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论语新劄--自由孔学的历史世界

書城自編碼: 2495923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哲學/宗教哲學
作者: 李竞恒
國際書號(ISBN): 9787533466718
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11-01
版次: 1 印次: 1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35.2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Fundamental of Physics(7th Edition) 基础物理学(第7版)(改编版)
《 Fundamental of Physics(7th Edition) 基础物理学(第7版)(改编版) 》

售價:HK$ 104.7
全2册历史不忍细看一本书读懂中国史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知识现代史通史书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中国史历史类书籍
《 全2册历史不忍细看一本书读懂中国史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知识现代史通史书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中国史历史类书籍 》

售價:HK$ 96.6
再见杨德昌:台湾电影人访谈纪事
《 再见杨德昌:台湾电影人访谈纪事 》

售價:HK$ 112.7
彩色图解传习录:彩书馆(16开四色平装)
《 彩色图解传习录:彩书馆(16开四色平装) 》

售價:HK$ 63.3
彩色图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全史:彩书馆(16开四色平装)
《 彩色图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全史:彩书馆(16开四色平装) 》

售價:HK$ 63.3
全彩图说中华典故:彩书馆(16开四色平装)
《 全彩图说中华典故:彩书馆(16开四色平装) 》

售價:HK$ 63.3
舌尖上的中国:中华美食的前世今生(生活养生)
《 舌尖上的中国:中华美食的前世今生(生活养生) 》

售價:HK$ 51.8
相泽沙呼作品集(心灵侦探城塚翡翠+城塚翡翠倒叙集)(共2册)
《 相泽沙呼作品集(心灵侦探城塚翡翠+城塚翡翠倒叙集)(共2册) 》

售價:HK$ 204.7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27.4
《理念的力量:什么决定中国的未来》
+

HK$ 127.4
《乾隆帝(“新清史”学派领军人物欧立德首部中译作品,新视角解读》
+

HK$ 70.3
《由巫到礼 释礼归仁》
編輯推薦:
著名学者姚中秋、张祥龙、陈明联袂推荐



《论语》是中国的,更是人类的。《论语》是时代的,更是永恒的。李竞恒先生基于强烈的现实感,会通中西古今各种知识资源,疏解阐明《论语》大义。新义迭出,而言之成理,诚为我们这个时代《论语》诠释的开创之作。

——姚中秋


《论语新劄》吸收许多考古发现,又借鉴不少今人研究成果,常能发表一些新见解,或对旧解的新解释,体现了王静安先生主张的纸上地下互证的研究方法,丰富了深化了我们对这本儒家“圣经”的理解。但那些有意思的旧解也不一定就要废掉,“敬崇文本,宽待众训”是我对经典的态度。

——张祥龙


陈寅恪先生评王国维先生:“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竞恒这书,就内容而言,也是“或有时而可商”,甚至“可商”之处很多,不过,他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精神,则是颇为可贵的。
——陈明
內容簡介:
内容简介



古来解说《论语》之书甚多,常有鱼珠混杂之嫌,今世更有心灵鸡汤化之无聊。本书独辟蹊径,以出土文献、文物及古文字为参照,理性还原了《论语》的历史语境,梳理出了一个鲜活而自由的孔门世界。



著名学者姚中秋、张祥龙、陈明联袂推荐



《论语》是中国的,更是人类的。《论语》是时代的,更是永恒的。李竞恒先生基于强烈的现实感,会通中西古今各种知识资源,疏解阐明《论语》大义。新义迭出,而言之成理,诚为我们这个时代《论语》诠释的开创之作。

——姚中秋



《论语新劄》吸收许多考古发现,又借鉴不少今人研究成果,常能发表一些新见解,或对旧解的新解释,体现了王静安先生主张的纸上地下互证的研究方法,丰富了深化了我们对这本儒家“圣经”的理解。但那些有意思的旧解也不一定就要废掉,“敬崇文本,宽待众训”是我对经典的态度。

——张祥龙



陈寅恪先生评王国维先生:“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竞恒这书,就内容而言,也是“或有时而可商”,甚至“可商”之处很多,不过,他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精神,则是颇为可贵的。

——陈明
關於作者:
李竞恒,大陆新儒家新锐。字久道,1984年生,四川江油人。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教师,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出版过专著《干戈之影:商代的战争观念、武装者与武器装备研究》,在《读书》、《文史知识》、《原道》等刊物上发表文章多篇。
目錄
《论语新劄》目录



序(陈明)

自序

学而第一

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长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乡党第十

先进第十一

颜渊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宪问第十四

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阳货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张第十九

尧曰第二十

后记
內容試閱
《论语新劄》作者自序





在这个“心灵鸡汤”大行其道的年代,谈《论语》,有时会沦为一个笑话。这不仅仅因为两千多年以来,《论语》的传播和研究已经蔚为壮观,以传统朴学注解为代表的研究成果,早已堆积到了最高峰,几乎不可能再有超越的余地,更是在于,任何一个三家村学究,像模像样地大笔一挥,也能“著作”迭出,赢得叫好一片。一本稍微严肃的《论语》研究著作,也非常容易在铺天盖地的浓烈鸡汤味中被深深掩埋,最后与鸡精浓汤一起沉入到不断熬煮的鼎镬深渊。

可是,任何一位对于传统经典、知识、思想史具备了严肃态度与责任感的人,必然肩负某种义务,必须捍卫这些知识的严肃性。在最低限度上,至少能认识到,诸如《论语》一类的古书,不是可以拿来“防雾霾”的“空气净化器”,数千年流传下来的先秦文本,需要以一种敬畏的态度去面对。在更为积极的意义上,则需要通过智识的方式,尝试对此类经典进行深入的解读,同时面向我们当下的语境,化解“古今之争”,以正确的观念去回击错误的观念。我想,这是我们这个时代,阅读、研究和理解《论语》的最佳方式。

先谈谈书名,之所以叫“新劄”,自然与研究《论语》的“新”思路有关。晚清、民国时代以来,由于以甲骨文发现为代表的古文字学的长足发展,金文、汉简、古印、封泥等研究取得了相当多的新成果。裘锡圭:《阅读古籍要重视考古资料》,载《古代文史研究新探》,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62页。以于省吾先生为代表的“新证派”,便开始以甲骨文、金文订正先秦古籍的文字,“一直在学界享有盛誉”。刘钊:《卜辞“雨不正”考释:兼〈诗·雨无正〉篇题新证》,载《古文字考释丛稿》,岳麓书社,2005年,第71页。于省吾先生以出土新材料,先后做出了《尚书》、《易经》、“诸子”、《论语》的“新证”,取得了很多前人未获的新发现。这些新发现,正是地下出土文字资料的重要意义所在。于省吾先生曾谈到,《论语》一书,看起来似乎是人人都容易理解的,但其实难度非常大。必须既跳出朱熹的注解,也跳出汉代经学家的解释;既尊重他们合理的观点,也具备“疑古”而不盲从的态度,通过对古文字本身的形音义源流考察,自然就能有新的发现。于省吾:《论语新证》,载《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4期,第132页。

实际上,本书书名中的“新”,就与“新证派”意义上的“新”大有联系——尝试通过地下出土文献、古文字资料、古音学知识对《论语》进行研究。晚清、民国以来,甲骨文为代表的古文字研究不断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来,马王堆汉墓、云梦秦简之后,先秦、秦汉古书大量出土。由于《论语》在两千多年的流传过程中,版本众多,传抄混乱,汉代的《齐论》版本,甚至比现代人看到的《论语》多出《问王》、《知道》两篇,可见古书流传的讹杂程度。传世本《论语》的现代面貌,也决非今人想象中那么理所当然。因此,运用这些古文字、早期文献材料来尽可能复原《论语》的原始面貌,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因为《论语》的文字面貌,直接决定了现代人对孔子和早期儒家思想的理解状况。

举几个例子。比如,《里仁》中有“君子怀刑”的说法,从汉代的经学到宋代的朱子等人,都认为这是孔子说君子要研究刑法,用刑法来治理社会。可是,通过对大量古文字材料的分析,就会发现,实际上其中的“刑”字只是“型”的另一种写法,先秦文献中很常见,“型”是模范、表率的意思,这句话就不能理解为君子整天在琢磨刑法,而是君子整天在琢磨怎么做出道德的表率。显然,新的研究成果更能符合孔子的思想。又比如,《公冶长》中,孔子说“粪土之墙”,现代人都认为“粪”是shit,所以感觉孔子在骂学生,但如果知道先秦文字中,“粪”字是扫除、扫地的意思,那么含义就变了。在先秦语境中,孔子并没有侮辱学生的人格,孔子的意思,其实是希望学生珍惜时间。光阴易逝,等到房子老得刷刷掉土那天,就不好修补了。再比如,《子路》中,孔子说“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一般都理解为孔子说,君子教化民众七年,就可以让他们去打仗了。但出土文献显示,早期写本中,不是“即戎”,而是“节戎”,而且战国文字中“节”写作“即”很常见。这样,意思就完全反过来了,孔子不是叫大家去打仗,而是说可以不打仗了。

类似的情况,在《论语》中很常见。如果没有古文字、出土文献的知识和眼光,只是拿着一本现代《论语》教材,反复诵读说孔子境界高。就是境界高,孔子喊你心怀刑法,也是境界高,孔子骂学生是粪便,也是境界高,孔子喊大家去打仗当炮灰,也是境界高,全是境界高,不愧是圣人啊。最终,这笑话只能熬成浓浓的心灵鸡汤,用以抵御雾霾的入侵。

所以说,治《论语》,应该重视并强调出土文献的重要性。正如黄人二先生所说,“《论语》一书为两千多年来古今中外学者、士子、老妪、小儿诵读至熟之书,但真能了解清楚,以高标准要求者,古往今来,殆不出数人。而历代相关著作,堪称汗牛充栋,在此基础,站在巨人肩膀,往前踏上一步都很困难”,因此“竹简出土文献必能再度贡献出它的参考价值”。黄人二:《上博五〈君子为礼〉与〈弟子问〉试释》,载《战国楚简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302页。廖名春先生也谈到:“在资料的搜集上,我们还没有一部书能超越1940年代程树德的《论语集释》。在译注的信实上,还没有一部书能比肩1950年代杨伯峻的《论语译注》。人们都以为《论语》里并没有多少搞不懂的东西,只要拿过来,或批判,或继承就可以了。其实,问题并不是如此简单,《论语》里弄不明白的地方还很多。”廖名春:《从〈论语〉研究看古文献学的重要性》,载《清华大学学报》2009年1期,第23页。

确实,正如两位先生所言,以传统方式治《论语》,已经很少有剩余的空间,但仍有很多疑问有待解决。这就需要我们,尽可能多地调动古文字、古音学、出土文献等知识,踩在历代巨人的肩膀上,去窥望遥远先秦时代的思想火光。

本书之“新”,还并不仅仅是对出土文献、古文字等新材料的运用,也还包括了考古学、古气候学,甚至人类学材料的使用。实际上,这些知识既能够帮助现代人理解《论语》文本中记载的那个时代,进入“孔子的历史世界”,也能够帮助现代人更好地还原《论语》的真实内容。

举例来说,在《先进》篇著名的“吾与点也”一章中,曾晳谈到自己的理想是在暮春时节与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按字面理解,是在沂水中洗澡。后世有很多学者认为这种理解有问题,第一种意见以王充、王夫之等人为代表,他们认为,正岁二月还很冷,完全不适合在河水中沐浴。但如果从古气候学的知识出发,就可以发现王充、王夫之的意见其实不能成立。因为古气候学的研究表明,孔子生活时代山东地区的气候,温暖湿润,生长着大片的竹林,环境与现代长江流域相似。那个时代,不是“冬季到台北来看雨”,而是“冬季到鲁国来看雨”。因此,暮春时节的鲁国郊外,是完全可以在户外洗浴的。实际上,古气候学表明,王充生活的东汉时代是一个“小冰期”(Little Ice Age),当时晚春时节的首都洛阳还冻死过人,所以王充不信孔子时代可以“浴乎沂”。而王夫之生活的时代,又称“明清小冰期”,也是异常寒冷。因此,由于无法理解孔子时代的气候环境,进而怀疑到《论语》的内容,这都是值得现代人思考的问题。

第二种反对“浴乎沂”的意见,以唐代的韩愈、李翱为代表,他们认为在河水中洗澡,是一种“裸戏”,不合于礼制。实际上,这就需要人类学和宗教思想史的知识来回应。实际上,大量的考古学、人类学、宗教学的材料均能表明,沐浴活动是一种洁净行为,先秦文化中就有以水禳祓的仪式。正如伊利亚德(Mircea Eliade)所说,在宗教思想史中,“在一切重大的宗教活动之前都要沐浴,使人预备好进入神圣的体系”。\[美\]米尔恰·伊利亚德:《神圣的存在:比较宗教的范型》,晏可佳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85页。这也表明,“浴乎沂”不是“裸戏”,而是严肃庄重的古礼。因此,古气候学加人类学、宗教学视野可以证明,《论语》中“浴乎沂”的记载,是可信的。

陈少明先生曾谈到,有两个《论语》的世界,一个是前《论语》时代就已经形成的语言、文字、婚姻、货币、物质生产技术以及基本政治结构;另一个世界则是主观性的,是通过语言文字传递的历史经验。陈少明:《〈论语〉的历史世界》,载《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3期,第39页。确实,一般读者所关注的,是以后者为中心的《论语》,强调了自古以来“义理”的传承。陈少明先生说,这两个“世界”之间不同,有时甚至会有冲突。不过,在我看来,这两个世界之间,也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对前一个“世界”的理解,其实也有助于更深刻把握后一个“世界”的思想,乃至于精神气质。

日本学者高木智见曾说,我们距离先秦的历史世界太遥远了,有时想一想孔子的生活时代,会令人瞠目结舌。他举例说,“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就算是圣人孔夫子,当年恐怕也凭依祖先灵魂的‘尸’行礼,直接坐在铺席子的地上,不用筷子而直接用手抓食物往嘴里塞着吃,用手指蘸腌制的蚂蚁卵”,“要想理解孔子,就必须首先理解孔子所实际生活的那个时代”。\[日\]高木智见:《先秦社会与思想:试论中国文化的核心》,何晓毅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11页,导言。笔者同意高木智见的意见,实际上,他正是希望我们用生动的材料,让枯燥抽象的古代经典“活”起来。如果我们可以进入“孔子的历史世界”,从最贴近当时人们生活方式、环境、气候、习俗的背景进入《论语》,我想,我们远离的仅仅是心灵鸡汤的浮躁世界,贴近的则是古代中国的伟大传统。

因此,这就需要以考古学的资料,去逼近《论语》的历史语境,让现代读者在直观感受上也能呼吸到孔子生活那个时代的空气。只有呼吸着这种空气,才能进入先秦,贴近《论语》世界。为此,我借助于考古学,尽量还原当时的器物、技术与图像,将这一个“世界”与《论语》的“义理世界”整合起来。通过阅读,读者将会知道,“邦君树塞门”的“塞门”在考古图像中的面貌,《乡党》篇中那些古老礼仪、器物的各种细节,“与之釜”、“与之庾”的器物与单位,“瑚琏之器”为何物,“子在齐闻韶”的“韶”是什么乐器所奏的,甚至于颜回“一箪食一瓢饮”的“箪”是什么形象,凡此等等。

实际上,器物层面的世界,是非常容易被遗忘的。朱熹曾谈到,“物才数年不用,便忘之”。他举例说,北宋时代有一种用水晶制作的器物叫“柱斧”,到了徽宗时代就逐渐消失了。在他生活的南宋时代,不但大家不再认识什么是“柱斧”,而且连名称也忘了。\[宋\]黎靖德:《朱子语类》第八册,中华书局,2004年,第3067页。朱熹以生动的经历,谈到了器物层面的变化之迅速,实际上也就意味着直追三代之古有多么的遥远。可是另一方面,一个文明早期礼乐的最初形式,又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追远其形式与面貌,往往又是后世重新认识古代,以至于是重新塑成自身认同的重要途径。考古学家指出,对古礼器、建筑等礼乐层面的“追远”,其实是一种世界性的现象。在古代美洲的古典玛雅、印加,都在艺术品和建筑风格上有“追远”的特征。而在古埃及的古王国崩溃后,原有古老的艺术和建筑也随之消失,但当埃及得到重建,古老的艺术与建筑形式就得到迅速的模仿和恢复。而在中国,史前和三代的玉器、青铜器的复原,一直在后世进行着。陈淳:《文明与早期国家探源:中外理论、方法与研究之比较》,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第228页。如此广泛的复古现象表明一个事实,即象征了一文明最古老的经典形式,包括艺术、建筑、器物甚至历法等,对于后世不断溯源和认识自身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实际上,宋代士大夫政治“回归三代”的强烈诉求,正是与古文字的研究、青铜器的考察、古代礼器的复原等活动交织在一起的。

如果认识到这些,那么在《论语》研究中重视器物层面的考察和复原,让读者尽可能呼吸到贴近孔子那个时代的空气,就更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正如朱熹所说,器物极其容易被遗忘。孔子时代,北方温暖湿润,竹林分布广泛,雨水充沛,人们席地而坐,用东周段的上古音交谈,不用筷子而用手抓食物,用手指蘸蚂蚁卵腌制的酱吃,听着一种鹅卵形陶器“埙”吹奏出来的古朴音乐。总之,《论语》的历史世界古老甚至陌生,但不断尝试逼近这个世界,是中国历史上的精英们一直不曾放弃的诱惑。我也希望能通过这本书,让更多的读者踩着祖先的足迹,走进孔子的历史世界,去体会《论语》的精妙所在。

有后现代主义者认为,读者绝对不可能了解到作者的“本意”,“文本本意”与“作者本意”是不同的。此种思想,目前在中国也颇有服膺者。但我却非常认同余英时先生的观点,即中国古人相信,作者“本意”虽然难以把捉,但通过各种努力,是可以遥接作者之心于千百年之上的。从孟子、司马迁、朱熹等人到今天,此种努力和传统,一直从未中断。余英时:《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8年,第9页。《论语》的研究,两千多年来,尽管诸议驳杂,很多地方真义难显,至今还迷雾重重,但正如前面所述,通过站在前代巨人们的肩上,加上现代丰富的出土原始资料、古文字等工具,又有了更为广袤的视野,我们在逼近《论语》为代表的古儒“本意”道路上。很多地方,已经可以确定为“遥接作者之心于千百年之上”的确论。这也正是中国文化,历经千百年而生命不衰的内在力量之一。

本书是一本“新劄”,尝试以“新”的途径去揭示出古老传统的奥义元在,但本身也仅仅是一种抛砖引玉的尝试。它的形式,是“劄”,即依据《论语》传世本的基本序列,对现代读者可能有疑惑,或是历史上存在争议较大之处加以研究、分析,并基于思想史和现代的问题语境进行某种诠释。因此,这也决定了本书不是一本类似于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那样的翻译体图书。希望感兴趣的读者,将本书与《论语译注》一类的翻译体图书进行对读,或许会有愉快的发现。本书所提供的,更多是有争议的问题、难点、疑点,并且提供重要的先秦语境,以便让读者进入“孔子的历史世界”。但没有争议或疑点的内容,就不多置笔墨,因为多几句一般《论语》读物中都能提供的语言,实在意义不大,也是在浪费读者的时间。希望本书的写作与研读方法,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既能有助于普通读者、传统文化爱好者加深对《论语》的理解,也能做到曾子所云的“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引出相关的问题,得到更多博雅君子的指正,共同切磋商兑,将《论语》的研究,推向一个更高的高度。

书中,引用《论语》原文,以传世本为准,分章编号参照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如果通过考证,证明此处应该删掉衍文某字,或是增加某字、某内容,则在《论语》原经文中以\[\]符号标出。例如,《子路》132中,传世本“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一句中没有“老老慈幼”四字,但通过对上博楚简的研究可知,传世本原文应该抄漏了“老老慈幼”四字,因此增定为“\[老老慈幼\],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在文字考订方面,如果涉及传世本某字实际上原本应当为某字,则以()标出其原始本字。如“君子怀刑”,就标注为“君子怀刑(型)”。希望这样的格式,能有助于读者更加贴近《论语》的早期面貌。

孔子的时代,距离我们已经太过遥远。在朱熹讲述的故事中,距离他不到一百年的事物,已经显得陌生。可是,孔子的“两个世界”,却被后人反复追溯,不断讲解。我想,这正是因为,两千多年前轴心时代的东亚,伟大的思想在这里诞生,如同暮色中的星火,照见着大地,也划过了寂静的夜空。



李竞恒

2014年4月14日

谨识于复旦大学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