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爱琴海的光芒 : 千年古希腊文明
》
售價:HK$
199.4
《
不被他人左右:基于阿德勒心理学的无压力工作法
》
售價:HK$
66.1
《
SDGSAT-1卫星热红外影像图集
》
售價:HK$
445.8
《
股市趋势技术分析(原书第11版)
》
售價:HK$
221.8
《
汉匈战争全史
》
售價:HK$
99.7
《
恶的哲学研究(社会思想丛书)
》
售價:HK$
109.8
《
不止江湖
》
售價:HK$
98.6
《
天才留步!——从文艺复兴到新艺术运动(一本关于艺术天才的鲜活故事集,聚焦艺术史的高光时刻!)
》
售價:HK$
154.6
|
內容簡介: |
本书汇集了从1996年到2010年,加拿大华人学者在国际英语专业期刊、文集以及中国期刊中发表的专门探讨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论文。全书分为四个专题:专题一从不同角度回顾了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专题二讨论中国社会工作发展与西方社会福利和社会工作的关系;专题三论述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议题;专题四从不同社会身份角度,探讨了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某些途径或走向。
|
關於作者: |
曾家达,香港大学临床心理学硕士、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哲学博士,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社会工作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殷妙仲,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工作学院副教授,山东大学博士研究生合作导师。
高鉴国,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工作系教授、系主任。
辛伟泉,加拿大华裔社会工作学人,加拿大麦基尔大学社会工作硕士,目前专注于完成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研究院的博士论文。
|
目錄:
|
前 言【曾家达 殷妙仲 高鉴国 辛伟泉】
第一部分 十年回顾
中国社会工作的回顾与展望【曾家达 许 认】
专业、科学、本土化:中国社会工作十年的三个迷思【殷妙仲】
第二部分 西方语境下的中国社会工作
经济改革、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和社会政策:在中国重构国家、
市场和公民的关系【周艳秋】
“中国性”的重塑:国际论述中的中国社会工作【辛伟泉】
探索西方社会工作知识——美国文献与中国实践【殷妙仲 徐明心】
中体西用:融汇西方社会工作论述的中国策略【曾家达 殷妙仲】
第三部分 中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
中国背景下的社会功能论——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殷妙仲】
社会工作在中国急剧转变时期的定位
——以科学方法处理社会问题【曾家达 殷妙仲 郭红星】
再思本土化:当本土化的和本土的社会工作在中国相交【殷妙仲 曾家达】
中国社会工作的另一掠影:描绘快速动向中的多种位置
与交叉论述【曾家达 辛伟泉 贾存福 殷妙仲】
本土化的契合点:从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工作理论的视角分析
中加合作社会工作培训项目的成果【张叶玲 罗 海 韩素兰】
第四部分 想象中的中国社会工作
专家学者的想象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的掠影:
一种“德尔菲方法”研究(A Delphi Study)【殷妙仲 曾家达】
学生的想象
想象社会工作:从学生视角看中国社会工作的一个定性
研究【殷妙仲 葛忠明 程胜利 曾家达】
妇女工作者的想象
中国妇女的自我观念与本土化社会工作【张叶玲 刘 梦】
重申中国妇女的主体意识:透过后殖民民族志在中国实践
本土化的“妇女社会工作服务”【黄玉莲】
术语翻译对照表
后 记
|
內容試閱:
|
本书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社会工作学院中国项目的出版成果之一。虽然不是每一位作者和每一篇文章都与此项目有直接的关系,但该项目在过去十多年里在不同程度上带动了本书大部分作者对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兴趣和研究。
同样是十多年的光景,因地域和时空的不同,每个社会的发展与社会里个人的生活经验和感觉都可能很不相同。就以加拿大和中国来讲,十年前的加拿大社会跟今天的分别不大,生活其中,总有点像喝雪山流下来的水,淡淡的带点甘味;但是,在中国过去的十年,急速发展如刚出现的高速铁路一样,常常令人有透不过气来的感觉。这本书是集结了一群喝着甘淡之水的加拿大华人社会工作学者,在过去十余年所写的有关社会工作在中国急速发展的文章。其中大部分文章本来是由英语写成,并已经在国际社会工作期刊上发表过的。正如本书第一篇文章提到的,从1996年到2010年,在国际上的英语社会工作期刊中,专门探讨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文献有32篇,其中来自加拿大的文章共有9篇,本书差不多已把它们全部收录。
这些文章主要是由来自移民加拿大的华裔社工学者所写。移民是一个由来已久的现象。过去,因交通和通信的困难,移民海外就像是身系孤岛,只能看着明月思念家乡。今天在全球化的洪流里,通信科技发展一日千里,两地沟通已经不用通过白纸黑字的邮政服务来进行,电话已不用拿起,在网上便可以面对面地交流。过去要几个月的时间坐船横渡太平洋从加拿大到中国;今天我们已经可以在十多个小时内,在温哥华吃早餐,之后在北京吃晚餐。科技的发展,不但方便了海外移民与家乡的亲戚朋友保持紧密的联系,第一时间对家乡发生的事情都能有所了解,而且对于从事国际性研究的移民学者来说,科技的发展也提供了跨地域的交流和研究的技术基础。从此,对家乡的研究已经不是仅靠对过去的想象。通过互联网,安坐在加拿大的办公室里,可以翻看在中国最新发表的文章;在资源和时间许可的情况下,也可以坐飞机到中国不同的地方进行跨地域的实地研究和与中国的学者进行交流。
事实上,中国过去几十年的急速发展,在很多方面已经成功引起国际学术研究的广泛兴趣。对华裔移民学者来说,研究中国发展的动机,相信除了是对知识的学术好奇,更重要的是一种对故乡的关怀;特别是当自己的研究专业能为故乡社会的发展带来一点贡献。对本书的华裔加拿大社工学者而言,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再出现和急速发展,无疑是一个很重要的切身课题,自然不能置身事外。过去十年,本书所有的作者都身体力行,通过不同方法的参与,与中国社工学者进行多方面的交流,除通过到中国不同学校讲学开会外,也共同开发不同的合作项目促进中国社工的发展(见第1篇与第11篇文章)和进行实地科研(见第12、13篇和第15篇文章)。
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不但重燃国内学者对由来已久的“中西体用”论的争辩,也为困扰着国际社会工作社群的“本土化”争论带来了新的论点和材料。对身处国外的移民社工学者来说,因为中英语言的方便和对国际与中国相关讨论的理解,自然地会参与这场争论。本书中好几篇文章都涉及他们对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观点,而且其中不乏他们如何看待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对国际“本土化”争论的想法(见第7篇到第11篇文章)。
身处国外的华裔移民学者,因为工作场景(西方)和工作需要(评职称),很自然地要用英文写作并在英语为主的国际期刊上发表文章。虽然作者们都曾经将这些观点和想法,通过在中国讲学和做学术报告的形式与国内学者和学生交流过;但是,可接触的国内同人还很有限。故此,我们希望能把我们在国外出版过的一些文章翻译成中文,在国内出版,与对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有兴趣的国内读者分享我们的想法,这是一个抛砖引玉的设想。同时,我们期盼以中文出版的社工文献在内容和数量方面都会有迅速的增长。
我们很想强调,本书中的观点至少受到两个客观因素的限制。首先是时空的限制。用David Harvey的后现代地理学理论来看,中国所有的发展,包括社会工作,都是超时空压缩性的发展。举一个例子,当2000年在北京召开中加合办的“二十一世纪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国际会议时,中国只有30多所高校开设社工课程。今天,单是招收社工专业硕士的高校就已经超过60家。过去一直困扰着社工老师与学生的就业问题,也开始有实质性的改变。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要有效地把握和了解这高速而压缩的发展,最好是可以用不断的、长期的追踪方法。这对身处海外的华裔移民学者来说是一个不可能的奢想。虽然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人流互动不但规模大而且速度快,但是对华裔移民学者而言,长期身处海外,要对中国急速的发展有全面把握与了解还是不可能的。故此,每一篇文章,每一个研究,对我们这群在中国以外生活的学者来说都是一个掠影——像在刹那间按下相机的快门,捕捉那不断改变的影像的有限的一刻。我们希望通过集结这些在不同时空下的掠影,为读者们提供一些我们也在不断改变的想法。
其次是我们的文化社会位置视野的限制。从女性主义的位处观点(standpoint)理论来看,由于每一个人都有多元的社会身份和角色,故也包含了多元的视角。对同一件事情,不同的身份和角色,可以让我们从不同视角去做出不同的分析。基本上没有一个视角可以是完整和全面的,换言之,每一个视角都有它的局限。譬如,本书作者生活在加拿大并在加拿大的高校任教,我们对社会工作的接触和认识,很自然地较受“西方”观点影响,故在看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时,我们少不了会用西方的视角来比较分析中国的情况。同时,虽然所有作者都是华人,跟内地华人一样是受着不同组合的中国文化的熏陶。不过,除了一人,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在香港出生、长大和开始社会工作专业;也同时在香港回归前已经离开香港。生活在殖民统治时期的香港,虽然跟内地只是一河之隔,但是,我们对中国的了解很多是间接的。想象的成分可能比真实的经验来得多。在这想象中,有浪漫的故国山河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也有令人不安的生活与政治故事。
简单来说,我们这批华裔学者正处于如Homi K. Bhabha所指的第三空间 third space, 在既是局内又是局外的位置, 带着相同的文化基因但不同的生活经验,探究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但是,当读者仔细阅读本书的每篇文章时,也不难发现,由于作者各自的教育背景、生活经验、理论倾向、性别、年龄等各不相同,会对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有着一些相互不同的想法。这些不同的想法其实也反映了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多元和复杂性。我们知道在中国社工的急剧发展中极有可能出现话语权的竞争,而我们认为在这过程中能兼容多元和带有异质性的观点与立场是有利于整体发展的,因此我们希望我们的文章可以引起积极和活跃的讨论。
有关本书的结构,我们把15篇文章分成四大专题。这些专题是为了突出四个主要课题和系统化本书的安排;但是,相信读者们很快会发现,其实每一篇文章都会或多或少地包括这四个专题的内容。专题一是十年回顾,第1篇和第2篇主要从不同的掠影中回顾过去十年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其中也提到一些对未来发展的想法。我们把4篇讨论中国社会工作发展与西方社会福利和社会工作的关系的概念性文章,归类在“西方语境下的中国社会工作”的专题下。在谈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时,不可能不谈到本土化的问题。但是,我们特别把5篇文章置于“中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的专题下是想突出他们在处理“本土化”课题中的重要性。最后的专题,“想象中的中国社会工作”主要是几篇从不同社会身份角度来探讨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文章。我们特别邀请高鉴国教授作为本书的主编之一,在本书最后从他的角度对我们的文章做一个总结。
最后,我们要向两位参与本书翻译的李美玲女士和许认小姐致以万分谢意。翻译本书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因为很多文章用了不少社会工作和其他社会科学的术语。我们也十分感谢所有作者能从头到尾对相关译文做仔细校对、修改和补充。除了准确性,由于大部分作者习惯了香港的中文语境,因此,如何使翻译的文章更符合中国的语境也是很大的挑战。翻译是一种文字转换工作,在追寻文本原意的同时,我们得考虑语境的流质性,而且社工专业语言在中国的发展,正处于全球知识生产生态的关键转型期;随着中国的国力增长,中文在全球知识生产中的地位也会逐渐移向中央,英语的强势地位会受到一定的冲击。我们这群处于双语空间里的华裔知识工作者,一方面非常兴奋,另一方面也战战兢兢,只希望能尽力把工作做好,不要延误了这个珍贵的历史机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