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中国书法简明读本(精装)

書城自編碼: 2137093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藝術书法/篆刻
作者: 任德山
國際書號(ISBN): 9787516606421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09-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16/18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121.9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供应链金融(第4版)
《 供应链金融(第4版) 》

售價:HK$ 113.9
人人都想当网红?新媒体与注意力博弈
《 人人都想当网红?新媒体与注意力博弈 》

售價:HK$ 78.2
对话的力量,风靡全球的教练式沟通
《 对话的力量,风靡全球的教练式沟通 》

售價:HK$ 67.9
人的行为
《 人的行为 》

售價:HK$ 110.4
北京中轴线知识一点通
《 北京中轴线知识一点通 》

售價:HK$ 90.9
牛津世界历史研究指南
《 牛津世界历史研究指南 》

售價:HK$ 216.2
人间珍贵:澎湃夜读集3
《 人间珍贵:澎湃夜读集3 》

售價:HK$ 78.2
孩子一生的底气
《 孩子一生的底气 》

售價:HK$ 67.9

 

建議一齊購買:

+

HK$ 72.2
《安得盛世真风流:品味唐诗的极致之美(安意如首度分享品读唐诗的》
+

HK$ 36.6
《赵孟頫书心经附闲居赋(历代传世碑帖神品)》
+

HK$ 130.0
《颜真卿自书告身》
+

HK$ 83.2
《甲骨文字典(修订版)》
+

HK$ 121.9
《中国绘画简明读本(精装)》
+

HK$ 35.4
《田英章毛笔楷书入门教程 基本笔法》
內容簡介:
书法是丰富灿烂的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本书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以历代书法杰作为根据,详解书法大师的书写技法,细说中国书法的风格演变,展示书法的艺术魅力。本书既能使读者了解书法常识,掌握书法练习方法和技巧,又能教会读者如何鉴赏书法作品,提高人文素养,陶冶情操。
關於作者:
任德山,中央编译出版社特约编审、出版顾问,在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主讲《中国书法》六十三集教学节目,该教学节目被评定为“十二五”时期国家级重点项目。
目錄
一、美妙的汉字
1富有美感的汉字
2汉字书写成为艺术
二、“篆书”是精心构撰的美
1书法的童年——甲骨文
2钟鼎礼器铸“金文”
3秦始皇、李斯和小篆
4怎样写篆书
三、隶书与大汉风范
1宏放博大的汉文化
2笔法跃动的汉隶墨迹
3汉隶中的摩崖书迹
4各臻其妙的碑刻汉隶
5书法艺术的成熟及汉代书法名家
6怎样写隶书
四、焕发自由与创造精神的魏晋书法
1晋人之美和晋书尚韵
2“书圣”王羲之
3王献之、王珣和“三希堂”
4奇古常新的“二爨一铭”
5原生态艺术——魏碑
6怎样写行书
五、融合南北的隋代书法
1《龙藏寺碑》和《董美人墓志》
2智永法师与《真草千字文》
六、法度完备的唐代书法
1初唐奠定“楷法”格局的名家
2帝王好书法 名臣都善书
3雄视百代的颜真卿书法艺术
4书法与书论双不朽的《书谱》
5张旭和纵横跌宕的《古诗四帖》
6奔放激昂的“草圣”怀素
7唐晚期及五代书法——颓势中见高峰
8怎样写草书
七、文采风流的宋代书法
1李建中、欧阳修和宋初书坛
2“尚意”抒情的“宋四家”
3北宋晚期的名家
4延续北宋,兼法晋唐的南宋书法
八、复古为新与另辟蹊径的元代书法
1回归传统的元初期书法
2另辟蹊径归奇险的元中后期书法
九、“台阁体”与个性化交辉的明代书法
1皇权笼罩下的明前期书法
2走向世俗与个性化的明中期书法
3纵意求奇的明晚期书法
十、源流并重、碑帖同兴的清代书法
1朝代转换之际的清初各派名家
2清中期的帖学名家
3尊碑以求新求变的清中后期书法
十一、集大成、开新局的近代书法
1开书法新风的沈曾植
2大书画家吴昌硕
3杰出的书法家和书论家康有为
4艺术大师齐白石
5书法教育家李瑞清
6博古通今梁启超
7国学大师章炳麟
8书法大家于右任
9绚烂至极归于平淡——弘一法师李叔同
10精工朗润沈尹默
十二、附录
1笔法浅说
2书法的章法
內容試閱
汉字书写成为艺术
汉字本身起源于象形,天生就有艺术美的元素。书法要用汉字的字体来表现自然之美,如日月山川,风光雨露;表达情感之美,如喜恋歌哭。书法在结构中含艺术,在意境中蕴哲理,可以表现中华文化的深厚内涵。由于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人们视书法为珍贵的艺术品,而且在一切艺术之上。正如著名学者钱穆所说:“中国文字亦可说是由中国人独特创造,而又别具风格的一种代表中国性的艺术品。我们只有用看艺术作品的眼光来看中国文字,才能了解其趣味。”
有人说,象形字不过是一种记事的图解,成熟的汉字只是语言符号。但是,书法艺术是要求把字写得赏心悦目,有怡情的效果。它无色却有图画的灿烂,无声却有音乐的旋律。它是一种深具人文内涵的伟大艺术。美籍华裔学者蒋彝先生曾指出:“我们认为书法本身居于所有各种艺术之首位,如果没有欣赏书法的知识,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中国的美学。”其实也可以说,不懂得中国书法,就不能全面了解中国的文化和艺术。
中国书法是艺术,而艺术是有标准的,是可以作为人类共同的优秀文化来欣赏的。明白了书法艺术的标准,才能懂得怎样欣赏中国书法,知道一般的“写字”和书法艺术的区别。
书法的点画线条是要有生命力的
历代书法家都将好的书法比作大自然当中特别有生命力的事物,比如:飞腾的苍龙,舞蹈的凤凰,疾飞的鸟,挺拔的青松……赞美那些书法的线条运动生机勃勃。梁武帝说王羲之书法“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也是在赞美它充满健康、优美的生命感。好的书法,线条都是活着的,有神、有气、有骨、有肉、有血,有立体感、力量感和速度感。可以这样说,只要线条是血脉充盈的,结构是饱满的,无论何种书体,都会富于生命光彩。
人类生命活力的美的体现之一就是舞蹈,全世界各民族都有舞蹈——人类感情迸发时最直接的运动。语言不通,但是歌舞却能相通。全世界能把舞蹈精神化为文字书写的,只有中国的汉字。中国书法最富有舞蹈精神,所以常被人们形容为“龙飞凤舞”。唐代大书家张旭见公孙大娘剑器舞而悟笔法,最优美的舞蹈都有和谐的韵律,这种韵律都可以和中国书法艺术相通。比如张旭《古诗四帖》中的一段:“北阙临丹水,南宫生绛云;龙泥印玉简,大火炼真文;上元风雨散,中天哥吹分;虚驾千寻上,空香万里闻。”从中可以想见公孙大娘舞蹈的神韵。
书法抽象了自然万象之美
大自然到处都是美的踪迹,书法家就是要用心去寻找美的踪迹,用字写下来。写下自然之美,也流布了自己的精神之美,自然的精神,主观的心灵,融为一体,流布为一篇美的行迹——书法,这是典型的中国式的天人合一的哲学体现。
宗白华说:“王羲之的字,没有汉隶那么整齐,那么有装饰性,而是一种自然可爱的美。”楷书也要写得潇洒纵横,不一定拘谨地守着方正平直的规矩。
汉代书法家蔡邕说:“夫书肇于自然。”他又说:“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矣。”(《笔论》)按照他的说法,书法要表现天地之间一切有象可观的事物的美。自然万类,人生百态,所有正在飞、正在动、正在成长着的事物之美,都可以寓之于书法中去。而汉字的起源就是描摹可象的事物,最早出现的就是象形字。这是汉字的基础,也是书法的基础。
中国书法自古以来就把自然美的价值蕴含其中,对大自然的美作了热情的赞颂,并把大自然的美作为创作的根据、评价的标准,以至于自然美成为中国书法重要的美学基础。
书法的美感起始于每个字的一笔一画,这些都是基本线条,这些线条构成书法要有几个特征:
第一,它是手写的。手写的文字能够表达出书写者的思想感情,而且随着人的变化而变化。它与借用辅助工具作出的几何线不同,几何线是自然科学图形线,是客观物体量的科学表示,没有感情色彩和艺术特征。
第二,书法线条的书写工具和使用的原料是中国特有的毛笔和水墨。中国毛笔尖、齐、圆、健的四个特点,使得它在艺术家手中能够表现出千姿百态的线条形式。水墨的应用就使得书法线条千变万化、无比丰富。
第三,书法线条有力度,有速度,表现了丰富的力量感和运动感。
第四,书法线条有厚度,有立体感,表现了美妙的空间感。写在纸、绢等各种平面介质上的字,要能显现出一定的厚度,呈现立体感,好像它占有了空间,甚至联系着时间。千百年来书法家们都在讲“中锋”用笔,都是在强调线条的立体感、空间感。
传为“书圣”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所作的《笔阵图》将书法笔画比拟为人的行为和自然的情景,便于我们理解书法的美。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