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口袋中的世界史”第一辑·冷战中的危机事件
》
售價:HK$
291.2
《
绝美的奥伦堡蕾丝披肩编织
》
售價:HK$
177.0
《
狂飙年代:18世纪俄国的新文化和旧文化(第二卷)
》
售價:HK$
177.0
《
万有引力书系 纳粹亿万富翁 德国财富家族的黑暗历史
》
售價:HK$
109.8
《
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青海册
》
售價:HK$
76.2
《
三星堆对话古遗址(从三星堆出发,横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对话11处古遗址,探源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
》
售價:HK$
87.4
《
迷人的化学(迷人的科学丛书)
》
售價:HK$
143.4
《
宋代冠服图志(详尽展示宋代各类冠服 精美插图 考据严谨 细节丰富)
》
售價:HK$
87.4
|
編輯推薦: |
学中医、做中医的人,半日读书半日临证是最理想的境界,读书、看诊、思考、再读书……是成为高明医生的不二法门。而本书作者张思超教授还具备一个条件,就是教学,所谓“教学相长”,是因为学生的提问可以促进老师的思考。经过近三十年的沉淀,终成这本充满“干货”与“思悟”的佳作。
|
內容簡介: |
《温病经典临床心悟》凝聚作者近三十年读书、教学、临床心得,以“经典—临床—心悟”为主线,根于温病又不囿于温病。紧扣温病经典,旁涉《伤寒》《内经》;重在临床心悟,精于义理巧思。图文并茂,寓大道于至简;勤求古训,而得百家之长;博采众方,自成一家之言。语言质朴无华,文思清新灵动。不啻助学温病,更能启迪临证。掩卷静思,余韵无穷。
|
關於作者: |
张思超,男,1963年10月生,山东省郓城县人。医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任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学系主任、温病教研室主任、 “温病学”学科带头人、传统班学生指导教师,被评为“山东中医药大学中青年学术骨干”“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并担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培育学科“中医健康管理学”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团专家。为山东中医药大学中鲁医院知名坐诊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常委,山东省第九届青联委员。近五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山东省科技厅、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教学课题六项,出版教材著作二十余部,发表教学及学术论文六十余篇。
|
目錄:
|
叶天士《温热论》临床心悟
薛生白《湿热病篇》临床心悟
吴鞠通《温病条辨》临床心悟
|
內容試閱:
|
【原文】前言辛凉散风,甘淡祛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急透斑为要。(4)【提要】论述温病热邪陷入营分的主症和治法。【释义】叶氏原文第二条指出,温邪在卫表者,治以辛凉轻剂。夹风者,加入薄荷、牛蒡之属以辛凉散风;夹湿者,加入芦根、滑石甘淡之品以祛湿。如此治疗,若病仍不解,反而进入营分,说明感邪重,或正气不足。营气通于心,营分证的病机主要为血液受劫和心神被扰,临床表现可见身热夜甚,舌绛而干,心神不安,甚至夜不能寐,时有谵语。营血同在脉中,营分受热,营阴不足,可伤及血络,造成血液外渗,故营分证可见肌肤斑点隐隐。邪热由卫分、气分而深入营中,损伤血中津液,而成营热阴伤之证,治疗应以清营养阴为主,不可继续使用上述辛凉散风、甘淡渗湿等卫气分之药。由于营血同处脉中,营为血中津液,凉血之药亦即清营之药,故治疗营热阴伤证提出以“凉血清热方”为基础。又由于导致营热阴伤证的病因不尽相同,故用药也当有所区别。如由风热所致者,可于凉血清热方中加犀角、竹叶等,以在清营养阴的同时,兼以透热外出;若由湿热所致者,则于凉血清热方中加犀角、花露等,以在清营养阴的同时,兼顾化湿。犀角咸苦而寒,功擅清营凉血,为治疗营血热证的主药,故无论营热由风热所致,还是由湿热所致,均主以犀角。竹叶辛淡而寒,功擅轻清透泄热邪,故由湿热入营者,加之更为相宜。若营分热毒极盛,痼结难解,症见烦躁不安,大便干燥不通,斑疹外透不畅者,也可加入甘苦大寒之金汁,解毒以透化斑疹。但由于金汁性极寒凉,易伤阳气,故老年患者或素体虚寒之人不可轻用,而宜用性较缓和的人中黄代之。【临床心悟】2.夜甚病证的治疗思路。临床上有许多可见晚上病情加重的患者,从中医病因病机分析,阴伤患者多夜间加重。因此,对于夜间加重患者,可立养阴一法。(1)发热夜甚 发热为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内伤、外感各种疾病均可导致发热。对于午后及夜晚加重的发热患者应该首先考虑是阴虚,予以养阴治疗,比如清营汤方中的增液汤方,生地、玄参、麦冬是常用养阴药物。根据病情,具有咸寒之性的知母、鳖甲、龟板也可运用。我治一女患者,36岁,素有甲亢病史,发热月余,体温最高38℃。其发热下午三点后加重,到夜间12点开始热退。观其舌稍红,苔少,切脉细数。患者口干明显,发热重时身上起红色疹点。辨证为营阴虚而热,治以养阴透热之法,处以《温病条辨·下焦篇》的青蒿鳖甲汤6剂。青蒿用至40g,鳖甲30g,并加用《温病条辨》中的增液汤。6剂服完,发热降,服药期间虽有体温变化,但未超过37.5℃。第二诊减青蒿用量,再服6剂,体温正常。(2)咳嗽夜甚 有些咳嗽患者晚上较重,甚至白天一声不咳,到了晚上即咳嗽不停,影响睡眠,这也属于咳嗽夜甚而神不安。治疗上要考虑养肺阴,我喜欢用沙参。李时珍称沙参为白参,入肺养肺阴。曾治疗某高校一位教师,怀孕8月余,咳嗽10余天。白天不咳嗽,到了夜晚即咳,影响睡眠,甚至每晚只能睡1~2小时,患者非常痛苦。因怀孕,不敢服用西药。遂处以3剂中药,基本方以止嗽散(《医学心悟》 紫菀 百部 荆芥 桔梗 甘草 陈皮 白前)合杏苏散,重用沙参15g,再加桑叶等,患者服完第二剂即咳嗽消失。后来每遇到妊娠咳嗽,夜间加重者,按照此法调治,多3~7剂而愈,且无任何损伤胎气之副作用。(3)皮肤病瘙痒夜甚 营分证容易出现斑疹隐隐,是由于营热较重,扰及血络所致。有些皮肤病患者皮肤瘙痒,用手一挠,皮肤起红色斑疹,痒时夜晚加重,有些老年人更是如此,每逢夜晚脱衣之时,自觉瘙痒。此为阴血虚而受风,可按温病营分证的病理立法治疗。我治疗一男退休老人,皮肤痒月余,来诊时患者拄拐并由其子搀扶。问其病史,有中风后遗症。患者昼夜皮肤瘙痒,夜晚加重而寝不安,需热水淋浴而痒减。观其痒疹出现部位阴面较多,舌红绛少苔,脉沉细略数。察其以前所治方药,多为苦参、白鲜皮、地肤子等苦寒燥湿药,显然与目前舌脉不符。其子又谓老人有糖尿病病史,中医将糖尿病诊断为消渴,其病机为阴虚燥热。中风病素体也多是肝肾阴伤,一派阴虚之象,岂能再用苦参等燥湿之剂。综合病情,诊断为营热阴虚而受风。处以《温病条辨·上焦篇》清营汤方加蝉蜕、荆芥、夜交藤、刺蒺藜。6剂服完,瘙痒明显减轻,睡眠也佳。后以补肝肾之阴兼清余热、祛风,调理月余皮肤瘙痒而愈。(4)不寐 不寐病证为夜不得眠,显然符合“夜甚”之理,中医认为不寐总的病机为阳盛阴衰。对于本病的治疗,滋补心阴是常用之法,阴液充足,阴能涵阳,阳不扰神,则眠可安。即使辨证中没有明显的阴伤病理,也可佐以养阴之法,生地、麦冬为常用药物。热盛者兼以清心热,气虚者补气,血虚者养血,疗效明显。我治一女患者,50岁,失眠二十余年。患者来诊时情绪激动,欲哭流泪。问其原因,始于惊吓,现心烦,口苦口干,时惊,二便尚可,舌淡苔薄黄,右脉滑,左脉沉。辨证为心阴虚有热,治以养心阴,清心火之法。处方:麦冬15g,白芍15g,僵蚕10g,蝉蜕10g,合欢皮15g,远志10g,栀子10g,党参20g,丹参15g,生龙牡各30g,半夏10g,茯神15g,炒枣仁20g,黄连10g,竹茹15g,枳壳6g,炙甘草5g。14剂服完,明显好转,夜晚入睡较甜。二诊时去竹茹,加莲子肉15g,又服14剂,失眠痊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