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不止江湖
》
售價:HK$
98.6
《
天才留步!——从文艺复兴到新艺术运动(一本关于艺术天才的鲜活故事集,聚焦艺术史的高光时刻!)
》
售價:HK$
154.6
《
双城史
》
售價:HK$
110.9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不是问题的问题(哲学大师冯友兰和年轻人谈心,命运解读)
》
售價:HK$
55.8
《
月与蟹(青鲤文库)荣获第144届直木奖,天才推理作家经典作品全新译本。一部青春狂想曲,带你登上心理悬疑之巅。
》
售價:HK$
50.4
《
索恩丛书·盛清统治下的太监与皇帝
》
售價:HK$
88.5
《
透过器物看历史(全6册)
》
售價:HK$
490.6
《
我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读名画
》
售價:HK$
109.8
|
編輯推薦: |
玉质天然,然而有了人投射其上情感和感受,才有了玉之美。中国人对玉有着独特的情感和审美视角。怎样一块玉可称之为“美玉”?形成这种美感的因素从何而来?本书从美学层面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而有趣的探讨。在作者之前还从未有人从这一角度进行切入,因而这样的探讨也具有先驱性。
本书引入了经典西方美学的视角对中国传统美学世界进行观照,却毫无违和之感;作者成名于文学,文字又多实例,且辅之以经典玉器作品图像,因而一本本质于理性探讨的书,读来却如小说般引人入胜。书中实例都来源与作者浸淫玉学多年的经历。数十年研究凝之以洗练的文字,为玉爱好者、收藏家、工艺家提供全新的美学视角。
一本书透彻解析美玉之美!
|
內容簡介: |
《八千年之恋:玉美学》引入了经典西方美学的视角对中国传统美学世界进行观照,却毫无违和之感;作者成名于文学,文字又多实例,且辅之以经典玉器作品图像,因而一本本质于理性探讨的书,读来却如小说般引人入胜。书中实例都来源与作者浸淫玉学多年的经历。数十年研究凝之以洗练的文字,为玉爱好者、收藏家、工艺家提供全新的美学视角。
一本书透彻解析美玉之美!
|
關於作者: |
理由,原名礼由,作家,艺术评论家。对以和田玉为标志的中国传统玉文化有深入研究。现为中国笔会中心会员,赞华艺术之家主席,中山大学公益慈善究院荣誉理事长。
|
目錄:
|
"序言 缘起与题说
第一章 从艺术史看“昙花”
第二章 黑眼睛与蓝眼睛
第三章 君子温其如玉
第四章 美玉之奥
第五章 持久的纠结
第六章 循质以求华
第七章 灵光乍现
第八章 爱琴海与黄河滨
第九章 比德与畅情
第十章 百年缺失
第十一章 师物师心与师师
第十二章 妙在异质同构
第十三章 游艺于离即之间
第十四章 玉雕艺术的意境与意趣
第十五章 关于赝品的美学批判
后 记
"
|
內容試閱:
|
"缘 起
这本书的写作缘起多少有点儿率性。本来我既不识玉也无涉美学,两者都没进入过视野。不过,真的就像许多人间故事开头一样,又是老伴儿惹的事。许多年前老伴儿出差到新疆和田,忙完公务,当地朋友带着她去逛大名鼎鼎的和田玉器市场。老伴儿纯属工薪一族,或许思忖此行遥迢万里不忍空手而归,便破费将近一个月的工资给我捎回一件小玩意儿。那还是在当地朋友热心帮腔下大杀其价的硕果。这件小东西的题材是“小鸡破壳”,一只稚嫩的鸡雏刚好从蛋壳中探出头来,嘴里还衔着一支灵芝。玉质洁白无瑕,握可盈手,流畅而圆润的造型引诱人时不时去抚摸它。这虽是我第一次接触“和田玉”,此前却早已熟知它誉满天下的传闻,并感叹它果然名不虚传。转过年,我从南方回到北京,在茶几上小心地拾起它来,却令人一惊。它变了,变得暗淡,泛黄,失去旧年容光焕发的风采,不管怎样擦拭都无济于事。于是,我去请教内行的朋友。朋友扫了一眼说:“这不是和田玉,是俄料。 ”俄玉产自俄罗斯,输入中国是新近的事。朋友口中的“俄料”在当时带有明显的贬义。而我却百思不解为什么足可信赖的老伴儿,从明明白白的原产地又在当地主人的引领下,带回的竟然不是和田玉?受好奇心的驱使,我开始走入国内享有盛名的拍卖会,志在必得地激烈竞投,得来几样注明是明清老件的拍品,急忙拿给朋友去看,朋友笑着说:“还是俄料嘛!”不言而喻,明清那时候连俄料的影儿还没有呢。这一概是赝品。这次我被刺痛了。并非计较经济得失,身为一介文人最不能忍受的是对知识与见识的愚弄。我感觉智商遭到践踏,人格受到羞辱,用时下的语言来说是跌份儿。也隐约意识到,自己面对着国内从原料到加工再到流通领域的一个不真实、不诚实,起码是不规范的系统。幡然间拍案而起,我把在南方过冬的书房改为作坊,添置了电动机床、蛇皮钻、一百来样砣具、微镜设备,还有滚筒机当时的和田玉价格尚未飞涨,还可从新疆商人那里直接买到原生态的和田籽料。也有朋友听说我在跟玉较劲儿,便主动送货上门。我自己动手切片、打磨、用仪器观察比较,煞有介事地展开一场捍卫尊严的游戏。这一行讲究“多看”与“上手”。闲暇时,去到博物馆的展柜前徘徊,在内地,在台湾故宫,也到欧洲和美国去看八国联军的掠夺。记得到苏州时恰巧赶在一次明清玉器展览之前,在当地朋友的热心帮助下,由一个人拆封,交我上手过目,再由另一位友人重新包好,半天时光像流水作业一般过手七百多件古玉,大饱眼福。晚上与朋友饮酒,留下一首小令:江南忆,最忆是姑苏。踏遍雨巷觅脂玉,探尽名苑登虎丘,几醉得月楼!经过炼狱一般的动手动口,我已不再发憷,在相关的各种场合可泰然处之了。2004年,我卸下身上的各色虚实岗位安坐家中,享受平生唯一的持久嗜好,在书海漫游。所看书目早已离开文学本行,在人文科学之间徜徉,不为专修,只为游历。近两年无意中撞到美学怀里,这段看书经历可不悠哉美哉,原以为是一条清澈的小溪,却不料如蹈波涛汹涌的涡流。不过,那专注于一件事的心情却很惬意。恍然间想到,何不索性写写没人写过的“玉美学”呢!对我来说,本书是近年来读书与收藏的笔记。脱稿时抬头看看墙根,这期间从各地书店和亚马逊网站买来的美学书籍积满了一座书架,仿佛一个小小的驿站。告别它,我又将走向下一站,不知那会是哪里。当读者翻开书页时或问,这是美学还是玉学?
从最初信笔写来直至脱稿,我也在自问。本书缘于玉而言其美。初衷是为玉寻找一个新的视窗,不再
说那些陈陈相因的老话,于是选择了属于哲学体系的美学作为平台。答案是清楚的仍然希望将本书献
给喜欢玉的读者。如今,言说玉和玉器的书籍实在很多。谈中国玉器的历史,谈如何对玉器断代,谈玉的鉴别防伪以及收藏与养护的常识偶见书名中冠有“美”字,其内容也与美学无关。这些书大多摆在书店收藏娱乐的栏目下,即使有些玉的知识典籍也被分类者划归应用手册。原因显而易见,它们离美学太过疏远。玉和玉器中华民族特有的、常见的、意蕴绵长而弥足珍贵的审美对应物,从未被美学认真触摸过,这个现象不能不令人诧异,其中必有隐因。“美学”,这个富于诱惑力的学科名称,对于众多读者来说往往呈现出迷人的假象。它可以时常挂在人们的嘴边,其内涵却与一般人的见识相距甚远。美学深植于西方思辨性的文化土壤,历经许多哲学大家的青睐与耕耘,论者灿若繁星又风格迥异,既博大精深,又斑驳晦涩;既有澄明心怀各张天机的慧见,又有剪不断理还乱的惆怅。它的多头绪学术特点以致与任何一门艺术接轨(例如绘画美学、音乐美学、陶瓷美学乃至玉美学)都会遇到体系化的难题,以致圆凿方枘,经纬难通。美学作为平台。答案是清楚的仍然希望将本书献给喜欢玉的读者。如今,言说玉和玉器的书籍实在很多。谈中国玉器的历史,谈如何对玉器断代,谈玉的鉴别防伪以及收藏与养护的常识偶见书名中冠有“美”字,其内容也与美学无关。这些书大多摆在书店收藏娱乐的栏目下,即使有些玉的知识典籍也被分类者划归应用手册。原因显而易见,它们离美学太过疏远。
玉和玉器中华民族特有的、常见的、意蕴绵长而弥足珍贵的审美对应物,从未被美学认真触摸过,这个现象不能不令人诧异,其中必有隐因。“美学”,这个富于诱惑力的学科名称,对于众多读者来说往往呈现出迷人的假象。它可以时常挂在人们的嘴边,其内涵却与一般人的见识相距甚远。美学深植于西方思辨性的文化土壤,历经许多哲学大家的青睐与耕耘,论者灿若繁星又风格迥异,既博大精深,又斑驳晦涩;既有澄明心怀各张天机的慧见,又有剪不断理还乱的惆怅。它的多头绪学术特点以致与任何一门艺术接轨(例如绘画美学、音乐美学、陶瓷美学乃至玉美学)都会遇到体系化的难题,以致圆凿方枘,经纬难通。
既然缘于玉而论其美,就必须对美学体系有所知也有所思。所知者,意味一本又一本地看有关美学的
书,一排又一排地看,而不避其繁。所思者,意味着对美学庞杂体系需要梳理、厘清、摘要并选择恰当视
角去相互衔接,往往看一大厚本未必能用一两句话。因为这里毕竟说的是玉,美学为用,玉学为体。面对
着玉的收藏家、工艺家和众多痴心的爱好者,要使读者看着稍许轻松一些,作者就轻松不得。也就在这个过程中,将会发现美学把人们对玉的观照引向一个新鲜的境界,时有茅塞顿开之感。同时也会发现,一门艺术实体与美学的关系既相生又相克,两间冲突与错落时有所见。遇到这样情形,本书不会选择先验论当作立足点,而会依循对玉的实践探讨尽量加以调和,调和不成则尝试另说。本书遇到上述节点,有可能拉开一点话题,多一些美学思考,例如本书的第四、第五章,那些与美学主流相悖之论,难免被视为异说,同时也令此书沾上一些本体论的色彩。这样的结果本不欲为之,却不得已而为之。但愿可以对关注玉学的读者增加一些美学知识,也希望能予美学拓宽一些思辨的空间。我相信,美学可以作为诸多艺术门类的母学,母既然缘于玉而论其美,就必须对美学体系有所知也有所思。所知者,意味一本又一本地看有关美学的书,一排又一排地看,而不避其繁。所思者,意味着对美学庞杂体系需要梳理、厘清、摘要并选择恰当视角去相互衔接,往往看一大厚本未必能用一两句话。因为这里毕竟说的是玉,美学为用,玉学为体。面对着玉的收藏家、工艺家和众多痴心的爱好者,要使读者看着稍许轻松一些,作者就轻松不得。也就在这个过程中,将会发现美学把人们对玉的观照引向一个新鲜的境界,时有茅塞顿开之感。同时也会发现,一门艺术实体与美学的关系既相生又相克,两间冲突与错落时有所见。遇到这样情形,本书不会选择先验论当作立足点,而会依循对玉的实践探讨尽量加以调和,调和不成则尝试另说。本书还必然遇到中国美学与西方美学的调适。美学引进中国仅有一百来年的历史,还很年轻,但玉在中国实在太“老”了。我们的先贤和古人有许多妙论,却与美学传统或美学框架之间难以融合贯通。本书将其作为艺术理论而非美学体系来萃取,以避免产生误读。世界各国不可能有完全共同的美学,只可能有美学的共享和发展。多些对一门艺术实体的美学话题讨论,都可能使中西方的美学多一些活泼的生命力。本书插图援引台北故宫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广州南越王墓博物馆藏品以及几位中国玉雕大师作品图片,在此深表谢意!
作为以美论玉的初次尝试,本书可能多有不当之处,诚恳敬请各方读者和专家见谅并予指正。
理 由
2012年 9月 18日于北京西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