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重读甲午:中日国运大对决

書城自編碼: 2403950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政治/軍事軍事
作者: 金满楼
國際書號(ISBN): 9787511526502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06-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53/22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93.6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汉语修辞学(第四版)(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汉语修辞学(第四版)(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售價:HK$ 158.7
中国近代画报大系·中国近代画报史稿
《 中国近代画报大系·中国近代画报史稿 》

售價:HK$ 181.7
思想地震:柄谷行人演讲集1995-2015(艺文志·日本思想)
《 思想地震:柄谷行人演讲集1995-2015(艺文志·日本思想) 》

售價:HK$ 66.7
大国人口
《 大国人口 》

售價:HK$ 90.9
何以中国·君臣:宋代士大夫政治下的权力场
《 何以中国·君臣:宋代士大夫政治下的权力场 》

售價:HK$ 112.7
文明的故事(全11卷-2024版)
《 文明的故事(全11卷-2024版) 》

售價:HK$ 2631.2
中国汽车综合测评技术研究报告 (2024)
《 中国汽车综合测评技术研究报告 (2024) 》

售價:HK$ 229.9
万有引力书系:金马 巴拿马铁路悲歌
《 万有引力书系:金马 巴拿马铁路悲歌 》

售價:HK$ 112.7

 

建議一齊購買:

+

HK$ 93.6
《血火考场:甲午原来如此》
+

HK$ 176.8
《甲午海战》
+

HK$ 83.2
《甲午一百二十年祭》
+

HK$ 98.8
《再见甲午——蓝色视角下的中日战争(著名战略思想家、国防大学政》
+

HK$ 100.7
《退潮的革命:宋教仁的1913》
編輯推薦:
人民日报出版社重磅推出金满楼新作--《重读甲午:中日国运大对决》




甲午耻、犹未雪,

多少年来一直是华夏热血青年心头的恨事。

对历史上的败绩灾祸进行深刻的反思并得到启迪,

才能使坏事变成好事。

以敌为师,

以强手为师,

恰恰是一个能崛起的民族应具备的精神。




一场失去国土、财富,乃至尊严的战争;

一个庞大帝国陷入崩溃的临界点;

一头大象被蚂蚁绊倒的命运转折;

120年,甲午重逢,历史煮酒,我们真的警醒了吗?
內容簡介:
对于120年前的中国人而言,甲午年无疑是灾难之年、耻辱之年。但是,这场灾难究竟因何而起、国人又该从何处雪耻,却是百年前乃至现在都值得深思的大问题。孙子兵法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甲午的惨败正好从反面印证了这一至理名言。本书以洋务运动及明治维新为切入口,用比较的方法透析甲午前后的中日恩怨纠葛,以大格局的眼光,在历史的长镜头中,聚焦当年的这场中日国运之战。
關於作者:
金满楼,原名金松,作家、近代史研究者。已出版《辛亥残梦》、《北洋往事》、《1900:北京的春天有点乱》、《百年前的巨变》(台湾版)等十余部作品。2010年受邀担任湖南教育电视台《湖湘讲堂》十七集《北洋军阀秘史》电视讲座主讲人。
目錄
目录

楔子一个琉球使者的非正常死亡1




第一章东亚的宁静结束了3

1.黑船来袭:炮舰下的开国3

2.跨海取经:“千岁丸”的上海之行9

3.尊王攘夷:激进派引来了四国联军15

4.王政复古:挟天子,打将军21

5.天皇气魄:让朝廷成为朝廷27

6.西南战争:集权运动的最后余波33


第二章洋务自强vs明治维新40

1.国门再破:叶名琛的忍与僧格林沁的莽40

2.千年变局:改弦更张方能救国安邦46

3.军工初创:造枪、造炮、造船52

4.教育得失:同文馆风波60

5.漂洋出海:同样是出洋,结果不一样67

6.取媚洋人:靠拢还得有行动73

7.殖产兴业:明治维新的成功密码80

8.侵华三调:军国怪兽初长成87


第三章琉球、朝鲜与海权97

1.日军侵台:妥协没有好结果97

2.海防塞防:谁是最危险的敌人103

3.海外孤国:眼睁睁看着琉球被吞并110

4.壬午兵变:第一次朝鲜事件117

5.甲申政变:第二次朝鲜事件122

6.看家护院:慈禧太后的格局观128

7.长崎事件:北洋水兵的洋斗殴136

8.猛虎在山:虚张声势吓不倒人142


第四章决战甲午148

1.东学党乱:事情正在起变化148

2.丰岛海战:日军打响了第一炮155

3.平壤惊雷:雨夜溃奔三百里160

4.决战时刻:黄海血战波涛涌166

5.鏖战辽东:兵败如山倒174

6.威海沦陷:北洋舰队覆没记181

7.英雄狗熊:甲午战争中的众生相186


第五章战后之痛193

1.春帆楼外:李鸿章的外交荣辱193

2.台湾余波:就此沦落五十年201

3.列强账单:辽东半岛后事如何208

4.甲午赔款:巨金养虎终噬己214


余论中国为什么战败及战败以后220

附录232

参考书目251
內容試閱
4、决战时刻:黄海血战波涛涌
一百多年前,大清帝国耗费巨资打造了一支前所未有的铁甲舰队,它曾经辉煌一时,由此也承载了当时乃至后人过高的期望。很多年后,当人们提起这支舰队时,过苛的指责使得大多数人只记取了他们的惨痛覆灭而对他们曾经的英勇与牺牲只字不提。这是历史的不幸和势利,也是历史的残酷与不公道。
话说历史进入热兵器时代以后,没有一次战争不是由武器决定的。而在武器差异巨大的前提下,也没有任何一场战争能够靠士气决定。对于只有一次机会的海战来说,尤其如此。就事论事,甲午前的北洋舰队,除“定远”“镇远”两艘铁甲舰在装甲、吨位和巨炮上占据绝对优势外,其他几乎都处于劣势。
从总吨位看,双方参战军舰均为12艘,日本联合舰队的总排水量约4万吨,北洋舰队约3万5千吨,两者相差不大。但仔细比较的话,就会发现其中微妙的差别,即北洋舰队除“定远”“镇远”外都是3000吨级以下小舰,而日本联合舰队虽无巨舰,但其中接近或超过4000吨级的就有8艘。因此,就整体而言,日本联合舰队在舰体与排水量上占据优势。
从航速上看,由于北洋舰队自1888年成军后即再无外购新军舰,因而舰队普遍存在舰龄长、速度慢的弱点;反观日本联合舰队,其主力舰多为1888年后新购或新造的军舰,因而在平均航速上,日本联合舰队以16节对14节,总功率则73000马力对46000马力,北洋舰队处于明显劣势。
除舰龄较长外,导致北洋舰队整体航速慢的原因还有另外三个因素,一是中国海岸线漫长,北洋舰队执行宣示主权、保护商民的任务繁重,由此带来过于沉重的损耗;二是为北洋军舰提供动力的蒸汽机锅炉老化严重,按说10年以上的战舰本应更换锅炉,但因为停购军械令而只能自己修补;三是舰队所用煤炭劣质。当时北洋舰队由开平煤矿供应燃煤,其所产煤炭以五槽煤最好,八槽煤最差。但在利益的驱使下,开平煤矿的主管人张翼(醇亲王奕譞亲信)将五槽煤出口外销,而主要将八槽煤提供给北洋舰队(或因其经费有限、无法及时结账的缘故),即使丁汝昌为之翻脸并威胁要上告,张翼也毫无畏惧。
由此,为军舰提供动力的锅炉本身就老化,烧劣质煤更加剧这一状况;劣质煤本就燃烧不充分,因而锅炉功率更低,航速即更慢((考虑到锅炉与燃煤的因素,北洋舰队的平均航速可能比14节还要低)。而且,劣质煤释放大量黑烟,敌方舰队很早就能发现北洋舰队,在战斗准备上从容镇定,时间充裕,由此又多了一项优势。
舰炮方面,北洋舰队的大口径炮与日本联合舰队相差无几,而且“定、镇”两舰的主炮口径压倒日本联合舰队;但在速射炮方面,后者却远远压倒北洋舰队。从技术上说,北洋舰队所用舰炮为滑轮架退式大炮,每打一发炮弹,机器须缓冲后坐力后才能慢慢复位,复位后由人力操纵炮管归位,才能再瞄准打第二发炮弹。日本联合舰队使用的速射炮就大不一样了,其用带有液压弹簧装置的复进机取代了笨重的上、下炮架,火炮发射后,连接在炮管上的复进机会自动将炮管恢复原位,大大节省了复位、再装填的时间。
另外,当时日本军舰已开始使用火炮自动瞄准仪,而北洋舰队仍在使用六分仪瞄准。前者只需在镜头中瞄准目标,而后者须以天体或其他物体为参照物,分别测算出敌我的经纬度,再通过公式计算出敌我距离,再发射炮弹。如此一来,发射速度就更慢了,这大概就是唐德刚说的“乌龟对鲨鱼”(指装甲、航速)、“五分钟一发对一分钟五发”吧!
此外,最要命的还是炮弹问题。当时北洋舰队多使用实心弹(穿甲弹),而日本联合舰队多用爆破弹,两者杀伤力完全不一样。最初,北洋军舰回国时曾随舰带回一批爆破弹,但数量有限,而且存放时间过长,质量堪虞。尽管如此,舰队仍视之若珍宝,因为停购军械令以来,炮弹不能进口,而负责提供舰弹的天津机器局又没有生产舰用爆破弹的能力。
电影《甲午风云》中有个炮弹弹头倒出砂土的镜头,通常被认为是军队腐败的证据,不过这倒是流传已久的误解。当时的炮弹分两种,一是实心弹,一是爆破弹,前者是几个世纪以来长期通用的弹种,用以打击舰艇水线附近以导致敌舰大量进水,其弹头填充砂土等物属正常工艺。不过,随着近代军事工艺的不断进步,在北洋舰队成军期间,威力更大的爆破弹迅速取代实心弹,而这又与火药技术的发展大有关系。
最早的炸药通常被称为“黑色火药”,出现于中国唐朝,后由蒙古人和阿拉伯人传入欧洲。1771年,英国人沃尔夫首次合成了苦味酸,也就是所谓的“黄色炸药”。1863年,德国化学家勃兰德发明了TNT炸药。1884年,法国化学家维埃利发明“无烟火药”,由此促进了连发火器的诞生。在此基础上,日本人下濑雅允于1891年研制出苦味酸炸药(又称“下濑火药”),其灵敏度及燃烧能力都有了很大提升。
据卢毓英在《卢氏甲午前后杂记》中的描述,“下濑火药”威力极大,“超勇”“扬威”两舰中弹后“烈焰腾空”,“盖敌人火药甚异,无论木铁,中炮之处随即燃烧,难于扑灭。”而反观北洋舰队这边,仍在使用效率低下而且发射时产生呛人烟雾的黑色火药。此外,天津机器局所产炮弹在质量上也不过关,如“定远”舰枪炮大副沈寿埅战后指出的,“中国所制之弹,有大小不合泡汤者;有铁质不佳,弹面皆孔,难保其未出口不先炸者。即引信拉火,亦多有不过引者。”
对以上种种情况与问题,北洋舰队提督丁汝昌及旗舰“定远”号管带刘步蟾等海军将领们岂能不知?他们看着对手的急速发展,何尝不是忧心如焚。但朝廷政治的复杂性和腐朽性,连上司李鸿章都搞不定,何况是他们呢?
也有人说,既然明知北洋舰队实力不济,那为何不像日本一样搞联合舰队,集中全国的舰艇合为一军?话虽不错,当时除北洋舰队外,还有南洋水师、福建水师、广东水师。且不说各省督抚未必愿意将属下的海军调拨给李鸿章;就算是愿意,这三支海军的军舰吨位过小且多为旧舰,本身实力极弱,如李鸿章说的,“南省兵轮不中用,岂能吓倭?”最终,只有广东水师的“广甲”“广乙”“广丙”三艘相对较新、尚能出战的军舰加入北洋舰队,而这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当时的两广总督李瀚章乃李鸿章之长兄所致。由此,甲午年也只能“以北洋一隅之力,搏倭人全国之师”了。
林林总总说了这么多,最后仍回到海战上来。在日军逼近平壤的同时,日本舰队集中了“吉野”“高千穗”“秋津洲”“浪速”“松岛”“千代田”“严岛”“桥立”12艘主力舰和巡洋舰等,也在极力寻求与北洋舰队主力决战。而丰岛海战后,北洋舰队上下也时刻警惕。据当时舰上的美国专家马吉芬说,“舰员中,水兵等尤为活泼,渴欲与敌决一快战,以雪广乙、高升之耻。士气旺盛,莫可名状。”
9月17日上午,北洋舰队护送运兵船任务完成后,突然发现西南方向大东沟海面有几簇黑烟,了望后判定为来袭的日本舰队。丁汝昌立即下令各舰准备战斗,为发挥各舰舰首主炮的威力,北洋舰队以“犄角雁行”小队阵型迎敌,其中以旗舰“定远”和“镇远”两艘巨舰居中,“致远”“靖远”“济远”“广甲”在左;“经远”“来远”“超勇”“扬威”在右,舰队形成一个扁V字形,向日舰的一字阵拦腰冲去。
 中午12时50分,双方舰队接近至5300米时,“定远”号为震慑敌舰而首开巨炮,炮弹落在“吉野”舰舷左100米处,海水四溅,声势惊人。十秒钟后,“镇远”也向敌舰开炮。三分钟后,日舰开始发炮还击,刹时间,双方各舰百炮轰鸣,大东沟海面一时间硝烟弥漫,海水为之沸腾。由此,这场为世界所震惊的海上鏖战,终于正式打响了。
速度最快的日舰第一游击队本是攻击北洋舰队的“定远”“镇远”两舰,但见两舰来势凶猛,便突然向左大转弯,以斜线加速从“定远”“镇远”之前夺路而进,直扑北洋舰队的右翼“超勇”“扬威”二舰。“超勇”“扬威”二舰奋勇抵抗,并击中“吉野”和“高千穗”数炮,击毙击伤敌人数十人,但两舰本是小舰,船龄长,速度慢,火力与防御能力都很差,最终不敌号称“帝国精锐”的日本第一游击队四舰。
半小时后,“超勇”“扬威”二舰中弹累累,船上燃起大火,“超勇”不久即沉入海中。“超勇”管带黄建勋坠水后,我方一鱼雷艇驶近相救,抛长绳以援之,黄建勋推绳不就,自沉于海。随后,“扬威”号在敌舰的轮番轰击下全船尽毁,船上65人被己方鱼雷艇救起,管带林履中在弃船时,奋然蹈海,以身殉国。
与此同时,北洋舰队的其他诸舰也与日本各舰展开了殊死的搏斗。开战不久,在飞桥上督战的提督丁汝昌摔成重伤,但为鼓舞士气,他坚拒不退,并坐在甲板过道之侧,督战到底。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定远”舰主炮第一次射击时就震塌了其年久失修的舰桥,导致丁汝昌开战即跌成重伤,舰队失去指挥,以此证明北洋之腐朽。这种说法不值一驳,事实上,飞桥根本就不在其主炮正上方。
不过,由于日舰炮弹打断了“定远”舰前桅杆,导致北洋旗舰无法用信号旗指挥,局面颇为不利。鉴于主帅受伤,“定远”管带刘步蟾随后代为指挥,表现极为英勇出色。没多久,“定远”便击中日本旗舰“松岛”一炮塔,毁其大炮,伤其炮手,日舰畏惧之下,不敢继续正面对峙而急转舵向左逃避。
此时,日舰“比睿”因老旧速慢而脱离日本本队,正好与“定远”“靖远”两舰正面相遇,逃无可逃,被左右攻击,其间被“定远”巨炮击中,下甲板后部全部毁坏,差点被俘虏。之后,在速射炮连射的掩护下侥幸逃脱,但已经丧失战斗能力,只得挂出“本舰退出战列”的信号,逃离战场。
小号的日本炮舰“赤城”号也遭到同样命运。在北洋舰队左翼诸舰猛击下,“赤城”中弹累累,死伤甚众。当时,“定远”巨炮击中“赤城”舰桥右侧,当场打死其舰长坂元八郎太。“赤城”见状,慌忙转舵驶逃,但又被尾追的“来远”屡屡击中,代理舰长佐藤铁太郎也被击伤。最后,“赤城”勉强逃出作战海域,也宣布报销。
由此看来,开战后的第一阶段,双方势均力敌,北洋舰队沉两艘、日本舰队重伤两艘,损失情况大体相当。从损失情况来看,都是因为船龄、吨位和速度的问题所导致,似与指挥及队型无关。唯一可惜的是,击中敌舰的多为实心弹,如果是“下濑火药”的话,“比睿”“赤城”两舰可能当即爆炸沉没,黄海海战的结局或为之改变(至少也不至于如此难看)。
此时,在大东沟港口负责保护登陆的“平远”“广丙”两舰听到炮声后,随后召集港内的鱼雷艇也赶来参战。进入作战海域后,“平远”号恰好经过“松岛”左侧,它随即发炮击中后者的中央水雷室,当场击毙敌发射手4名。据日方记载,“该乱弹在穿过中央水雷室时,使舰内各室发生猛烈震动,硝烟弥漫,人近咫尺难以辨认,令人窒息。发射管员4名因窒息而死,血肉喷溅在衣服上,凄惨可见”。不过,“松岛”号毕竟是日本旗舰,很快发炮还击,并引起“平远”号船上火灾。为扑灭大火,“平远”暂时驰离战场,“广丙”也随之驶避。
随后,北洋舰队又击中日舰“西京丸”(临时改装的武装商船),导致其甲板渗水,舵机损坏,“西京丸”用人力舵才勉强得以航行。不久,北洋舰队的“福龙”号鱼雷艇迫近向其发射鱼雷,“西京丸”躲避不及,船上督战的日本海军军令部长、桦山资纪中将惊呼:“我事毕矣!”孰料,当后者以为就此完蛋时,谁知因相距过近,鱼雷从舰下穿水而过,“西京丸”这才侥幸逃脱。
海战爆发不久,负责运送中国军队的美国“哥伦比亚”号商船正好从作战海域附近经过,船员们记载了当时的激烈战况:“一团团又大又浓的黑烟,没有风把它吹散;透过烟雾,那些巨大的战舰摇摇晃晃的样子隐隐呈现,难以分辨清楚,它们犹如许多发怒的巨龙在喷吐火焰;此外还有几艘军舰也在燃烧,因为它们已经中炮着火;而压倒一切的是大炮声震人心弦,如同雷电交加,响声不绝……”
此时,日舰第一游击队依旧凶猛。激战中,“定远”舰前部的军医院忽被日舰“扶桑号”一炮击中,由于“下濑火药”强大的燃爆能力,舰内大量木制构件和家具被燃起大火浓烟,火势极为猛烈,几乎让“定远”舰无法继续作战。
日本舰队见后,立即群起向“定远”号扑来。危急关头,为给己方旗舰争取扑灭大火的时间,“镇远”“致远”两舰急忙上前掩护。当时“致远”号以一对四,打至枪炮几尽,舰受重伤。“致远”号管带邓世昌见“吉野”横行无忌,危害巨大,当即下令直冲“吉野”,准备与之同归于尽,挫灭敌焰。正当两舰迫近、敌人惊呼逃避时,“致远”不幸被敌方鱼雷击中,全舰沉没。邓世昌落海后,其爱犬凫到身边,“衔其臂不令溺”,邓世昌用力按爱犬入水,与舰同沉,意在殉国。这一天,正好是邓世昌的45岁生日。
“致远”沉没后,左翼的“济远”“广甲”二舰处境孤危,“济远”也是累中敌炮,伤亡惨重。慌乱之中,早就被吓破胆的管带方伯谦竟挂“本舰已受重伤之旗”脱离战场,“广甲”也随之而逃。事后,“济远”半夜遁回旅顺,“广甲”则驶至大连湾三山岛外触礁搁浅,管带吴敬荣下令纵火,船员全部登岸(后来的大总统黎元洪即在其中)。黄海大战后,丁汝昌派舰将之炸毁,以免资敌。
“济远”逃走后,“吉野”等四艘日舰死死咬住“经远”不放。在管带林永升的率领下,“经远”以一敌四,顽强抵抗。由于敌众我寡,林永升在炮战中“突中敌弹,脑裂阵亡”,大副陈荣、二副陈京莹也先后战死殉国。在无人指挥的情况下,“经远”舰将士仍坚守岗位,继续开炮击敌,最后在烈焰中沉没。全舰200余人,除16人外,全部壮烈殉国。
此时,北洋舰队只剩下“定远”“镇远”“靖远”“来远”四舰,而日本舰队尚有9艘战舰,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双方舰队随后分为两拨厮杀,日舰本队“松岛”“千代田”“严岛”“桥立”“扶桑”五舰死缠“定远”和“镇远”;第一游击队“吉野”“高千穗”“秋津洲”“浪速”四舰则专攻“靖远”和“来远”两舰,力图击沉两舰后全军合力围攻“定远”“镇远”,全歼北洋舰队。此时,北洋舰队形势极其危急!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