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年画 1950-1990 THE NEW CHINA: NEW YEAR PICTURE 英文版
》
售價:HK$
236.0
《
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近世中国丛书)
》
售價:HK$
93.2
《
画楼:《北洋画报》忆旧(年轮丛书)
》
售價:HK$
337.5
《
大国脊梁:漫画版
》
售價:HK$
80.2
《
跟着渤海小吏读历史:大唐气象(全三册)
》
售價:HK$
189.0
《
心智的构建:大脑如何创造我们的精神世界
》
售價:HK$
79.4
《
美国小史(揭秘“美国何以成为美国”,理解美国的经典入门读物)
》
售價:HK$
79.4
《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丛书——东胡史
》
售價:HK$
87.8
|
編輯推薦: |
1)“视觉传达设计原理”课程是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二、三年级学生的设计理论必修课程。
2)该教材在编写上结合作者多年教学经验,其内容翔实、结构层次清晰,注重培养学生掌握视觉设计方法与设计技能,提高运用所学解决设计问题的能力
|
內容簡介: |
本教材通过图文并茂的解说和详细的分析,让读者能更加便捷清晰地了解那些比较深奥的知识,方便并且实用。视觉传达设计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化而形成的一个概念,它能更加准确地揭示设计的本质和价值意义。该书借鉴传播学、符号学、视觉心理学等理论的研究成果,以设计的基本功能——传达为主线,以媒介视觉为核心,并结合设计的造型手段和在各种媒介中的应用,来阐述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原理。其中包括视觉传达、视觉符号语言、视觉心理学、视觉元素、视觉表达方式、视觉设计原则以及视觉媒介形式与设计形态等内容。本教材针对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二、三年级学生,是设计理论必修课程,在编写上结合作者多年教学经验,其内容翔实、结构层次清晰,注重培养学生掌握视觉设计方法与设计技能,提高运用所学解决设计问题的能力。
|
關於作者: |
杜士英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视觉传达设计工作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1992年毕业于日本爱知县立艺术大学大学院,获艺术硕士学位;1990年回国任教。主要从事艺术设计教育和艺术设计理论研究,编著出版有:《商业插图速查手册》、《世界图饰经典》(翻译)、《招贴设计基础》,曾在《装饰》等重要期刊、丛书上发表学术论文
|
目錄:
|
一、传达1
1.1 传达的含义1
1.2 人与传达3
1.2.1 传达是人类的基本需要3
1.2.2
人的年龄成长与传达5
1.2.3
传达对象的分类7
1.3 传达的目的与作用7
1.4 传达的过程与原理9
1.4.1
传达过程的四个基本要素9
1.4.2
传达的基本原理10
1.5 传达媒介12
1.5.1
语言媒介13
1.5.2
印刷媒介14
1.5.3
电子媒介14
1.5.4
网络和多媒体技术16
1.6 感官与传达18
1.6.1
感官与感觉18
1.6.2
感觉的分类与传达功能19
1.7 语言传达与非语言传达23
1.7.1
语言传达24
1.7.2
非语言传达25
二、符号31
2.1 符号的基本概念32
2.1.1
符号的约定性34
2.1.2
符号的差异性34
2.1.3
符号的性质34
2.1.4
符号的形态与分类35
2.2 符号的形式与内容36
2.3 关于符号学理论39
2.4 语言符号43
2.4.1 语言符号是最基本的符号形态43
2.4.2 语言是一切符号的基础和母体43
2.4.3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44
2.5 视觉符号46
2.5.1 推论符号与表象符号46
2.5.2 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视觉符号运用49
2.5.3 视觉符号的语义表达50
三、视知觉59
3.1 视觉生理60
3.1.1 眼睛60
3.1.2 大脑与视神经61
3.1.3 光62
3.1.4
视觉现象的产生过程63
3.1.5 眼球运动64
3.2 视觉心理64
3.2.1 主动积极的视觉活动65
3.2.2 格式塔理论68
3.2.3
图与底70
3.2.4
形的群化与整合75
3.2.5
恒常性80
3.2.6
视觉平衡81
3.3 视知觉的基本现象82
3.3.1
明度知觉82
3.3.2
色彩知觉84
3.3.3
立体知觉与深度知觉85
3.3.4
运动知觉87
3.3.5
错视觉90
3.4 视觉认知96
3.4.1
注意97
3.4.2
识别99
3.4.3
记忆101
3.4.4
思考103
3.4.5
语言104
四、视觉元素(造型基础要素)106
4.1 形107
4.1.1
点108
4.1.2
线110
4.1.3
面116
4.2 色彩119
4.2.1 色彩的基本属性119
4.2.2
色彩对比121
4.2.3
色彩的调和123
4.2.4
色彩的表现特性125
4.2.5 色彩与传达效果131
4.3 肌理(质感)139
4.3.1 触觉肌理140
4.3.2 视觉肌理141
五、视觉表达方式144
5.1 线的表现145
5.2 平面的表现147
5.3 体积与空间的表现148
5.3.1
体积感149
5.3.2
空间151
5.4 时间和运动的表现154
5.4.1
时间经过的表现154
5.4.2
运动瞬间的表现155
5.4.3
连续的同时表现156
5.4.4
利用变形的运动表现157
5.4.5
摄影的运动记录157
5.4.6
新视觉的发展157
5.4.7
利用频闪运动的表现158
5.4.8
运动的扩大与压缩158
5.5 光的表现159
5.5.1
视觉艺术中对光的表现160
5.5.2
光的造型161
六、视觉设计原则164
6.1 平衡164
6.1.1
对称165
6.1.2
均衡167
6.2 节奏与韵律170
6.2.1
节奏170
6.2.2
韵律171
6.3 比例与尺度172
6.3.1
比例173
6.3.2
尺度174
6.4 调和与对比(统一与多样)175
6.4.1
对比(多样)175
6.4.2
和谐(统一)176
七、视觉媒介178
7.1 印刷媒介179
7.1.1
印刷设计的发展179
7.1.2
印刷媒介的设计类别与门类182
7.2 影像媒介194
7.2.1
摄影195
7.2.2
电影197
7.2.3
电视198
7.3 时空媒介198
7.3.1
书籍设计199
7.3.2
包装设计201
7.3.3
展示设计202
7.3.4
视觉环境与感性传达204
7.3.5
导向设计205
7.4 数字化媒介207
7.4.1
互联网(Internet)207
7.4.2
多媒体209
参考书目212
后记2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