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千万别喝南瓜汤(遵守规则绘本)
》
售價:HK$
44.7
《
大模型启示录
》
售價:HK$
112.0
《
东法西渐:19世纪前西方对中国法的记述与评价
》
售價:HK$
201.6
《
养育男孩:官方升级版
》
售價:HK$
50.4
《
小原流花道技法教程
》
售價:HK$
109.8
《
少女映像室 唯美人像摄影从入门到实战
》
售價:HK$
110.9
《
詹姆斯·伍德系列:不负责任的自我:论笑与小说(“美国图书评论奖”入围作品 当代重要文学批评家詹姆斯·伍德对“文学中的笑与喜剧”的精湛研究)
》
售價:HK$
87.4
《
武当内家散手
》
售價:HK$
50.4
|
編輯推薦: |
日本早教大师潜心研究20余年石破天惊发现之作
逆反期蕴藏孩子80%多元智能
紧抓孩子能力萌芽的黄金时机 激发孩子天赋 刻不容缓
半年内紧急加印18次 逆袭日本各大亲子类畅销书排行榜
影响三代人的日本育儿大师经典之作 7岁之前孩子父母必读!
|
內容簡介: |
“吃饭吗?”
“不吃。”
“来刷牙吧。”
“不。”
“穿衣服了哦。”
“不!你们都好讨厌!放一边儿去。”
……
忽然有一天,不管父母说什么,孩子总是接连给出“不要”“讨厌”的回应,开始正面反抗父母了。这是两三岁的孩子开始迎来他们成长中的第一个逆反期。此时的家长往往不知所措,缺乏应对之策……日本著名教育家波多野未记经研究得出惊人结论:逆反期蕴藏80%的多元智能。逆反期是孩子天赋被激发、才能萌芽的黄金时机!家长们要充分利用孩子的逆反期,培养出优秀儿童。
本书是波多野未记的经典教育作品。作者潜心研究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性格的影响,认为父母对孩子使用的教育方法和语言影响着孩子成人后的性格和能力,并提供与孩子有效沟通的方法,非常实用,是7岁之前孩子父母的必备用书。
本书在日本出版后,半年内已加印18次。
|
關於作者: |
波多野未记,日本著名教育家,资深育儿专家。日本专门研究家庭环境对儿童成长影响第一人,毕生关注儿童教育。其丰富的教育实践和理论影响了日本三代人的成长,在日本家庭中享有盛名。现为享誉全日本的精英教育培训机构
——“波多野家庭学校”副理事长。
作者早年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文学系,30年前就已在日本提倡和普及以“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为出发点的育儿立场和教养方法,著有《如何巧妙“骂”孩子?》《哺育心灵——妈妈的简单习惯》等作品,其作品和实践影响了日本三代人的成长。波多野未记所著多部作品被译为英文、中文、韩文、法语等在世界各地出版销售。
|
目錄:
|
前 言
如此简短的话语,却能够使逆反期的孩子获得极大进步
第一章 逆反期是孩子才能萌芽的绝好机会
——和孩子保持适当的距离
如何快速巧妙平息孩子的怒火
* 如果孩子开始正面反抗父母怎么办
* 逆反心即自立心——不用说出口的帮助方法
* 传递“好喜欢你”的讯息,尽量平息孩子的逆反情绪
* 让孩子明白“可以做的事情”和“不可以做的事情”
* 让任性的孩子拥有“忍耐力”
请成为有忍耐力的父母
* 让孩子树立“独立做事情”的目标
* 让孩子主动去做事情
父亲和母亲在培养情绪稳定的孩子过程中的不同作用
* 父亲参与孩子的教育,能够使孩子的世界开阔
* 父母如何说话,能让孩子内心安定
* 丈夫协助育儿的家庭丈夫未协助育儿的家庭
* 有工作的母亲,请每天抽出五分钟和孩子面对面交流
第二章 父母的“一句话”让孩子在一周内发生惊人改变
这样“鼓励”,能够让孩子逐渐拥有自信
* 称赞孩子正在“热衷的事情”
* 虽然失败,但孩子敢于挑战值得赞扬
* 怎样建议努力过却没有结果的孩子
* “发扬优点”,让孩子应对薄弱面
这样说话,能够培养孩子的“自主思考力”
* 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做
* 培养孩子说明能力及倾听能力的秘诀
* 让孩子表达能力逐渐变强的父母对话方式
* 想培养“听话的孩子”——父母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 父母的“倾听”,能培养出有主见的孩子
想培养聪明的孩子,请这样做
* 比起学习,做游戏和做家务更能锻炼孩子的大脑
* 使孩子大脑逐渐灵活的游戏
* 让孩子自己做决定以培养思考能力
* 回答孩子的“为什么”很重要
* 即使孩子只得50分,父母也要关注孩子正确的地方,进行表扬
* 只要父母认为孩子能“进步”,孩子就真的会进步
第三章 培养开朗坚强孩子的方法
认可孩子的真实状态,可以使孩子变得坚强
* 对受到伤害的孩子讲一句“我们都是你的朋友啊”
* 对失落的孩子讲一句“跟我聊得很好啊”
* 通过一句简单的 “早上好”来传达感情
* 让孩子体验“终于成功了”的感觉
* “你本身就很好哦”
让孩子通过“朋友圈”来认识社会
* 比起父母,一起做游戏的伙伴更能教会孩子“生存能力”
* 在孩子的伙伴之间,不能进行此类干涉
* 不可阻止的争吵应该马上阻止的争吵
* 通过与朋友、家人的相处,认识“社会”
如何让孩子感觉到“在学校很开心”
* 不对孩子讲“反正、总归”之类的话
* 不想去上学,可能另有意想不到的隐情
* 不要问孩子“是不是被欺负了”
* 与其追根究底,不如对孩子讲一句“已经没事儿了”
* “人人都一样”是错误的想法
* 培养孩子抵抗“欺负”的能力
* 父母如果赞扬任课老师的优点,孩子会受到好的影响
* 调职及转校——父母愉快的情绪可以感染孩子
第四章 这些“批评方法”“表扬方法”能够迅速激发孩子的干劲儿
让孩子迅速进步的批评方式
* 这样做,会让孩子的性格变得乖僻
* “责骂”和“殴打”只会产生反效果
* 无意中责骂孩子之后,这样去弥补
减少“没用的斥责”
* 深呼吸,使批评孩子的次数减半
* 不要批评孩子“还是不会啊”,请说“马上就会了”
* 表扬孩子的素材很多
父母绝对不能对孩子讲的话
* 这些话,孩子会这样理解
* “你真没用”
* “吵死了,安静一会儿”
* “快点儿”
* “你的朋友能做到,你就不能做到吗”
* “总之,你还是不会做”
* “你这样做,妈妈就没办法做事情了”
* “好讨厌你啊”
* “像你这样的孩子……”
第五章 这些“魔法语言”让你培养出“省心的孩子”
下点儿小功夫,消除孩子的坏习惯
* 发脾气的孩子——父母能理解他“很生气”的情感共鸣
* 有哭泣征兆的孩子——爱哭的孩子不爱哭的孩子
* 任性的孩子——这样做,让孩子学习规则
* 缺乏判断力和理解力的孩子——让孩子多读书
* 不专注的孩子——三种类型区别对应方法
* 做事笨拙、磨磨蹭蹭的孩子——让孩子逐渐积累经验
* 总是淘气的孩子——比硬性压制更好的方法
* 动作太慢而花费大量时间的孩子——不要着急,让孩子做这些就OK了
* 有嫉妒心的孩子——不要比较,这样夸奖
* 缺少体贴之心的孩子——学习以外的话题更有必要
* 有抽动障碍的孩子——日常生活中,确认这些事项
明智的父母绝对不会漏掉的要点
* 饮食生活要了解
* 改掉孩子吃饭磨磨蹭蹭的坏习惯
* 让孩子不再挑食
* 这样布置“宝宝房间”,避免孩子成为问题小孩
* 让孩子喜欢学习的窍门
* 让孩子积极主动做家务,掌握生活常识
* “小小的忍耐”体验,让孩子内心得到成长
* 不做冲动的孩子
结 语
为了能够与孩子之间构建真正的信任感
|
內容試閱:
|
如何快速巧妙平息孩子的怒火
如果孩子开始正面反抗父母怎么办
“吃饭吗?”
“不吃!”
“来刷牙吧。”
“不!”
“穿衣服了哟。”
“不!你们都好讨厌,放一边儿去。”
二三岁迎来逆反期的孩子,不管别人说什么,他们总是接连给出“不要”“讨厌”的回应。孩子讲话越来越多、知识量也随之增加、自我开始萌芽,但是一直以来都很听妈妈的话、从来都不顶嘴的很乖巧的孩子,开始变得什么话都听不进去,开始爱撒娇了。
如果每天面对这样的孩子,母亲的情绪自然会变得焦躁,甚至心理上感觉很疲惫。在父母看来,孩子是“逆反”,对于孩子而言,这却是其成长过程中重要的阶段。
父母应对孩子的逆反期,可以考虑以下三个方法:
第一,对孩子独立性的逆反,父母要持有开心愉悦的心态。但这并非意味着对孩子百依百顺,而是要考虑怎样做可以与孩子成长结合起来,从而应对孩子的逆反期。
此时父母要注意,不要突然对孩子生气,这一点很重要。这是应对孩子叛逆的第二个方法。父母和叛逆中的孩子同样都很生气,而生气对事态的发展一点儿好处都没有。
父母已经是成年人,对于孩子为什么会反抗、为什么会生气,父母应该认真地倾听并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接下来,有必要更加深入思考,与孩子产生共感。并在此基础上,将社会的规则教授给孩子。
第三,父母要和孩子一起考虑、判断并使得孩子能够理解怎样做会比较好。
比如,孩子想要买玩具的时候,不要马上一口否定对孩子说“不行”,试着询问孩子为什么想买玩具,倾听一下孩子的理由。
“不是已经有类似的玩具了吗?”“与其买那个,不如买之前你一直想要的东西不是更好吗?”“咱们不是已经约好了在你生日的时候,买玩具给你吗?不能等到生日的时候吗?”“没有那个,难道就不能跟朋友一起玩耍了吗?”在提出这些问题的同时,请父母和孩子都考虑一下理由。
但是,请父母注意不要把态度变成质问孩子,否则一点儿效果都没有。
有时候,站在孩子的立场考虑,将父母的想法传递给孩子,这点很重要。另外,过于执着一点儿都不好,差不多就得出结论吧。
逆反心即自立心——不用说出口的帮助方法
逆反心到底是什么呢?一言蔽之,代表“不”的言语,及想要自立的心情。
如果孩子在父母面前表现出自立心,比如“爸爸、妈妈,我是这样考虑的。到底可行不可行,请让我试试”,父母就会因担心孩子而说“那么,我来帮助你吧”,但是,实际上,孩子已经通过语言表现出了“不”和“自己做”。所以,在父母看来,孩子就是“逆反”和“不听话”。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这样的逆反心清晰表现出来的时期有两次。第一次(第一次逆反期)是在2~4岁,第二次(第二次逆反期)是在小学六年级至初中二年级。
处于第一个逆反期的孩子,不管哪方面都会反抗。比如说,要给孩子穿衣服,孩子就会说“不,我自己穿”。但是,一旦让孩子自己一个人去做的话,孩子却没办法独自做好。
比如扣纽扣,其实很麻烦。脸必须要向下看,很难看到胸前扣眼所在的地方,手也很难做出动作。由于总是没办法扣住扣子,父母就会帮忙,这样孩子会表现得更加不乐意。如果父母强行将扣子扣上的话,就会使孩子大发脾气甚至大哭。虽然父母觉得“只是扣个扣子而已”,但对于孩子来说,却是很重要的事情。
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请尽可能让孩子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并且,请父母耐心守护并帮助孩子完成其想要去做的心情。
这时父母能够做的事情,就是给孩子选择容易穿上及脱掉的衣服。无论有些衣服多么可爱、父母多么喜欢,也请一定不要给孩子穿从后面开口或有很多小纽扣的衣服。
另外,在看到孩子快要发脾气的时候,装作若无其事地出手帮忙也许会比较好。这种场合,瞅准时机是很重要的。一直都陪伴在孩子身边的母亲,一看孩子的表情和动作就应该很清楚吧。不是强迫孩子,而是在孩子发脾气之前,小小的帮助可以稍稍调剂一下。
虽然母亲给予了孩子些许的帮助,但是在孩子完成之后,请父母一定要肯定孩子、表扬孩子。对于孩子来说,相比其他方面,因为能够独立完成而获得肯定和表扬会更开心。而且,能够让孩子获得完成一件事情的满足感,能够激发孩子的干劲儿。
即使孩子的做法中有些不合适的地方,请父母也一定要理解孩子并表示宽容,只是肯定和表扬孩子就可以了。如果这时纠正孩子的话,孩子好不容易获取的满足感就会消减,从而使孩子变得心灰意懒,甚至孩子会因为失败而产生怒气。如果父母觉得无论如何都很在意不吐不快的话,请在事情过去一段时间之后,装作若无其事地提出指导意见并纠正孩子会比较好。
这样做,在给予孩子肯定、赞美从而使其获得满足感的过程中,孩子发脾气的情况会慢慢变少。
孩子的第一次逆反期,一般会持续半年到一年左右。
孩子在过了四岁之后,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意见。他们的运动能力变得发达,大脑所考虑的事情能够准确地传达给手足,吃饭、换衣服,自己一个人都能够逐渐做得很好。父母也会了解到孩子一个人可以做到,会在更多的事情上放手让孩子自由行动。在父母和孩子双方都能够做到这个程度的时候,孩子任性发脾气的状况会变得越来越少,逆反期也就自然而然地结束了。
逆反期,既是孩子迈向精神自立的第一步,也是母子分离的开始。孩子能够顺利度过这个时期,将使孩子在自己以后人生中的青春期、青年期能够更快适应和自立,这个过程中学到的经验会对父母和孩子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三岁前后开始,孩子开始拥有自己的内心世界。想要自己亲自行动的“热情”也开始萌芽。但是,由于自己还很年幼,按照自己的想法所采取的行动,最终会由于父母定下的规矩或者社会规则等无法实施。
但是,如果强行压制住孩子的这种热情,孩子就无法满足自己的欲望,从而哭泣、生气、发脾气。如果这种状况长期持续下去,孩子本身就无法顺利发展,当孩子成长到青春期时,会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请父母尽量尊重孩子想要做些什么事情的心情,尽可能让孩子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传递“好喜欢你”的讯息,尽量平息孩子的逆反情绪
针对孩子的逆反期,父母要以宽广的胸怀去接纳孩子,认为“这孩子长大了呢,能够这样清楚地通过语言传达自己的意思了呢”,这一点很重要。
比如孩子说不吃饭,那么这样想“偶尔一顿不吃没关系的”,内心宽容一些就好了。
或者说一些相反的话如“××不吃饭吧”,孩子回答“吃”的情况也会发生。
或者,在孩子说“不!不吃饭”之后,父母可以试着这样说“哦,这样啊。今天的饭菜可是特别好吃哟”,并且在餐桌上只摆出父亲和母亲的饭菜。虽然孩子最初说了“不吃饭”等话,但是看到父亲和母亲吃起饭来好像很好吃的样子,就会问“好吃吗”。
所以,如果孩子讲“妈妈,不和××一起吃饭吗”,差不多就会开始吃饭了。不管怎样,如果一旦孩子说“不”,父母就马上生气,那最后肯定是父母这边认输,请不要忘了这一点。
另外,在孩子哭泣、发脾气的时候,及时将其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比如带孩子到外面,这样会比较好。
即使正在发脾气的孩子跟母亲说“讨厌妈妈”这种话时,请父母一定不要跟孩子说这些话:“说那种话的小孩子,妈妈也很讨厌!”“说那种话的孩子不是我们家的孩子!”等。
父母感到生气、受伤,是由于父母站在和孩子相同的水平线上、语言上针锋相对的缘故。
因为父母是成人,所以觉得“孩子怎么能说‘讨厌’这样的话呢”?父母要时刻拥有一颗对孩子的宽容之心,保持对孩子的成长感到开心的心情。
而且,孩子所说的“讨厌”绝对不是孩子的本意,不是成人世界里的“讨厌”之意。只是因为孩子掌握了“讨厌”的说法,所以很开心地去试着使用,以及觉得母亲的反应很有趣而已。
对于孩子来说,这个世界上自己最喜欢的人就是母亲。父母要拥有自信,如果能够将自己“很喜欢孩子”的信息传递给孩子,孩子就会内心安定,能够尽快平息逆反情绪。
让孩子明白“可以做的事情”和“不可以做的事情”
有时候孩子任性发脾气,很多父母会因为“越是关注孩子,结果反而更加麻烦……”等经历,从而接受甚至放任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但是,这样对孩子并没有好处,甚至会使其变成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
在孩子能够理解语言之后,在孩子哭泣、发脾气的情况下,一定程度上父母有必要通过语言来关注孩子并禁止孩子的某些行为。
如果给予关注,孩子也许会哭泣,会变得更加生气,但是将关注贯彻到底的态度很重要。“吵死了,好了算了吧”,父母一旦在中途妥协,就根本起不到教育的作用。但是,对孩子也不要太过于关注,如果不管什么事情都予以禁止,一整天都只关注这一件事情,那么孩子也会累积很多压力。
最重要的是,在最初就应该让孩子明白“可以做的事情”和“不可以做的事情”。或者,由父母和孩子商量决定在哪一件事情上,孩子可以自由行动,这样也是可以的。
我个人是这样做的,在孩子小时候,关于买玩具,我会确定一些规则,只有在生日、圣诞节等特殊日子才可以买。这样我带孩子去商场等地方时,即使孩子很想要玩具(并没有提前说不经过玩具卖场),也会坚决贯彻“今天不买玩具”的态度。
但是,只有一点可以不受此规则限制。那就是,书是什么时候都可以买的。很幸运,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一直很喜欢读书,我认为这是一石二鸟的事情。通过这些规则,孩子能够逐渐认识到,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进行和实现。
当然,哪些事情需要禁止、哪些事情可以允许,我认为这些由每个家庭自己考虑决定就可以。
让任性的孩子拥有“忍耐力”
孩子所表现出来的逆反态度,除了目前为止所描述的自立心的表现之外,也存在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任性,这种态度被称为“非自立性的逆反”。
在非自立性的逆反情况下,父母首先有必要与孩子面对面认真交流。父母要有气势,要让孩子感受到“父亲和母亲是认真的”。幼儿时期如果父母的应对方法不好,孩子无论成长多长时间,都没办法自立。如果一直以来,父母都容许孩子任性,就会引起孩子非自立性的逆反。
在家里,您有没有溺爱孩子呢?
“不给买的话就一直吵闹”“也不是多贵的东西”,孩子一撒娇父母就给买东西,因而不能培养孩子的忍耐情绪。
对“想玩游戏”的孩子,如果让他只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孩子就没办法掌握控制自身欲望的能力。
对欲望的控制能力,要从孩子小时候开始有意识地培养,让孩子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忍耐慢慢学会控制。所谓教育,不仅仅是对孩子进行惩罚,更要教会孩子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感情及冲动的方法。
所谓的严格教育,并不是大声斥责孩子、打骂孩子。在体罚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会认为“要实现自己的想法,只要靠力气就可以了”。在批评孩子的时候,即使孩子胡闹,父母也不能动手打孩子,请努力平静地对孩子说明道理。当然,前提是父母要有足够的耐心。
若是想用责打孩子使孩子安静下来,这个方法也许确实简单快速,但是并不能培养孩子的自立心。
还有一点,父母是不是出现过不管何时何地随时命令孩子、指示孩子的情况呢?比如“要这样做”“那样不可以”。
如果不让孩子自己进行思考、判断,是无法培养孩子的自立心的。当然,并不是一开始就将所有问题一股脑儿都交给孩子去考虑,而是在谈话的同时,和孩子一起思考。
我认为孩子的想法中,幼稚的、随意的、非现实的东西比较多。但是,千万不要从根本上否定孩子,不要小看孩子。跟孩子讲明,让孩子明白为什么会变成那样、或者为什么那样不可行等,这点很重要。
另外,有没有将父母对孩子的爱意充分地传递给孩子呢?
父母爱孩子是理所当然的。大家都觉得父母对孩子的爱应该很容易传递给孩子,但是事实未必如此。让人惊讶的事实是,很大一部分中学生认为自己并未被父母爱着。
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将父母的爱意传递给孩子是前提。感受到父母的爱之后,孩子才开始逐渐培养自己的自立心。
在孩子撒娇的时候,请充分宠爱孩子直到其满足为止。
但是,不可溺爱孩子。“宠爱”和“溺爱”是不同的。
比如说,孩子想要撒娇,来到父母身边,紧紧抱住父母。孩子想要父母倾听自己说话的时候,不管孩子说什么话,父母都不对孩子进行说教,而是认真倾听孩子的话。这就是宠爱。虽然也会有很多肢体方面的爱抚,但是并不过分。
而溺爱,是指父母不在意孩子撒娇的心情,不接纳孩子想要跟妈妈相处,依恋的心理感受,而单纯地以物质刺激来满足孩子的依恋的心理。在孩子叫“妈妈”,想要撒娇的时候,父母跟孩子讲“我现在很忙,自己去吃东西吧”“如果你乖乖听话,就给你买玩具”等话,将孩子从身边赶走。
想要得到拥抱的孩子,如果只是得到一些东西,并不能满足。所以,一次次,孩子的要求会逐步升级。在此过程中,有的孩子会变得对父母实施暴力、从商店里面偷盗物品等。
对于渴望关爱的孩子,如果不给予孩子关爱,孩子就会变得任性。
因为孩子无法确定父母对自己的爱。不管给予孩子多少物品,都无法代替对孩子的爱。父母因为工作繁忙,几乎没有时间陪伴孩子,为了表达对孩子的爱,会给孩子很多物品,但是,孩子的内心依然会感到孤单寂寞。
对于渴望关爱的孩子,希望父母能够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但是,在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不能遵守约定的时候,父母不要一味纵容,而要认真地给予批评。
紧紧地拥抱孩子,即使是很短的时间也没关系,倾听孩子的内心,为孩子的快乐而欢喜,为孩子的忧伤而忧伤,这样的话,即使是批评,都会很坦率直接地传达到孩子的内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