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卡特里娜(“同一颗星球”丛书)
》
售價:HK$
87.4
《
伟大民族:从路易十五到拿破仑的法国史(方尖碑)
》
售價:HK$
188.2
《
古今“书画同源”论辨——中国书法与中国绘画的关系问题兼中国画笔墨研究
》
售價:HK$
132.2
《
《日本文学史序说》讲演录
》
售價:HK$
72.8
《
无尽的海洋:美国海事探险与大众文化(1815—1860)
》
售價:HK$
99.7
《
治盗之道:清代盗律的古今之辨
》
售價:HK$
122.1
《
甲骨文丛书·剑桥世界暴力史(第一卷):史前和古代世界(套装全2册)
》
售價:HK$
210.6
《
甲骨文丛书·中华早期帝国:秦汉史的重估
》
售價:HK$
300.2
|
關於作者: |
靖鉴强,原名靖建强,1962年生,毕业于河南大学,曾任职深圳市委宣传部,做过策划人、培训师、记者、编辑等,现任深圳市企业经营战略研究会会长、深圳大学管理学院特约讲授、中国经营报中经论坛部总裁。
|
目錄:
|
引言
1.你是谁
——你说,我可以这样问你吗?
2.不是谁
——放下你现在的自己
3.我是什么
——生命的本源基点
4.原点是建构
——从本然到社会
5.原点的结构形态(一)
——原点内在建构:原元素
6.原点的结构形态(二)
——原点内在建构:原元素
7.原点建构(一)
——原点可能的选择:知识工具
8.原点建构(二)
——原点的可能选择:哲学
9.原点建构(三)
——原点的可能选择:社会信仰
10.原点建构(四)
——原点的可能选择:拜物教
11.原点建构(五)
——原点的可能建构:清空
12.原点建构(六)
——原点的可能建构:察觉
13.原点建构(七)
——原点的可能建构:道模型
14.原点建构(八)
——原点的可能建构:完全爱
15.原点的延伸
——原点的灵魂形态:太极
16.原点扩充
——原点建构的哲学基点
17.原点独特性
——不同原点的清理和确立
18.原点建构法则
——生命效能:有效、无效、失效
19.原点应用(一)
——原点出发的实践:爱情
20.原点应用(二)
——原点出发的实践:婚姻家庭
21.原点应用(三)
——原点出发的实践:子女培养
22.原点应用(四)
——原点出发的实践:学校教育
23.原点应用(五)
——原点出发的实践:心理健康
后记201
写在出版时的感谢
|
內容試閱:
|
1.你是谁
——你说,我可以这样问你吗?
你看到,假如我已经消失,世界对我来讲是已经消失了的,我被关注,我能与你这样地说话,是因为你用眼前这本书与我建立了一种联系,消失的我是处于一种被选择的地位,你不关注我,我就是不存在的。
我们可以就从“我是谁”开始。但在回答你“我是谁”之前,请你记住,我是谁并不重要,因为,我是已经消失了的,在你面前的只有文字,你才是真实的,你现在的世界是真实的。而且,你面前以文字形式呈现出的文字很安静,同样很真实。
那么,我是谁?
我可能是上帝造出来的,上帝给了我们很多戒条,还好,我们遵循了他的戒律,我们信奉了他,所以,他很慈悲的没有毁灭人类,我们才可以有这么一个开始;
我可能是轮回了很多遍才走到你面前的说话的,按照佛家的因果观点,因为我做了好事、善事,所以我没有轮回为动物,如果我轮回成动物,这里,当然就没有对话了;
我可能什么因缘也没有,父母生了我,我也不相信什么鬼、神的玄学,我就是我,科学证明我是由精子和卵子结合而成的,我理性看待这个世界,所以,我们说话时,你要相信,我们是理性的、逻辑的;
我也可能是修道的神仙,因为不愿意做神仙,或者我在仙界犯了错,就像那个神话中的猪八戒。所以,我到了人间,而且觉得这人间挺好,但是,太闹了,我需要安静。
当然,你也可能说,你忽略了一种可能,你也有可能是外星人,是星探,是穿越宇宙来的变形金刚。我很希望是这样,但即使我们是外星人,我们现在这样安静地说话时,我们依然是人,所以,如果外星人不是纯机械制造的话,它当然也就是我们。
你得承认,不管我是谁或者你是谁,当我们问这样一个问题的时候,我们身上负载了很多东西,我们负载了前边很多可能或某种可能性,或者说,当我们生活着,我们自己就选择了这样或那样的归类。
我们并不单纯是我们自己。我们可能是基督徒、理性人、外星人、佛教徒、道教徒、穆斯林,等等。除了不是鬼魂,我们给自己贴了很多这样的标示,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社会给了你我很多这样的标签,很多这样的身份。你和我活在这些限定中,所以,看起来我们有可能是不同的,或者我们认为我们是不同的。
在这样的推断下,我们会明白:我们是限定人,我们是社会人而不是自然人,我们是活在各种规范和标签中的德性的人,而不是活在完全本真状态下的道性的人。
我们被限定在德性的范围内,失去了道性的自然本真。
让我们试图来解释这些。当我和你,说自己是上述任何一个分类的时候,我们都在丢失自己和进行社会区分,我是教授,他是农民工,你是个官员,等等,你知道,这是在归类和区分。而当我们把自己归类在上述某一个类别的时候,我们都会在判断的状态。比如,是你的佛教比较好,还是我信的上帝神比较真;是你的自然人比较理性,还是我的修仙比较自在;当然还有,你、我、我们,我们在各种社会身份中,谁是上层人、谁是精英、谁富贵、谁贫穷、谁品行高、谁品行低、谁的性格好些、谁的毛病多多,等等这些。
你知道,在道家先祖老子的学说中,这个把自己归类和进行判断的状态,就是我们说的德性人。在道家的体系中,这叫作德性状态或者叫名的界定。这个状态不是道性的,因为它不够自然本真,因为它有局限——我们在界定时都有局限,比如,我们说谁是好人时,我们的判断是忽略了他一定会存在缺点的边界的,这是一个有局限的判断。
而在老子所说的道性的状态,是一个恍兮惚兮的混沌存在,是一个没有判断的自然无为状态,当你对整个世界只有观照而没有判断和界定的时候,你所面对的就是一个人,你没有判断和区分。这个状态就是道性的状态,在这个状态,我们只是观照,我们没有判断。
所以,你看到,你在问“我是谁”时,是希望有一个界定,而这个界定,是在名的状态,在德性的状态,是在有局限的状态。
希望我们在这样一个寂静的环境,在安静的氛围中,先不要界定,先放弃这样一个发问,我们先放下这些,回归道性。我们前边讲过,我们在这样判断是谁谁时,是在区别,是在界定,当我们陷入区别、界定,我们就是在德性的范围,我们在判断、在评价、在比较,我们在分别心和执着的状态。我们这样做时就不再安静——你会想:这是一个道家的人,你如果信佛或者信基督就开始产生一个抵制出来。这个抵抗会让我说这些时不再安静,而你听这些时也没有安静,我们身体也许是安静了,但我们的心没有安静。我们在纷争,我们因为界定而陷入了纷争。
你说,我们生活在社会,就一定要界定,要判断。但你也要知道,在判断和界定时,你是无法真实地知道我是谁的。
那怎么办呢?当然是要先放下判断。是的,你要想正确地知道我是谁,就先不要界定、不要判断。
也就是说,我们在社会状态的这个观照如果想要正确,恰恰是必须先放下我们的判断。你、我要明白,如果我们想要明白自己是谁,恰恰是我们先要安静下来,先让自己不要判断和界定。用道家的话讲,我们要向道性的观照回归,我们要自然本真。
希望你已经明白了。我们要清楚自己,反而要先回归,反而要先忘记我们自己是谁,先不去界定和判断我们的社会身份或者信仰。我们回归的目的不是不作为,是我们剔除了名的负累后,让道来作为,在道性的自然本真状态,我们才能够看得清楚我们自己是谁。
现在,我假定你已经不再判断,我假定我们在道性上都安静下来了,我和你把前边的一切完全放下。我们不再给自己贴任何标签,我们不再判断,你和我是一样的,沉沉静静不再有分别心的安静着、观照着。
我们在赤子状态,在道性的“复归于婴儿”的状态,我们在刚刚出生的心智完全空白的婴儿状态,在这个状态,在心智层面,我们是一样的。我们单一、寂静、本真、淳朴,恍兮惚兮,是虚静中的空白,我在说话和你在说话都是这样一个完全虚静的淳朴状态,我们把这个初始的、没有界定的、曾经存在过的状态叫作道性状态。
后边,你会进一步知道,我把这个状态也叫作本我的状态和原点状态。
在这个状态,从心智层面上讲,我们是一样的。
你说,不一样,这种状态也有区别,从遗传学的角度,你不是我,我也不是你,这是不同的。我没有说我们是相同的,我是说,我们的心智在本源上是一致的,它的状态是相同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