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近现代名家精品——项维仁:工笔侍女作品精选
》
售價:HK$
66.1
《
宋瑞驻村日记(2012-2022)
》
售價:HK$
115.6
《
汗青堂丛书138·帝国的切口:近代中国口岸的冲突与交流(1832-1914)
》
售價:HK$
127.4
《
人世事,几完缺 —— 啊,晚明
》
售價:HK$
115.6
《
樊树志作品:重写明晚史系列(全6册 崇祯传+江南市镇的早期城市化+明史十二讲+图文中国史+万历传+国史十六讲修订版)
》
售價:HK$
498.0
《
真谛全集(共6册)
》
售價:HK$
1156.4
《
敦煌通史:魏晋北朝卷
》
售價:HK$
162.3
《
唯美手编16:知性优雅的编织
》
售價:HK$
54.9
|
內容簡介: |
甄选京昆界一批青年艺术家,讲述当代戏曲人的戏曲梦,罕见照片100张,展现戏曲人真实的台前幕后心里路程。
戏剧的光荣不仅是它的深邃,更是精神上带来一次震撼。展现中国戏曲人的蜕变:从精英们骨感的理想,到对戏曲多元化的发展,最终成为每个人丰满的现实。
通过戏曲人的逐梦之旅,再现每个普通人的中国梦。
|
關於作者: |
吕固亮李伊曼
吕固亮,文创企业家,曾供职于马来西亚常青集团及香港万华媒体,拥有近20年传媒、公关、文化产业规划经验。2011年开始筹建集学术研发、内容生产与整合营销于一体的文化传播机构,致力于面向全球,以当代化的战略、方法推广中华文化。
李伊曼,毕业于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大众传播学专业,文学硕士,美国荣誉学者协会终身会员,文创/传媒创新模式研究者,戏曲跨界作品创作者,致力于全球化传播环境下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并通过比较研究、跨界传播的方式推广中国文化。
|
目錄:
|
序
戏曲传承梦
寻梦·承泽
杜镇杰
戏曲传奇梦
梨园“小冬皇”诞生记
王珮瑜
戏曲坚守梦
我的心悟之旅
刘铮
戏曲跨界梦
静守京剧 探索潜能
王璐刘大可
戏曲未了梦
遥望昆剧的美丽
邢岷山
戏曲摇滚梦
从京剧武丑到摇滚教父
张萌萌
戏曲青春梦
振翅起飞90后
曹艾雯殷继元
戏曲传播梦
用世界的语言 讲中国的故事
李伊曼
戏曲研究梦
志虑忠纯 一脉千秋
池浚
后记
|
內容試閱:
|
杜镇杰
对于我现在所从事的行业,自己比较喜欢,说得高大点,比较敬业,对未来是有展望的。既然要做,就应该弄点实实在在的东西。我觉得我这个年龄段,五十来岁,虽然会感到疲惫,但还有把子力气,借助目前这么个机遇,看看能不能对京剧艺术有所推动,哪怕做出一点和观众吻合的东西,也不枉做过这一行。
山东省烟台市掖县人(今莱州市),杜镇杰·张慧芳戏曲工作室负责人,著名京剧老生演员。1987年获得CCTV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金奖;1994年获得梅兰芳京剧大奖赛提名奖;2005年获得第二十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2012年获得中国华鼎奖最佳戏曲男演员奖。第三届(2002年)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研究生。
上世纪60年代末开启了样板戏的时代,普及性极强,全国就那么八个样板戏,我小的时候赶上了那个特殊的年代。我生长在山东省莱州市底下的一个村庄。农村没有什么条件,当时我父亲在一个小木头匣子里放了几根二极管,做成了一个半导体。那会儿电台老有教戏的,唱样板戏宣传毛泽东思想。我们山东一带的文化气息比较浓厚,我父亲、母亲一听这个就比较喜欢,我也就跟着哼唱起来啦。以前农村虽然穷,但生活特别充实,小学生经常有汇演,唱样板戏呀,唱歌曲呀,比现在要活泛得多。当时我在小学的时候,就在这样的气氛下接触到了样板戏,老师拉胡琴,我们就上去唱,都是耳熟能详的戏,咋咋唬唬一通喊,小孩唱又很好玩,所以人们都很欢迎。
我九岁、十岁的时候就想考戏校。那时候我身体不太好,我母亲的意思是让我去锻炼锻炼,但是后来没考上,就继续在村子里上学,一直到初一。我们当时的莱州叫掖县,这里有一个第一中学(现在的莱州第一中学)很好,升学率很高。1976年,我有幸考到这个学校。学校里有一个文艺班,从掖县京剧团聘请来的老师给我们上课,上午练功、喊嗓子、学戏,下午学文化课,跟高中的文化课是一样的。这个文艺班的办学宗旨叫“社来社去”,就是你从哪儿来的,培训三年以后你再回去,回到田间地头去宣传毛泽东思想。从这儿,我算正式进入了“文艺圈”,但还属于半专业,学戏也是“土灶”,不规范,农村的练功方式很狠的,练功练了一身伤。我们唱念的基础很好,因为当时一些从省团来的老师被分配到我们掖县京剧团,他们中有的参与过志愿军京剧团,和方荣翔先生是同事,我们就跟着这些老师学戏,打底子的时候没打歪,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启蒙。
学戏前,我在学校连1500米都不敢跑,跑完就没气儿了,就这么弱。然而在三年的学习中,我每天早上五点起来围着县城跑,跑到六、七点钟回来吃早点,农村孩子也能吃苦,那会儿身体已经练得很棒了。学满三年后,当时听说掖县京剧团可以吸收一部分学员,可是我娘觉得我只要能把身体练好就行了。粉碎“四人帮”之后,样板戏不行了,我们也就解散了。就在这个时候,阴历五月份,我在家里收麦子,就是扬场。当时我们村里连个报纸都没有,我姑父在公社当会计,是他看见了一张《大众日报》,右下角有一个招生启示,中国戏曲学院招插班生,全国招15名。于是他就拿着报纸来了,说,你不是会唱戏么?你看这有个招生的。我娘就说,咱们得了,在掖县都没被留下,别说北京了,别糟践这点儿钱了。我姑姑又说,你让他试试,别把孩子耽误了,不就那几个工分么,咱先不挣了,让他去趟济南,当时在济南有一个考点。那时我十八岁,连火车都没见过,一直没出过我们那个地方,后来有个拉煤的车,顺带把我拉到了辛店,现在叫临淄,然后到济南考试。考试还挺顺利,我也很幸运,初试、复试、文化课考试都顺利通过了,特别是文化课我不怕,高中毕业的底子没问题,而且山东的教育还是很好的,直到最后体检都下来了。考完回家,我娘问怎么样,我说没问题了。我娘说,别吹,孩子,咱别让人知道了笑话,就说上你大爷家玩去了。我说好啊,就没管这事儿。回去以后到了7月份,中国戏曲学院发了录取通知书,1979年8月26号我来到北京报到。报到的时候那个惨样儿啊……所以我后来总和我的儿女说,你们看到来北京的北漂、民工,那些背着行李卷儿,灰头土脸来找工作的人,千万千万不要笑话人家,爸爸当年还不如人家呢,人家还有铺盖卷,当时我连铺盖卷都没有,就这样进入了中国戏曲学院。
男生到了十六七岁的时候都有个变声期,我们叫“倒仓”。有的人小时候唱得挺好,一变声,完了,唱不了了,所以当时就需要招插班生。我插的是74班,和孟广禄、李宏图他们是一批的。我在中国戏曲学院学的第一出戏是跟叶蓬老师学的,叶盛兰先生的公子。我跟其他同学可能有点不同,我小时候受到的训练没那么系统,不规范,农村又没有什么保护措施,可以说是一种很野蛮的、散养式的练功方式,上来就打,在土地上翻跟头,一到晚上一身土。到了中国戏曲学院以后,我的身体基本已经定型了,但是需要重新按照专业的规范去练功,比如说圆场啊,毯子功啊,就费了事了。特别是在农村,没穿过厚底儿(朝靴),到这儿得穿着厚底儿练功,很费劲。因为我的基础太差,需要纠正很多不规范的东西,很多老师给我加工,没少吃苦头。
说句实话,直到现在,我心里多多少少还会存在一些自卑感。在戏校的时候确确实实跟人家不一样,首先我是农村来的,家庭出身比较贫苦,而当时戏曲学院的生源都是尖子中的尖子,很多同学的家庭背景、个人条件都很优秀。而那个年龄,多少还是会有点儿虚荣心的,比如说人家盖了床新被子,再看我的被子,棉花一疙瘩、一疙瘩的,当时家里穷得连床好被子也没有,所以就会比较自卑。好在我对生活上的要求并不高,但在专业上差距,确实是一次又一次比较大的打击,比如在舞台上跑圆场,我根本就追不上人家,拿着刀啊什么的,真不像样啊,老师又不能不说你。像我们山东来的,口音是个很大的问题,就跟相声里说的一样,“肉”跟“油”根本不分,就怕这个“油求辙”,但是京剧中“唱”、“念”是排在前两位的,所以学文戏的时候就很受影响。比如我第一出戏学的是《失空斩》,《三国演义》的故事,戏词是“两国交锋龙虎斗,各为其主统貔貅”,就是“油求”,就唱不出来,那老师肯定着急,“官封在武乡侯”的“侯”字,唱不出来,老师就说你怎么老是“五香豆”……上课时老师肯定要掰吃口音、吐字的问题,课堂上多少会拿我调侃一下,现在听着像个笑话了,当时对于我这么一个二十来岁的毛头小伙子,脸上真挂不住,心里也很难接受。后来,我感觉越是农村的孩子,自尊心反而越强,但当时也顾不了这些了,一说人都懵了,就觉得很难融进人家那个圈子,这个是很痛苦的。
等到毕业那会儿,全国分配,我被分配到鞍山。知道这个消息以后,我就找到当时的院长史若虚先生,他是延安老干部,也是一名戏曲教育家,同时也是我的老乡,我就向他提出一个“要求”。史院长说什么要求啊,我说别让我去鞍山了,最起码让我回我们老家吧。他说谁让你去鞍山的?我说我听说了,他就说你先别走,别动。后来我听说,第二天史院长就召开了一个会议,提出,孩子条件很好,来到戏曲学院一共才三年(1979年—1982年),掌握的东西还太少,非但不能去东北,还不能离开学校,而是要继续打造他。于是,我就被留在了中国戏曲学院实验京剧团,还为我配备了杨韵青老师,也是当时团里的副团长、我的恩师之一,在接下来的三年里,都是杨老师监督我练功,教我学戏。从中国戏曲学院到实验京剧团,一共六年的训练,此时,我才感到对艺术的思维方式、体现方式有了一定的理解,虽然不成熟,但起码认识这个行业了。1985年,实验京剧团解散了,这时我又碰上了一位贵人,就是北京京剧院的前任院长张晓晨,也是我的一位恩人。当时她听说实验京剧团解散了,就提出要一个人,就是杜镇杰。可是,剧团解散后其他富余的人没法安排,学校就向张院长提出要杜镇杰的同时得搭6个人。张院长说,别说6个人了,只要把杜镇杰给我,多少人我都接收。就这样,到了北京京剧院之后,我们这批年轻人形成了一个团体,可以说为现在北京京剧院中坚力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我1982年毕业,北京乃至全国,在我们这个年龄段当中,我应该算是出道最早的,因为有中国戏曲学院的剧团在支撑我,后来又碰上了一个好领导(张晓晨),加上剧团给我们配套,因此走得比较顺。当时就有了“三驾马车”(杜镇杰、李宏图、王蓉蓉)之称,其中就包括我,而且我还是领头的。从1986、1987年起,我从北京市的奖项拿起,1987年得了首届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金奖,少年得志,唱戏也很多,受到的关注度比较高,我出门买个报纸,大家都认识。可就在那段时间,大概是80年代末,国内的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外来文化的冲击。我现在回忆那段时间的状态,我觉得我们自身也有一些问题,感觉处在动荡中。当时一年到头也就春节演那么两场戏,然后一年就这么晃晃荡荡地过去了,所以,自己很不甘心,很在乎时间,我感觉年纪轻轻老在家睡觉,就荒废了。京剧确确实实是自己很钟爱的艺术,所以借着当时少年得志,不知天高地厚,我算了一笔账,我想我再撂它几年,他们也追不上我。于是,我开始对人生,对我所从事的艺术进行梳理。过程中,我也重新审视了我自己,我的同行、我的老师。我深深感到这个行业一步步走向衰落是有原因的。问题在哪儿?这个行业终归不是支柱型产业,所以你必须得融,你固步自封感觉挺好的,其实不接地气,跟社会接不上茬儿,这个很危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