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形而上学与存在论之间:费希特知识学研究(守望者)(德国古典哲学研究译丛)
》
售價:HK$
110.7
《
卫宫家今天的饭9 附画集特装版(含漫画1本+画集1本+卫宫士郎购物清单2张+特制相卡1张)
》
售價:HK$
132.2
《
万千教育学前·与幼儿一起解决问题:捕捉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
售價:HK$
47.0
《
史铁生: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2)
》
售價:HK$
55.8
《
量子网络的构建与应用
》
售價:HK$
109.8
《
拍电影的热知识:126部影片里的创作技巧(全彩插图版)
》
售價:HK$
109.8
《
大唐名城:长安风华冠天下
》
售價:HK$
87.4
《
情绪传染(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名著译丛)
》
售價:HK$
88.5
|
編輯推薦: |
《当代中国政治社会化中的公民认同研究》从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两个层面对当代中国政治社会化中公民认同的基本含义、公民认同形成的理论阐释、公民认同的目标与内容、公民认同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公民认同的实现等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便形成公民的社会共识和合格的公民,使公民成为社会需要的权利公民、义务公民、美德公民和国家公民,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当代中国政治社会化中的公民认同研究》的作者是李冰。
|
內容簡介: |
《当代中国政治社会化中的公民认同研究》内容介绍:政治社会化是培养政治人的过程,是政治文化和政治价值的传递过程。从个体的角度来看,是培养政治公民,形成其正确的政治价值、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使公民具有一定的政治参与热情和能力,从社会人变成合格公民的过程。从社会的角度来说,政治社会化是通过各种教育和影响,将一定社会的主导政治文化传播给公民,实现公民对政治制度和政治价值的认同,培育公民的忠诚心和责任感,使其符合一定社会政治体系的要求,能够担任一定的政治角色,以实现社会的稳定。政治社会化与公民认同具有内在的关联性,政治社会化是实现公民认同的手段和途径。公民认同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目标。公民作为政治国家的主体,如何形成合适的自我,对现有的政治文化、政治制度和政治价值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事关社会稳定,这是实现公民认同的意义所在。公民认同是国家政治合法性的基础,只有实现了公民认同,形成公民一致的社会共识,才能有效地促进和实现社会整合。因此,政治社会化中公民认同就是通过对公民进行教化和影响,形成合适的公民身份,实现公民对政治文化和政治价值的认同。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公民是维护国家安宁的关键,是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主体。当代中国政治社会化中公民认同研究,就是通过对公民与政治国家合适关系的梳理,使公民形成正确的身份认同,使其成为国家政治的积极参与者,政治国家的积极拥护者,实现公民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这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对于凝聚全社会的力量,实现国家的团结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中国政治社会化中的公民认同,必须明确公民是什么样的人,作为公民应该具有什么样的行为,这是确立公民自我认同的基础,也是公民社会认同的依据。西方的公民思想是我们对公民概念现代解读的思想资源。公民身份表明了公民与政治国家之间的关系,公民是参与国家公共事务,具有一定权利与义务的,具有公共精神和契约意识的国家平等成员。
认同是主体自身同一性和主体与他者同一性的心理表现。本书对政治社会化中的公民认同研究是在两个层面上来进行问题分析的:一是公民的自我认同;二是公民的社会认同。公民自我认同就是公民的自我定位和确认.是公民的自我意识和自我领悟;在一个政治国家中,怎么才能让公民认同这个社会的政治制度、主流意识形态、社会主导价值观念,也就是把社会期待转化为主体的行为需求是公民社会认同的要求。
在政治社会化中实现公民认同是政治国家维护社会稳定,传播政治文化.培养社会需要的公民的活动,任何国家都重视政治社会化的作用,通过政治社会化实现公民认同是政治国家的普遍做法。
中外政治思想家具有丰富的关于政治社会化中实现公民认同的思想资源,马克思主义的相关论述也对政治社会化中公民认同的实现具有指导意义。
政治社会化中的公民认同是在实践基础上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公民在既有“心理图式”
基础上的自我建构,是在一定的认知、情感和价值判断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在心理活动过程。这一过程,既受个体心理机制影响,也受社会影响机制制约。个体心理机制主要包括:理智分析机制、情感感化机制、理想信念引导机制和社会实践强化机制。社会影响机制主要包括:价值引导机制、利益调节机制、政治文化制约机制和制度整合机制。
当代中国政治社会化中公民认同的目标,从公民自我身份认同来说,就是要形成合格的公民,一个合格的公民一定要处理好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之间的关系,努力成为社会需要的权利公民、义务公民、关德公民和国家公民。从社会认同的角度来讲,就是要形成公民的社会共识,社会共识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黏合剂。当代中国政治社会化中公民社会认同应该形成的社会共识,一是公民对政治国家的共识;二是公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共识;三是全体公民团结一致,合力建成小康社会的共识。
公民认同作为一种思想的建构过程必然受到现实社会的影响,当社会发生变革,恒久不复存在,认同的常态就会被打破,认同危机就会出现。
当代中国政治社会化中公民认同是在社会结构发生变革,全球化与多元价值观念并存,市场化、理性化、网络化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必须直面这种社会影响的挑战。同时也应该看到在当今中国,传统臣民意识依旧深厚,公民权益的实现仍有差距,民生问题、公民利益的表达机制、公民权利的实现都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腐败影响公民的政治信念,公民教育虚化,这些都成为公民认同实现的现实障碍。
当代中国政治社会化中公民认同的实现,其基础和保证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进步,经济发展是实现国家富裕、人民生活条件改善的前提,政治文明是保证政治制度公正,实现公民政治权益的条件,文化繁荣为公民认同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必须发挥政治社会化不同主体的作用,使家庭、学校、社会和大众传媒等成为实现公民认同的重要路径,不断优化各种社会环境的教育影响作用。要采取各种措施,特别是要通过实施价值引导,确立公民认同的正确价值观;调节政治心理,端正公民认同的自我意识;畅通利益表达渠道,培育公民认同的动力基础;完善政治沟通,建立公民认同的对话机制;有序政治参与,搭建公民认同的政治平台;健全法律体系,保障公民认同权益的实现。
《当代中国政治社会化中的公民认同研究》的作者是李冰。
|
目錄:
|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
第一章 政治社会化中公民认同的基本概念解析
第一节 政治社会化的内涵与功能
一 何种意义上的社会化
二 政治社会化的含义
三 政治社会化的双重功能
第二节 公民概念的梳理
一 西方公民思想的理论渊源
二 公民概念的现代解读
第三节 政治社会化中公民认同的界定
一 认同的释义
二 政治社会化中公民认同的内涵
三 相关概念辨析
第二章 政治社会化中公民认同形成的理论阐释
第一节 可借鉴的思想资源
一 西方学者关于政治社会化中公民认同形成的思想
二 中国传统政治社会化中“臣民”认同的教化方法
三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指导
第二节 政治社会化中公民认同形成的过程
一 政治社会化中公民认同形成过程及其特点
二 公民认同是在实践基础上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三 公民认同是公民在既有“心理图式”基础上的自我建构
第三节 政治社会化中公民认同形成的机制
一 个体心理机制
二 社会影响机制
第三章 当代中国政治社会化中公民认同的目标与内容
第一节 公民自我认同:形成合格公民
一 合格公民的价值定位:个体本位与社会本位的
双向整合
二 当代中国合格公民特质的四个维度
第二节 公民社会认同:达成社会共识
一 社会共识的价值取向: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二 当代中国公民达成社会共识的三个层面
第四章 当代中国政治社会化中公民认同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第一节 时代挑战:公民认同的现代社会场景
一 社会转型下的结构性变化
二 全球化与多元价值的社会语境
三 网络化、信息化影响下的现代生活
第二节 现实问题:公民认同的消解性障碍
一 传统臣民意识依旧深厚
二 公民权益的实现仍有差距
三 社会腐败现象影响公民的政治信念
四 公民教育的虚化
第五章 当代中国政治社会化中公民认同的实现
第一节 公民认同实现的社会基础
一 经济发展:公民认同实现的经济基础
二 政治文明:公民认同实现的政治基础
三 文化繁荣:公民认同实现的文化基础
第二节 公民认同实现的路径
一 家庭影响是公民认同形成的起点
二 学校教育是公民认同发展的关键
三 政府组织是强化公民认同的手段
四 民间机构是巩固公民认同的渠道
五 大众传媒是影响公民认同的重要途径
第三节 公民认同实现的对策
一 实施价值引导,确立公民认同的正确价值观
二 调节政治心理,端正公民认同的自我意识
三 畅通利益表达,培育公民认同的动力基础
四 完善政治沟通,建立公民认同的对话机制
五 有序政治参与,搭建公民认同的政治平台
六 健全法律体系,保障公民认同权益的实现
结论 现代性社会下公民认同的建构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