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元好问与他的时代(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HK$
87.4
《
汽车传感器结构·原理·检测·维修
》
售價:HK$
112.7
《
怪谈百物语:不能开的门(“日本文学史上的奇迹”宫部美雪重要代表作!日本妖怪物语集大成之作,系列累销突破200万册!)
》
售價:HK$
66.7
《
罗马政治观念中的自由
》
售價:HK$
51.8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宠位厮杀
》
售價:HK$
63.3
《
凡事发生皆有利于我(这是一本读了之后会让人运气变好的书”治愈无数读者的心理自助经典)
》
售價:HK$
45.8
《
未来特工局
》
售價:HK$
57.3
《
高术莫用(十周年纪念版 逝去的武林续篇 薛颠传世之作 武学尊师李仲轩家世 凸显京津地区一支世家的百年沉浮)
》
售價:HK$
56.4
|
編輯推薦: |
众多的中小企业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共同地、持续不断地、不知不觉地推动着整个产业集群的产品创新和技术改进,每一个企业似乎都没有特别突出的研发投入,但每一个企业都是产业集群的技术进步的推动者。这是一种在产业集群内普遍存在,但是以往的文献缺乏深入探讨的技术创新模式,本文构建共同创造理论来解释这样的一种技术创新模式。整个研究是围绕着三个问题展开:如何界定产业集群内的共同创造?集群企业的共同创造是如何发生的?共同创造如何影响集群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围绕着以上研究问题,本文开展了以下的研究工作:首先,基于探索性的案例研究形成初步的研究框架。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永康五金产业集群和黄岩模具产业集群的案例调研提出共同创造的概念、主要的维度以及本文研究的初步的理论模型,包括共同创造的发生机制以及共同创造对于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接着,对案例研究中提出的初步的研究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实证检验包括三个子研究:第一个子研究是关于共同创造的发生机制的研究,这部分研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主要分析集群企业的共同创造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第二个子研究是关于环境动态性对于共同创造的影响机制的研究,采用层次回归的方法
|
內容簡介: |
产业集群内的每一个企业都是技术进步的推动者,众多的中小企业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共同地、持续不断地、不知不觉地推动着整个产业集群的产品创新和技术改进,但是每一个企业似乎都没有特别突出的研发投入。樊钱涛专著的《产业集群内共同创造的发生机制与绩效影响研究》构建共同创造理论来解释这样一种在产业集群内普遍存在,但是在以往的文献中缺乏深入探讨的一种技术创新模式。
整个研究围绕着三个问题展开:如何界定产业集群内的共同创造?集群企业的共同创造是如何发生的?共同创造如何影响集群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
|
關於作者: |
1971年出生于浙江缙云,管理学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现为浙江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长期研究产业集群背景下的技术创新和组织学习机制。作为第一作者在《科研管理》、《科学学研究》等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作为负责人主持或完成省部级项目5项。
|
目錄:
|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样本、研究对象和关键概念
1.3.1 研究样本
1.3.2 研究对象和研究层次
1.3.3 概念界定
1.4 技术路线、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1.4.1 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1.4.3 结构安排
1.5 研究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基于产业集群的研究视角
2.1.1 产业集群内的知识溢出
2.1.2 创新环境
2.1.3 基于知识的集群理论
2.1.4 小结
2.2 社区背景下的分布式创新模式
2.2.1 知识的异质性分布和技术创新的范式转变
2.2.2 共同发明理论
2.2.3 基于开源社区的创新模式
2.2.4 企业社区背景下的知识交换
2.2.5 小结
2.3 基于企业网络的研究视角
2.3.1 企业网络研究概述
2.3.2 企业网络影响知识交换的因素
2.3.3 产业集群内的知识网络
2.3.4 小结
2.4 本章小结
3 共同创造的理论构建:探索性的案例研究
3.1 理论背景与研究问题.
3.1.1 产业集群内的共同创造
3.1.2 影响共同创造的因素
3.1.3 共同创造对于创新绩效的影响
3.2 研究方法与研究样本
3.2.1 案例选择
3.2.2 研究样本介绍
3.2.3 数据收集
3.2.4 数据编码
3.2.5 案例分析方法
3.3 结果
3.3.1影响因素
3.3.2 共同创造的概念框架
3.3.3 创新绩效
3.3.4 共同创造的发生机制
3.3.5 共同创造对于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
3.4 本章小结
4 集群企业共同创造的发生机制
4.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4.1.1 集群企业间知识交换的影响因素
4.1.2 集群企业的交互记忆的形成
4.2 研究方法
4.2.1 问卷设计
4.2.2 变量测度
4.2.3 问卷发放与研究样本
4.3 数据分析
4.3.1 信度和效度检验
4.3.2 数据分析
4.4 讨论与研究启示
4.4.1 对回归结果的讨论
4.4.2 共同创造的发生机制
5 环境动态性对于共同创造的影响机制
5.1 研究假设和研究模型
5.1.1 技术动态性的调制作用
5.1.2 市场动态性的调制作用
5.2 研究方法
5.2.1 变量测度
5.2.2 信度和效度检验
5.2.3 回归分析方法
5.3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5.3.1 相关系数矩阵
5.3.2 回归分析结果及假设检验
5.4 结果讨论
5.4.1 对回归结果的讨论
5.4.2 环境动态性对于知识溢出的影响机制
5.4.3 环境动态性对于知识获取的影响机制
6 共同创造对于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
6.1 研究假设和研究模型
6.1.1 知识交换对于创新绩效影响.
6.1.2 集群交互记忆系统的调制作用
6.2 研究方法
6.2.1 变量定义及测量
6.2.2 信度和效度分析
6.2.3 回归分析方法
6.3 数据分析
6.3.1 样本描述与相关分析
6.3.2 回归分析
6.4 结果讨论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理论贡献
7.3 实践启示
7.4 研究局限性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访谈提纲
附录2: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调查问卷
索引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