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从职业经理人到事业经理人(与每一位职场人士分享真实的职场成长故事和经验)

書城自編碼: 2104797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成功/勵志人在職場
作者: 兰永辉
國際書號(ISBN): 9787506498296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07-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04/144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86.9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流人系列02:亡狮
《 流人系列02:亡狮 》

售價:HK$ 90.9
希腊小史
《 希腊小史 》

售價:HK$ 112.7
中国古代的谣言与谶语
《 中国古代的谣言与谶语 》

售價:HK$ 112.7
战役图文史:改变世界历史的50场战役 (彩印典藏版)
《 战役图文史:改变世界历史的50场战役 (彩印典藏版) 》

售價:HK$ 147.2
寻路:走向西南联大(西南联大文库)
《 寻路:走向西南联大(西南联大文库) 》

售價:HK$ 66.7
短视频Vlog全流程:镜头脚本+运镜技巧+场景主题+后期剪辑
《 短视频Vlog全流程:镜头脚本+运镜技巧+场景主题+后期剪辑 》

售價:HK$ 89.7
英国小史
《 英国小史 》

售價:HK$ 94.3
影响力原则
《 影响力原则 》

售價:HK$ 78.2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14.3
《升职术方法篇2册套装》
+

HK$ 51.8
《丰田的人才培养法》
+

HK$ 59.2
《别说你会工作:搞定老板的48招》
+

HK$ 117.4
《步步升迁(升迁要有真本事,由起点中文网金牌畅销书作家任振华强》
+

HK$ 82.6
《执行力是训练出来的(一本重燃你工作激情、改变拖延恶习、实现自》
編輯推薦:
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热情推荐!
企业是职业经理人施展身手和抱负的平台,我希望有更多像东江环保这样的企业能够为职业经理人提供良好的环境,也希望有更多的职业经理人能够总结他们在企业中工作的经验,丰富中国的管理理论和实践。
——成思危
內容簡介:
作者真实地记录了自己在东江环保集团从职业经理人到事业经理人的十年职业生涯。从因缘际会结识东江环保到职业能力受到检验,从受到器重到化解危机,从临危受命到绝处逢生,他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从基层管理者一路成长为集团高管,并参与集团上市和长远的战略规划。在点滴的成长故事里,有取舍的艺术,有失败的教训,有成功的喜悦,更有职场经验的分享和管理智慧的启示。
關於作者:
兰永辉,高级工程师,东江环保集团副总裁。
1988年获工学硕士学位,1991年放弃在高校的教师职位南下深圳求职,在工厂的生产车间做过普通员工、产品检测员、班组主管,曾担任过技术部经理、销售服务部经理、副总经理、总经理等职务。2004年加盟东江环保,历任集团几家下属公司总经理、事业部副总经理等职务,现任东江环保集团副总裁,已带领团队获得多项国家专利以及省市级科学技术奖。
已出版《我送儿子上清华——一位父亲18年的教子笔记》一书,广受读者好评。
目錄
第一章
加入东江环保集团的机会
——因缘际会结识东江环保
搏击时代浪潮,追求职场成就
南北差异很大,但职场目标相同
偶然的机会结识东江环保
在北京接受美国人的面试
再见了,北京
第二章
职业能力再受检验
——与美国人一起工作的经历
新工作、新任务没有过渡期
搭建班子从零开始
艰难的试生产过程
重大困难面前决策很重要
那些想不到的困难
职场上的另一种竞争
第三章
让管理再上新台阶
——转变思想承接新的工作
职场最佳的选择
管控背景复杂的团队
建立有效的干部队伍
让经营业务更顺利
让管理成果再上一个新台阶
接待和汇报工作是职场的基本功
面对突发事件,在危机中成长
化危机为机遇,展示自己的能力
经历严重车祸的突发事件
抓住核心,练好企业的内功
为东江环保的企业文化添砖加瓦
与员工队伍一起成长
培养技术骨干和管理干部
第四章
职业经理人再受器重
——加入集团的生产管理工作
临危受命
巨大压力下的绝处逢生
让生产车间的主管给总经理上课
关心员工从每天的实际生活做起
组建员工技术攻关队伍
增加生产建设和安全管理的投资
打造更好的外部经营环境
为集团输送技术骨干和管理干部
第五章
走向更高的管理职位
——加入集团生产经营全面管理工作
负责环境与职业健康的安全管理工作(EHS管理)
再次获得职务提升
学习带好各分、子公司这个大团队
冷静面对重大危机
获得更高的管理职位
新的高度、新的视野
管控与平衡的艺术
第六章
参与集团的战略规划
——加强制度体系和企业文化建设
参与集团的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
参与集团制度体系的修订与完善
参与集团企业文化的建设、总结与完善
第七章
获得更加全面的学习机会
——参与东江环保在国内A股上市的工作
争取在国内A股首次发行股票
解决一个又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经历管理部门对企业的环保核查工作
成功上市带来新的动力、机遇和挑战
第八章
与东江环保一起成长
——让自己成为合格的事业经理人
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为什么要成为事业经理人
职场与生活的平衡
后记
內容試閱
第一章 加入东江环保集团的机会
——因缘际会结识东江环保
在备受时代冲击的同时,经过反复思考,我认为这样舒服地待在学校工作,那么未来十年之内的发展已经可以预见,所以我强烈地感到自己必须重新采取行动来实现自我的变革。
搏击时代浪潮,追求职场成就
1984年的国庆节,我们聚集在电视机前观看天安门广场阅兵典礼的现场直播。从新闻报道中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困扰我们国家多年的粮食问题终于得到解决,这是自安徽凤阳小岗村率先变革以来的阶段性大成果,我们为此而高兴和激动。但当时看到书写在四川省攀枝花市大街上的标语“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时候,我还有些想不通。在那个年代大张旗鼓地提到金钱,还是不太光彩的事情。虽然理解上还有些障碍,但我们了解到,这句口号来自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蛇口。当时我一心想报考研究生,没有更多地了解祖国南方正在引领一场巨大的变革,等我完成硕士研究生的论文答辩时,已经是1988年的春天,我进入了高校的教师行列。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越来越多地受到经济改革浪潮的冲击,我们这批年轻人热血沸腾,都向往着投身于时代的洪流之中。我们中有几位青年教师已经离开学校去了海南岛谋求发展,这对我们的影响更加直接而深刻。于是1990年的冬天,我利用学校放寒假的时间到深圳蛇口进行考察,并以工程师的身份应聘进入了一家印刷线路板工厂打工,这家工厂属于世界领先的高科技企业,其产品远销欧美并为全球知名的电子产品配套。工厂的工作与生活完全不同于高校的工作与生活,在工厂每天的工作紧张而重复,中午也得连续工作,不像在高校还可以舒舒服服地睡个午觉。在深圳的企业里工作,新入职人员熟悉工作的时间很短,你自己必须尽快承担起工作职责。在这家印刷线路板工厂,最让人紧张的就是每周三下午组织工程师们看报废产品并查找原因的工作。经过很多道工序制作完成的高科技产品,作为废品被放在那里,让大家来检查分析谁负责的工序出了问题。各位工程师面对这个检查分析,都十分紧张,压力特大。与当时我们在高校高谈阔论,每天事情太少,自己感觉怀才不遇,真是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让我实实在在地体验了深圳的快节奏和压力,一时间确实难以适应。不到两个月时间,我就辞掉了这份工作,返回四川,退回到高校的生活之中。当时我发出了很多感慨,认为在熟悉而舒适的环境之中,只要自己努力,可能比在工厂的环境之中更能做出成绩,同时还能照顾到家庭和孩子。在采取这种退缩行动的时候,我还以杨慎的诗《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来安慰自己。
但现实生活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生活的洪流每天都给我们带来一些新的东西,这些新的东西,时而让我们高兴,时而让我们沮丧,时而又让我们不得不去沉思。所以时间一长,在各种消息各种新闻的刺激下,我又感觉自己没有赶上时代的步伐,并强烈地感到自己落伍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随时都在耳边回响。在备受冲击的同时,经过反复思考,我认为这样舒服地待在学校工作,那么未来十年之内的发展已经可以预见,所以我强烈地感到自己必须重新采取行动来实现自我的变革。到了1991年5月,我和太太终于下定决心离开成都去深圳。有了上次的经验,这次奔赴南方的热土,我们自己切断了后路,主动辞去了在学校的工作和职务,主动退还了正在居住的两室一厅的房子。后来,这个断掉后路的行动,让我们非常痛苦,也正因为有如此“壮举”,才让我们咬紧牙关终于在深圳生存了下来。
来到深圳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工作。我们将自己就职的条件一降再降,仍然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工作。放弃大学老师的职位,去应聘中学老师或小学老师或幼儿园老师的职位,却都没有得到机会。去企业谋求管理岗位或者一般职员的职位,也一时难以得到机会。我们的身心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在先于我们来到深圳蛇口工作的我姐夫的大力帮助下,我终于在一家生产油漆的化工公司求到了职位,该公司是丹麦与中国合作的中外合资企业,生产全球知名的高品质远洋轮船需用的船舶油漆。入职后,我的具体工作是负责产品的检测。求职时,在经历该公司技术部经理面试的时候,经理对我说:“你在成都高校做老师,工作条件已经很好,没有必要来这里求职于简单的产品检测员岗位。”离开成都之前,我已经担任化学系副主任,讲授有机化学课程并兼任系党支部书记。我太太担任学校团委书记,并兼任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实验课程老师。虽然得到公司产品检测这个职位对我来说心理落差很大,但相比起我太太的境遇来说还是要好得多,因为她在较长的时间内没有找到工作。有好多次通过介绍面谈并与她说好的工作职位,几天之后就化为了泡影。
一个很优秀很能干的人,怎么一下子就变成没有用的人了?我们想不通并且感到恐慌。这种巨大的落差与压力,让我们备受煎熬。我每天去工厂车间与工人们一起工作,完成为期两个月的入职熟悉锻炼。我太太每天则在有一点希望又没有希望中度日。在那段时间里,我们常常回忆起曾经拥有的美好生活,我们有过多次后悔并批评自己这样贸然南下的行动。
来深圳之前,我感觉在工作中事情不多,还有很多力气派不上用场,选来选去就决定到特区谋求发展。虽然在南下之前自己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即一落千丈打工仔,一切行动听指挥。但这是知易行难的事情,来到深圳之后的现实生活,确实让人很难坚持下去,因为面对的困难已经不是习惯与否,而是生存问题。完全改变生活习惯,放弃已经获得的东西,一切从头开始,这对于年过30岁的人来说实在是不太容易。刚到深圳时,听一位很有能力的兄长讲他在北京的辉煌历史,讲完特别告诫我们,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不能代表现在,来深圳必须从零开始。一位北京音乐学院的讲师,来深圳之后到幼儿园求职还未成功的例子,更让我们感到震撼。当时为了逃避婚姻或在原单位受歧视的人来奔深圳,大多无后顾之忧,也绝不想退步,而我们则常常怀念自己曾经拥有的职位、宽敞的住房和舒适的生活,思念留在岳父岳母家的孩子,所以常常会产生逃避的念头。
刚开始在深圳的半年多时间里,我们借住在我姐姐家。姐姐他们也刚来深圳不久,房屋也不宽敞。我们睡在小小的书房里,书房留下可以走动的空间约1.3米宽、2米长,我俩每天晚上在这个空间里铺上地铺,早上再收起地铺。每天早上我骑自行车去工厂上班,傍晚才能回到姐姐家,我太太则总是准备找工作。太太找工作的过程很不顺利,很多次可能但实际上又不可能有机会的经历,告诉我们不存在什么很有可能的机会,这更让我们后悔贸然南下的行为,抱怨自己没有很好地珍惜已经拥有的东西,但是我们离开成都的时候已经辞掉了工作、辞掉了职务、退还了住房,已经没有了后路。作为“移民”,回想当时刚来深圳时所经历的种种困难与精神压力,始终让人难以忘怀。在那段最艰难的日子里,我写下了:“昔日朋友何处找?眼前尽是独木桥。一念错成百日愁,梦魂常系故乡遥。”
我们的好朋友中有一对从西安来的夫妻,他们的年龄比我们还大一些,也感觉难以适应,便准备退回西安去工作。但他们将正在上幼儿园的儿子带来了深圳,每天在电视里都可以看到香港电视台播放的卡通节目,当时内地的电视节目还没有这么丰富,所以他们小小的儿子坚决反对回西安,表示无论如何也要留在这里看电视。他们为了满足孩子,咬紧牙关,坚持再坚持,终于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这对夫妻后来发展得很好。但也有不少人没能熬过刚到深圳最困难的时期,退回到自己熟悉的故乡,可见能够忍耐再忍耐,艰难地走过最困难的日子,真是不容易。
落差太大的环境与心理磨炼,确实让人很难适应,但同时也能激发潜力,锻炼心志。通过持续的努力,大约三个月之后,我太太终于找到了一份工作。我们的心情也开始在无奈之中平静下来。半年之后,我们将孩子从四川省乐山市接来深圳上幼儿园。虽然我们一家三口与我的同事夫妇合租住在一套约60平方米的房子里,非常不方便,而且深圳的天气炎热,一年里有多半时间让人感觉闷热难耐,当时还没有家庭空调的概念,我们家里也只有一台很小的鸿运牌电风扇,可以想见日子很不好过,但比起刚开始最困难的时刻,已经感觉很好。周末,我们带孩子去蛇口小小的四海公园玩,在那一时刻转换一个角度去观察与思考,转换一个角度去品味生活,便能将所有的烦恼暂时忘却掉。当时我做了如下的文字记录:“绿草树荫缀春俏,聪儿身影戏园闹。阖家漫步四海园,天伦之乐处处妙。”
到了2002年,通过13年时间的持续努力,我们已经适应了在深圳的生活,我自己也已经在招商局集团的下属几家企业做过近8年的总经理工作。2002年左右,深圳兴起了一种思潮,认为深圳的发展已经远远落后于北京和上海,一篇《深圳——谁抛弃了你》的文章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这种思潮。当时我在招商局集团的工业集团工作,该集团的业务主要是远洋船舶的维修保养。由于我的化学化工专业知识不太能派得上用场,儿子正在上高中二年级,他想报考北京的大学,我太太从幼年开始就很向往北京,这些因素的作用汇集起来,让我下定决心离开南方去北京工作。
当我正式提出离职申请的时候,领导和同事们都规劝我留下来一起工作,多年的情感确实让人难以割舍。领导还专门安排时间与我沟通交流,告诫我机遇与风险的关系,希望我能留下来和大家一起工作,或者请一个长假先去试一试,如果不行再回来上班,这让我十分感动。我向领导汇报了我的真实思想,并说明为我自己留下后路可能会给团队的员工带来负面的影响,所以风险应该由我自己来承担。我带着眷恋离开了深圳,北上接受新的工作挑战。
南北差异很大,但职场目标相同
再次放弃已经获得的东西,又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与十多年前从四川奔深圳相比,这次前往北京不是自己去求职面试,而要面对的困难是一个正在亏损的保健食品企业,需要我去治理整顿。该企业的生产工厂位于河北省,在全国已经有三十多家经销商布点,产品是与某知名医科大学药理系合作的成果,公司的办公地点设在北京市海淀区罗庄北里的“锦秋知春”社区。这个社区是外国设计师的作品,整个社区显得大气而浪漫。我受聘担任该公司的总经理职务,工作压力很大,特别是公司里干部和员工的思想行为,与南方企业的员工有很大的差别。刚上任的时候,我感觉各级人员都显得很有激情,而且口才特别好,但是仔细观察之后发现人员的心很散漫,好像没有认真想着企业的事情,所以执行力差。工作上更多的人都在讲明天准备要做多大多好的事情,明天会更好等。公司的运行很困难,现金流随时可能断裂,员工的劳动纪律也比较松散。我接任之后,前任总经理仍然在上班时间,随便临时让员工放下工作陪他外出去忙非公司的私人事务,这更增加了团队的涣散性。
面对如此局面,我的内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相比起当初刚到深圳求职的困难,这种压力更大,真是不可同日而语。自己一时没有工作,家里亲人救济一下便可渡过难关,但一个企业如果不能渡过难关,接踵而来的麻烦多之又多,而且整个员工团队都将失业,波及的家庭和人数要多得多。我自己也将永远被钉在无能的耻辱柱上。怎么办?怎么办?我随时都在问自己,但是找不到答案,也没有人能给我妙计良方。最苦闷的时候,我一个人带着沮丧的心情,乘坐公交车去天坛公园,于白色大理石的大道漫步,面对宏伟的天坛,仰望蓝天,还是没有找到能够帮助自己解决问题的答案。不过当我久久凝视天坛这个美妙绝伦的建筑时,想一想它的诞生有多么不容易,要完美地建成它,人们会遇到多少难以预测难以想象的困难,我们这个小小公司目前遇到的困难也就算不上困难。想到这里,我的心情稍微放松了一些。积习和多年的经验告诉我,无论多么困难多么迷茫,都应该立即行动,只有行动才能获得新的信息,只有行动才能带来事态的改变。
于是,我首先大力开展了公司内部的整顿和管束,接着又大力开展了公司内部的培训工作,同时积极努力地解决资金困难等问题。在我们公司组织的内部培训会上,我问干部队伍:我们在销售什么?我们公司的产品是保健食品,所以大家的回答或是产品,或是服务,或是品质等。我告诉大家,我们在销售一种感觉,我们的工作就是让客户对人对事对产品感觉好。后来一个故事说明这一判断是正确的。有一位退休干部购买了我们的产品放在家里又不服用,她的子女认为保健食品不会有什么作用,就说她上当了。她则说:“你们成天忙,长时间难以见一次面,电话也少,我就喜欢他们与我聊天,谈健康与保健,你们以为我只是在购买这种产品本身吗?”
过去公司的销售,主要靠领导或业务人员口头向客户宣传介绍,这样面对的客户数量很有限。于是,我组织员工总结修订了产品说明书,编写汇总了各个使用效果良好的案例。我决定首次印刷30万册这种宣传小册子,当印好的资料被运回公司的时候,确实把我给吓了一大跳,我第一次看到30万册有那么大的直观数量。
刚开始工作时,不熟悉环境,吃饭也成了问题。到吃午餐的时候我便让行政部在办公楼下面帮我买一个煎饼果子加一盒牛奶,这样一吃就是11天的时间,这个行为给干部和员工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公司做顾问的方教授,是北京医科大学的老中医,她告诉公司里的员工:“兰总这十几天中午连续吃煎饼果子,看得出来他对工作的热情很高毅力很强,公司一定会有所变化,大家都不要与他较劲,老老实实地听从指挥好好工作吧。”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慢慢地习惯了不要太在意饭桌上听到的承诺,也找到了让员工少说多干的办法。
经过大家三个多月的努力,公司有了明显的变化。这说明南北虽然有差异,但自己可以改变,员工也可以改变。半年之后,生产经营也有了起色。公司开始步入良性运转,大家的感觉都好了起来,我与员工们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与友谊。
偶然的机会结识东江环保
正当我在北京的工作有了一些起色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东江环保公司与美国华瑞集团合资在深圳新建一个工厂,正在为此招聘总经理,我的家人和朋友都鼓励我去争取这个职位。等到我回复自己愿意加入这个中美合资企业之后,中国风险投资有限公司的高级副总裁孙总就来到我在北京工作的公司考察,然后与我在办公室面谈,她向我介绍了东江环保公司以及准备成立的这家中美合资企业的背景情况。孙总稳重而又热情,她的介绍更加强了我加入东江环保的意愿。与此同时,我在深圳的朋友也帮助我了解到东江环保公司的经营情况很好,这让我对未来的中美合资公司又增加了几分信心和期待。
随后我就等待东江环保通知我正式面试,但是这一等就是一个多月,我以为已经不会再面试了,结果就在这个时候却接到了东江环保公司人力资源部李总监的电话,他约我2004年2月28日到深圳面谈,于是我预订了机票,安排好了从北京到深圳的行程。当时我不知道东江环保的总裁有多忙,所以2月28日下午与李总监聊了聊之后就等待总裁的面试,这一等就是很长时间,结果等到晚上快八点钟才和张总见面。张总讲话很简洁很风趣,在轻松简短的对话之间,他好像很随意地问了两个问题:一、为什么想到民营企业工作?二、你在北京工作怎么让你爱人在深圳放心?这种风趣轻松、带着聊天式的面试,让我感到很舒服。我们只聊了十来分钟之后张总就说:“我看你行,你什么时候可以来上班?”我说:“需要向北京公司的董事长汇报解释,大约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来做准备。”张总表示理解,于是我们说好一个月之后见。虽然见面的时间短促,对话的内容也较少,但张总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张总的率性、朴实、平易近人,让我感受到他是一位踏踏实实做事业的企业家,是职业经理人最希望投奔于旗下的领军人物。
与张总面谈之后,李总监给了我一些合资公司的背景资料。该合资公司注册名称为:深圳东江华瑞科技有限公司,投资股份:东江环保62%、美国华瑞38%。我请李总第二天安排司机送我去参观东江环保的沙井处理基地,以及正在建设的东江华瑞科技有限公司工地,然后再送我去机场飞回北京。
2004年2月29日上午,东江环保的司机送我到沙井处理基地参观。我见到了规模较大的工厂,也看到了厂房已经盖到二层楼的东江华瑞公司的建设工地,但不清楚具体的生产情况,只听说东江环保的效益不错。中午司机从工厂直接送我到机场,我飞回了北京。
在北京接受美国人的面试
回到北京一周之后,美方领导Fred Steward总裁从美国芝加哥飞到北京,在中国深圳工作的美方代表Brian
Curtis也从深圳飞到北京。Brian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MBA研究生,他毕业之后受雇于美国华瑞公司并被公司派遣到中国工作。我带着北京公司的司机,去北京机场迎接乘坐不同航班飞来的Brain和Fred,在此之前我与Fred和Brian互相都没有见过面。从得到东江环保公司的通知,即美国人将到北京与我见面开始一周的时间之内,我总在想应该怎样迎接美国人对我的面试。我设想高大的美国人可能气宇不凡,文明礼节之中可能流露出他们的优越感。虽然我已经阅读了有关美国华瑞公司的英文资料,也了解了东江环保的背景情况,但我应该怎样与美国人对话?这个问题仍然困扰着我,想来想去都没有得到答案。就这样,很快就到了迎接他们来北京的日子。
我们下午来到首都机场,前后等了三个多小时,Brian的飞机先到,Fred的飞机后到。刚见面的时候我感到有些意外,因为他们两人的体型都不算高大,Fred与我的个头差不多,Brian的身材比我还矮一点。因为大家都没有见过面,所以寒暄之后,双方都比较拘谨。然后,我们开车将他们送到入住的酒店,一路上我与Fred和Brian进行了简单的交流,并约好第二天共进晚餐。第二天我乘坐地铁赴约,傍晚时分我们在位于东长安街的宾馆见面,我与Fred和Brian一边用餐一边交谈,这种方式的面试,气氛较轻松,但因为我多年没有使用英语工作,所以在对话交流时感到有些吃力。虽然语言不太流畅,但交流还可以,他们了解了我的教育背景、职业经历、家庭情况,我们还聊了中国的饮食文化等内容,双方相互之间的感觉都比较好。Fred的修养很好,也很谦逊,细微之处都展现了他的绅士风度。通过这次晚餐时的交流,我看到了美国人的随意、随和与风趣,看到了他们的认真与沉稳,因此打消了对这些将要合作的美国人的顾虑。Fred还向我描绘了合资公司的发展蓝图,听了他的这些介绍,我感到兴奋并希望能与这家中美合资公司一起发展,让自己成为更加国际化的职业经理人。
后来当我正式加入中美合资的深圳东江华瑞科技有限公司,开始与东江环保的团队一起开展工作之后,在东江环保集团内部见到不少留学归来的人员,他们的英语水平很高,这让我感觉到了更大的压力。好在合资公司需要一位有化学化工专业背景、有企业管理经验、懂英语的人,而且在工厂建设、设备安装调试、试生产等具体的工作中,英语不是最主要的工具,因此我有时间来恢复并提高我的英语水平。后来我才知道,为了挑选东江华瑞公司的总经理,中美双方已经开展了较多的工作,先前已有从美国和加拿大留学回来的人士参与竞聘,在参与评估比较的过程之中,我非常荣幸地获得了这个职位。
再见了,北京
与北京公司董事长商谈我准备离开公司的计划时,他不同意并表示愿意增加年薪、提高福利待遇来挽留我,我委婉地辞谢了他的赏识,并解释东江华瑞的工作与我所学专业相符合,而且可以练习使用英语,这是我希望的工作方式。员工们也希望我能留下来继续与他们一起工作,这让我受到情感的牵挂与压力,但是毕竟已作出了选择,我需要执行自己的决定。面对员工们流露出的难舍之情,我在离开公司的时候,特地写了简短的告别信,以表达同样的感情。抄录告别信如下:
公司全体同人:
大家好!
回想一年之前,当我在这里开始新工作的时候,正值北京的金秋时节,映入眼帘的是“锦秋知春”的大气与浪漫。但是,由于“非典”疾病来势凶猛的影响,让置身于此社区的我们公司举步维艰。
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通过我们全体员工的勤奋努力,公司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公司的历史积淀、公司的文化底蕴、公司的经营活力又重新显现出来。公司也像我们大家一样,刚走过了寒冷的冬天。
虽然冰封雪盖的记忆还留存于脑海之中,但此时,当我漫步于“锦秋知春”的曲径,却发现枯黄的草坪上已有了嫩绿的草尖,大小树枝上也挂满了喜人的春芽,春天就这样在不经意中静静地向我们走来了。目前公司产品不断上升的销量、公司不断好转的财务状况,正像这嫩绿的草尖和喜人的春芽,告诉我们公司的春天也悄悄地来到了。
此时此刻,我最想说的一句话,就是希望大家团结一致再努一把力,去迎接火红的夏天,去收获金色的秋天!
谢谢大家!
2004年3月23日
为了向北京说再见,我自己再次去爬了香山,还专程去参观了中国美术馆。2004年3月20日早上,我先乘375公交车到西直门,再转乘111路电车到达中国美术馆,两次乘车共2元车票。当时中国美术馆的门票价格为20元,我在馆内用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大致看了一下一至五楼的展品。馆内外的建筑物布局很好,氛围很美,参观者中老年人占绝大多数,还有一队20来人的韩国小学生。馆内有很多很好的作品,但震撼我心灵的只有一幅,即展放于中国美术馆藏近百年作品陈列室的《流民图》,那是四川泸州人蒋兆和于1943年创作的。我便想,在最近40年间,中国历史发生的巨大变迁给了我们创作的机会和灵感,比如说在“文革”年代,怎么没有把成年人那种盲从和无知表现出来的作品;在粉碎四人帮的年代,怎么没见到人们对美好生活纯真渴望与梦想的好作品;面对今天的世态,没有见到反映人们心态浮躁的佳作。当然,山水画、肖像画、动物画、花草画都很好。
2004年3月26日下午,我登上从北京飞往深圳的飞机,心里在说:“再见了,北京。”
第二章
职业能力再受检验
——与美国人一起工作的经历
虽然我不能回答试生产工作的问题出在哪里,但我相信美国人的技术,因为这个技术在美国已经成功运行了十年时间,而且他们不可能拿着现金跨越大洋来这里做没有把握的事情。这个时候,我不仅需要突破工艺技术的瓶颈问题,还需要统一团队的思想认识,进而才能继续探索并解决技术问题。
新工作、新任务没有过渡期
2004年3月28日,我来到位于深圳市福田区新闻路商贸大厦16层的东江环保公司总部,在人力资源部办理好入职手续之后,我加入了由美国人员Fred,Ted,Brain,以及中方人员何启武副总、胡树生总工等组成的团队之中,并一起开展工程设计与工厂建设的工作。当时东江华瑞公司的厂房已经完成了一大半的土建工程建设,在东江环保总部会议室里,正在完成工艺设计的最后审核工作。为了开展工作,我需要先了解背景材料,于是Ted用了较长的时间为我讲解生产原理和工艺流程。Ted
Ted Moor
是美方在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工厂的厂长,他年过半百,胖胖的身体,头发已基本脱光,一副很慈祥的样子。Ted比我矮许多,就算在咱们中国人之中,也算是矮个头。在我们的印象中,山姆大叔个个都是高大威猛,怎么来与我们合作的几位美国人都是矮个子?是不是他们的精华都浓缩到大脑之中了,因而有能力去领导那些看上去高大威猛的人员。
在Ted的讲解过程中,涉及化学反应方程式、工艺流程图纸、各种设备名称等,而且是用英语讲解,短时间内我只能大概了解,要完全弄明白,还需要慢慢消化。
美方的人员中,Brian常驻深圳,其他人员则根据工程建设进度的需要,分别轮流短时间来深圳配合工作。Fred这次来中国,就是为了选定主要设备的供货商。记得Fred给团队和初步选定的供货商讲解主反应器设备时,特别介绍了我们所选择的搅拌叶片的曲线结构与流体力学的内在关系,他说这是西方近年来最先进的成果。等Fred讲完大家听明白之后,一位来自浙江省的生产厂家代表马上让Fred等一等,这位浙江商人打开他的手提电脑,调出一组有关搅拌器的三维立体转动演示图,问Fred需要的是不是这一种,Fred非常惊讶并高兴地肯定需要的就是这一种产品,于是供需双方都很愉快地签订了供货合同。这一情景也让我感到震惊和高兴,从这件事情中我看到了我们国家制造业的进步与崛起,也验证了浙江商人即是中国犹太人的说法,他们太会做生意了,让人记忆非常深刻,我们真应该好好学习啊!
2004年4月底之前,按照工艺设计,东江华瑞公司主要的设备采购工作已经完成,所以五一劳动节刚过,我就搬到沙井基地东江华瑞公司的建设现场办公,并带上行李入住沙井基地的员工宿舍。当时与我一起到现场开展工作的是刘毅力(来自湖南省)工程师,刘工是为华瑞公司专门招聘的技术人员,但先入职在东江环保总部。在东江总部短暂地了解熟悉了情况之后,他也与我一起搬到了沙井基地入住员工宿舍。刘工所学的专业是化工工艺,他在湖南省大型国营农药厂工作过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所以非常符合华瑞公司的需要。由于人手少,所以陆陆续续到货的各种设备的检查、验收、卸车、存放等工作忙得我们团团转,而刘工做了大量的工作并让各种设备井井有条。Brain住在深圳市福田区星河国际社区,他常常也是早出晚归地来沙井基地建设现场。
记得7月份学校放暑假,刘工的太太从湖南来探亲,刘工也顾不上陪他太太,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到了工作中。虽然宿舍近在咫尺,但早上一进入车间,他便全身心地投入设备的安装调试,到晚上很晚也没有回去见家人。刘工承受着工作任务和进度以及家人提意见的双重压力。我们尽力帮助刘工缓解压力,同时也被他的敬业精神所感动。经过向东江高层推荐,重点培养刘工的建议获得批准,又经过多年的历练,后来刘工离开华瑞公司先后升任沙井基地的总经理助理和副总经理。
在繁忙的工作中,我还看到了美国精英优秀的品质。记得2004年6月份Ted再次从美国来到华瑞公司建设现场,他对每一项工作都很仔细,在检查直径3米、高7米的主要反应罐时,他让我们学到了不少东西。Ted一定要从反应罐下部的入孔钻进去检查特殊导流体系的制造情况,6月的深圳骄阳似火,烈日下反应罐内部起码是高于60℃的高温。在我们的经历中,高层技术管理人员能在烈日下亲自来到工地现场,慰问指导工作就已经很不错了,而要亲身钻进设备去看看的领导确实不多,所以我们感觉很意外、很受教育。我马上用照相机拍下了Ted在这一工作现场的瞬间,而我和刘工随后钻进反应罐检查的画面则未能被记录下来。
还有一个让人难忘的,是Ted与我们在车间里工作的情景。隔膜泵是重要的设备之一,我们需要通过隔膜泵对投料过程做到精准的控制。对于两台从美国进口的隔膜泵,我们需要学习更多有关知识,以便对其进行安装和调试。Ted耐心地为我们讲解,为了方便讲解已经安装在地面部位的要点,Ted干脆扑卧在地上,带领我们观察和理解。这在我们的经历中也是没有见过的举动。一个大领导,怎么说着说着就扑卧在地上进行讲解,这真让人感动、让人受到教育、让人得到提高,这就是行胜于言!
Fred作为总裁,大热天与我们一起从早到晚在车间里工作,带领我们审核原材料的情况,带领我们观察反应器的每一个细节过程,带领我们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分析晶体成长的现象。Fred还让我们从员工食堂帮他带来午餐,与我们一起在车间里边吃午餐边讨论问题。本来我们的员工午餐就很普通,加上在车间的卫生环境不是很好,对他们来说就更难以适应,但他们却很自然、很得体地接受这个现实并坚持了下来。面对他们的行为,我在问自己:我们能像Fred一样,尊重当地的习惯,与非洲的土著居民一起共进午餐共同讨论吗?我们要学习的东西还多着呢!Fred亲自做各种详细的观察记录,并带领我们从实际操作和理论上总结分析一天的运行情况。Fred已年过花甲,每天都这样做,让我们深受感动、深受教育。Fred对我们真是言传与身教并举。
听从美方公司来的美国人员讲,为了能更好地与我们沟通合作,Fred在美国公司里,带动大家学习汉语、学习使用筷子用餐,这种认识与行为,真值得我们学习。Fred和Ted的言行,充分展示了职场精英的优秀品质,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了什么叫认真,什么叫尽力把事情做好,怎样做才能让自己更符合优秀职业经理人的称谓。
搭建班子从零开始
与此同时,我们抓紧时间组建华瑞公司的生产经营团队。按照中美合作协议,东江华瑞公司(Shenzhen Dongjiang
Heritage Technologies
Co.,Ltd,简称“DHT”)的股份构成为东江环保62%,美方38%,DHT负责生产α-TBCC(α-三碱基氯化铜)产品,由中方委派总经理。另外成立的华瑞微营养公司(简称“WYY”)其股份构成为东江环保38%,美方62%,WYY负责销售α-TBCC产品,由美方委派总经理,当时WYY的总经理就是Brain。组建华瑞团队,实际上是在组建工厂的生产团队,有关销售团队由Brain组建。在组建华瑞生产团队的过程中,东江环保集团总部人力资源部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首先要开展行政人事工作,东江环保总部除了调派刘工到华瑞公司,还从东江环保总部的投资管理部抽调谭婧(来自湖北省)到华瑞公司任行政人事主管。谭婧长得很漂亮,大家都直呼她美女,她也大大方方地接受同事们的赞誉。虽然谭婧所学的专业是国际贸易,但她将华瑞公司的行政人事工作做得很好,并与东江环保总部保持良好的沟通;早期谭婧还负责部分翻译工作,她每天将工人们的观察记录翻译成英文,通过电子邮件发给远在美国的美方团队。后来,我还专门请谭婧为华瑞团队做了一次国际贸易知识的专题培训讲座。通过这个讲座,大家学到了不同专业的知识,理解了FOB(离岸价)和CIF(到岸价)等的定义与作用,有助于华瑞公司产品的出口销售等工作。后来谭婧离开华瑞公司,进入了银行系统工作。
接下来是财务工作需要人手。招聘财务经理时,我面试了几位人选都不合适,在面试张小茜(来自河南省)的时候,她很坦诚地讲自己对英语不熟悉也没有做过财务经理,正是这份坦诚感动了我,从而战胜了其他竞争对手。后来她工作认真踏实,英语水平不断提高,能与美方很好地进行沟通。我向东江高层推荐重点培养张小茜获得认同,同时经过她自己的努力,她已成长为一位合格的财务经理和良好的储备干部。
招聘生产部经理时,高德贵(来自重庆市)给我的感觉是腼腆踏实。工作起来也确实认真踏实,在他的带领下,华瑞的一线工人都表现得很好。之后向东江高层推荐,同时也向美方高层推荐重点培养,均获得批准,所以高德贵经过生产部经理、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的历练之后,于2011年升任为华瑞公司的总经理。
华瑞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急需建立,但招聘工作并不顺利,很多来面试的人员都达不到要求,于是我向当时分管东江环保集团研发中心的曹泽栋教授求助。曹教授是享受国家津贴的知名教授,有很深的专业造诣,且为人谦和、乐于助人。曹教授帮我分析:建立华瑞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需要既有技术水平,又有管理能力的人员。为了支持华瑞公司的工作,曹教授将研发中心的许环宇(来自广西省)工程师调来支援我们的工作。许工不负众望,在较短时间内将华瑞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起来,在学习消化美方的SOP体系(标准操作体系)的过程中,与美方沟通很好并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后来,当刘工离开华瑞公司到沙井基地任职总经理助理之后,许工承担起了华瑞公司的技术和质量管理工作。经过向东江高层推荐重点培养并获得批准,以及他自己多年的历练,许工已于2010年离开华瑞公司升任沙井基地副总经理。
设备安装调试是华瑞公司建厂初期的重要工作,我们需要一位设备工程师。但经过几轮招聘都没能寻找到合适的人选。到了7月份当我面试李迅捷(来自黑龙江省)工程师的时候,发现他的个人条件很好,但李工更适合到东江环保总部工作,于是我先推荐李工去东江环保总部的工程管理部工作。后来,李工为东江环保的多个大型建设项目作出了贡献。在选择与等待的过程中,我们寻找到了肖伟(来自湖北省)工程师。肖工很符合华瑞公司的需要,他不但可以解决有关设备的问题,还对强电和弱电系统比较熟悉。后来,肖工帮助我们完成了很多重要的技术改进工作,已经成为东江环保集团内部资深优秀的技术骨干。肖工比较腼腆,但偶尔也会语出惊人,在工作之余给我们讲的故事非常幽默。
随着工作的进行,华瑞公司的团队完全建立起来,更多的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个人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对于一线工人团队,我们比较系统地组织了有关安全生产知识的培训、有关化学化工知识的培训、有关α-TBCC产品生产工艺与控制技术的培训、有关生产管理和售后服务的培训,还安排了电脑操作等培训。每周末,我们还专门安排技术人员与操作工人们一起召开技术分析总结会,其间工人们回顾操作过程并提出各种问题和自己的想法,由技术人员解答和指导,最后形成下一周的操作控制指引。在华瑞公司早期工作期间,无论工作有多么繁忙,我都要亲自坚持在生产车间主持这种培训活动,后来我将这项工作传递给了刘工,接下来又传递给了许工,再接着继续传递给其他的工程师。
这种结合生产实际在生产一线组织的总结学习培训,效果非常好,我们的一批又一批技术工人不断成长起来,这些人才是在人才市场上难以获得的宝贝。对于这种方式的培训工作,我们已经坚持了近十年的时间,而且已经成为东江环保集团培训学习的亮点,我们会将这种培训学习的方式继续坚持下去。通过我们有计划的系统培训,并通过生产实践的锻炼,有的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长为职业经理人,这让我们感到非常欣慰。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