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万千教育学前·与幼儿一起解决问题:捕捉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
售價:HK$
47.0
《
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
》
售價:HK$
55.8
《
史铁生: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2)
》
售價:HK$
55.8
《
量子网络的构建与应用
》
售價:HK$
109.8
《
拍电影的热知识:126部影片里的创作技巧(全彩插图版)
》
售價:HK$
109.8
《
大唐名城:长安风华冠天下
》
售價:HK$
87.4
《
情绪传染(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名著译丛)
》
售價:HK$
88.5
《
中国年画 1950-1990 THE NEW CHINA: NEW YEAR PICTURE 英文版
》
售價:HK$
236.0
|
編輯推薦: |
爱的缺失会以各种各样的伪装呈现出来。它也许会表现为肥胖或厌食,抑郁或焦虑,过敏症或自免疫疾病。消化问题、慢性疼痛和疲劳都可以反映潜在的“情感营养不良”。身心健康面临挑战时,往往令人疲于应对,但如果愿意去审视自身疾病背后的隐情,释放长久以来携带的情感毒素,并开始采取不同的思考和行为方式,疗愈和转变自会发生。
《自由地爱,自由地疗愈》指出了一条通向真正复原的光明道路。在这本书中,享有世界声誉的身心医师戴维?西蒙博士会引导愿意成长的读者进入分为五步的疗愈过程;这种方法已帮助成千上万的人释放情感痛苦,摆脱过去的束缚,重新收获健康和幸福。
|
內容簡介: |
付出爱、接受爱的能力影响着我们人生的每一个方面,包括健康。戴维?西蒙博士从身心一体的角度将源远流长的东方医道与神经科学、心理学、现代医学领域的最新突破融合为一。这种已被证实行之有效的治疗方式将唤醒你与生俱来的自愈能力,让身、心、灵得以复原。
|
關於作者: |
戴维?西蒙David Simon,身心医学运动的先驱。他在学习人类学时研究了萨满教,其间形成了对情感健康与身体健康之关联的认识。他游弋于人类学与医学研究领域之间,寻道于冥想、瑜伽和整体疗法实践。他还是业内认证的神经病学家,就思想、情感和健康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他曾经主持乔普拉中心的工作坊和多个旗舰项目,包括“完美健康”、“疗愈之旅”、“召唤精神”和“治愈心灵”。作为一个治疗者,他吸收来自人类古老智慧的营养,与无数的人分享他的天赋,帮助他们超越有限的自我,重新跟爱、喜悦和安宁的真实的自己连接。
他的著作探讨健康、灵性和清明觉知的生活,屡获嘉奖,被翻译成近三十种语言。
他的语言、智慧和心灵会触动每一个与他相遇的人。他自由地给予,不断地激励。他离开了,但他深爱这世界。
|
目錄:
|
导 论 病痛的本源,疗愈的真义
第一章 长大成人
第二章 核心误解:看清你的故事
第三章 为自由作准备
第四章 揭开心幕:看清你人生中的情感毒素
第五章 发掘你的过去
第六章 释放你的痛苦
第七章 以爱回春
第八章 从疗愈到觉醒
第九章 爱的修行
第十章 抒写美妙的爱之故事
结 语 为爱坚守
|
內容試閱:
|
导论 病痛的本源 疗愈的真义
爱没有对立面。爱没有冲突。
克里希那穆提
作为一名“身心科”医生,我听到过许多让人揪心的故事。我行医三十多年,渐渐明白要把偏头痛、萎靡不振、消化不良和腰酸背痛之类的症状视为“特需通行证”,它意味着患者需要医生多花点时间加以关照。经过多年来倾听别人讲述烦恼,我已知道,如果能为患者创造足够的安全感,一份以爱的付出与收获为主题的隐情就会向我展现。并且,如果作为医生的我能够揭示疾病中隐含的意义,便可以开始使之痊愈。
你大概猜得到,寻找患者病情的情感根源不是我从医学院学来的能力。正相反,我所接受的主流医学教育告诉我,医生的责任在于对付症状:给头疼的人开止痛片,胃灼热要用抗酸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能缓解抑郁。在当前的医疗体制中,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的就诊时间被限制在十分钟以内,因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疗是实际并且行之有效的办法。抗焦虑的药物虽不能触及你的病根,却能让你一天里过得不那么紧张。消炎药虽不能解决慢性疼痛的症结,却能让你在做家务的时候不至于举步维艰。如果你因为每天服止痛药而患上消化不良,一片强效抗酸药可以安抚你的胃。针对症状的治疗有着无可争辩的价值,而我对任何救人于疾苦的做法都绝无贬低之意。
不过,我早在进入医学院以前就感觉到,疾病其实为更深层次的疗愈和转变带来了机会,却被我们在一味对治症状的过程中错失。人体就像个小孩一样,只会通过相对简单直接的方式来表明自己的需要。不论身体想要的是营养、爱抚、新体验、休息还是排毒,都会产生相应的感受来寻求关照。当你倾听这些信号并解决对应的基本需求时,身体就发出舒适感来回应。如果你没能留意身体的讯息,它的呼声就会变大。如果身体用了最大努力都没有唤起你的注意,它也许会沉默一阵子,但下一次再发声时,就不是你能忽视的了的。
听听你的故事
大多数人生病的原因中都包含着一段隐情。在商人看来,他的心脏病是无休止的工作压力的结果,虽身心不堪重负,却无法在单位和家里得到体谅。对刚离婚不久的女人来说,她的肠道易激综合症是多年来压抑揪心的感觉、没勇气离开扭曲的婚姻,令痛苦长期累积所致。拥有酗酒父母的女儿会在成年后觉得,她的长期肥胖能帮助自己不去想童年所受的屈辱。
今日的医学喜欢把问题简化,拒绝承认这些关联。它会告诉你,心口的烧灼感不是源于工作压力,而是胃酸分子渗进食道里了;引起高血压的是循环系统中过量的血管紧张素,而不是磕磕绊绊的婚姻;你的失眠跟童年时父母在你上床后吵架没什么关系,却反映了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的缺乏;你的抑郁可以用缺少5-羟色胺来解释,所以没必要追究你的亲密关系是不是健康,或者你是否正在从事真正热爱的事业。虽然每一个病例的症状背后都有与爱之得失有关的隐情,但主流医学领域仍在忽视那些渴望被揭示的情感症结。
视人如物
我在医学院读书时,大部分时间都用在掌握今日医学对待身心疾患的思维方式上。生物学教材告诉我们,人不过是一堆生化物质的组合。如果你接受了这个基本假定,那么依照逻辑得出的结论就是:对绝大多数疾病最好使用药物治疗。
药物是有效的。通过用药,我可以(至少在一小段时间内)让你安眠,让你清醒,加快或减慢食物在你消化道中的移动,提高或降低你的血压,或者使你的疼痛麻木。当然,这种做法的负面效果在于,如果用药有效,你就不需审视自己的生活或者改变生活方式。然而病愈的钥匙,正藏在自我审视和有益的人生改变当中。
身体在试图告诉你什么
我们常常忽略身体发出的信号,直到吃了苦头。跟爱人吵架之后,你抓起几块上顿吃剩的辣肠比萨狼吞虎咽,然后上床。你睡了一个钟头就醒过来,胃里火辣辣的,但几片抗酸药一吃,消化不良的痛苦在15分钟内就被压了下去。你学到了什么?虽然你的身体(和内心)可能会希望你明白愤懑与消化不良之间的联系,但你得到的教训却只是记得在上床之前吃药。
自1928年发现青霉素以来,传统医疗事业一直在立意崇高地寻找着针对每一种疾病的特效药。与癌症、关节炎、老年痴呆症等顽疾的战斗推动医学研究不断奋进,我们也确实见证了治病救人事业中的重大发展。不过,在当前社会面临的最普遍的健康难题上,我们至多只具备有限的解决能力。假如有药物能治好焦虑、酗酒、肥胖或肠道易激综合症,而没有严重副作用的话,那实在没什么理由不去服用它。可悲的是,以我们“水来土掩”式的医疗思路,迄今降服的病魔寥寥无几。大多数病情可以通过用药来减轻症状,却不能彻底治愈,而带来的副作用往往像病情本身一样麻烦和危险。
替代性疗法的局限
那么,有什么替代的办法吗?医疗领域的许多人对于“替代性”这个词仍带有强烈的抵触情绪。在使用常规对抗疗法的医生看来,它暗示着该方法的效果未获证实,令患者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对于非主流的保健领域从业者来说,这个词意味着能解除痛苦的个性化疗法,有效果即可,即便从没受过严格的科学检验也不要紧。
我有不同的看法。虽说我拥护任何能缓解身心痛苦的办法,但对于把健康大事交付于医师(无论是医院大夫、捏脊推拿师还是草药师)之手的做法持警惕态度。如果有人通过接受针灸、顺势疗法或者营养调理,减轻了腹泻或头痛的问题,我也感到欣慰;然而,如果不在治病的同时认清并治愈潜藏的身心紊乱,如果藏在生理病变之下的人生问题得不到解决,我怀疑这康复未必能持久。如果人不懂得治疗更深层的伤痛,任其继续阻碍自己对爱的给予和接受,那么暗藏的症结还会以其他形式发作出来。
如果一名医生“修复”了患者的身体,却没有去了解其患病的来龙去脉,那么症状虽可减轻,致病的问题却依然存在,于是患者的精神、情感和身体依然难保健康。一位女性服药后,偏头痛减轻,失眠却加重。医生给腰酸背痛的律师开了止痛药,却令他的消化不良变本加厉。用药片强行压下一位全职妈妈的焦虑,却又使她的苦恼转移到大打折扣的精力上面。身体在试图对我们说话,但主流的医疗方式非但不听取这些讯息,还用药物来帮你打造更强的“耳塞”。
找出心中的症结
当然,在一些危急情况下,适当的医疗干预是必要且生死攸关的。如果你在车祸中手臂骨折,就需要一名好的整形外科医生;如果你染上了细菌性支气管炎,很可能要用抗生素;如果你突然心跳过速,那最好赶紧到最近的急诊室让心血管医生检查一下。
但即便是车祸、传染病、心率不齐,背后也几乎总是有一段与爱有关的隐情。也许你在电话里跟爱人吵架,闯了红灯,才酿成令你骨折的事故;也许你的支气管炎发作是由于你又偷偷开始抽烟,因为爱人最近跟你分手了;也许你的心悸是缘于过量的咖啡因,因为你彻夜难眠地苦思是否该把婚姻维持下去,起床后只得猛喝咖啡来消除困倦。情感的痛苦束缚着心,令我们生病。要找回真正的健康,必须先拥有爱的自由。
责任,而不是责怪
我们很难对身体或情感的病态做出简单的解释,而探询疾病更深层的隐情,并不意味着要在你身体不适或内心伤恸的时候兴师问罪。对于人为什么生病这个问题,只有当答案有助于改善我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时,才具有探讨的价值。如果处于病痛中的人又陷入自责,认为生病是自找的,或者本可以自主避免的,无疑是雪上加霜。责任和责怪不是一回事,前者使人振奋,后者使人消沉。
我的一位好友最近发现,她好转几年的癌症又复发了。她见到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是怎么搞的,害得它复发?”我知道她对生活充满热情,对朋友和家人关爱有加,生活方式总体健康,因此并不赞同她对自己事业心太大、承揽太多项目的批判。即便她说的是实情(我并不这么认为),这种心态也没有好处,一点都起不到改善现状的作用。
责任的真义在于认识到不论之前发生过什么,我们都有能力重新做出有助于自身状况改观的选择。我们永远拥有层出不穷的应对能力,可以打开新的局面。
在乔普拉健康中心,我每周都能见到因巨大的人生困境而苦恼不已的客人。严重的身心问题的确很折磨人,但如果愿意去审视自身疾病背后的隐情(其实疾病归根结底就是源于内心不断复述纠缠的一段段隐情),通过一些功课来释放自己长久以来携带的情感“毒素”,并开始采用不同的思考和行为方式,那么,疗愈和转变自会发生。
我已帮助数千人踏上这条识别、释放不良感受和信念的疗愈之路。以个人和小组为单位的治疗我都指导过,因而很清楚在这条路上拥有伙伴的可贵。可是,即便结成小组,每个人所走的仍是自我发现之路,所以我相信你独自一人也能完成这个过程。若你能找到一位具有整体论人生观的出色咨询师或“人生教练”,当然有莫大的裨益,但与一位你信任的、情深义重的伴侣或朋友一起做这些功课,也可以获得类似的助力。
我会在这本书中提供安全可行的指导,降低独立操作的出错风险,尽可能让学习者获得最大的益处。当以前潜藏的有害信念和痛苦记忆上升到你的意识层面、准备释放出来的时候,你可能会感受到暂时的烦恼,但只要坚持下去,抵达疗愈的终点,你一定会体验到豁然开朗、如释重负的欣喜。现在让我们开始勾画通往自由的路线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