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中国战时首都档案文献·战时工业

書城自編碼: 2514128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史料典籍
作者: 重庆市档案馆,重庆师范大学,章开沅
國際書號(ISBN): 9787229085094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12-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657/673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222.3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华现代学术名著3)
《 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华现代学术名著3) 》

售價:HK$ 65.0
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新版)
《 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新版) 》

售價:HK$ 77.3
德国天才4:断裂与承续
《 德国天才4:断裂与承续 》

售價:HK$ 109.8
妈妈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未来
《 妈妈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未来 》

售價:HK$ 42.6
推拿纲目
《 推拿纲目 》

售價:HK$ 403.2
精致考古--山东大学实验室考古项目论文集(一)
《 精致考古--山东大学实验室考古项目论文集(一) 》

售價:HK$ 244.2
从天下到世界——国际法与晚清中国的主权意识
《 从天下到世界——国际法与晚清中国的主权意识 》

售價:HK$ 76.2
血色帝国:近代英国社会与美洲移民
《 血色帝国:近代英国社会与美洲移民 》

售價:HK$ 58.2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09.2
《历史上的科学2:科学革命与工业革命》
+

HK$ 107.9
《中国战时首都档案文献?迁都 定都 还都》
+

HK$ 174.2
《中国战时首都档案文献?战时金融》
+

HK$ 349.7
《中国战时首都档案文献?战时动员》
+

HK$ 197.6
《中国战时首都档案文献?战时社会》
編輯推薦:
《中国战时首都档案文献·战时工业》
资料全面系统,且尽量保持文献原貌,就有较强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
內容簡介:
《中国战时首都档案文献·战时工业》
重庆市档案馆研究人员历时数载,将抗战时期作为战时首都重庆的工业发展情况以档案文献形式完整地呈现出来,内容包括工业内迁情况、内迁后的发展状况、抗战即将结束时工业的萎缩等。书稿资料翔实,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關於作者:
唐润明,现任重庆市档案局(馆)档案编研处处长,兼任中国档案学会档案文献编纂委员会委员、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会会员、重庆市档案学会副理事长、重庆市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等职。
目錄
总序章开沅
编辑说明
凡例
第一章 战时工业政策
1.抗战期中的工业生产政策
2. 经济部关于《西南西北工业建设计划》的总说(1938年)
3. 经济部关于在内地创设新工业区的计划(1938年)
4. 经济部工矿调整处协助和筹设内地工厂情形的报告(1938年12月)
5. 《中央日报》关于政府奖励投资后方生产的报道(1940年3月8、9日)
6. 经济部关于奖助和发展工业的报告
7. 《国民公报》关于经济部划分重要工商业范围的报道(1941年4月19日)
8. 国防工业三年计划大纲(1941年8月)
9. 翁文灏:经济部的战时工业建设(1941年)
10. 林继庸:战时后方民营工业动员(1942年5月7日)
11.工业贷款实施办法草案(1943年3月)
12. 蒋介石:中国工业建设之途径(节选)(1943年4月27日)
13. 战后工业建设纲领(1943年4月)
14. 战后各种工业建设计划总述(1943年4月)
15. 经济部关于奖助民营工业的概况(1943年7月)
16. 《国民公报》关于国防最高委员会划分国营民营工业原则的报道(1944年12月1日)
17. 《中央日报》关于政府当局发展工矿事业政策的报道(1945年1月25日)
18. 《大公报》关于工业建设纲领实施原则案的报道(1945年5月20日)
19. 简贯三:中国工业建设的分区问题(节录)(1946年)

第二章 沿海工矿内迁
1. 蒋介石核准厂矿迁移原则及监督迁移办法(1937年10月)
2. 大鑫钢铁厂陈述迁厂今后困难情形恳请缓清迁移补助款支出造报手续复上海工厂迁监委函(1937年12月20日)
3. 经济部关于工业内迁的计划(1938年)
4. 军用光学器材厂筹备处为迁移重庆通函(1938年1月15日)
5. 《国民公报》报道四川省府尽力扶助外省工厂移川(1938年3月28日)
6. 炮兵技术研究处内迁及开始在渝办公的有关函电(1938年5—8月)
7. 经济部工矿调整处:内迁厂矿复工办法(1938年10月4日)
8. 《国民公报》关于迁川各纱厂加紧复工的报道(1938年10月21日)
9. 工矿调整处关于办理厂矿内迁的报告(1938年12月)
10. 兵工署第五十工厂迁渝纪略(1938年)
11. 《国民公报》:经济部工矿调整处大力协助工矿内迁(1939年1月24日)
12. 工矿调整处颁布《协助内迁各厂招募技工暂行办法》(1939年4月6日)
13. 河南豫丰纱厂内迁复工经过(1939年5月)
14. 工矿调整处:内迁工厂厂名地址及复工情形一览表(1939年8月)
15. 翁文灏部长:政府将全力帮助内迁工厂发展工业(1940年2 月18 日)
16. 上海顺昌铁工厂迁川复工经过(1940年9 月)
17. 工矿调整处方崇森报厂矿迁建复工累计呈上峰函(1941年6月2日)
18. 工矿调整处1941 年6 月底止各业迁移放款情况(1941年9月11日)
19. 钢铁厂迁建委员会拆迁汉阳钢铁厂纪略(1941 年11 月)
20. 迁川工厂联合会: 迁川史略(1942年)
21. 商务印书馆重庆分厂迁建艰难经过概述(1942年2月)
22. 《国民公报》关于机工内移重庆的报道(1942年4月9日)
23. 《国民公报》:民营工业内迁452家四川约占半数(1942年7月17日)
24. 《国民公报》关于工矿调整处协助湘桂工厂内迁的报道(1944年12月7日)
25. 《大公报》关于湘桂内迁工厂为在渝复工的报道(1945年1月16日)
26. 《中央日报》关于湘桂工厂内迁的报道(1945年1月25日)
27. 《国民公报》:战时生产局协助湘桂民营内迁工厂复工(1945年2月13日)
28. 《中央日报》报道桂林迁渝厂家合组中南联合工厂复工(1945年3月22日)
29. 湖南第三纺织厂内迁经过(1945年7月)
30. 资源委员会报所属工业企业战时迁移及空袭损失情况(1945年)
31. 兵工署第三十工厂迁渝纪略(1947年)
32. 兵工署第一工厂内迁纪略(1948年2月)
33. 兵工署第二十一工厂迁渝纪略1948年2月
34. 兵工署第四十工厂迁渝纪略(1948年2月26日)
35. 兵工署第二工厂迁渝纪略(1948年6月)
36. 兵工署第二十五工厂迁渝纪略(1948年)
37. 章剑慧拟申新第四纺织公司重庆分厂迁川记(1948年10月)
38. 宜昌鸿昌机器厂创立及迁川经过略述(1948年11月10日)

第三章 工业概况
1. 抗战初期四川工矿业公司登记情形(1937年12月)
2. 抗战初期兵工署在川各厂地址表(1938 年10月)
3. 抗战中期重庆市民营工厂厂数统计(1941 年10月)
4. 1941 年度各种工矿事业生产情形(1942 年)
5. 1942年度上期国内工矿增产情形(1942年)
6. 抗战中期重庆市各业资本比较表(1942年9 月)
7. 抗战中期大后方工业统计表(1942 年)
8. 重庆附近经济部所属各企业设立地点分区表(1943年)
9. 翁文灏:中国工商经济的回顾与前瞻(1943 年)
10. 1943 年上半年国内工矿生产情形(1943 年)
11. 袁梅因:战时后方工业建设概况(1944 年)
12. 李紫翔:我国战时工业生产之发展趋势(1944 年)
13. 1943年我国的工矿生产情形(1944 年8 月)
14. 抗战后期四川各类工厂的分布(1944 年)
15. 1944年度大后方重要工矿事业概况(1945年1月)
16. 1945年重庆市工厂设立登记(1945年)
17. 重庆工业开工年份及业别统计表(1945年)
18. 工矿调整处关于后方工厂现状的调查(1945年)
19. 李紫翔:四川战时工业统计(1946年1月)
20. 李紫翔:四川工业的前途(1946 年5 月)
21. 中国西南实业协会编制渝川康滇黔工业统计表(1946年12月30日)
22. 抗战时期中国国货工业之进步(1948 年)
23. 抗战时期四川与重庆的工业概况(1948年)

第四章 战时工业技术之进步
1. 《大公报》:中央工业试验所抗战初期工作情况(1938 年12 月17 日)
2. 《中央日报》通讯:十年来的中央工业试验所(1941年2月2日)
3. 《中央日报》:“中工”顾所长谈战时我国工业技术进步(1943 年2月17 日)
4. 抗战六年来我国工业技术之进步(1943 年10月)
5. 《新民报》关于战时“工矿业三巨子”的报道(1944年3月13 日)
6. 《中央日报》:资源委员会征求奖励16个亟待解决的技术专题(1944年8月23日)

第五章 战时首都的两次工业展览
1. 《大公报》:101家迁川工厂出品展览会开幕(1942年1月2日)
2. 迁川工厂展览会开幕献词(1942年1月)
3. 迁川工厂出品展览会参加展览会员一览
4. 颜耀秋:迁川工厂出品展览会的意义与希望(1942 年1 月)
5. 胡西园:迁川工厂出品展览会筹备经过(1942 年2 月)
6. 《经济部资源委员会工矿产品展览会提要》(1944 年2 月)
7. 资源委员会工矿产品展览会筹备经过(1944年6月)

第六章 抗战胜利前后工业界的困难与危机
1. 工业界之困难与期望(1941年6月)
2. 《大公报》关于嘉陵江区煤业公会请求政府贷款以促进生产的报道(1943 年8月19日)
3. 章乃器谈目前工业界的危机及其解决办法(1943 年11 月9 日)
4. 翁文灏:后方工业现状及其困难(1943 年12 月17 日)
5. 《国民公报》关于土布业半数停业的报道(1945年1月21日)
6. 《国民公报》关于重庆承织军布厂商身陷困境的报道(1945年3月31日)
7. 《国民公报》关于重庆煤炭业减产的报道(1945年5月1日)
8. 《大公报》:陪都三工业团体请求政府拨巨款救济工业界危机(1945年 8 月26 日)
9. 《国民公报》关于纺织业遭遇困难的报道(1945年8月25日)
10. 《国民公报》关于湘桂迁渝厂矿处境困难的报道(1945年9月12日)
11. 《国民公报》关于重庆承织军布业停工倒闭的报道(1945年9月14日)
12. 《大公报》关于陪都工商界吁请政府当局救助的报道(1945年9月18日)
13. 全国工业协会等为所属会员厂矿的失业员工救济办法呈重庆市政府文(1945年9月21日)
14. 四川复员协进会为请救助农工商呈各业意见给重庆市政府(1945年9月21日)
15. 《国民公报》关于纺织业停工减产的报道(1945 年9 月26 日)
16. 《国民公报》关于星五聚餐会研讨挽救工业危机办法的报道(1945 年9 月29 日)
17. 《国民公报》关于土布业身陷困境的报道(1945 年9 月30日)
18. 《大公报》关于陪都工业不景气工人失业的报道(1945年10月4日)
19. 《国民公报》关于重庆物价飞涨煤业生产困难的报道(1945年10月4日)
20. 《国民公报》:渝市经济危机日益严重,民营危机最甚(1945 年10月10日)
21. 《国民公报》有关重庆产业萧条失业工人剧增的报道(1945 年10月13 日)
22. 重庆市工人请愿团为请救济失业及保障生活呈市社会局请愿书(1945 年10月15 日)
23. 《国民公报》:为工人失业问题日益严重出谋划策(1945 年10月15 日)
24. 《国民公报》关于重庆工人大请愿的报道(1945 年10月16 日)
25. 《国民公报》“短评”:救济工业与扶植工业(1945 年11 月27 日)
26. 潘仰山谈纺织业的困难(1945 年11 月29 日)
27. 《国民公报》“短评”:光复区工厂复工与后方工厂停业之对比(1945 年12月23日)
28. 停业小本织户为生机断绝请予救济呈重庆市政府文(1945年12 月)
29. 《国民公报》关于织布业“小织户全部破产”的报道(1946 年1 月20日)
30. 《国民公报》关于“机器变成废铁”的报道(1946 年1 月22 日)
31. 《国民公报》关于制药业“名存实亡”的报道(1946年1月23日)
32. 《国民公报》关于炼油业“完了”的报道(1946年1月29日)
33. 《国民公报》关于中小工业“濒于绝路”的报道(1946年2月1日)
34. 《国民公报》关于承织军布业“山穷水尽”的报道(1946年2月6日)
35. 《国民公报》关于面粉业“溃退下来”的报道(1946年2月18日)
36. 《国民公报》关于民生实业公司“困难重重”的报道(1946年3月3日)
37. 《国民公报》关于制革业破产倒闭的报道(1946年3月11日)
38. 《国民公报》关于重庆工人失业多达十万的报道(1946年5月18日)
39. 刘敏:抗战结束期之四川工业(1946 年)
40. 杨及玄:复员期中重庆的工潮(节录)(1948 年)

第七章 重要工业行业
一、机器工业
1. 第一区机器工业同业公会成立时会员名册(1939年10月6日)
2. 马雄冠等:重庆民营机器工业概况(节录)(1942 年)
3. 重庆市机械工业产量统计(1942年)
4. 顺昌公司重庆铁工厂(1942 年2 月)
5. 抗战时期的民生机器厂概况(1943年4月)
6.抗战中期的重庆市机器工业概况(1943年10月)
7. 上海机器厂股份有限公司概况(1943年12 月)
8. 卓芬:机器工业现状(1944 年1 月)
9. 抗战后期重庆机器工业概况(1944年6 月)
10. 恒顺机器股份有限公司(1945 年)
11. 抗战时期重庆机器工厂一览表(1946年)
二、冶金工业
1. 渝鑫钢铁厂股份有限公司概况(1940年4月11日)
2. 杨继曾:钢铁厂迁建委员会概略(1941年11月)
3. 康步七:抗战以来的钢铁冶炼业节录(1943年)
4. 抗战中期大后方铁产量统计(1943年1月)
5. 重庆市冶炼业概况1943年10月
6. 资源委员会电化冶炼厂概况(1943年)
7. 中国制钢公司概况(1943年)
8. 重庆附近钢铁业概况及其展望1943年12月
9. 朱玉仑:中国钢铁工业之过去现在与将来节录(1944年)
10. 抗战后期重庆钢铁业之动态(1944年6月)
11. 中国兴业公司组织及所属各厂概况(1944年9月)
12. 人和钢铁公司调查报告(1944年)
13. 余名钰:后方钢铁工业之末日(1945年)
14. 抗战时期重庆的钢铁工业(1946年)
三、兵器工业
1. 抗战中期大后方各兵工厂主要事项一览表(1941年4月23日)
2. 兵工署第五十工厂概况(1942年)
3. 兵工署第二工厂概况(1943年10月)
4. 兵工署第二十工厂历史沿革(1944年1月)
5. 抗战后期兵工署各厂厂址和出品表(1945年)
6. 抗战后期兵工署所属各厂生产能力表(1945年4月19日)
7. 抗战胜利时后方区各兵工厂现状调查表(1945年8月)
8. 兵工署第二十一工厂沿革概况(1948年2月)
9. 兵工署第二十五工厂沿革概况(1948年2月)
10. 兵工署第十工厂沿革概略(1948年5月)
11. 兵工署第二十三工厂沿革概况(1949年8月)
四、能源工业
1.马濬之:重庆市煤焦运销概况(1938年)
2. 朱谦:重庆市用煤之来源及其产销概况(1940年)
3. 嘉陵江流域各煤矿厂产运情形一览表(1942年12月)
4. 抗战中期的嘉陵江煤矿业概况(1943年10月)
5. 南桐煤矿概况(1944年)
6. 抗战期间巴县石油沟天然气利用情形(1944年)
7. 重庆电力公司调查报告1944年9月
8. 抗战时期大后方的电气事业(1945年)
9. 抗战后期嘉陵江区各矿煤焦产量及实际拨交各类用途煤焦吨数
(1945年4月)
10. 抗战时期的天府煤矿公司(1947年12月)
11. 龙溪河流域之水力工程(1947年)
12. 资源委员会巴县电力公司概况(1948年)
五、化学工业
1. 抗战前期重庆的玻璃工业(1940年2月)
2. 永新化学工业公司概况(1941年9月)
3. 抗战中期重庆区酒精工业一览表(1941年12月)
4. 抗战时期四川的造纸工业(节录)(1942年)
5. 重庆市皂烛业初步调查(1942年)
6. 抗战时期大后方的化学工业(1943年)
7. 抗战中期重庆区炼油工厂调查报告(1943年3月)
8. 抗战时期重庆的炼油业(1944年)
9. 抗战后期四川及重庆区植物炼油厂一览表(1944年3月)
10. 抗战后期四川重要化学工业调查表(1945年1月)
11. 天原电化厂四川工厂概况(1945年)
12. 中国植物油料厂概况(1946年2月)
13. 中南橡胶厂概况(1946年4月)
14. 中央造纸厂重庆工厂沿革概况(1946年8月31日)
六、纺织工业
1. 豫丰纱厂概况(1941年)
2. 申新纱厂简史(1942年2月)
3. 抗战中期大后方棉毛麻纺织业产销概况(1943年10月)
4. 重庆市纺织业概况(1944年6月)
5. 重庆173家大织户生产概况(1944年)
6. 抗战后期的纺织工业动态(1944年8月)
7. 抗战后期四川重要纺织业调查表(1945年1月)
8. 中国纺织公司概况(1945年5月)
9.大明纺织染公司概况(1945年5月)
10.沙市纺织公司概况(1945年6月)
11.1944年的重庆土布业(1945年)
12. 裕华纺织公司调查报告(1946年8月)
13. 重庆市土布业调查报告(1947年2月)
七、其他工业
1. 天府味精厂简介(1942年1月)
2. 冠生园食品公司沿革简介(1942年1月)
3. 中央工业试验所窑业原料示范工厂(1942年9月)
4. 抗战中期重庆的面粉工业概况(1943年10月)
5. 天城面粉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概况(1944年1月)
6. 抗战后期重庆市的制革业概况(1944年3月)
7. 华福卷烟公司概况(1944年3月)
8. 抗战时期陪都的烟草工业(1944年)
9. 岁丰面粉公司概况(1944年5月)
10. 复兴面粉公司概况(1944年6月)
11. 福民面粉公司概况(1944年)
12.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概况(1944年6月)
13. 蜀益烟草公司概况(1944年)
14. 抗战后期四川重要面粉工业调查表(1945年1月)
15.抗战以来之重庆制革工业(1945年)
16. 抗战时期陪都的制革业(1945年)
17. 抗战时期的四川水泥公司(1946年7月)
內容試閱
第一章 战时工业政策
1.抗战期中的工业生产政策1
中国工业既如此贫弱,而其仅有一点基础,又大遭破坏,故就大体说来,中国战时所需的工业,并不是在平时已有现成的准备,差不多都要重新创立。换言之,中国工业政策,与其说在如何调整既有工业,不如说在如何重新建设新的工业。所以,我们为适应战争的要求而进行的工业政策,应由两点入手,一方面是想法子能保全目前这贫弱的工业基础,另一方面是以最大的努力赶紧建立起最低限国防工业。
(一)奖励海内外人民投资扩大战时生产
华侨爱国心最浓,因国势不振,到处受人欺侮,亟盼国势强盛,政府有能力保护彼等,以免到处吃亏。政府方面宜去向各地华侨作有组织有系统的宣传,使海内外人民深切觉悟到抗战中对于提倡工业的重要。同时,规定普遍的保息方法,来诱民间资本,以保证投资的安全,再颁布奖励海内外人民投资条例,明示投资人可享受荣誉或某种优待权等。至于征募机关,可由政府妥派专人办理,如海外侨胞投资事项,另委托侨委会代收。如是不仅吸收大量资金,充实国防工业的建设,以应战时需要,而且可乘此机会,奠定工业的稳固基础,扩大战时生产。
(二)树立重工业的基础
重工业是战时军需中最占重大的一项,我国几无重工业可言,为适应战争的需要计,急应于此树立一基础。重工业中除掉飞机、新式兵器以外,其余一切机械及普通弹药,均可自己仿造,由现在已有的轻工业扩展,或改造性质相近的重工业。在战争的时候,政府应规定一切原料的分配和劳动的分配。政府一方面励行优先制度,把所关军需的制钢和其他金属或燃料部门的煤和石油等等,应放在第一位。再如政府因军事上的需要,干涉某种民营工业部门,指定它们生产某项物品,接受政府强制性的定货合同,所受损失由政府补偿,这也是一种。
(三)鼓励轻工业的经营
中国轻工业虽然比较重工业发达,但是仍远落全国需要的后面。现在沿海各工厂因战事纷纷迁移至后方,倘加集中和整理,并且扩大内地各省原有工业,建设战事必需的新工业,尽量容纳战区失业工人和难民参加工作,一定有很好的成绩。
此外,我们应注意下列三个问题:
(一)工业的区域问题
过去工业的偏在性既造成了这次的破坏,故工业区域的妥为配布是今后工业第一着要做到的。自然必须要符合几个条件,第一是要原料取给便利,第二是要交通运输便利,第三是要劳力获得能充分。这三个条件,在今日抗战的时候,我们自然还须顾虑。不过,我们不能同平常时候一样,可以慢慢的分散的选择。换一句话说,我们对于地域的选择,不但要符合这三个条件,而且要符合便于统制的一个条件。
(二)工业种类的规定问题
各种工业,一一具设,则原料、资金、人材都不够分配,故当今应规定,应以战时的需要为原则。不消说最急需的是军需品,次需要的是动力运输器械、原料、机器及半制品等。现在我们的抗战,大都限于陆地,因此,所需军需品可以说是下列的几种,即兵器、飞机、弹药、军用燃料、被服及粮食、军用建筑材料、军用卫生材料、军用通信材料、兽医材料以及修理机器设备材料。这些东西之中,除掉飞机及新式兵器以外,勉强都还可以急时抱佛脚的。现在全国所有兵工厂大部分在内地,步枪、机关枪、弹药的制造,大概可以不生问题,这里要改进的就是要加大生产能力。
(三)如何生产的问题
内容应该是包括:原料、机械和劳力三部分的问题。
(1)工业原料的问题。这在现在的确是一个很困难而又严重的问题,海岸既已被封锁,所以已不能全靠输入,因此目前补救原料不足的办法,只有(A)赶紧统制现有的原料,视其需要程度的缓急轻重,采用分配的优先顺序制度,把原料的使用,分为甲、乙、丙三级,甲级是指直接用作军需工业者,乙级是指用于重工业者,丙级是用于国民生活必需品,至化妆品、奢侈品工业当然以不办为好。于是原料使用时,就按级分配,先用于甲级,甲级有余用于乙级,乙级有余用于丙级。(B)利用废物。如破铜烂铁的重熔,橡胶我国全无生产,旧橡胶物件的制造再生橡皮。(C)奖励代用品。中国今日尤有注重代用品的必要,如以木炭代汽油为汽车燃料,以丝代羊毛。至其他代用品问题,政府亦应召集专家,多方研究。(D)奖励自己生产原料。这里关于农产原料,我们还可以不生问题,问题就是在矿产的生产,尤其是铜、铁与燃料。现在为奖励生产起见,对于人民的开采煤铁矿,不但应该像目前一样由政府给予以保息,同时,对于开采资本,政府银行在可能范围内,应设法予以金融上的便利。
(2)工业劳力问题。注意工人不应分散的原则,现在沿海各省熟炼工撤退的时候,不要让他们分散,应该集团的向后移。在人民向后方移动的时候,政府有计划的集中。
(3)工业机械的问题。全靠外国输入是有些不容易了,因此,目前除掉必要而大规模的机械,无能(论)如何只能向外国购买外,其余一切机器应该赶紧自己来制造,即令成本高一点,也没有办法的。假若以手工可以代替机械的,那我们应该尽量利用低廉的手工,这样结果反可以经济些。
2. 经济部关于《西南西北工业建设计划》的总说1(1938年)
本部经济建设拟抱定二大方针,一曰“工矿并举”,二曰“农商并重”。兹谨秉“工矿并举”之旨,为工业建设之方案。矿业建设限于矿山之天然环境,而工业之建设地点,则比较为无一定限制。除矿业建设,另见他编外,本部工业建设,拟从“举”字做起。盖我国工业本最落后,“已往有重要之经济建设,什九偏在沿海沿江一带”之少数商埠城市。分布失均,遂成畸形发展,而工业建设为尤然。今欲在“西南西北”我民族复兴之策源地苟非近年来中央及地方努力建设方向之稍有转变,是几无工业可言的。欲于此广大区域,为工业之建设,即不啻要无中生有。大多数之重工业以及多数之轻工业,其在西南西北各省,均尚待举办。今即应将无者举之,使国防基础工业,与普通工业之基础,于以树立。
惟新式具有规模之工业,其在西南西北,虽属无多,而因吾民居于斯,繁于斯,亦不无其生活之本能,亦不无其生产之技术,一切民生之所需,如非有外货之倾销,亦几可以自食自用自享自乐。惟品质不免不良,产量不免不丰,原因技术大多无进步,方法大多不科学化,亟须予以改善。是应本有者善之之旨,使旧式或半新式之土产工业出品,能供现代生活之需要,而与最新式机械生产工业出品共存共荣。
我国新式工业,既以分布失均,畸形发展,亟应予以调整。调整之方,即将集中于沿江沿海之工业,因其过密,故设法迁移内地,使其疏散于西南西北广大区域,是曰密者疏之。但疏散亦有其方,过于疏散,动力之供给,运输之贯通颇有困难。宜选定若干中心地点,充实其动力与运输之设备,使各种工业依其性质,得有适当萃聚之所,是曰散者聚之。此种疏密聚散之实施,因不仅工厂之设备财产所应然,即物料之供给,予应以适当之调剂,人材之任用,亦应予可能之调整。庶几财力、物力、人力各尽其力焉。
下列方案中如重工业轻工业动力及运输工具之建设,工业及工业技术之奖励,大多数属于无者举之建设工作。其土产工业之指导改进与工业标准之厉行,则多属于有者善之之建设工作,而工业及工业物品之管理,工业及技术员工之调整与工业节约运动则多属于密者疏之与散者聚之之建设工作。
兹就下列十三款之纲目又分为若干项目,各举理由、办法、期限与经费之四者分别设计,成为方案。其目的以国为主,民生为补。其地域以四川、云南、贵州、湘西为主,以西康、青海、甘肃、广西、陕西为补。其时间则着重抗战时期之必须举办,而不容迁延或推委于战后者。办法祈可行而非不易者,而经费则求其可能而非不可能者。本方案虽分列纲目项目似近广博,然求一事之成功,必须环顾上下四周,统筹统办,庶几可济。故本方案所考虑之各方面,以周密兼顾为构成之要素,而不于任何方面为过分之偏重,所以求战时工业建设之努力,为民族复兴立永久之基础。本方案于每纲目项目分述之后并再为结语,以终其篇。
3. 经济部关于在内地创设新工业区的计划1(1938年)
(一)理由:过去我国对工业政策向取不干涉主义,致〔至〕较为近代化之工业,猬集于少数通都大邑,生产偏颇,经济建设,甚失均衡之道,调态工作早应实施。值此抗战期间,更应从速在内地各省创设新工业区,以利生产。
(二)办法:①新工业区之成立,必须具备若干重要条件,如原料、动力、运输、人工、市场等点,现在川滇两省,条件均渐具备,故大部分工厂拟即设置此处。②鄂西、湘西及广西为新工业之次要区。③贵州、甘肃地在要冲,亦宜种下工业种子。④西康、青海、新疆,虽就目前交通情形,尚不合工业区之建设,但亦拟就地方特产、当地需要,筹设工厂,以便能逐渐发展。⑤嗣后各工厂之设立地点,无论管理民营,均须经济部核准,务期合于平均发展及地域分配合理化之原则。
(三)期限:此项工作,预计拟于五年内完成之。
(四)经费:就已核定之调整经费1000万元与拟扩充之调整经费2500万元合并计,并为3500万元。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