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一个人·谁也不是·十万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反思自我的巅峰之作)
》
售價:HK$
54.9
《
重写晚明史(全5册 精装)
》
售價:HK$
781.8
《
汉末晋初之际政治研究
》
售價:HK$
132.2
《
强者破局:资治通鉴成事之道
》
售價:HK$
80.6
《
鸣沙丛书·鼎革: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
售價:HK$
121.0
《
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发展:兼论宗教哲学(英国观念论名著译丛)
》
售價:HK$
60.5
《
突破不可能:用特工思维提升领导力
》
售價:HK$
77.3
《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精装典藏版)
》
售價:HK$
221.8
|
編輯推薦: |
1. 你觉得痛就对了,谁的青春不迷茫
感觉处处不如人就对了,说明你正试图赶超;
感觉走起来特别艰难就对了,说明你正在走上坡路;那些容易的路会越走越难,困难的路会越走越容易。《你觉得痛就对了:青春有悔》更像是一代人的青春传记,记录了她的,你的,我们的迷茫与艰难。
2. 心智成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艰苦的旅程。
年轻时谁都有过遗憾害怕迷茫,这些不可避免,只是看遇到之后,你是否能快速调整自己,不要沉迷在负面情绪之中,你能不忘记初衷,不忘记自己的方向。人可以拒绝任何东西,但绝对不可以拒绝成熟。作者用一年时间完成了一种成熟人生观的蜕变,前往澳洲度假打工一年,重新找回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目的。
|
內容簡介: |
老师和长辈曾告诉我们世界是公平的,只要靠努力和汗水就能拥抱未来。但二十多岁,我们第一次直面这个世界,却发现社会是现实的,生活是残酷的,人心是险恶的。
书里没有励志鸡血,也没有成功人士的淳淳善诱。它更像是一代人的青春传记,记录了她的,你的,我们的迷茫与艰难。作者用一年时间完成了一种成熟人生观的蜕变:这个世界一直都是现实残酷的,我们谁都没有权利选择出生在一个怎样的家庭,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社会,但是我们能选择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你不能放弃这唯一的一点权利。
你尚年少,你受的苦,吃的亏,担的责,扛的罪,忍的痛,到最后都会变成光,照亮你的路。
|
關於作者: |
刘子瑜
一位坠落在这失落一代的平庸女孩,在城市的忙碌生活中彻底迷失自己。因为一次失业+失恋的集中到来,她决定前往澳洲度假打工一年,重新找回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目的。
|
目錄:
|
推荐文 曾经那个女孩——生活一定还有挫折,但自在面对
自序 生命中因为有裂缝,才能看得见阳光
Chapter 1 迷路──我常觉得这个世界充满了谎言
血液隐藏的流浪因子酝酿而起
人生只能靠自己摸索闯荡
爱情学分没修前说什么都太早
在匆忙的路上,我们错过了身边的精彩
人人都在说话,却听不见别人的声音
Chapter 2 青春把孤独送你,那是让你成长
用双脚一步一步找到回家的路
失业,是天上掉下来的礼物!
放弃一个人,是为了离开一种生活
在外面的世界玩耍后,要记得回家的路
Chapter 3 痛,带给我十二种觉醒
勇气(Courage)──登门拜访找工作
倾听(Listening)——很庆幸自己的英语不够好
尊重(Respect)──请你准时下班
分享(Sharing)──互相加油打气的家乡人
希望(Hope)——用最后一口气活着的大男孩
原谅(Forgiveness)——在集中营长大的老奶奶
感激(Appreciation)──母亲的越洋电话
正义(Justice)──韩国房东与德国室友的战争
慈悲(Compassion)──日本女孩亚纪子和麻美的友情
信心(Faith)──生命是作者,也是作品
决心(Determination)──我和文字有个约会
原点(Origin)——因为你,我遇见更美好的自己
Chapter 4 不是看到希望才努力,而是努力才能看到希望
我赚到别人无法掠取的财富
老板和员工是共战的好伙伴
人间幸福的感觉会传染
世界就是我的家
后记 用心写给人生灰暗里的年轻人
|
內容試閱:
|
人生只能靠自己摸索闯荡
我总认为长大成人以后,世界会变得更宽广,事实上却相反,反而是越来越狭窄。每天活像个囚犯一样被禁锢在办公桌前,仿佛被工作判了无期徒刑,无处可逃。究竟我们是太“认真”工作,还是太“认命”?
记得初中考高中时,初中老师语重心长地说:“等你们考上高中, 就是人生最快乐的阶段了,十六、十七岁的青春岁月,是多么珍贵啊!
一定要考上理想的高中,享受人生最精华的岁月。”
上了高中,高中老师又谆谆教诲:“等你们考上大学,才是真正的成人,专攻自己的志向。大家一定要努力拼上公立学校,以后才有美好的前途。”
考试让我就像一只任人摆布的小白兔,拿着红萝卜在我眼前晃啊晃,骗我要努力往前跳,但到达了以后,红萝卜又被往后放置,永远看得到吃不到。
我听了初中老师的话,上了高中后只顾着享受青春岁月,高三时,
我的成绩已经一落千丈。那一年是旧制大学联招的最后一届,以每次模拟考的成绩看来,我肯定会面临重考的命运,但隔年就要开始实施多元入学新方案,所有的政策也尚未明朗,若没有上榜,就有可能从一只被耍得团团转的小白兔,沦落成一只教改实验室的白老鼠。简单地说,就是非考上一所学校不可。
这种一试定终身的风气,就连贪玩的我也不禁为自己的前途茫然起来,开始活拼死背,只盼望还有填志愿的资格。和我叛逆的态度相比,
母亲并不太在意我的学业成绩,严格而论,成绩单也是我自己偷偷签名的,她根本还搞不清楚事情的严重性。
速成的文化一直充斥在这个社会里的每种产业,就连教育也没有例外。
在最后关头,我报名了考前补习班,在几个月密集式的解题技巧训练下,我的成绩刚刚够资格选几所私立大学。只是在这样填鸭式的教育生态里,并没教出我什么伟大志向与抱负。一直以来,我只把从家里的乌烟瘴气中逃出来当成目标,随着考试的通过,自然会继续升学念书,从没有认真思考过自己未来想做什么,梦想又是什么,填大学志愿对我来说反而是一种折磨。
相较起来,我身边的同学却很不一样,她们总很清楚自己的下一步要往哪里去。
羽亭在班上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她是个务实主义者,属于选校不选系派的,她把好学校排在第一志愿,管它念什么系,只要有了明星学校的学历保证就好。她说:“苦读了这么久,不就是为了一张好文凭,将来才能找一份好工作吗?”就和她总会课前预习的精神一样,
她已经开始为工作前途未雨绸缪。说得精确一点,她是永远让自己做好准备的人。
凯莉则是个浪漫主义者,热爱艺术创作的她,终于可以脱离苦读背诵的日子,选择自己的所爱。她笃定非设计系不读,把所有与设计有关的学校全都填上了,就怕错过任何一个机会。
坦白说,我羡慕极了像凯莉这样的人,清楚地知道自己所爱,学自己真心喜欢的科系,未来目标明确,梦想似乎近在眼前,我认为她就是那种可以把兴趣和工作结合的幸运者。
不管是羽亭还是凯莉,她们都朝着自己设定的目标前进,而我惊慌了,自己背了12 年的书包后,竟然连像小学等级的“我的志愿”
这种作文题目,仍无法作答。那是我第一次体会到,再要好的朋友, 也无法有难同当,毕竟读书这件事情,只能靠自己去念;而未来的人生,
也只能靠自己去摸索闯荡。
“好吧!就选择广告系来救赎吧!”我心想广告产业是可以接触较多元化产业的媒介,听起来也挺新鲜有趣,或许我可以从不同性质的客户中慢慢找到自己喜欢的领域。那时我开始欺骗自己,不断跟自己打气:“真正的红萝卜就在眼前了,再跳一下就吃得到。”
大学毕业后,我却跳进了广告产业的黑洞,分别在网络企划、活动公关职场间移动转换。起初,因为从学生到上班族间的身份转变,
面对的是同事、上司,甚至是不同团队的竞争关系,和学校同学之间没有利益牵扯的单纯环境大相径庭,加上自己还是个不折不扣的职场菜鸟,业务涉及不深,人脉一穷二白,在工作中经常碰壁,我以为自己是患上了“新人社会适应不良症候群”。
但是,经过了几年的现实洗礼,我才发现,迂腐的教育制度,就像是潜藏在我身上的慢性病毒,随着进入社会,开始蚕食我的人生。我从在学校里“忙着考试”,变成在职场里“忙着工作”,把每一次提案当作最大的客户来经营,任何需求都有求必应,抱着使命必达的决心,只要客户一通电话就必定紧急处理。每天忙得焦头烂额只为求得工作佳绩,有如穿上了防弹衣和钢盔,好让自己看起来更坚强,卖力地让别人相信我不是媒体所说的“草莓一派”。
而最贴近自己的生活呢?与家人的陌生关系更加疏离,对朋友的生活近况没有精力去关心,就连对自己的定位和生命价值也仍模糊不清。每天的心情或许不一定都如千钧大石沉重,却像大雨来临前的天空,阴阴沉沉,乌云密布,明明有无限空间,却被灰色填满每个缝隙,
只能静静等待着大雨倾盆后的晴空。
这种无力感,不只出现在我的身上,也在羽亭和凯莉身上出现。
学历甚高的羽亭,工作一段时间后又多花了两年继续前往美国深造,回岛后想要发挥所学,在社会上一展所长,但就业之后才发现,
自己仍只是大公司中一颗小小的螺丝钉,根本无法与制度抗衡,任何具有建设性的提案或前瞻性的观点,都被上司一句“这就是公司制度”
给打回票,满腔热血和抱负犹如被浇了盆冷水。进入大企业竟像进入深宫中,嚼舌根的人之多,最好不多管闲事,话少说,多说一句虽然不至于掉脑袋,但日子绝不会好受。越大的公司,僵化与官僚的程度越严重,她对自己的优越自信先是转为失落感,然后是挫败感,由坚信自己是一块金子到怀疑自己只是一粒无用武之地的沙子,迷茫和自卑也开始与日俱增。
羽亭调侃自己的生活:“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做得比驴多,
吃得比猪差。”她燃起了提早步入婚姻把自己嫁掉,做个安分家庭主妇的念头。
而一直钟爱设计,最厌恶业务性质工作的凯莉,竟也在设计公司工作了几年后下定决心转行到房地产卖房子。
“你可是我一直最仰慕可以朝自己梦想迈进的凯莉啊!”我诧异地问她为什么做了这个决定。
“有了钱再来谈梦想吧!”她语重心长地忠告我。她一边解释,
一边敲着计算器算给我听:“如果先趁年轻有体力,认真一点多卖几间房子,至少可以比固定薪资高出一倍以上。同样是工作四年,累积的资产有多倍的差距。”从她的眼神,我看见她对设计的热情已转为对财富的觊觎。为了谈成生意的她,尽管有时候要应酬几杯黄汤下肚,背叛自己的灵魂谄媚客户几句,但只要能够达成交易就好。“同样辛苦,
但比起理想无止尽地被践踏,所谓的成长空间也没薪水实在。”凯莉不断劝我别再幻想兴趣可以和志业结合这种事情了,深怕我还不肯面对现实。
大人们常说是因为我们还太年轻,才工作几年就谈放弃太早了,
应该咬紧牙关撑下去。但我眼看着总经理决定自立门户,为了更好的机会创业;好不容易从广告客户主管攀爬到管理阶层的主管,却辞了职参加考试,当了公务员;程序一哥,也不愿再敲键盘编码,而跑去学校路边卖葱油饼。为什么这些前辈们就可以理直气壮地抛下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呢?
每个人因为不同的理由,而改变了原本的坚持,但无奈的成分总多了一点。人生没有像老师说的一样,考上了一所理想的学校,或选了自己喜欢的专业就能离幸福更近一点。
钱在这个资本化的社会下变得神奇万能,现在就连学历、婚姻也买得到。它不会直接出价买你的灵魂,但它会想办法消弭你上天探星、下海捞月的热情和勇气,然后逐渐攻陷你的思考、侵占你的灵魂,让你成为它的奴隶,不知不觉地把你改造成那个曾经自己眼中最瞧不起──为钱而活的大人。我总认为长大成人以后,世界会变得更宽广,事实上却相反,反而是越来越狭窄。每天活像个囚犯一样被禁锢在办公桌前,仿佛被工作判了无期徒刑,无处可逃。究竟我们是太“认真”工作,还是太“认命”?
“或许,凯莉说的是对的。先赚钱,好为自己的自由赎身吧!”这样的念头也开始在我心里油然而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