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历代竹器图谱与数字活化
》
售價:HK$
557.8
《
EDA技术与设计(第2版)
》
售價:HK$
85.0
《
揉碎浪漫(全两册)
》
售價:HK$
70.3
《
古籍善本
》
售價:HK$
537.6
《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4:可持续全球供应链体系与国际货币金融变革
》
售價:HK$
87.4
《
道德经新注 81幅作者亲绘哲理中国画,图文解读道德经
》
售價:HK$
143.4
《
清俗纪闻
》
售價:HK$
98.6
《
镜中的星期天
》
售價:HK$
76.2
|
編輯推薦: |
古中国文明是世界古典文明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黄河流域文化,长江流域文化,中华古文明的形成,汉字的产生与影响,中国四大发明的出现与影响,哲学与艺术的发展以及政治经济制度的变迁给人民带来的影响,每个历史阶段都充满了吸引人的元素,本书便是解读古中国文明历程的一篇佳作。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古文明浅读”丛书中的一本,从古迹、历史、艺术、文学、史学、法律、科技、哲学、社会风俗等方面介绍古中国文明的方方面面,内容翔实,史料准确,结构合理,插图运用恰当,是一本较好的人类文明知识普及读物。
|
關於作者: |
盛文林,专业书籍策划人员,曾参与编写过《人类在数学上发现》、《受用终身的的老子名言》、《102个影响世界的重大发明》、《人类历史上的重大失误》等图书。
|
目錄:
|
第一章 中华文明的起源
西侯度文化
周口店文化
仰韶文化
红山文化
齐家文化
大汶口文化
第二章 中华文明的形成
燧人氏钻木取火
伏羲氏发明八卦
神农氏教人稼穑
早期部落的融合
陶器的产生
大禹治水
青铜冶铸技术的发展
度量衡的统一
铁器的使用
第三章 延续五千年的汉字
仓颉造字的传说
最古老的的文字—甲骨文
青铜器上的铭文
大篆的兴起
小篆的统一
隶书的沿革
草书的演变
楷书的应用
第四章 古文明之科学技术
古代天文的发展
古代历法的改进
指南针的发明
造纸术的发明与传播
火药的发明
活字印刷术的产生
中医的产生与发展
第五章 古文明之哲学艺术
儒家哲学的形成
无为的道家哲学
古代书法艺术
古代绘画艺术
古代建筑艺术
古代雕塑艺术
古代音乐戏曲艺术
古代宗教信仰
第六章 文化宝库中的奇葩——文学
氏族公社的土地公有制
井田制的实施与瓦解
西周的分封制
商鞅变法秦国大治
古代三公九卿官制的建立
屯田制的兴起与废除
均田制的产生与发展
两税法的颁布
|
內容試閱:
|
第三章 延续五千年的汉字
小篆的统一
到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经历巨大变革,经济文化蓬勃发展,文字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大体上秦国用大篆,六国用“六国古文”。六国古文也是一种“篆”。篆的意思就是把笔画拉长,成为一种柔婉美化的长线条。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在全 国范围内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规定通行全国的标准字形。秦始皇命令李斯等整理文字,改定字体,由李斯书写出标准字体《仓颉篇》,赵高作《爱历篇》,胡毋敬作《博学篇》,让全国统一用他们简化后的字体书写,这就是“小篆”。小篆较之大篆,形体笔画均已简化,而字数日增,这是应时代的要求所致。从古文到大篆,从大篆到小篆的文字变革,在中国文字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秦统一前由于长期地域割据,“言语异声,文字异形”,书写形式很不一致,一字多形现象十分严重。如“羊”就有二十多种写法,给发展经济和文化交流带来极大不便。故秦始皇在统一货币、车轨和度量衡制度的同时,又着力推行“书同行”政策。宰相李斯在籀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废除异体,而创秦篆,统一了全国的文字。这种书体更趋简化,线条圆匀,字呈竖势。是我国汉字的一大进步,也是汉字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里程碑。由此李斯被称为小篆的鼻祖。《书断》论曰:“画如铁石,字若飞动,斯虽草创,遂造其极。”
小篆的统一,为后来楷、隶、行、草诸书的变革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小篆有的是铸在铁器上,有的刻在石碣、石碑上,从目前所见的文物看,秦篆一般铸在铁器及度量衡器、符印、货币、诏板上。秦篆字体有大有小,章法自然,结字端庄,分行布白工整,为小篆的精华和代表。其传世代表作有《秦山刻石》残部,仅存10字。另有《会稽》《峄山》后人摹刻本传世。据传上述刻石皆为李斯所书。
公元前219年,始皇东巡泰山立封泰山碑,碑为宰相李斯所书。石高4尺,四面环刻文字,三面为始皇诏,一面为二世诏,内容主要是“颂秦德”。字体为小篆,原残石现存岱庙。其传世拓本较多,其特点是笔画圆润,挺遒流畅,笔笔如铁线;结体端庄严谨;字形稍长,造型健美;分行布白体势工整,为小篆之代表。
峄山刻石俗称“峄山碑”,为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登峄山(山东邹县)所立,传为丞相李斯所书,小篆。内容前为始皇诏,共144字,自“皇帝曰”以下为二世诏,计79字,字略小。二世诏刻于公元前209年。其石久佚,现所见均为后人摹写,虽多失秦篆古厚的笔势,但其对研究篆书艺术的演变有重要价值。秦诏版为公元前221年所作,记秦始皇的颁布诏内容。其笔画劲遒,书风随意自由,大小相同,随势生姿;字间行间,时疏时密,虽不齐整,前后成趣。
中国文字发展到小篆阶段,逐渐开始定型(轮廓、笔划、结构定型),象形意味减弱,文字更加符号化,减少了书写和认读方面的混淆和困难,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行政手段大规模地规范文字的产物。秦王朝使用经过整理的小篆为全国统一文字,基本上消灭了各地文字异行的现象,使古文字体众多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将小篆推广到全国,李斯、赵高、胡毋敬等人编写用标准字体——小篆来书写识字课本,成为了儿童的启蒙教材。此外,还用小篆来书写皇帝的诏书及到处以小篆刻石来歌功颂德,使小篆广为流传。从文字的发展过程来 看,秦代是以小篆光耀史册的。小篆以秦刻石为代表。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巩固统治,加强影响,他带宰相李斯和百官巡视各地,刻石纪功,以颂扬他废分封、立郡县、统一中国的历史功绩,从而留下了珍贵的秦代刻石。
秦刻石上的小篆与《石鼓文》《秦公簋》上的籀文相比,有了简化,并且结束了战国时六国文字混乱的现象,统一了全国的书体。除刻石之外,秦代小篆还铭刻在秦虎符上。如《阳陵虎符》,铭文是极精美的小篆,笔道圆匀,笔力雄健,对称均衡,结法缜密,更兼字画错金为之,灿灿金光,眩人眼目。《新郪虎符》也是笔道圆融,结体严密,字体风格属于秦系文字,精美异常。商、周人在青铜器上铸刻铭文用于祭祀神灵,记录事件或显示富有或权威。秦始皇刻石,将其立于名山之巅,则是用以炫耀他统一六国的功业,表达了帝王自信与长治天下的意愿。同时也创立了一种可以使书法更长久留存的形式,开拓了一个新的艺术天地。中国书法艺术的两大系统,一为碑系,一为帖系。秦刻石则是在此前石鼓文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碑系开山之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