23
第二节 对“不可感知世界”的追寻 31
第三节 徘徊与选择 37
小结 精神家园的迷失 46
第二章 灵魂与肉体之争:《全是星期天的一个月》、《罗杰的看法》 51
第一节 马施菲尔德的“忏悔”与“文本”的诱惑 52
第二节 罗杰与戴尔的心理拉锯战 61
第三节 视觉化意识与罗杰的“看法” 73
小结 身体与灵魂的对立统一 78
第三章 “女巫”的心路历程 :《东镇女巫》、《东镇寡妇》 82
第一节 巫术:“东镇女巫”的心理武器 83
第二节 “女巫”亚利桑德拉的爱恨情仇 88
第三节 巫术与邪恶、赎罪与反思 114
小结 关于女权的反思 123
第四章 史学家的困惑与心愿:《福特执政回忆录》 125
第一节 进退维谷:人物叙述者艾尔弗雷德的意识 127
第二节 似是而非:叙述者想象中的历史人物意识 133
第三节 名不符实的“回忆” 144
小结 赋予历史以艺术的面孔 148
结语 152
参考文献 166
后记 176
內容試閱
绪论
当心灵像一个走廊,思想在那里大声说话时,发出的总是别人的声音。
—— 瓦莱斯?斯蒂文斯
第一节 厄普代克长篇小说研究现状
集小说家、诗人、剧作家、散文家和评论家于一身的当代美国文学家约翰?厄普代克(1932-2009),一生笔耕不辍,是一个极其高产的作家。自1954年出版第一部短篇故事以来,创作了二十四部长篇小说、 十五部短篇故事集、 七部诗集、八部散文与批评集、五部儿童作品、一部戏剧和一本自传等六十部作品。在1994年伦敦《星期日报》和《泰晤士报》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 中,一批包括马丁﹒阿米斯(Martin Amis)、 拜厄特(A. S Byatt)玛格丽特?德拉布尔(Margaret Drabble)、 萨尔曼﹒拉什迪(Salman Rushide)等在内的著名英国作家和批评家被问道:“您认为谁是当今在世的最伟大的英语作家?”有趣的是,美国作家赢得头彩,以索尔﹒贝娄和约翰﹒厄普代克分别位于第一和第二。更重要的是,厄普代克所受到的关注和赞誉大都来自他同时代的同行们。在泰晤士报的调查中,小说家安妮塔?布鲁克纳(Anita Brookner)选择厄普代克为当今在世(厄普代克于2009年1月27病逝)的最佳英语作家,因为“他对语言的把握驾轻就熟。”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Joyce Carol Oates也认为厄普代克是一个“伟大的作家,一个主要的作家”。甚至厄普代克作品的早期批评者诺曼﹒梅勒(Norman Mailer)后来也称厄普代克为二十世纪后半叶美国五大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年轻一代作家也认识到了厄普代克的才能。小说家尼科尔森?贝克(Nicholson Baker) 认为厄普代克“曾经是也仍将是二十世纪美国文人的楷模。”厄普代克的小说和批评被美国许多高校列为教材内容。
半个世纪以来,厄普代克的作品以描写“性爱、宗教和艺术” ,刻画美国人、基督徒、小城镇和中产阶级为创作主题,成为美国当代中产阶级的灵魂画师。被称为“美国当代惠特曼”。 厄普代克最著名的代表作“兔子四部曲”历时三十年完成,全套书紧密贯通,似一气呵成,每一部又可单独成篇,共塑造了约一百五十个大小不等的鲜活人物,全面展示了美国中产阶级生活图景、灵魂现状和救赎。他的作品与当代美国文化和社会息息相关。厄普代克通过叙述普通人的故事,反映了整个时代的社会特征,在许多故事情节和人物的身上隐含了当代美国特定的文化、社会现象和价值观念的变迁。
厄普代克赢得了几乎所有美国文学奖,荣获了三次美国全国书评奖、两次普利策奖、两次欧﹒亨利奖第一名、美国ESU(Evolutionarily Significant Unit)协会书籍大使奖、两次美国全国图书奖、美国国家图书基金会奖章、豪威尔斯勋章、福克纳奖以及在白宫授予的美国人文科学奖章等荣誉。
在写作风格上,厄普代克精雕细琢、文采斐然。因为他学过绘画,也许受了很多后期印象主义画风的影响,所以在写作方面用笔也如同绘画,笔触细致入微,语言优美、典雅、精确、抒情。他喜欢不厌其烦地描绘那些精微的生活细节和场景,可谓洛可可 文学艺术大师。其作品的底色和基调是现实主义,同时吸收并融合了大量现代主义的技法。他用浓重的笔墨来描写人物的心理和意识,表现光怪陆离的当代美国生活,以及人们丰富繁杂的内心世界。
从时间上来看,可用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来概括厄普代克的小说:从二战结束到冷战时期,一直到《走向时间末日》Towards the End of Time, 1997的2020年;从空间来看,从美国本土延伸到了欧洲、南美和非洲等;而主题则包罗万象,但人的双重性、不确定性、各种困惑和矛盾始终贯穿几乎所有的作品。厄普代克有两个和其他当代美国作家不同的特色:其一是他能够将他成长的环境背景极为细致且赋予深情地再现在小说里;其二是他不断地探索新的方向,他每一部作品都各具特色,令读者永远也不知道他下一步将往何处去。
论及他的代表作,首先让人想到的是以《兔子跑吧》Rabbit,Run,1960、《兔子归来》Rabbit Redux,1971、《兔子富了》Rabbit is Rich, 1981、《兔子歇了》Rabbit at Rest,1990以及《兔子安斯特朗:四部曲》(Rabbit Angstrom:A Tetralogy, 1995)为题的兔子系列小说。 “兔子小说”宏阔地展现了美国20世纪50年代之后近半个世纪的美国社会变迁,以及社会风尚和道德的激烈变化带给一个普通美国家庭成员的时代烙印和巨大影响,有着比历史书更丰富的历史。《马人》The Centaur,1963可以说是厄普代克早期最好的小说,也是他本人最喜欢的作品, 于1964 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该作品中主人公的儿子彼得﹒卡德威尔,作为小说叙述者,用看似冷静、客观和悲悯的语调,细致地描绘了父亲、一位中学老师在三天时间里所面对的来自生活的各种威胁:失业、欠账、被学生嘲笑,感到死亡逼近的困惑和恐惧,对生命意义和空虚感的思索等等,以此来映射出他平庸和挣扎着的一生。小说不仅将虚构的现实和神话水乳交融地糅合在一起,而且声音、视角和叙述风格变换频繁,还融入了进化论、宇宙天文学、田园体裁、宗教、超现实主义梦境意象、抽象表现主义、立体画技巧等丰富的内容,给批评家留下了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
小说《农场》(Of the Farm,1965年)和《夫妇们》(Couples,1968年)都以宾夕法尼亚的小镇生活作为背景。《夫妇们》在出版的时候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它全景式地描绘了美国上世纪60年代的性解放运动在一些中产阶层夫妇之间发生的影响和激烈变化。《农场》以母子关系为中心,探索了喧嚣的城市文明与诗意的乡村生活之间的两难选择。《嫁给我吧:一桩罗曼史》(Marry Me: A Romance,1976年)则表达了主人公对婚姻生活的困惑和对美好爱情的渴望。
《东镇女巫》(The Witches of Eastwick,1984年)以及2009年出版的续篇、也是厄普代克的最后一部小说《东镇寡妇》The Widows of Eastwick,描写的是一群离了婚、会施巫术的女人。这些女巫是厄普代克笔下最强大和最有趣的女性人物。通过这些现代女巫,作者表达了对女性以及女性主义思想的态度和认真的思考。
厄普代克以《红字》中的主要人物亚瑟?丁梅斯代尔、罗杰?齐灵渥斯和海斯特?白兰为原型,从三个不同人物的角度,对原著进行了改写和颠覆,创作了《红字》三部曲:《全是星期天的一个月》(A Month of Sundays, 1975)、《罗杰的看法》(Roger’s Version, 1986)和《S.》(S., 1988)。这三部小说探讨了美国当代社会灵魂与肉体、精神与物质、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显现了美国社会由《红字》所引发的传统宗教文化和现代美国社会世俗生活之间的激烈冲突。
在小说《福特执政时期回忆录》(Memories of the Ford Administration, 1992年)中,厄普代克将发生在不同时空的故事、历史与虚构、政治与个人生活融合在一起,虽然作者醉翁之意不在酒,并未直接聚焦福特执政的具体内容,但间接巧妙地烘托了福特总统执政时期的美国社会气氛。同时运用了元历史小说的手法,质疑了历史的真实性和再现历史的困惑。
《巴西》(Brazil, 1994年)和《政变》(The Coup, 1978 年)的背景延伸到了南美洲和非洲。《巴西》可谓现代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在主题、情节和结构上借鉴了爱尔兰传说《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描写了不同肤色的男女主人公长达20年的爱情史诗,几度分分合合,历经暴力、变形(肤色互换)、掠夺和死亡。在《政变》中,厄普代克虚构了非洲库施共和国的一个独裁的总统流亡海外的故事。这部小说从侧面讽刺了美国非洲政策的自相矛盾和愚蠢。《圣洁百合》(In the Beauty of the Lilies, 1996)是时间跨度为上百年的一部小型史诗,以美国电影工业的发展变化为背景,描绘了克拉伦斯一家四代人的更替和成长、美国物质丰富和精神成长历程。展现了美国社会的风起云涌和波澜壮阔的画面,是对美国整个20世纪技术和道德发展、变化、沉沦的反思。
在有着浓厚悲伤气氛的《走向时间末日》(1997年)中,作者把背景放到了2020年前后,它依旧以家庭作为叙述的背景,展开了对宗教和死亡的思考。
在2000 年出版的小说《葛特露和克劳狄斯—— 哈姆雷特前传》(Gertrude and Claudius)中,时空回到了中世纪北欧的斯堪的那维亚半岛上,叙述了一个皇家宫廷里发生的阴谋和复仇的故事。在这里,约翰?厄普代克对《哈姆雷特》的故事进行了颠覆,用全新的观念,重新书写了王后的爱情与王子复仇的故事,并把王后从原来的背景请到了前景。《寻找我的脸》(Seek My Face, 2002 年)写的是一个27岁的女记者采访一个79 岁的女画家的故事。采访的时间从早晨9点30分左右持续到晚上7点47分。小说中除了少量的一问一答,大部分的篇幅是主人公霍普对自己作为艺术家的一生,或者更确切地说作为两位美国著名艺术家、一位艺术收藏家的妻子的一生经历的回忆和沉思冥想。厄普代克似乎在介乎历史的真实和艺术的虚构之间的灰色地带讲述一位职业女性的故事。和《寻找我的脸》相反,《村庄》(Villages, 2004 )则是一部关于男性的小说,甚至还有作者自传的影子。小说中的主人公和约翰?厄普代克自己的经历相似,是一个退休的软件工程师,70多岁,在少年、中年和老年,分别在三个村镇生活过,小说就是他对整个一生的村镇生活的回忆。
《恐怖分子》Terrorist出版于2006 年。这部小说显然是他对美国“9?11”事件的反思。小说描写了土生土长的美国青年艾哈迈德?阿什马维?马洛伊由一名18 岁的学生转变成一名狂热的恐怖分子以及他实施自杀式恐怖袭击到决定放弃袭击的整个过程。这部小说表现的是全球化时代美国的地缘政治和文化冲突,以及一种对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的不安和焦虑感。作者似乎想让读者完全进入一名恐怖分子的头脑中,关注人与人之间仇恨的根源, 特别是美国紧张的种族关系。与此同时,作品还反映了厄普代克欲将青少年的理想、信仰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融合在一起的兴趣。
厄普代克的辞世并不意味着他的文学生涯的终结。更多的作品正在推向大众,厄普代克研究也将成为国内外学者继续关注的焦点。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