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儿童自我关怀练习册:做自己最好的朋友
》
售價:HK$
69.4
《
高敏感女性的力量(意大利心理学家FSP博士重磅力作。高敏感是优势,更是力量)
》
售價:HK$
62.7
《
元好问与他的时代(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HK$
87.4
《
汽车传感器结构·原理·检测·维修
》
售價:HK$
109.8
《
怪谈百物语:不能开的门(“日本文学史上的奇迹”宫部美雪重要代表作!日本妖怪物语集大成之作,系列累销突破200万册!)
》
售價:HK$
65.0
《
罗马政治观念中的自由
》
售價:HK$
50.4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宠位厮杀
》
售價:HK$
61.6
《
凡事发生皆有利于我(这是一本读了之后会让人运气变好的书”治愈无数读者的心理自助经典)
》
售價:HK$
44.6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结集出版的第一批《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术文丛》中的一本。本书由五个模块组成:学术论文、专著精选、教材集萃、专栏随笔与访谈会议。汇集了作者从教30余年在教学与科研方面以文字体书写的有代表性的主要成果。其中学术论文主要选取的是劳动关系、职工董事、监事以及人本管理方面的文章。专著精选则把这些年作者独立著述的有关工会领导方法与艺术的内容奉献给了读者。教材集萃选取的则是教材著述中围绕企业民主管理和企业社会责任带有创新的一些内容。专栏随笔与访谈会议更是以灵动和即时的特点围绕企业社会责任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
關於作者: |
崔生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二级教授。全国优秀教师。商务部《WTO经济导刊》专家组成员、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中心首席专家、北京市委讲师团特聘教授、国家电网高培中心特聘教授、全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首批特聘专家。研究方向:宏观经济、企业管理、工会理论与实务、工会领导科学与艺术等。
|
目錄:
|
【学术论文】
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内涵及其表现形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美系的共性与个性——兼论工会在协调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转变工会领导机关的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必须加强对领导科学的学习和研究
中国工会赴美考察团对美国劳资关系和工会作用的考察报告
产权制度改革与职工董事、监事制度
职工董事、监事制度和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结构——“路径依赖”理论给我们的启示
职工董事、监事素质结构初探
主创品牌和产业群聚互动中的晋江制鞋业
产权制度改革中的工会工作
若干经济政策对我国职工队伍的影响
从不均衡走向均衡——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专著精选】
《论工会参政议政》前言
思维方式要由保守型转变为创新型
思维方式要由缓慢型转变为快捷型
《工会领导学》前言
《痼疾的根治与防范》前言
理性管理中的非理性主义倾向
《怎样当好基层工会主席》前言
基层工会工作的任务、特点和重点
《怎样当好职工代表》前言
珍惜你神圣的民主权利
【教材集萃】
《企业民主管理通论》导言
《宏观经济管理》节选—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
《现代企业管理》节选—企业人力开发
《现代企业制度与现代企业管理》前言
《现代企业制度与现代企业管理》节选—企业管理原理
《工商管理基本知识》节选—企业战略决策
《诚信经商能带来什么》序言
《企业社会责任行动指南》序言
《责任竞争力——全球企业社会责任最佳实践》节选—:企业进入全面责任竞争时代
《责任竞争力:企业社会责任最佳实践案例集》序一 :责任竞争力——优秀企业公民的中国路径
《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基础教程》节选—全面责任管理时代
《管理学》前言
【专栏随笔】
MBO——为了一碗红豆汤而出卖长子权的选择?
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中的职工董事监事制度
职工董事监事制度和具有中国物色的公司治理结构
职工董事监事素质结构初探
“莫须有”的转世轮回
见怪不怪与其怪自败
势在必行与志在必得
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奇瑞QQ:“盗”亦有道乎?
橘生淮北
高官下海与权利期权
C股何以如此短命
有责任才有竞争力
另类的“循环经济”
中海油“购买美国”?
奢华杂说
放倒富人
排队破产为哪桩?
35:1透视“公务员热”
企业社会责任缘何缺失?
企业社会责任的救赎
挖掘金字塔底层的财富
“收费没商量”与银行的社会责任
楼市再调控寄望地方政府
化解贸易摩擦的锦囊妙计
中国制造的困境与新生
两本帐的背后
推进CSR焉能没有工会?
劳权呼唤“人本奥运”
“纸馅包子”与媒体的社会责任
反思麦当劳“工资门”事件
银行业履行社会责任应与核心经营活动结合
保护环境就是维护和平
责任岂能规避?
下雪天 留客天
叫好又叫座的“红段子”
相同的捐款 不同的遭遇
“结石门”事件拷问三鹿社会责任
带薪休假没保障 —“十一”又成“黄金粥”
CSR的推进焉能没有工会?
【访谈会议】
2009年上半年能否走出低迷是关键——访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经济管理系教授崔生祥
工会主席不再“吃企业的嘴短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所所长崔生祥先生在第三届中欧企业社会责任圆桌论坛的发言
|
內容試閱:
|
【学术论文】
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内涵及其表现形态
一、
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亦称人本管理,是指在管理过程中树立以人为中心的观念和运用各种手段千方百计地调动人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为管理系统的高效运作和功能优化提供动力基础和动力保证。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是包括管理观念、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在内的一整套管理工作的总称。它的基本内容包括:
1.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的管理观念。
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认为,企业是为满足自身需要与社会需要以人为主体而构成的经济组织。企业管理是挖掘人的创造潜力以实现企业预定目标的过程。在企业可供利用的资源中,人是最重要和最宝贵的资源。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不仅是技术和管理的竞争,更是人才、人力和人心的竞争。
2.以企业文化为主体的管理模式。
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从上到下所共有的、居于统治地位的、为全体职工所认同的价值观念、传统习惯、作风和行为准则。它既包括那些可见之于形、闻之于声、触之有觉的表层的物质文化,如厂容厂歌、厂旗厂服、职工礼仪等;也包括企业规章制度、领导体制、组织机构等内容的里层的制度文化;然而其核心还是积淀于职工心灵深层的精神文化,即理想信念、道德规范、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等。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柔性管理,正是通过文化的微妙的暗示,指导着企业职工的日常言行。
3.以理性化和非理性化相统一为主要特征的管理手段。
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认为,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人,而人按其本性而言,决非纯理性的,情感和心理因素在人行为中的比重不容忽视。因此,过份拘泥于以理性主义为基石的所谓的“科学”和“理”的手段是不足取的。“管理科学”作为“科学管理”的一种延续是必要的,但它不应居于主导地位而只能退位于手段地位。企业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核心,因此,要懂得尊重人、理解人、重视职工的感情和心理因素,千方百计地满足职工的合理需求。这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强调的理性化手段和非理性化手段的统一,诱导性机制和强制性机制的统一。
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企业管理中重视人的因素,利目劳动者参与管理这种形式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管理现象并具有日益扩展的趋势。客观地看待这一趋势,它的形成和扩展绝不是偶然的。它是社会进步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也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的必然产物。
1.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是社会进步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翻开世界近现代史,我们不难看到,在如何对待人这个问题上,历史走过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早在文艺复兴时期,作为最早的反封建思潮,欧洲资产阶级就打起了人文主义和人道主义的旗帜。在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进一步将人文主义思想具体化为“自由”、“平等”、“博爱”。资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出于攫取最大剩余价值的需要,逐渐抛弃了反封建时期提出的“以人为中心”的口号,取而代之的是皮鞭加饥饿的强制性的手段。反映在管理上,即是从十八世纪中叶开始的长达100多年的资本主义传统管理阶段。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开始,为了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以泰罗为首的管理学家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进行了用科学方法从事管理的研究和实践,并最终形成了以理性模式为主要特征的“科学管理”体系。“科学管理”尽管对提高生产率来说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就其实质而言,还是一种见物不见人的管理方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高速发展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使企业内部的劳动结构、资源结构、管理要素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劳动的体力性质更多地转向了劳动的智力性质;知识、信息和人才成为企业的重要资源;人成为管理要素结构的核心和主体。人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大了,思想上的自由度也越来越强了。这种客观上的变化要求管理者在企业管理中必须以人为核心,以人为本,必须尊重和满足职工的感情与需求,否则企业就难以生存和发展。资产阶级的管理学者和有识之士及时看到这一变化,出于攫取最大的剩余价值的需要,纷纷提出并转向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从三十年代梅约的人际关系理论到五十年代提出,至今还方兴未艾的行为科学;从管理重点由经营、决策、战略到公司文化和服务的转变;从“职工参与”到“劳资共决”再到所谓的“资本民主化”和“劳资共同管理”,无一不是这一历史剧变的真实写照。难怪在《企业文化》一书中倍受推崇的玛丽?凯认为:企业管理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尊重人,把人看成公司最重要的财富,公正待人提高职工的自尊心和自重感,使他们发挥出最大的潜力。
2.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的必然产物。
商品是用来交换、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商品生产是为了交换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商品经济的这个特点,决定了研究并满足人的需要的重要性。在商品经济的早期阶段,当物质产品还不是极大丰富,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还没有极大提高的时候,研究并满足人的需要也许还不那么迫切。但是,当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物质产品丰富了,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了,这时,研究并满足人的需要就成为当务之急了。道理很简单,面对激烈竞争的市场,企业如果拿不出为人们所需要的物美价廉的产品和服务,就难以在市场立足,就有倒闭和破产的危险。而企业要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其前提是首先要满足企业职工的需求。因为只有职工的需求得到满足,他们的积极性、一智慧和创造力充分发挥出来了,企业才有活力,产品才能有竞争力。
三、
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尽管有不同的具体表现形式,但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条件它最恰当、最完整和全面的表现形态还是企业的民主管理。
1.企业民主管理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在目的上具有同一性。
企业民主管理是为了保证社会主义民主原则在企业中贯彻实施,由劳动者依照法律规定,以主人翁的身份参加和监督管理过程的一系列工作的总称。它的直接目的是在确认劳动者主人翁地位这一前提下,通过劳动者参与和监督管理,体现劳动者当家做主的民主权利,从而极大地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而且,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必须取得民主管理的形态,才能最充分地实现其调动劳动者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这一目的。
大家知道,真正从根本上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是有条件的,它的最基本条件是劳动者当家作主,成为企业、国家和社会的主人。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从根本上改变了广大劳动者的“客体”地位,他们与生产资料的结合,再也不表现为“客体”与“客体”的结合,而是以生产资料所有者、共同管理者和生产资料相结合。这使劳动者从根本上摆脱了异已力量的统治,也为他们从根本上发挥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基础和前提。而所有这些,在社会主义企业最直接、最充分的体现,就是广大劳动者以主人翁的身份对企业的民主管理。
社会主义企业的民主管理本质上不同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的职工参与管理。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企业,无论资本家如何强调职工参与管理,如何强调以人为中心,劳动者被雇佣和被奴役的地位是绝不会改变的,资本家所关心的不过是如何借管理来掠夺,如阿为掠夺而管理。这和公有制条件下劳动者以主人翁的身份所从事的民主管理是不能相提并论的。社会主义企业的民主管理也不同于管理的民主化:它不仅仅是民主原则在管理中的具体运用,更重要的是体现了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根本制度和根本原则。这?根本制度和根本原则的确立,使得资本对雇佣劳动者内在潜力的渴望与追求,与资本对雇佣劳动者的束缚和桎梏所形成的巨大矛盾,从根本上得到了解决和统一,也使得真正的以人为中心,最充分地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成为现实和可能。
2.企业民主管理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在手段上具有同一性。
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其具体手段很多,但其核心手段是建立起一套系统的动力基础和动力保证,以使管理系统高效运作和功能优化。就此点而言,企业民主管理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具有同一性。而且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唯有取得民主管理的形态,才能最终建立起来一整套动力基础和动力保证。一个健全完善的动力机制应当具备两种基本功能。?是要有助于劳动者树立起主人翁的态度;二是要能有效地激励群体和个人,使他们的潜力和能量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释放。企业民主管理通过其有效的法律保障,健全的组织体系和工作制度,有助于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确立,也有助于劳动者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的充分发挥。同时,企业民主管理的众多形式也为激励职工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为他们的潜力和能量得以充分发挥和释放,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
3.企业民主管理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在形式和内容上具有同一性。
企业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职工代表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是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力的机构。它对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重大问题具有审议权,对企业工资、奖金分配方案、劳保措施及重要的规章制度具有审查同意或否决权,对于直接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具有审议决定权,还有对各级行政领导干部的评议监督权和选举权。除了职代会这种基本形式以外,企业民主管理还有许多其『也形式,如工厂管理委员会、集体合同、合理化建议、企业民主对话以及班组民主管理等。
除此以外,企业民主管理在内容上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也具有同一性。企业民主管理在确立职工主人翁地位的前提下,赋予职工民主参与和管理企业的权利。真正推行企业民主管理,就要相信职工,尊重职工,爱护职工,教育职工,尊重他们的首创精神并激励他们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
综上所述,民主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的题中应有之议,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的必要条件。而且,鉴于二者在目的、手段,形式和内容上的同一性,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要想得到全面和深入的发展,最恰当、最完整的表现形态还是企业的民主管理。
此文刊发于《工会理论与实践》1993.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