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国家豁免法的域外借鉴与实践建议
》
售價:HK$
188.2
《
大单元教学设计20讲
》
售價:HK$
76.2
《
儿童自我关怀练习册:做自己最好的朋友
》
售價:HK$
69.4
《
高敏感女性的力量(意大利心理学家FSP博士重磅力作。高敏感是优势,更是力量)
》
售價:HK$
62.7
《
元好问与他的时代(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HK$
87.4
《
汽车传感器结构·原理·检测·维修
》
售價:HK$
109.8
《
怪谈百物语:不能开的门(“日本文学史上的奇迹”宫部美雪重要代表作!日本妖怪物语集大成之作,系列累销突破200万册!)
》
售價:HK$
65.0
《
罗马政治观念中的自由
》
售價:HK$
50.4
|
內容簡介: |
本书主要讲述了大学生全程全面心理辅导的概念,即教育主体在大学生入学到毕业接受学校高等教育的全过程中,以培养大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为目标,并以大学生的适应和发展为主题,有效发挥学生、学校、家庭、社区等基本要素的作用,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入学适应、个性优化、就业心训、职业适应等全面的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心理训练等辅导活动。
本书适合广大在校大学生作为引导性读物,各学校心理学教师、政治辅导员都可以用其作为教材对学生进行辅导。
|
目錄:
|
绪论 加强大学生全程全面心理辅导
0.1 如何认识加强大学生全程全面心理辅导的意义
0.1.1 全程全面心理辅导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
0.1.2 全程全面心理辅导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0.2 如何加强大学生全程全面心理辅导
0.2.1 坚持与德育紧密结合的原则,构建大学生全程全面心理辅导目标内容体系
0.2.2 坚持全员全方位育人原则,构建全程全面心理辅导组织运行体系
入学适应篇 赢在人生的新起点
第1章 大学环境的适应
1.1 大学新生常见的环境适应不良现状及其成因
1.1.1 大学新生常见的环境适应不良的现状
1.1.2 大学新生环境适应不良的成因分析
1.2 大学新生如何尽快适应新环境
1.2.1 充分认识积极适应新环境的意义
1.2.2 自我测试:了解自己适应环境的现状
1.2.3 加强心理训练,不断提高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第2章 大学生活的适应
2.1 大学生活与中学生活有哪些不同
2.1.1 校园精神不同
2.1.2 生活方式不同
2.1.3 管理模式不同
2.2 大学生活适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2.2.1 目标不明及其对策
2.2.2 时间管理不善及其对策
2.2.3 不良消费心理及其对策
第3章 大学学习的适应
3.1 如何认识大学学习和大学生的学习心理
3.1.1 学习及其大学学习的特点
3.1.2 大学生的学习心理
3.2 大学生常见的学习心理问题及其成因
3.2.1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扰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
3.2.2 大学生学习心理误区及其原因
3.3 大学生如何优化学习心理
3.3.1 了解和调适不良的学习心理
3.3.2 学习能力的自我测试和培养
个性优化篇 成长在全面的心育中
第4章 大学生健康心理的维护
4.1 什么是心理健康
4.1.1 健康及其标准
4.1.2 心理健康及其标准
4.2 如何鉴别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4.2.1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类型
4.2.2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特征
4.2.3 大学生鉴别心理问题的方法
4.3 大学生心理保健的途径
4.3.1 外在调节
4.3.2 自我调节
第5章 大学生挫折心理的应对
5.1 如何认识大学生挫折心理
5.1.1 挫折的含义
5.1.2 大学生常见的挫折心理及其原因
5.1.3 影响大学生挫折心理的因素
5.2 大学生如何提高挫折承受能力
5.2.1 提高大学生挫折承受能力的意义
5.2.2 自我测试
5.2.3 增强心理能力,不断提高挫折承受力
5.2.4 加强挫折心理训练
第6章 大学生恋爱心理的保健
6.1 大学生恋爱的心理行为特点和成因
6.1.1 大学生恋爱的心理行为特点
6.1.2 大学生恋爱趋向的归因分析
6.2 大学生恋爱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6.2.1 大学生恋爱中常见的心理困惑
6.2.2 大学生常见的恋爱误区
6.2.3 大学生常见的恋爱挫折
6.3 大学生如何培养健康的恋爱心理
6.3.1 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6.3.2 培养爱的能力
6.3.3 正确认识大学生恋爱的利弊,把握恋爱时机
6.3.4 正确应对恋爱挫折
第7章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完善
7.1 认识自我
7.1.1 大学生自我认识的视角及现存的问题
7.1.2 认识自我的途径
7.1.3 认识自我的方法
7.2 悦纳自我
7.2.1 悦纳自我的认知内容
7.2.2 悦纳自我的策略
7.3 完善自我
7.3.1 有效地控制自我
7.3.2 不断地超越自我
第8章 大学生情绪的调控
8.1 大学生的情绪现状
8.1.1 大学生情绪的特点
8.1.2 大学生不良情绪的主要征状
8.2 影响大学生不良情绪的原因分析
8.2.1 客观因素
8.2.2 主观因素
8.3 大学生如何调控情绪
8.3.1 充分认识调控情绪对大学生的意义
8.3.2 自我测试:了解自己的情绪调控能力现状
8.3.3 加强心理训练,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情绪调控能力
第9章 大学生意志品质的锤炼
9.1 大学生应具备的意志品质和现状
9.1.1 大学生应具备的优良意志品质
9.1.2 大学生意志品质的现状
9.2 如何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9.2.1 锤炼大学生意志品质的重要意义
9.2.2 自我测试:了解自己的意志品质
9.2.3 加强培训,培养大学生优秀的意志品质
第10章 大学生性格的塑造
10.1 如何认识性格和大学生不良性格及其成因
10.1.1 性格及其特征
10.1.2 大学生常见的不良性格
10.1.3 大学生不良性格的成因分析
10.2 大学生如何培养良好的性格
10.2.1 大学生良好性格培养的意义
10.2.2 自我测试:了解自己的性格
10.2.3 大学生良好性格的培养
第11章 大学生气质的认知
11.1 如何认识气质
11.1.1 气质的概念
11.1.2 气质的类型及特点
11.1.3 气质的影响
11.2 如何正确认识大学生的气质
11.2.1 大学生气质的特点
11.2.2 了解自己的气质现状
11.3 大学生在实践中如何运用气质
11.3.1 如何与不同气质类型的大学生沟通
11.3.2 不同气质类型的大学生如何提高学习效率
11.3.3 不同气质类型的大学生如何选择职业
第12章 大学生智力的开发
12.1 怎样认识智力
12.1.1 智力及其结构
12.1.2 智力的分类和衡量标准
12.2 如何开发智力
12.2.1 了解自己的智力现状
12.2.2 开发智力的方法
第13章 大学生创造心理的培养
13.1 创造力及其培养的意义
13.1.1 创造力的内涵
13.1.2 培养创造力的意义
13.2 大学生常见的不良创造心理及其成因
13.2.1 大学生不良创造心理的表现
13.2.2 导致大学生不良创造心理的因素
13.3 大学生如何培养创造力
13.3.1 了解自己的创造能力
13.3.2 培养良好的创造个性
13.3.3 加强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就业心训篇 胜在激战的职场上
第14章 大学生心理压力与排解
14.1 如何正确认识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压力
14.1.1 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状况
14.1.2 大学生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
14.2 大学生如何缓解心理压力
14.2.1 心理压力的影响和作用
14.2.2 自我测试: 了解自己应付压力的现状
14.2.3 加强心理训练,不断提高应对及缓解压力的能力
第15章 大学生择业心理与训练
15.1 大学生择业心理现状及其要求
15.1.1 大学生择业心理
15.1.2 影响大学生择业心理的主客观原因
15.1.3 优化大学生择业心理的要求及其意义
15.2 大学生如何解决常见的择业心理问题
15.2.1 了解自己最适合的职业,强化职业定向心理
15.2.2 大学生常见择业心理问题的调适与防治
第16章 大学生职业适应与指导
16.1 大学生常见的职业适应问题及其原因
16.1.1 大学生常见的职业适应问题
16.1.2 大学生常见的职业适应不良的原因分析
16.2 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和人际交往能力的现状
16.3 大学生如何适应职业
16.3.1 完成角色的转换
16.3.2 提高职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后记
|
內容試閱:
|
绪论 加强大学生全程全面心理辅导
为了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十七大精神,切实贯彻《国家教育部、卫生部、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我们在总结近20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对大学生开展了全程全面的心理辅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本书就是对我们进行大学生全程全面心理辅导的实践与探索的总结。所谓大学生全程全面心理辅导就是教育主体在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接受学校高等教育的全过程中,以培养大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为目标,以大学生的适应和发展为主题,有效发挥学生、学校、家庭、社区等基本要素的作用,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入学适应、个性优化、就业心训、职业适应等全面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心理训练等辅导活动。绪论重点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0.1 如何认识加强大学生全程全面心理辅导的意义
0.1.1 全程全面心理辅导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
1.全程全面心理辅导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新理念
全程全面心理辅导包含两个新主张:
第一,主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全程性。全程是个时限概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贯穿大学的全过程,即从大学生一跨人大学校门开始到毕业离开校园为止,做到4年(或3年、5年)不断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断断续续、零零星星地无计划地随意进行,而应该是在大学全过程中有计划、分阶段、突出重点地进行,做到系统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第二,主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性。全面性有四层含义:一是心理健康教育对象的全面性。心理健康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对少数个别学生心理问题的辅导、咨询、诊治。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确定位在于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使之提高心理素质,建立起以预防教育为主、防治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把重点放在面对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上,同时关注有心理障碍及心理疾病人群的心理治疗、心理康复工作。二是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内容的全面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着眼于“自我认知 晓理动情行为导向 反思内化形成品质”的学生心理素质形成的基本环节,分年级分“适应发展创造”层次对学生进行认知品质、个性品质和适应能力的培养,以学会适应、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做人、智能发展、个性发展、社会性发展和创造性发展等为基本内容,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和训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三是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全面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讲授相关知识,还要针对大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个体和团体咨询、专题心理训练、心理治疗等多种方法分类辅导。四是心理健康教育主体的全面性。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学校教师应该管,而且学生、家庭、社会都应该协同工作,形成齐抓共管全员育人的格局。
2.全程全面心理辅导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存误区的矫正
长期以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三大误区:
第一,重阶段教育,轻全程教育。长期以来,不少高校都是在某一阶段开设相关选修课、必修课对大学生讲授心理健康知识,或者对一部分学生开展心理咨询,很少有高校从人才培养计划的角度,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大学教育始终,并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将教育、咨询、训练相结合,制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划。
第二,重诊治,轻预防。由于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缺乏全面理解,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对心理咨询的认识仅停留在心理疾病的治疗上,不少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以解决心理疾病为己任,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少数个别学生心理问题的辅导、咨询、诊治上,忽视大多数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的需要,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窄,教育的对象和范围有很大局限性,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发挥。继1982年北京师范大学建立心理测试与咨询服务中心之后,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先后成立了心理健康咨询室、益友服务中心、学生问题咨询所等心理咨询指导机构。1990年,旨在协助高校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或讲座、开展咨询服务的“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宣告成立。目前,许多高校都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咨询机构。然而,在轰轰烈烈的表象之下,我们也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事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重咨询诊治而轻视防治引导的倾向。
第三,重障碍咨询,轻发展咨询。障碍咨询指为各种有障碍性心理问题的咨询对象提供心理援助、支持、矫正、治疗。发展咨询指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帮助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尽可能地圆满完成各自的心理发展课题,妥善地解决心理矛盾,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开发潜能,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
心理咨询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从心理咨询工作开始,从解决学生的心理障碍入手的。在谈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时,人们往往列举许多数字来说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多严重,为此使一些人误认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只是存在心理障碍、人格缺陷的少数异常大学生,与多数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无关。事实上,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毕竟是少数,更多的学生面临的是成长与成才、情感与事业、日常生活事件的处理等问题。这些问题并不构成心理疾病的主要方面,但它们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健康成长。
对有各种心理异常的学生来说,如果不能通过障碍咨询及时地予以解决,则可能出现更为严重的心理危机。但更重要的是针对广大心理健康的学生提供发展性咨询。通过发展性咨询能够帮助广大学生了解自己在心理发展过程中要注意的各种心理异常问题,更能促进全体学生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在能力,进一步提高环境适应能力,充分发展自我。如果把大学生心理咨询的侧重点放在障碍咨询上,势必会降低心理咨询的目标,还可能把大学生心理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发展性问题当做适应困难而纳入心理异常的范畴,不利于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咨询应当成为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生活中的一些事件,将发展咨询贯穿于学生成才的始终,这是一项非常繁重的任务。
0.1.2 全程全面心理辅导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1.全程全面心理辅导的内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有利于指导学生成长成才
第一,全程全面心理辅导有利于大学生尽快完成三个转变。本书的入学适应篇(第1~3章)包括大学环境的适应、大学生活的适应、大学学习的适应等内容,主要针对大学新生在大学环境、大学生活、大学学习中常见的不适应问题,帮助大学新生了解和认识大学环境、大学生活、大学学习的特点,了解和认识大学教育与中学教育、大学生与中学生角色责任的不同点,引导大学新生尽快完成三个转变:一是从基础教育向职业教育的转变;二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三是从中学生向大学生的转变。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赢在人生的新起点。
第二,全程全面心理辅导有利于大学生个性的优化和心理素质的提高。本书的个性优化篇(第4~13章),包括大学生健康心理的维护、大学生挫折心理的应对、大学生恋爱心理的保健、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完善、大学生情绪的调控、大学生意志品质的锤炼、大学生性格的塑造、大学生气质的认知、大学生智能的开发、大学生创造心理的培养等内容,旨在帮助大学生了解个性优化的内容、途径和方法,有利于大学生开发潜能,全面提高心理素质。
第三,全程全面心理辅导有利于大学生加快社会化进程,完成从大学生向职业工作者的转变。本书的就业心训篇(第14~16章),包括大学生心理压力与排解、大学生择业心理与训练、大学生职业适应与指导3章,主要针对大学生在寻找工作和开始工作期间所面临的心理压力、择业心理和职业适应问题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大学生了解就业心理训练的内容、途径和方法,帮助大学生加快社会化进程,尽快完成从大学生向职业工作者的转变,其目的在于引导大学生胜在激战的职场上。
2.全程全面心理辅导的写作方法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有利于大学生自学成才
本书采取以问题为中心的模式,以问题的表现、原因、自我测试、解决问题的方案的逻辑思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与大学生进行平等的探讨,克服了居高临下的说教,具有很强的亲和力。每章分为名人名言、案例导入、问题聚焦与解惑、自我测试、训练方案、深层思考几部分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心理疏导,形式活泼,容易吸引学生眼球,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便于学生自学,有利于学生在自学中成长成才。
0.2 如何加强大学生全程全面心理辅导
大学生全程全面心理辅导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我们应根据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发展的需要,遵循科学性、规范性、有效性原则,构建一个全员重视、各方协作,网络健全,引导为主,咨询为辅,同时关注心理发展和心理问题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体系。具体可从两方面着力。
0.2.1 坚持与德育紧密结合的原则,构建大学生全程全面心理辅导目标内容体系
1.确立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相结合的构建原则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程目标内容体系的构建之所以要坚持与德育紧密结合的原则,是因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具有紧密的关联性。这种关联性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两者追求的理想和目标是一致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都是为了塑造学生完美高尚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四有”新人。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注重学生人格的完善和潜能的开发,促使学生调整自我、改善关系,以利于学生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好好做人的过程,它不只是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技巧,也是一种助人、助己的过程,通过耐心聆听、积极关注、热诚帮助,营造一种自由、平等、和谐的沟通氛围,使学生在真诚、理解、关怀、尊重、信任、安全的关系中成长。德育侧重个体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它也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积极、平等的交流关系,注重受教育者智慧的充盈和人生的丰满,更注重受教育者人格的培养,德育教与学的过程也是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正直做人的过程。因此,在充盈知识、助人成长、丰富人性、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上,两者的使命是相近的。
第二,两者在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上相互借鉴,相互补充。人们的思想政治活动必然受到人们心理活动规律的支配和影响,反过来又影响和作用于心理活动规律,这就决定了心育与德育在基本原则和方法上可以相互借鉴和交流。心理健康教育要求真实性、实践性、诚恳性和区别对待的原则,遵从交友性、保密性、启发性和渐进性原则,注重心理激励、正面强化的原则;德育倡导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注重密切联系群众、坚持民主、关心群众的原则,要求调动自我教育积极性、坚持疏导和引导的原则。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在原则上具有相通性和一致性,两者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第三,两者的模式是有机统一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都遵循“发展模式”与“问题模式”的有机统一这一思维路线,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它们所关注的,把来访者和受教育者都看成需要帮助的人或有“问题”需要解决的人,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都遵循一条“平等关系模式”与“不平等关系模式”有机统一的思维路线,德育教师和心育教师与学生和来访者都是教育的主体,其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但由于教师与学生的学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有差异,因而两者在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又是不平等的,前者是主导,后者是被导。因此,它们之间是平等和不平等关系共存。
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相辅相成,相互补充,有着紧密的相关性。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辐射渗透到德育之中,而且还是德育的基础。学生只有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才能顺利地接受政治思想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发展思想政治素质的基础和中介,而大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又是健康心理的前提。正因为如此,《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德育的一部分。德育大纲把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定位于主辅关系,即以德育为主,以心理健康教育为辅。所以,我们在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内容的新体系时要坚持与德育紧密结合的原则。
2.大学生全程全面心理辅导目标内容体系的构成
全程全面心理辅导目标内容体系由总目标内容和阶段目标内容构成。
第一,大学生全程全面心理辅导总目标内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针对大学生适应和发展两大主题,开展适应性教育、生存性教育、稳定性教育、发展性教育,指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交往、做人等方面积极适应,促进学生在智能、个性、创造性和社会性等方面主动发展;致力于人格品质的塑造,以造就稳定、完整、鲜明的人格特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教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二,全程全面心理辅导阶段目标内容。要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内容总要求,必须把总目标、总内容分解到各年级,根据大学生实际情况,确立各年级的工作重点和工作目标。详见表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