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形而上学与存在论之间:费希特知识学研究(守望者)(德国古典哲学研究译丛)
》
售價:HK$
110.7
《
卫宫家今天的饭9 附画集特装版(含漫画1本+画集1本+卫宫士郎购物清单2张+特制相卡1张)
》
售價:HK$
132.2
《
化妆品学原理
》
售價:HK$
55.8
《
万千教育学前·与幼儿一起解决问题:捕捉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
售價:HK$
47.0
《
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
》
售價:HK$
55.8
《
史铁生: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2)
》
售價:HK$
55.8
《
量子网络的构建与应用
》
售價:HK$
109.8
《
拍电影的热知识:126部影片里的创作技巧(全彩插图版)
》
售價:HK$
109.8
|
編輯推薦: |
由高金耀、刘保华等编著的《中国近海海洋--海洋地球物理》主要是对以上近海地球物理调查研究成果的凝练和提高,并充分吸收了课题组参与完成的两期国家973计划课题“中国海沟一弧一盆体系形成演化”、“南海新生代大陆边缘的构造演化模式”和承担的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南海北部陆缘磁静区的构造成因及其动力学意义”、“利用重磁、地震、地热研究南海北部古俯冲体系结构”的有关研究成果,重点阐述我国近海的地球物理场、基底结构、沉积地层和断裂岩浆活动的分布特征,系统揭示海陆断裂构造之间的关联性、近海张性盆地早期与隆起挤压构造的耦合性、凹陷沉降中心迁移规律及新构造活动特点。
|
內容簡介: |
由高金耀、刘保华等编著的《中国近海海洋--海洋地球物理》通过大量重、磁、震数据资料的融合处理和反演解释,依据中国近海及东部大陆重、磁异常和地震地层的分布规律,面向我国近海海底地质构造环境,重点研究海陆断裂构造之间的关联性、近海隆起构造的南北差异性、近海裂陷作用与隆起挤压构造的耦合性、不同裂陷作用的特点、凹陷沉降中心迁移规律和新构造活动特点及其他们对油气资源分布、环境变化的制约作用。与之配套出版的还有《中国近海海洋图集——海洋地球物理》。
本书可为从事和关心海洋地球物理调查研究的科研人员参考,也可供从事海底资源勘探开发、工程及灾害地质调查评价、海域使用规划论证、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管理等部门工作人员及有关海洋科学及工程的大专院校师牛参阅。
|
目錄:
|
第1章 我国近海地球物理调查研究概况
1.1 我国海域地球物理调查历史
1.1.1 渤海
1.1.2 黄海
1.1.3 东海
1.1.4 南海北部及中部
1.2 我国海域地球物理调查研究成果
1.3 我国近海灾害地质调查研究现状
1.4 我国近海地球物理调查研究的集成工作
1.4.1 数据资料融合
1.4.2 重、磁、震综合解释
1.4.3 成果图件编绘
1.4.4 文档撰写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与物性特征
2.1 构造区划和演化
2.1.1 构造区划
2.1.2 各大地块的构造区划特征
2.1.3 前期构造演化阶段
2.1.4 新全球构造演化阶段
2.2 重、磁、震物性特征
2.2.1 渤海地区
2.2.2 黄海地区
2.2.3 东海地区
2.2.4 南海北部地区
第3章 地球物理数据融合、转换和反演
3.1 地震地层资料状况
3.2 地层界面追踪标定
3.2.1 主要反射界面追踪和地震层序
3.2.2 反射界面的年代标定
3.3 地震地层资料整合
3.3.1 新近纪以来地层界面和厚度资料整合
3.3.2 沉积基底资料整合
3.3.3 岩相古地理图编绘
3.4 海洋重、磁数据拼接处理
3.5 重、磁异常转换处理
3.5.1 重、磁异常频率域延拓、求导
3.5.2 不同来源重、磁异常数据的融合
3.5.3 重力异常归一化总梯度和地磁异常解析信号计算
3.5.4 大跨度变磁倾角地磁异常化极
3.5.5 球坐标系下重力异常全球地形、均衡和沉积改正
3.6 重、磁异常正、反演
3.6.1 重、磁异常信息的小波多尺度分解
3.6.2 重力异常反演莫霍面和基底
3.6.3 化极磁异常反演居里面和磁性基底
3.6.4 综合剖面的正、反演解释
第4章 地震资料推断解释
4.1 新近纪一第四纪沉积地层岩性
4.1.1 渤海地层岩性
4.1.2 黄海地层岩性
4.1.3 东海陆架地层岩性
4.1.4 南海北部陆架地层岩性
4.2 新近纪一第四纪沉积地层分布
4.2.1 渤海地层分布
4.2.2 北黄海地层分布
4.2.3 南黄海地层分布
4.2.4 东海陆架西部地层分布
4.2.5 南海北部地层分布
4.3 新近纪一第四纪沉积相变化
4.3.1 渤海沉积相
4.3.2 黄海沉积相
4.3.3 东海陆架沉积相
4.3.4 南海北部陆架沉积相
4.4 新近纪一第四纪活动断裂特征
4.4.1 渤海活动断裂
4.4.2 北黄海活动断裂
4.4.3 南黄海活动断裂
4.4.4 东海近岸活动断裂
4.4.5 南海北部活动断裂
4.5 第四纪沉积物输送和分布特征
4.5.1 渤海湾和辽东半岛附近的古河道及沙脊
4.5.2 古黄淮河三角洲及沙脊
4.5.3 古长江三角洲及沙脊
4.5.4 台湾海峡及南海北部古河道及沙脊
第5章 重、磁异常推断解释
5.1 重、磁异常区域分布规律
5.1.1 渤海重、磁异常
5.1.2 黄海重、磁异常
5.1.3 东海重、磁异常
5.1.4 南海重、磁异常
5.2 重、磁异常特征解释
5.2.1 沉积盆地重、磁异常特征分类
5.2.2 主要隆起带重、磁异常特征
5.2.3 南海北部陆缘磁异常特征
5.3 主要断裂构造追踪、分析
5.3.1 渤海断裂
5.3.2 黄海断裂
5.3.3 东海不包括台湾海峡断裂
5.3.4 台湾海峡和南海北部断裂
5.4 岩石圈内部界面起伏特征
5.4.1 基底起伏特征
5.4.2 居里面起伏和磁性层厚度变化特征
5.4.3 莫霍面起伏和地壳厚度变化特征
5.5 隆、坳构造的均衡调整特点
5.5.1 典型隆起构造的均衡调整特点
5.5.2 典型坳陷构造的均衡调整特点
第6章 构造分布特征与环境演变
6.1 断裂构造及岩浆分布特征
6.1.1 断裂构造体系
6.1.2 各海区断裂构造特征
6.1.3 基岩性质与岩浆岩分布特征
6.2 构造演化动力特征
6.2.1 渤海湾盆地
6.2.2 北黄海盆地
6.2.3 苏鲁造山带及千里岩隆起
6.2.4 南黄海北部和南部盆地
6.2.5 东海闽浙隆起带和陆架外缘隆起带
6.2.6 东海陆架盆地
6.2.7 台湾海峡和台湾造山带
6.2.8 南海北部陆架
6.2.9 莺歌海盆地
6.3 沉积环境演变与海平面变化
6.3.1 新生代构造运动的沉积控制作用
6.3.2 新近纪以来海平面变化
6.3.3 新近纪以来沉积环境演变
6.4 近海海底油气资源及环境效应
6.4.1 前新生代油气资源潜力
6.4.2 新构造活动断裂和油气成藏
6.4.3 天然气水合物分布
6.4.4 油气开发活动和地质灾害
6.5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活动
6.5.1 渤海和北黄海
6.5.2 南黄海
6.5.3 东海不包括台湾海峡
6.5.4 台湾海峡和南海北部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1.1 近海隆起构造的南北差异和复杂性
7.1.2 近海裂陷作用与挤压隆起构造的耦合
7.1.3 异常热沉降作用与走滑拉张作用的关联
7.1.4 古环境变化趋势和近海区域沉降作用
7.1.5新构造活动和地震分布特征
7.1.6 资源环境效应与构造体制和断裂活动
7.2 展望
附表A 中国近海重、磁异常特征细节
附表B 中国东部大陆及近海断裂构造特征
附图 地球物理综合解释剖面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