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古籍善本
》
售價:HK$
537.6
《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4:可持续全球供应链体系与国际货币金融变革
》
售價:HK$
87.4
《
道德经新注 81幅作者亲绘哲理中国画,图文解读道德经
》
售價:HK$
143.4
《
清俗纪闻
》
售價:HK$
98.6
《
镜中的星期天
》
售價:HK$
76.2
《
世界前沿技术发展报告2024
》
售價:HK$
188.2
《
可转债——新手理财的极简工具
》
售價:HK$
65.0
《
新加坡教育:神话与现实
》
售價:HK$
96.3
|
內容簡介: |
本书在全面收集最近两年有关水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展示水科学研究的最新研究进展,为水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性参考资料。全书共分11章。第1章首先阐述了水科学的范畴及学科体系,介绍了本书的总体框架;重点对2011-2012年水科学研究进展总体情况进行介绍,是研究进展综合报告;最后简要介绍水科学发展趋势与展望。第2~9章是对2011-2012年水科学八个分类的研究进展专题介绍,分别包括有关水文学、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水经济、水法律、水文化、水信息共8个方面的研究进展,是研究进展专题报告。第10、11章分别介绍了2011-2012年水科学方面的学术交流、学术专著情况。
|
關於作者: |
作者是郑州大学水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区域水环境与水资源管理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
目錄:
|
前言
第1章 水科学学科体系及2011-2012年研究进展综合报告
1.1概述
1.2水科学的范畴及学科体系
1.3本书采用的水科学体系及分章情况
1.4水科学2011-2012年研究进展综述
1.5水科学发展趋势与展望
本章撰写人员及分工
参考文献
第2章 水文学研究进展报告
2.1概述
2.2以研究对象分类的水文学研究进展
2.3以应用范围分类的水文学研究进展
2.4以工作方式分类的水文学研究进展
2.5以研究方法分类的水文学研究进展
本章撰写人员及分工
参考文献
第3章 水资源研究进展报告
3.1概述
3.2水资源与水系统模型研究进展
3.3水资源分析计算与评价研究进展
3.4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研究进展
3.5人水关系与和谐论理论方法研究进展
3.6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进展
3.7水资源配置研究进展
3.8气候变化与水资源研究进展
3.9水战略与水管理研究进展
本章撰写人员及分工
参考文献
第4章 水环境研究进展报告
4.1概述
4.2水环境调查、监测与分析研究进展
4.3水质模型与水环境预测研究进展
4.4水环境评价研究进展
4.5污染物总量控制及其分配研究进展
4.6水环境风险管理研究进展
4.7生态环境需水理论研究进展
4.8生态水文学研究进展
4.9水污染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4.10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本章撰写人员及分工
参考文献
第5章 水安全研究进展报告
5.1概述
5.2水安全表征与评价
5.3洪水及洪水资源化研究进展
5.4干旱研究进展
5.5水环境安全研究进展
5.6水安全其他方面研究进展
本章撰写人员及分工
参考文献
第6章 水经济研究进展报告
6.1概述
6.2水资源一社会经济一生态环境整体分析研究进展
6.3水资源价值研究进展
6.4水权水市场研究进展
6.5水利工程经济研究进展
6.6水利投融资及产权制度改革研究进展
6.7虚拟水与社会水循环研究进展
本章撰写人员及分工
参考文献
第7章 水法律研究进展报告
7.1概述
7.2流域管理法律制度研究进展
7.3水权制度研究进展
7.4水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研究进展
7.5生态环境用水法律政策研究进展
7.6涉水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进展
7.7水事纠纷处理机制研究进展
7.8外国水法研究进展
7.9国际水法研究进展
7.10其他方面研究进展
本章撰写人员及分工
参考文献
第8章 水文化研究进展报告
8.1概述
8.2水文化物质遗产研究进展
8.3水文化非物质遗产研究进展
8.4水文化教育研究进展
8.5水文化传播研究进展
8.6水文化学术动态
本章撰写人员及分工
参考文献
第9章 水信息研究进展报告
9.1概述
9.2基于遥感的水信息采集与监测研究进展
9.3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水信息采集与监测研究进展
9.4基于GIS的水信息挖掘研究进展
9.5基于GIS的水信息系统开发研究进展
9.6数字水利研究进展
本章撰写人员及分工
参考文献
第10章 关于水科学方面的学术交流介绍
10.1概述
10.2中国水论坛
10.3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年会
10.4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年会
10.5水科学发展论坛
10.6水科学QQ群及相关学术交流介绍
本章撰写人员及分工
第11章 关于水科学方面的学术专著介绍
11.1概述
11.2科学出版社
11.3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11.4黄河水利出版社
11.5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1.6其他出版社
本章撰写人员及分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