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英雄之旅:把人生活成一个好故事
》
售價:HK$
87.4
《
分析性一体的涌现:进入精神分析的核心
》
售價:HK$
122.1
《
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
》
售價:HK$
77.3
《
《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国有企业条款研究
》
售價:HK$
98.6
《
银行业架构网络BIAN(全球数字化时代金融服务业框架)(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管理丛书)
》
售價:HK$
98.6
《
金托邦:江湖中的沉重正义
》
售價:HK$
60.5
《
易经今解:释疑·解惑·见微
》
售價:HK$
88.5
《
东欧史(全二册)-“中间地带”的困境
》
售價:HK$
221.8
|
編輯推薦: |
《科学美国人》精选系列 专栏作家文集”有以下特点:
☆ 精选自全球顶尖的科普杂志《科学美国人》
☆ 作者大多是来自科学界、商界、政界的精英与领袖
☆ 在幽默风趣的行文中,为我们带来独特的观点与见解
☆ 中科院科学家鼎力推荐,不可错过的科学饕餮盛宴"
|
內容簡介: |
《科学美国人》精选系列专栏作家文集”将著名科普杂志《科学美国人》的“反重力思考”、“怀疑论者”、“健康科学”、“技术档案”和“科学评论”等专栏的文章结集出版,全套共四册,分别是《大象如何站在铅笔上》《外星人长得像人吗》《哀伤是一种精神病》和《对苹果设计说不》。其中收录的专栏文章视角独特,启迪智慧,蕴含着思辨的光芒,引导读者从科学的层面去分析和看待问题。
《对苹果设计说不》收录了《科学美国人》杂志《技术档案》和《科学评论》两个专栏的内容,以广博、深刻的视角,睿智、诙谐的语言,探讨众多日常可及的科学与技术,或者针对当今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技事件进行评判,引领读者体验现代科学技术的魅力。"
|
關於作者: |
"《环球科学》杂志社,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其出版的科普期刊《环球科学》是《科学美国人》独家授权中文版。《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是全球科学家智慧与卓越见解的分享之地,创刊160多年来,超过100位诺贝尔奖得主在此发表文章,传播科学理念及前沿科技领域的发展动态。《科学美国人》也是最常被大众媒体、研究机构和政府报告引用的杂志。在欧洲及美国,国家科技顾问、政策制定者、企业决策者一直把《科学美国人》作为科学和商业决策的重要参考。
外研社科学出版工作室,外研社是一家以外语出版为特色,涵盖全学科出版、汉语出版、科学出版、少儿出版等领域的综合性教育出版集团,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大学出版社、最大的外语出版机构。科学出版工作室是外研社下属专业从事科学教育与科普出版的机构,其翻译出版的《百年科学经典》丛书深受读者与科学人士的喜爱。"
|
目錄:
|
"对机器说话 1
开放还是封闭? 4
有人格的电子设备 7
Siri,你不能再聪明点吗 10
“人肉”小偷侵犯隐私吗 13
高清显示屏的尴尬 16
充满变数的谷歌眼镜 19
机器识别的迷梦 22
手机代替记忆? 25
专心开车,发什么短信 28
积木式手机是幻想 31
科技公司,你还信吗 34
电子阅读器困难重重 37
密码无须处处有 40
电脑里的幽默精神 43
歇了吧,航空安检 46
有正版,傻子才去看盗版 49
让空调“上网” 52
用意识遥控电器 55
微视频的“微”魔力 58
把智能设备穿在身上 61
软件续租伤不起 64
群英云集 纽约生辉 67
未来是傻瓜的 70
科技产品的繁冗之痛 73
对苹果设计说不 76
作死的电子产品升级 79
科技信徒背后 82
消费电子废品 85
电子产品败笔何在 88
“大数据”需要“大理论” 91
“好莱坞”范儿的制造业 94
稀有元素决定未来 97
聪明电极,你敢用吗? 100
“人肉”时代 103
有人偷窥又何妨 106
见证永远 109
大众点评的威力 112
网络安全的噩梦 115
取缔验证码正当时 118
Wi-Fi 惹烦忧 121
互联网是块单面镜 124
看不懂的用户条款 127
利益左右科学 130
高风险下的新药开发 133
阻击太空杀手 136
超级计算机与小制造商 139
知识是累赘 142
文化差异 科学动力 145
移动医疗来了 148
告别赢家通吃 151
地球工程保护北极海冰 154
受到挑战的美国专利制度 157
超越“上帝粒子” 160
科学与偏见 163
被选择性拒绝的科学 166
传授批判性思维 169
复活猛犸象是好事 172
让气候阴谋论远离课堂 175
美国教育失败? 178"
|
內容試閱:
|
"【序】
科学文化传播的新起点
李大光
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
“《科学美国人》精选系列专栏作家文集”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以下简称外研社)编辑出版。它的出版对中国推广现代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工作繁忙、学习紧张,没有时间阅读每期《环球科学》(《科学美国人》中文版)的人来说,购买这套书,在业余时间阅读,基本就可以了解这一世界著名科学杂志的精彩内容。
《科学美国人》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著名的大众科学刊物之一。该刊物于1845 年由画家、企业家和出版商鲁弗斯波特(Rufus M. Porter,1792 ~ 1884)创办。在过去将近170 年的时间里,《科学美国人》由1845 年的发布美国专利局(现为美国专利商标局)新闻的4 页周报,发展成内容广泛的关于科学知识和科学文化的著名刊物,销量占据全球大众科学杂志的半壁江山。
任何作品和出版物都与其产生的历史背景有密切关系。《科学美国人》产生于欧洲工业革命时期,那时也是欧洲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发现对美国产生重大影响的时期。欧洲的工业化和科学技术发明不仅仅传播到北美大陆,同时也引发了美国19 世纪中叶到20 世纪初的科学发明高潮。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思想和美国首部专利法案通过并颁布的影响下,爱迪生等发明家不仅带动了美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奠定了美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与此同时,还产生了美国的探险文化和对客观事实的好奇文化。在这个背景下,美国文化形成了偏重于科学文化的模式。诞生于此时的《科学美国人》具有鲜明的科学与工业色彩,饱含无穷的探索和想象空间,同时还有对科学价值和科学文化的深刻反思。该刊的理念和内容吸引了众多科学家和技术发明家,很多知名科学家,包括爱因斯坦等,都曾给该刊投稿。除科学家之外,还有很多科学哲学家和科学人文学者在此发表关于科学与宗教、科学与伦理以及科学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思考文章。
《科学美国人》进入中国已经有几十年了。虽然其中文版《环球科学》是按月出版的,但由于其中的内容非常前沿,即便时隔数月甚至数年之后来看,不少文章仍然可以带给我们不一样的启迪,让我们看到科学发展的历程。因此,精选这个著名杂志中适合中国人文化欣赏习惯和兴趣的文章,单独出一套精选系列,就具有了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精选”自然有精选的方式和眼光。本系列精选的范围不仅仅是原版的《科学美国人》中的专栏文章,还包括中国科学家在《环球科学》上撰写的精彩文章。经过专业编辑们的谨慎遴选,这套丛书可谓是精品中的精品了。
本系列分为四册,分别是:
1. 《大象如何站在铅笔上》——超乎想象的科学解读;
2. 《外星人长得像人吗》——怀疑论对科学的揭秘;
3. 《哀伤是一种精神病》——走出健康误区;
4. 《对苹果设计说不》——科学达人的技术笔记。
其中,关于外星人的传说的文章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具有启发意义。作者迈克尔舍默(Michael Shermer 是科学史博士,在关于伪科学的论述方面是比较著名的学者。他关于伪科学的定义和科学的定义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每两年发布一次的《科学与工程学指标》(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dicators)中被多次引用,并成为科学方法定义的理论基础。他创办的《怀疑论者》(Skeptic)在科学文化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他还成立了“怀疑论者协会”(The Skeptics Society), 经常组织科学文化的研讨会。2002 年,舍默的书《人为什么相信怪异的东西:伪科学、迷信与我们这个时代的迷惘》(Why People Believe Weird Things: Pseudoscience, Superstition, and Other Confusions of Our Time)在中国出版,获得好评。他的书对于识别各种所谓的“大师”和伪科学现象、培养国人的批判性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科学的思维以外,在科学知识的表达方式上,中外也有很大区别。西方科学知识体系以美国为代表,其表述的基本特征是:
1. 全球视野,关注的是世界范围内的重大事件以及产生的影响;
2. 对科学技术知识的表述一般从使用者最有可能产生错误认识或者体验的角度展开讲解;
3. 描述的角度极其新鲜,往往是读者难以想象的,因而起到的启发效果奇好;
4. 视野超前,即往往针对某个科学领域最先进的研究成果进行讲解。而且跟踪的多数是最好的研究机构或者科学家的研究成果,甚至是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研究成果。这也是在过去的将近170 年间,有100 多位诺贝尔奖得主为其撰稿和该刊物持续畅销的原因之一。
《科学美国人》不仅仅是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关注世界科学技术前沿动态的重要刊物,也是科学记者或科学作家了解美国和欧洲科学的优秀读物。由外研社出版的“《科学美国人》精选系列”集合了该杂志里最好的作品,通过精选、编辑、再创作呈现给读者。该系列既是大众科学文化创作领域的教科书,也是供中国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在撰写大众科普文章时参考的极具价值的优秀作品。
外研社是中国引进外国先进文化的重镇,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研究机构。外研社将科学文化作品作为出版重点,说明中国文化正在向先进的前沿领域挺进,也说明世界正在向科学技术文化领域迈进。在科学文化领域中,中国应该认真学习西方的先进经验,逐步形成用理性思维方式看待身边世界和各种现象的潮流,这是民族文化得以进步的力量源泉之一。一个民族在世界上的地位不仅仅靠经济指数,也不仅仅靠军事力量,只有同时具备科学文明的民族才会赢得世界的尊重。从这个角度讲,我希望这套书能成为外研社在科学文化传播中的新起点。
【前言】
科学奇迹的见证者
陈宗周
《环球科学》杂志社社长
1845 年8 月28 日,一张名为《科学美国人》的科普小报在美国纽约诞生了。创刊之时,创办者鲁弗斯波特(Rufus M. Porter)就曾豪迈地放言:当其他时政报和大众报被人遗忘时,我们的刊物仍将保持它的优点与价值。
他说对了,当同时或之后创办的大多数美国报刊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时,近170 岁的《科学美国人》依然青春常驻、风采迷人。
如今,《科学美国人》早已由最初的科普小报变成了印刷精美、内容丰富的月刊,成为全球科普杂志的标杆。到目前为止,它的作者,包括了爱因斯坦、玻尔等151 位诺贝尔奖得主——他们中的大多数是在成为《科学美国人》的作者之后,再摘取了那顶桂冠的。它的无数读者,从爱迪生到比尔盖茨,都在《科学美国人》这里获得知识与灵感。
从创刊到今天的一个多世纪里,《科学美国人》一直是世界前沿科学的记录者,是一个个科学奇迹的见证者。1877 年,爱迪生发明了留声机,当他带着那个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机器怪物在纽约宣传时,他的第一站便选择了《科学美国人》编辑部。爱迪生径直走进编辑部,把机器放在一张办公桌上,然后留声机开始说话了:“编辑先生们,你们伏案工作很辛苦,爱迪生先生托我向你们问好!”正在工作的编辑们惊讶得目瞪口呆,手中的笔停在空中,久久不能落下。这一幕,被《科学美国人》记录下来。1877 年12 月,《科学美国人》刊文,详细介绍了爱迪生的这一伟大发明,留声机从此载入史册。
留声机,不过是《科学美国人》见证的无数科学奇迹和科学发现中的一个例子。
可以简要看看《科学美国人》报道的历史: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科学美国人》马上跟进,进行了深度报道;莱特兄弟在《科学美国人》编辑的激励下,揭示了他们飞行器的细节,刊物还发表评论并给莱特兄弟颁发银质奖杯,作为对他们飞行距离不断进步的奖励;当“太空时代”开启,《科学美国人》立即浓墨重彩地报道,把人类太空探索的新成果、新思维传播给大众。
今天,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加迅猛,《科学美国人》的报道因此更加精彩纷呈。新能源汽车、私人航天飞行、光伏发电、干细胞医疗、DNA 计算机、家用机器人、“上帝粒子”、量子通信……《科学美国人》始终把读者带领到科学最前沿,一起见证科学奇迹。
《科学美国人》也将追求科学严谨与科学通俗相结合的传统保持至今并与时俱进。于是,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科学美国人》及其网站当之无愧地成为报道世界前沿科学、普及科学知识的最权威科普媒体。
科学是无国界的,《科学美国人》也很快传向了全世界。今天,包括中文版在内,《科学美国人》在全球用15 种语言出版国际版本。
《科学美国人》在中国的故事同样传奇。这本科普杂志与中国结缘,是杨振宁先生牵线,并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热心支持。1972 年7 月1 日,在周恩来总理于人民大会堂新疆厅举行的宴请中,杨先生向周总理提出了建议:中国要加强科普工作,《科学美国人》这样的优秀科普刊物,值得引进和翻译。由于中国当时正处于“文革”时期,杨先生的建议6 年后才得到落实。
1978 年,在“全国科学大会”召开前夕,《科学美国人》杂志中文版开始试刊。1979 年,《科学美国人》中文版正式出版。《科学美国人》引入中国,还得到了时任副总理的邓小平以及时任国家科委主任的方毅(后担任副总理)的支持。一本科普刊物在中国受到如此高度的关注,体现了国家对科普工作的重视,同时,也反映出刊物本身的科学魅力。
如今,《科学美国人》在中国的传奇故事仍在续写。作为《科学美国人》在中国的版权合作方,《环球科学》杂志在新时期下,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全新的通信、翻译与编辑手段,让《科学美国人》的中文内容更贴近今天读者的需求,更广泛地接触到普通大众,迅速成为了中国影响力最大的科普期刊之一。
《科学美国人》的特色与风格十分鲜明。它刊出的文章,大多由工作在科学最前沿的科学家撰写,他们在写作过程中会与具有科学敏感性和科普传播经验的科学编辑进行反复讨论。科学家与科学编辑之间充分交流,有时还有科学作家与科学记者加入写作团队,这样的科普创作过程,保证了文章能够真实、准确地报道科学前沿,同时也让读者大众阅读时兴趣盎然,激发起他们对科学的关注与热爱。这种追求科学前沿性、严谨性与科学通俗性、普及性相结合的办刊特色,使《科学美国人》在科学家和大众中都赢得了巨大声誉。
《科学美国人》的风格也很引人注目。以英文版语言风格为例,所刊文章语言规范、严谨,但又生动、活泼,甚至不乏幽默,并且反映了当代英语的发展与变化。由于《科学美国人》反映了最新的科学知识,又反映了规范、新鲜的英语,因而它的内容常常被美国针对外国留学生的英语水平考试选作试题,近年有时也出现在中国全国性的英语考试试题中。
《环球科学》创刊后,很注意保持《科学美国人》的特色与风格,并根据中国读者的需求有所创新,同样受到了广泛欢迎,有些内容还被选入国家考试的试题。
为了让更多中国读者了解世界科学的最新进展与成就、开阔科学视野、提升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环球科学》杂志社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展开合作,编辑出版能反映科学前沿动态和最新科学思维、科学方法与科学理念的“《科学美国人》精选系列”丛书,包括“科学最前沿”(已上市)、“专栏作家文集”、“诺奖得主文集”、“经典回眸”和“科学问答”等子系列。
丛书内容精选自近几年《环球科学》刊载的文章,按主题划分,结集出版。这些主题汇总起来,构成了今天世界科学的全貌。
丛书的特色与风格也正如《环球科学》和《科学美国人》一样,中国读者不仅能从中了解科学前沿和最新的科学理念,还能受到科学大师的思想启迪与精神感染,并了解世界最顶尖的科学记者与撰稿人如何报道科学进展与事件。
在我们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今天,编辑出版“《科学美国人》精选系列”丛书,无疑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展望未来,我们希望,在《环球科学》以及这些丛书的读者中,能出现像爱因斯坦那样的科学家、爱迪生那样的发明家、比尔盖茨那样的科技企业家。我们相信,我们的读者会创造出无数的科学奇迹。
未来中国,一切皆有可能。
【文摘】
作死的电子产品升级
电子产品往往在你买回来一周后就过时了,这真的是它们无法避免的宿命吗?
你会多久才买一辆新车?多久买一套新房子、新沙发、新雨衣、新冰箱?又或者新的洗衣机和烘干机?时至今日,你又会多久买一部新手机呢?
显然,在科技相关的产业领域,产品的迭代周期所扮演的角色,远比在其他消费类产品领域里重要得多。大部分人都不会觉得,开着一辆2009年产的丰田凯美瑞,或者把食物储藏在2002年产(甚至是1992年产)的冰箱里,是件多么丢脸的事。但是,如果随身携带的是一部4年以前生产的iPhone,却会觉得在别人眼中会变成“山顶洞人”。
不用说,各大科技公司自然充分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对此善加利用。软件公司差不多每年都会炮制出新版软件,比如Microsoft Office或Intuit Quickens(一款个人财务管理软件),坐等消费者在生怕自己落伍的攀比心理驱使下乖乖地升级。威讯无线公司(Verizon Wireless,美国的一家移动网络运营商)的营销平台已经正式撤下了“两年换新机”优惠计划(New Every Two),但是美国人仍然会平均每22个月左右,就买回一部新手机。另外两大运营商AT&T和T-Mobile则刚刚推出了新的套餐,鼓励用户至少每年都换一部手机。
我们大可把所有的科技公司都归为一丘之貉,尽情嘲讽他们的操控之举,指责他们一手策划的“计划报废”(planned obsolescence,指为增加销量而故意制造不耐用的商品)。
就拿苹果公司(Apple)来说。iPad自面市以来,一直是平板电脑中销量最好的产品。我们每年都会翘首期盼一台经过改良、性能提升的新款iPad——而这也为苹果公司带来了一定的压力。要如何才能做到每年都对产品有所改良,特别是这款产品最大的吸引力之一恰恰是它的简洁性?
苹果公司为2012年上半年发布的iPad 3添加了显示效果极其锐利的高分辨率“视网膜”屏——也就是2010年所发布的iPhone 4所用的那一种。那么,2012年下半年面市的新产品iPad mini,用的又是什么屏幕呢?还是老式的液晶屏,而非“视网膜”屏。在很多人看来,苹果公司这是故意留了一手,好在下次升级时还有料可用。
就整个行业而言,我们很难界定“计划报废”有哪些明显的模式。特别是在手机和平板电脑这两大领域,市场竞争是如此激烈,以至于制造商们根本没有余力玩什么“留一手”的游戏。每当一项新技术准备就绪(有时甚至是在还没有完全准备好的时候),制造商们便会立刻将其投入使用,并且开始推广。你很难想像三星公司(Samsung)或微软公司(Microsoft)——两者都在拼尽全力地与苹果公司竞争——会说:“这个特性真是棒极了,让我们把它留到明年再用吧。”
如果再想一想其他种类的数码产品,你还是会看到一些更令人安慰的消息。个人电脑的迭代周期曾经也是“两年换新机”的节奏。但是如今,在我们更换自己的苹果电脑和个人电脑之前,它们一般都已经工作了五六年的时间。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平板电脑的兴起,还有部分原因是个人电脑已经拿不出什么创新了。
最后,别忘了这一点:我们并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只等科技公司一声令下,就会温驯地掏出腰包。只要你原有的电子产品在运行所需软件时速度依然够快,你完全可以拒绝新款产品的诱惑;促使你做出升级决定的,应该是电子产品本身的实用性,而非唯恐落于人后的攀比心理。
斟酌一下,今年的新款产品所提供的新特性,是否真的值得你升级。有的新产品会让你的生活发生巨大变化,节省你的时间——比如,升级到一部网络连接速度快得多也稳定得多的4G LTE手机。至于其他的,就像三星Galaxy S手机上一些“花拳绣腿”的特性,就实在不比一款不完善的演示版软件有用到哪里去,比如语音翻译应用,有人赞同吗?
没错,技术升级的引擎——尤其是在手机和平板电脑领域——的确要比消费电子产品的其他领域运转得更快、更狂热。但消费市场并不是类似于“我们是任人摆布的棋子,而他们是主宰我们命运的领主”这么简单。消费电子产品的迭代周期受某些更重要因素的主导——技术进步,各类数码产品的新兴与衰亡,还有我们自身追求新事物的欲望。一句话,有条件升级并不意味着你就非升不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