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无尽的海洋:美国海事探险与大众文化(1815—1860)
》
售價:HK$
102.4
《
治盗之道:清代盗律的古今之辨
》
售價:HK$
125.4
《
甲骨文丛书·剑桥世界暴力史(第一卷):史前和古代世界(套装全2册)
》
售價:HK$
210.6
《
甲骨文丛书·中华早期帝国:秦汉史的重估
》
售價:HK$
300.2
《
欲望与家庭小说
》
售價:HK$
101.2
《
惜华年(全两册)
》
售價:HK$
72.2
《
甲骨文丛书·古代中国的军事文化
》
售價:HK$
99.7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套装全4册):从未见过的王朝内争编著史
》
售價:HK$
250.7
|
內容簡介: |
基于商务实践发展、市场准入放宽以及商务人才培养的需要,我们根据读者的意见和要求,将第1版的商务组织管理、商务人员管理、商务形象管理、商务手段管理共四章删去,仅设商务管理概论、商务机会管理、商务桥梁管理、商流管理、物流管理、货物贸易管理、服务贸易管理、技术贸易管理、资金筹集管理、资金投放管理和商务风险管理共11章的内容。
本书改版后,仍保持了既有商务管理理论又有商务管理实务,既有有形商务管理又有无形商务管理,既有国内商务管理又有国际商务管理等内容的特色,具有更鲜明的适用性、操作性与经济性。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学校本科和高职的工商管理、营销管理、旅游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财务会计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以作为有关职工的培训教材。
|
目錄:
|
第1章 商务管理概论
1.1 商务概述
1.1.1 商务的概念
1.1.2 商务活动的内容与范围
1.1.3 商务活动的重要性
1.1.4 商务活动的发展趋势
1.2 商务理论
1.2.1 商品流通的规律
1.2.2 国际贸易理论
1.2.3 国际贸易政策
1.2.4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1.2.5 竞争理论
1.3 商务管理概述
1.3.1 商务管理的概念
1.3.2 商务管理的特点
1.3.3 商务管理的地位
1.3.4 商务管理的任务
本章小结
本章思考题
本章案例
第2章 商务机会管理
2.1 商务机会概述
2.1.1 商务机会的含义
2.1.2 商务机会的地位
2.2 商务机会的捕捉
2.2.1 市场信息概述
2.2.2 市场信息调查研究的过程
2.3 商务机会的分析
2.3.1 商务机会分析的意义
2.3.2 商务机会分析的程序
2.4 商务机会的选择
2.4.1 思考与判断商务机会的必要性
2.4.2 选择与判断商务机会应做的工作
2.5 商务机会的开发
2.5.1 开发与创造商务机会的含义
2.5.2 开发与创造商务机会的重要性
2.5.3 开发与创造商务机会的途径
2.5.4 开发与创造商务机会的程序
2.5.5 开发与创造商务机会应注意的问题
本章小结
本章思考题
本章案例
第3章 商务桥梁管理
3.1 商桥管理概述
3.1.1 商桥管理的概念
3.1.2 商桥管理的特征
3.1.3 商桥管理的任务
……
第4章 商流管理
第5章 物流管理
第6章 货物贸易管理
第7章 服务贸易管理
第8章 技术贸易管理
第9章 资金筹集管理
第10章 资金投放管理
第11章 商务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第1章 商务管理概论
商务活动是人类有史以来的基本活动,如购买和出售活动。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包括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销售包括有形商品和无形知识需要收取一定的费用,用于补偿自己所费并获得盈余。这种获取物质、能量和信息,转让产品或服务的交换活动,就称为商务活动。那么,什么叫商务?有没有规律可循?如何进行工作,展开活动?应由哪些部件构成?将来又是如何发展变化的呢?这是本课程首先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为此,本章要阐述的是商务及其管理的基本问题。
1.1 商 务 概 述
商务管理,商务是前提,是对管理的限定,而要准确地把握商务管理的实质和意义,首先有必要弄清并掌握商务的概念。
1.1.1 商务的概念
1. 商务的由来
商务实践活动先于商业,早在我国四五万年前的远古时代就已存在。不过在相当长时期内,“商务”一词在我国没有得到广泛使用,究其原因,不仅与我国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直接相关,而且与我国对外开放后大量引进西方经济管理学方面的著作有直接关系。故“商务”一词的释义存在多种语义上的差别。
在国内权威性的辞书中,“商务”一词比较少见。在众多的辞书中,唯有商务印书馆的《现代汉语词典》中收录了“商务”一词。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商务”一词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开始广泛使用。为与生产活动相对应,人们开始把生产企业直接从事的商业活动称为“商务活动”。在国内的经济管理学著作中,“商务”一词出现的频率也明显增多。但对“商务”如何定义则有很大分歧。在国内翻译的大量西方经济管理学著作中,人们通常将Business译为“商务”而将Marketing译为“营销”。Business在英文中是一个多义词,与商务相关的解释就有三种:①买卖、商业、贸易;②商店、工商企业;③营销性的事业。其中,第一种解释,可以理解为“商业”或“贸易”,即买卖商品;第二种解释,可以理解为“以交换方式实现生产经营目的的厂商行为”;第三种解释,可以理解为“一切以盈利为目的的事业”。这些不同的解释及Business在不同场合的使用,使中文中“商务”一词的含义产生明显差异。
2. 商务的定义
商务,是指以盈利为目的的微观经济主体出售和购买经济资源的各种活动的总称。
国内经济管理学论著和译著以及实际工作中,对“商务”概念的理解大体有四种。
1 商务就是买卖商品的事务。一切买卖商品和直接为买卖商品服务的活动都是商务;一切旨在达成商品交易的行为都是商务行为。
2 商务即市场营销。一切买卖商品的活动都是市场活动,都要以销售为中心。市场销售活动就是以销售为中心的市场活动,也就是商务活动营销与商务是一个概念的两种表述。
3 商务是指各种经济资源有偿转让的活动,包括物质产品、劳动、土地、资本、信息等的有偿转让。只要这种资源通过交换方式实现所有权的转移,那么,这种所有权转移的活动就是商务活动。
4 商务泛指一切营利性的事业。只要人们从事的活动是以盈利为目的,那么,这种活动就是商务活动,它包括了商业活动、生产活动和服务活动。
上述四种定义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主要分歧在于其定义的边界有宽窄之分。但各自都有其自身的缺陷。
第一种定义,虽然抓住了商务的核心内容,是一个简洁而实用的定义,具有很高的理论抽象性,但存在两个缺陷:一是买卖对象不具体,二是买卖主体不明确。
第二种定义,虽然有利于我们明确商务主体,将消费主体明确地排斥在商务主体之外,但把商务与营销混为一谈。英文中的Business和Marketing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第三种定义,虽然表述得较全面、具体,但同样没有明确界定商务的主体。企业在市场上购买用于进一步转售的商品才是商务行为。
第四种定义,虽然抓住了商务的直接目的是盈利,但将商务的外延扩大到一切营利性行为,把生产和全部服务行为都纳入其定义之中,范围过于宽泛。
因此,“商务是指以盈利为目的的微观经济主体出售和购买经济资源的各种活动的总称”的表述有利于我们明确商务活动的主体、客体、本质和范围,是一个概括性较强的定义。
1 商务的主体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微观经济主体,包括自然人和法人。不以盈利为目的的行为主体被排斥在商务概念之外,如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自己消费,不是商务主体;政府是行政组织,不以盈利为目的,其行为也不是商务行为。
2 商务的客体是可供买卖的所有经济资源,不仅包括有形商品和资产,而且包括无形商品和资产,如商品、服务性劳务、知识产权等。
3 商务的本质是通过买卖方式实现商品所有权的转移,它反映微观经济主体为获得收益的各种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易行为。一切不通过买卖方式而实现商品所有权转移的行为都不是商务行为,如国家征税、企业捐赠现金和实物等。
4 商务的范围包括直接买卖经济资源和为买卖经济资源服务的全部活动,如寻找货源与市场、筹集资金与人才、交易磋商、购销运存、风险防范、对外投资等。
3. 商务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对商务概念的界定,可以使我们完整地把握商务的定义。但在使用这一术语时,常会与一些相关术语发生碰撞,如商业、贸易、服务、营销、经营、商事、国际商务等。弄清商务与这些概念的联系与区别,有利于我们准确使用商务这一术语。
1 商务与商业、贸易、服务
1 商业。
通常指专门从事商品交换活动的独立的经济部门。它是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化,从生产部门中分离出来专门充当商品交换中介的流通行业,是商品交换的发达形式。这一概念范畴表示:第一,商业是一种商品交换行为,其职能是“专门对商品交换起中介作用”;第二,商业是一个独立的经济部门,它是从生产部门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商品交换活动的行业,没有从生产部门独立出来的商品交换活动不是商业行为;第三,商业是产销矛盾发展到商品生产者自身不能有效协调时的结果。可见,商业是一个特定的概念范畴,它不是指一切商品交换行为和活动,而是特指独立的专门从事商品交换活动的部门或部门行为。可见,商务与商业是两个有区别的概念,商务概念的外延比商业宽很多,它泛指一切贸易形式和贸易行为。
我国在传统经济体制下,商业分为国内商业即通常所讲的商业和对外商业即通常所讲的贸易。国内商业活动又分为生活资料交换活动即商业和生产资料交换活动即物资。这样,商业仅剩下国内生活资料交换活动了,使商业的概念范畴窄了又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和深化,生活资料与生产资料交换的界限被打破,对内对外商品交换的界限模糊,人们对商业概念的认识也开始深化。为了区别于传统商业的概念,还产生了“社会商业” 这一概念,这才使商业概念的外延拓宽为:泛指一切贸易形式和贸易行为。所以,从这一层面来理解,商业和商务又是一个含义相同的概念。
2 贸易。
贸易泛指一切商品买卖活动,是各种商品买卖行为的总称,分为货物贸易、技术贸易、服务贸易;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对外贸易;专业商业部门组织的贸易和生产企业组织的贸易;等等。可见,贸易与商务是一个相近的概念。
但是,贸易通常指各种买卖行为,而商务不仅包括组织商品买卖活动的直接事务,还包括为商品买卖活动服务的相关活动。如市场的调查研究,商业机会的寻找和创造,交易活动的磋商,商务合同的签订与履行,商务冲突的调解与仲裁,外部关系的协调与优化,市场的开拓与选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商务战略的制定与实施,经营风险的防范等。所以说,商务是以贸易为中心的各种相关活动的总和,其涵盖的范围比贸易要宽泛。
3 服务。
服务是与商务密切相关的概念范畴。但从经济学范畴看服务,通常指以提供劳务来满足人们某种特殊需要的经济行为。马克思指出:“服务这个词,一般来说不过是指这种劳动所提供的特殊的使用价值,就像其他一切商品也提供自己的特殊使用价值一样。但是,这种劳动的特殊使用价值在这里取得了‘服务’这个特殊名称,是因为劳动不是作为物,而是作为活动提供服务的。”
西方经济学则认为,服务是能够用于出售或连同产品一起出售的具有无形特征的活动。也就是说,服务是一种无形商品,能够用于出售,具有价值耗费了人类劳动和使用价值能为消费或用户提供满足感。事实上,服务和产品是一个永恒的范畴,创造服务的劳动是一种生产性劳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服务的特定概念是指可以用来交换的无形商品,包括一切以非物质形态体现出来的、能够满足消费需要的有偿劳动。从总体上看,服务可以分为直接满足消费者需要的服务性劳动如保姆劳动、演员劳动、提供信息等和与有形商品交易结合在一起的服务性劳动如产品或商品售前服务、售中服务、售后服务等。商务活动就是媒介产品有形产品和服务无形商品交易的服务性劳动。如下图所示:
从这个意义上看,商务是服务概念范畴的组成部分,服务活动包含了商务活动。不过,我们在讨论有形商品的交易时,商务表示为有形商品交易服务的活动;在讨论无形商品的交易包括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时,商务则表示为服务品交易服务的活动。
2 商务与营销、经营
营销是市场营销的简称,是从国外引进的一个术语,英文为Marketing,意指供给主体实现市场销售的各种活动,包括需求市场分析、以扩大销售为目的的产品、价格、分销渠道策略与促销手段的选择、售后服务、满足消费需求程度评价等。简单地说,营销就是整体销售活动,它是以市场需求市场为中心,以实现销售目标为任务的综合销售活动。
营销与商务有许多共同点:二者都是面向市场的活动;都要从企业整体出发思考问题;都面临市场风险;都是重视消费者需要的满足等。
不同之处在于:商务活动面对的是双向市场;扮演的是双重角色;决策面临双重环境。它把再生产的起点和终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因而是个比营销更能综合反映企业经营特征的概念。
经营与商务是一个密切相关的概念。
经营的本意是筹划和组织某项事务,如经营农业、经营商业、经营银行、经营慈善事业等。这是一个在我国改革开放后得到广泛应用的概念范畴。经营作为特定的经济范畴,在我国是1979年由第一机械工业部首先提出的,他们要求企业领导干部要树立市场观点、竞争观点和经营观点。
所谓经营观点就是企业要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面向市场和用户,充分挖掘各种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国家要求和消费者的需要。提出这一概念范畴是与改革开放紧密相关的。在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不存在经营问题,因为企业的人财物、产供销活动都是由国家计划统一安排的,也可以说是由政府统一经营的,企业只要按计划要求完成生产和配送任务就完成了其使命。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机制的逐步引入,企业的利益机制开始形成,市场的竞争机制开始建立,企业单纯按计划组织生产和配送产品已经不能实现其经济价值,企业的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的呼声日益提高,经营的概念逐步深入人心。
3 商务与商事
商务与商事是两个密切相关的概念,但商事与商务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商事是指一切商品生产和交换活动,即通常指自然人和法人所从事的全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活动,包括以盈利为目的的一切生产、服务和交易活动。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生产、服务活动都是面对市场的活动,都需要经过买卖方式才能实现产品或服务的价值,从而体现经济组织和个人从事经济活动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也就是说,一切生产和服务活动都离不开“商”,都要依靠交换媒介实现其经济使命。因此,一切以盈利为目的的生产、服务和交易活动都是商事活动。其活动的主体包括工厂、矿山、企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建筑施工公司、交通运输公司、商店、旅店、酒店、服务公司等各种营利性组织。
商务是指以交换为中心的全部活动。其活动的主体包括商事组织中从事交易活动的一个职能部门和专门媒介商品交换的营利性商业组织,如企业经营公司、商场、旅店、外贸公司、新华书店、物资供应公司、咨询公司等。
由于商品生产必然导致商品交换,因此,人们通常将商事和商务两个概念混淆使用,甚至相互替代,这是不可取的,应予澄清。
4 国内商务与国际商务
国际商务与国内商务有许多共同点和联系。第一,两种商务活动的最终目的一致。以企业为例,企业从事国际商务与从事国内商务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收益的最大化或股东权益的最大化。第二,两种商务活动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一致,即企业在国际商务经营过程中和国内商务经营过程中都遵循一些共同的基本原则,如质量管理、成本控制、市场开拓和人力资本管理等。第三,国内商务活动往往是企业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基础,并且多数企业同时经营着这两类业务。
但与国内商务相比,国际商务也有一些明显的特点。
1 国际商务面临着更为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
国际商务活动跨越不同的主权国家,这就决定了它要面临比国内商务活动更为复杂的商务环境,如由于各国政体和国体的差异而使企业可能面临着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税收制度及货币汇率制度等与国内不同;由于经济体制、经济政策、经济发展程度、基础设施水平等不同而使企业面临着与国内不同的经济环境;由于语言、文化传统、价值观、消费习惯等不同使企业面临着与国内不同的文化环境;由于自然环境、地理位置、资源禀赋等不同使企业面临着与国内不同的地理环境等。
2 国际商务面临着更大的风险。
风险是指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国际商务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这就意味着它将面临着较大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 政治风险。指由于政治制度不同和冲突带来的风险,如来自东道国的国有化政策、外汇管制、进口限制及政治制裁,来自东道国与母国的政治冲突、关系恶化等。
② 法律风险。指各国由于工商业法律、管理制度、贸易条规等不同带来的风险,诸如成文法和判例法对于一些具体商务活动的不同规定、各国对产品责任法的不同理解等。
③ 外汇风险。指由于两国汇率变动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如在以外币计价的交易中,由于该种外币与本币汇率发生变动而可能引起亏损的交易风险、由于意料不到的汇率变动使公司未来收益可能发生减少的经济风险等。
④ 税收风险。指由于财政政策意料之外的变化及有关税收政策的变化所带来的风险,如关税政策的调整、各国国内所得税政策的调整等。
⑤ 其他。诸如由于文化冲突带来的风险,由于种族、信仰不同带来的风险等。
3 国际商务决策的难度更大。
与国内商务决策相比,国际商务决策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第一,在影响决策的因素上,国际商务决策需要考虑的因素比国内商务决策更多、更复杂。这就要求决策者在决策时要综合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不但要考虑企业自身因素,还要考虑其他竞争者因素;不但要考虑东道国因素,还要考虑本国因素;不但要考虑经济方面的因素,还要考虑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因素。
第二,国际商务决策的重点和决策方法与国内商务有所不同。在国际商务决策上,企业根据不同的进入战略,在决策时重点有所不同。如出口,企业更多的是考虑本企业产品在东道国是否有质量和价格优势。而直接投资的决策则比较复杂,企业决策的重点在于分析自身在东道国经营活动中所具有的优势与劣势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种机遇与挑战。在分析方法上,国际商务决策对于法律、金融、地理知识及东道国文化因素的要求更高,对于分析的准确性要求更高。
第三,国际商务决策的难度和风险要比国内商务决策大。由于国际商务决策所涉及的不确定性因素多,企业自身不可控制的因素多,这就决定了国际商务决策的难度和风险比国内商务决策大。
1.1.2 商务活动的内容与范围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微观经济主体角度考察其再生产过程来看,商务活动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①为保证生产活动正常运行所进行的采购、销售、储存、运输等活动,这是微观经济主体最基本的商务活动;②为稳定微观经济主体与外部的经济联系及有效开展购销活动所进行的商情调研、商业机会选择、商务洽谈、合同签订与履行、商务纠纷冲突处理等活动,这是为生产和购销服务的商务活动;③为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和长期稳定发展所进行的塑造组织形象、制定和实施竞争战略、扩张经营资本、开拓新市场、防范经营风险等活动,这是战略性的商务活动。上述三个层次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完整的商务体系。
从上述商务活动三个层次的分析可知,商务活动的内容非常丰富,其范围包括营利性组织和个人除生产活动以外的全部对外经济活动。以现代商务组织——企业为例,商务活动的内容至少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1. 商情调研与发现商业机会
首先必须对其目标市场、服务对象和经营环境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为企业做出商务决策做好充分的准备。
2. 供给分析与选择商业机会
在现实生活中,商业机会随时随地都存在,通过商情调研可以发现一系列的商业机会,但并不是每个商业机会企业都能抓住,都能使其转化为盈利机会。一个营利性组织要使某个商业机会转化为盈利机会,不仅要从市场中找到满足消费需要的商业机会点,而且要认真分析供给状况和自身条件,把商业机会点与供给及自身条件有机结合起来。供给状况包括:①生产资料的供给状况,即是否具有生产和组织某种产品或服务供给的经济资源,获得这些资源需要花费多大的代价;②产品或服务的供给状况,即社会现存的产品或服务的供给能力,供给竞争的强度。自身条件包括生产能力、技术能力、开发和经营能力,也可以说就是企业自身的供给能力。如果商业机会与企业的自身条件和供给状况相适应,就能够迅速将商业机会转化为盈利机会;反之,就不能使商业机会转化为盈利机会。
3. 商务磋商与签订商务合同
现代商务活动是有组织的活动,除了直接面对最终消费者的零售业务活动外,大多数商务活动都是以合同为纽带的。要保证交易的顺利进行和合同的有效履行,商务主体之间首先要进行交易磋商,就交易的标的、价格、品质、数量等交易条件进行谈判,达到双方一致地进行交易的意思表示并通过契约的形式固定下来,使之成为约束双方交易行为的依据。即通过签订合同来明确商务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商务行为。
4. 商品购销与履行商务合同
传统的商务活动是从采购开始的,即以购买生产所需的经济资源为起点,经过生产过程创造出产品或服务后,再把产品或服务推销出去,最终实现产品或服务的价值。也就是说,传统的商务活动是围绕着生产进行的,以生产定采购,以生产定销售,生产是中心,商务为生产服务。现代商务活动是围绕着市场进行的,生产和商务活动都要以市场为中心,因此,现代商务活动以发现商业机会为起点,以商务合同为纽带,生产围绕着商务合同展开,购销运存活动的过程直接体现为履行商务合同的过程。当商务合同签订以后,商务活动的中心任务就是按合同要求组织好购销运存活动,保证合同的有效履行。
5. 对外关系与塑造企业形象
商务活动总是面对市场、面向外部的活动,企业与外部的各种经济联系,主要是通过商务活动实现的。由于商务活动面临的外部环境总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商务活动必须经常保持与外部环境的适应性,理顺企业与外部的关系,包括供应商、经销商、顾客、股东、竞争者、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传播媒体、政府部门、社区及社会团体等的关系。商务活动在理顺对外关系中的重要职能是:妥善处理商务冲突、讲求诚信交易、扩大对外宣传、塑造良好形象。
6. 制定实施竞争战略与保持企业长期发展
现代商务活动是有组织的整体活动,不能捞一把算一把、急功近利,不能只重视短期利益。有效的商务活动必须从企业的整体利益出发,注重长期发展,从战略高度规划商务活动。为此,现代商务活动要把制订和实施竞争战略作为重点,从企业的长期发展来确定商务竞争的目标、手段和方式,并始终围绕着企业的发展目标来展开商务竞争,把长远利益与短期效益有机地统一起来。
7. 稳定市场份额与开拓新市场领域
商务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企业的盈利目标。企业要实现一定的盈利目标,必须保持与自身生产技术和经营能力相适应的市场份额,即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价值能够有效转移至消费者和用户,市场份额相对稳定。因为产品或服务能否最终出售是实现企业利润的关键,只有有稳定的市场份额,才能有稳定的利润来源。同时,还必须不断开拓新的市场领域,包括:扩大原有产品或服务的市场范围,提高市场占有率;开发相关或连带产品和服务的市场领域;开发新产品,拓展新的产品和服务市场领域;等等。这是企业拓宽利润来源,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重要商务活动。
8. 资本营运与商务风险控制
形形色色的交易活动,归根结底是产权交易活动,商务的实质在于实现商品包括各种经济来源所有权的有偿转让。因此,企业商务活动的集中体现就是科学营运资本,有效达成产权交易。也就是说,如何有效营运资本是企业商务活动的最高形式。无论是资本营运还是商品交易都面临着一定的风险,由交易而产生的风险是商务风险,商务活动要面临大的风险,可能会带来大的收益,也可能会带来灾难性的损失。可见,如何有效控制商务风险,是企业商务活动的重要内容。
1.1.3 商务活动的重要性
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和商务是一对孪生兄弟,构成人类的基本活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是不能分离,甚至更加突出。上述分析表明,商务包括营利性组织的全部对外经济活动及其长期发展战略性问题。因此,做好商务工作,对于人类生活的丰富、企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极其重要。
1. 商务活动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社会生产的基本活动
人类社会在生产实践中先后创造了三种基本生产方式:一是以自给为目的的自然经济生产方式;二是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的的计划经济生产方式;三是以交换为目的的市场经济生产方式。自然经济生产方式和计划经济生产方式均不需要交换中介,不需要也不存在商务活动。市场经济生产方式是一种以交换为纽带的社会化生产方式,由分散性的个体和独立的微观经济组织自主决策,根据市场或他人的消费需要自由组织生产和供给。生产和供给的目的是通过满足他人消费需要来实现自己的产品或服务的交换价值,补偿其生产所费并获得盈利价值增值。可见,这种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方式离不开商务活动。
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务活动具有普遍性,一切以盈利为目的的活动都离不开商务活动。如创造价值的生产性活动,首先要通过商务活动获得生产必需的各种经济资源,然后组织生产,创造出可供他人消费的产品或服务,再通过商务活动将产品或服务转移到消费领域,最终实现产品或服务的价值。在这个生产过程中,商务活动既是起点,又是终点。没有商务,就没有创造价值的活动;也不可能实现产品或服务的价值,形成循环再生产过程。
2. 商务活动是面向市场的活动
商务活动与市场紧密相连,离开了市场就没有商务活动;市场作用越明显,商务活动就越重要。从商务组织活动的内容可知,各种商务活动都与市场紧密相关。商情调研是为了了解和分析需求市场,从中发现商机;分析供给及自身条件是为了掌握供给市场,选择商机,为生产创造良好条件;交易磋商、商品物流都是直接的市场行为;签订与履行商务合同是为了确立供给主体或需求市场的经济法律关系;商务组织与外界的冲突集中表现为市场冲突,其形象也集中体现为市场形象;商务组织与外部的经济联系是以市场为纽带形成的;营运资本必然要围绕着商战进行;制定与实施竞争战略是直接面对市场的商务行为;经营风险直接表现为市场风险;等等。总之,一切商务行为都是市场行为,商务组织适应市场的能力集中体现为其商务能力,增强其商务能力将使其保持与市场的适应性,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求得生存和发展空间。
3. 商务活动是塑造商务组织和市场形象的活动
商务与市场总是结合在一起的,互为条件、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互相影响。商务组织是市场的重要成员,市场需要有商务组织的参与和支持。商务能力不仅表现为适应市场的一种能力,而且表现为一种创造力,即能够营造一种和谐的市场环境,在顾客和社会公众中塑造一种良好的社会形象。繁荣有序的市场需要众多商务组织的积极参与和维护。从企业商务活动看,保持企业与市场的适应是商务活动的重要任务。因为企业只有在市场竞争中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但被动地适应市场的活动不是有效的商务活动。
有效的商务活动是一种能动地适应市场的活动。一方面,要根据变化了的市场情况适时调整企业的竞争战略和经营方式,恰当地采用营销手段,使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能够适应变化了的市场要求;另一方面,要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氛围,妥善处理各种商务冲突,协调好与顾客用户、供应者、股东、政府、新闻媒体、竞争者、社区及社会公众的关系,把扩大销售、增加利润与承担社会责任有机地统一起来,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良好的形象是商务组织和市场无形的资产,会对企业和市场的长期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做好商务工作是商务组织长期发展的客观要求。
4. 商务活动是决定营利性组织命运的活动
一个营利性组织能否长期生存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其盈利能力。盈利表明创造的产品或服务价值已经实现,不仅能够补偿其生产经营活动所费,而且产生了价值增值,可用于进一步扩大再生产;亏损则意味着其创造的产品或服务价值不能实现或没有完全实现,无法补偿其生产经营活动所费,只能进行萎缩再生产,在市场竞争中将被淘汰。
一个营利性组织盈利能力的强弱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资本实力、员工素质、管理水平、产品开发能力、商务能力等。这些因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商务能力。因为商机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只要能够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商机开展生产经济活动,就能够实现盈利目标。企业的商务能力差,就不可能选择到最有利可图的商机点,从而严重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企业的商务能力差,将直接制约着采购质量和销售质量,增加采购和销售成本,从而影响产品成本、降低经营利润;企业的商务能力差,就很难协调好企业与外部的经济关系,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企业的商务能力差,就不可能提高驾驭市场风险的能力,并将最终影响到企业的获利能力。
总之,商务活动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引导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务能力是商务组织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商务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商务组织经营的成败,决定着企业的命运。
1.1.4 商务活动的发展趋势
商业、流通、商务同属一个范畴。但商务受商业、流通的支配,商务影响和制约商业流通。
21世纪的经济将是以商业为主导、以商务为主体的经济。商务活动已进入人类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社会大分工及社会的发展,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并迎来了人人都参加与交换的商业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贸易一体化进程的深入,商业竞争将逐步取代政治纷争,国际交往将主要表现为商业交往。通过广泛的商业交往、交流和交易,可以实现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达到优势互补,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人类社会共同进步。商业原则将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随着市场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建立、发展和完善,商品服务贸易的国际化,商业综合能力将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力的基本标志。随着商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逐步提高与突出,这种存在的形式也由生存形式进入发展模式,并将转移到生活方式、消费模式。现代商业也就形成大商品、大商业、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表现为商业与服务的统一、传统商品与经济资源的统一、传统商业与现代商业的统一、数量商业与素质商业的统一、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统一、国内商业与国际贸易的统一,其行为演绎成不只是商业企业和自然人的个体行为,而是所有商业主体组织经济资源流通的全过程,也是社会整体商业的组织和协调。它不仅仅是部门经济行业性的经济行为,而且是国民经济运行的有机整体,是社会生产要素所有者全部关系的总和,关系到每一个部门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它不仅是发达的交换形式,是资源买卖的全体,也是对整个资源流通的组织和决策;它在国际经济中是处于中介和先导地位,它不是发达国家的专利,而成为世界各国存在的共同现象,利他行为;它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取决于社会对商业尊重的程度,开拓的深度和广度。
商业概念、内涵、地位、职能的这些革命性变化必然使商务出现前所未有的发展趋势,我们将其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
1. 商务要素细分化
过去,商务中的要素以有形的、刚性的形态为主,如有形商品、有形货币、有形资产等,如今更多无形的、柔性的、更高级形式的要素进入了商务,如无形商品、无形货币、无形资产等。原来以实物流转为主的商流,可分流为商流、物流、信息流、价值流等,分流为以实物形态存在的有形资产和可分割、可交易、可流动的以无形形态存在的无形资产;原来以产业资本为基本形态的资本循环与周转,分流为产业资本的流通、货币资本的流通、金融资本的流通、无形资本的流通或分流为有形资本的流通、无形资本的流通或虚拟资本的流通;原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媒介——货币,分流为与金银保持一定比例的有形货币和代表信用关系的无形货币;原来可以度量的劳动力价值和使用价值,分流为可以度量的和难以度量的劳动力价值和使用价值,在被使用过程中劳动力的体力支付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而脑力和智能的支付所发挥的效力则越来越大。
2. 商务地域扩大化
当代商务已经跨越了国界,一切国家的生产与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如果说过去商务受容量和密度、规模和速度的限制,不能达到真正的国际化,那么当代商务则用高科技、高智能和现代化的商务手段,几乎把所有国家都纳入了国际大流通的轨道。生产的社会化、需求与消费的社会化、服务的社会化、资本的社会化、住处的社会化,可以说进入流通的一切物质与非物质载体,都变得越来越社会化了,商务的社会化是所有进入流通的流通物质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
3. 商务手段信息化
信息进入流通成为最活跃的因素,信息化已经超出单一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黏合剂,这是当代商务最显著的特征。流通的本质是开放,是运动,是不断地在流通中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商务也就不可能是封闭、静止、局部的,它必须借助于信息的传递、沟通、中介、裂变功能,把商务主体之间、商务要素之间、商务环节之间、商务时空之间的隔阂消除,达到畅通无阻,效率提高。
4. 商务体系多维化
在当代商务中,既有实物形态的物质替换和流动,又有以无形为特征的能量释放和组合,还有信息的生产与传输、信息的波动性与不确定性,因此使商务成了一个开放的非线性、非单一性、非均衡性的多维化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既有组织体系的复合性,又有行为体系的复合性;既有活动区域的国内性也有地区范围的全球化;既有经营要素的传统性也有要素禀赋的现代性;既有经营眼光的近视性也有经营观念的战略性;既有经营工具的单一性也有方法手段的网络化。
5. 商务边界模糊化
社会生产力的加速发展,科技创新步伐的加快,使一切可以用于交换的要素都纳入了流通的范畴,工业经济时代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相对独立的形态逐渐隐退,社会的分工和交易都融进了流通,体现了“生产中生产着流通,流通中流通着生产”。即生产是流通中的生产,更多的产品无法在一个国度、一个地区、一个工厂或由一条生产线、一个工序完成;分工是流通中的分工,社会化的流通把各个“部件”配置在最能发挥效用的地方;交易是流通中的交易,所有进入流通的要素的交换价值的实现必然伴随着自身的流动;消费是流通中的消费,消费的主体就是流通中的劳动力所有者、资本所有者或企业家等以人的形态存在于社会的有生命、有思想的生灵。在这种情况下,流通成了所有要素的集合,因此商务活动过程中售卖经济资源的活动边界难以准确划定。
6. 商务组织新式化
流通革命使过去生产领域的利润向流通中的分销领域转移,将以市场消费需求为起点,围绕满足即期消费需求、开发潜在消费需求、创造崭新需求形成新的流通组织形式。一是形成社会化的物流配置体系,以第三方物流为纽带组成供应链、销售链,重建新型分销体系;二是形成一批超大型的跨国流通企业集团,以正规连锁、自愿连锁、特许连锁等形式,通过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使企业的组织成本极小化,从而使企业的边际极大化;三是形成各种有别于传统的经营业态,如超级市场、仓储式商场、便利店、无店铺销售等新型业态,并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
为使全球化的大流通顺畅无阻,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更新的流通组织形式。一是形成了世界性的协调和平衡全球贸易、投资和金融运作的组织,如世界贸易组织WTO、世界银行世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二是形成了若干流通圈俗称商业圈,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三是形成了适应新经济要求的新型市场,特别是无形市场,如电子商务、网上商店、无纸贸易等。
1.2 商 务 理 论
为使商务活动由自发变为自觉,必须以商务理论为支撑和指导。商务理论主要由商品流通规律、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和竞争理论五个部分组成。
1.2.1 商品流通的规律
商业、流通、商务几乎是含义相同的概念。商务活动是组织商品流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所应遵循的规律是共同的。在流通中,有许多经济规律在发挥作用。有些规律是贯穿于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但在流通过程中又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另外一些规律则基本是流通过程所特有的,或者主要是在流通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因此,流通规律也就是商务活动所应遵循的规律。这些规律主要包括竞争规律、平均利润率规律、供求规律、商品自愿让渡规律等。
1. 竞争规律
此处的竞争,是指经济活动中的不同经济主体为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经营中采取的争夺市场或客户的活动,它通常会导致此消彼长的结果。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经济组织是否被淘汰,是否能维持生存及是否能求得发展,完全取决于它的经营活动是否较之于其他经营者更加符合社会的需要,因而更能为社会所接受,此外不取决于其他任何因素。所以,竞争规律是调节各经济组织之间的利益、决定各经济组织之间及各经济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发展的基本规律。
按照参加者的身份不同,竞争无非可以分为三类:①卖方之间为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而进行的竞争;②买方之间为争取卖方而进行的竞争;③卖方与买方之间为压价或抬高价格而进行的竞争。可以看出,尽管各经济组织在其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中都会考虑竞争问题并总是尽力争取有利的竞争结果,尽管竞争的形式多样、手段各异,但只有在市场上,在他们所生产或经营的商品的实际流通中竞争才能现实地表现出来。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认为,竞争是流通领域特有的规律。
这三类竞争并不是同等重要的。在市场经济的发达阶段,第一类竞争即卖方之间的竞争将最具决定意义。流通的基本职能是将商品从生产领域转移到消费领域,这一基本职能决定了竞争流动与商品及提供商品的活动紧密相关。①竞争必然围绕商品的使用价值进行,谁提供的商品在质量、品种、花色、式样等方面优于其他企业的同类产品,谁就能够博得顾客的好评,就能争取更多的顾客,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②在同商品同质量的情况下,竞争表现为价格竞争。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较低的价格对于顾客自然有着更大的吸引力,一个企业若能以较其他企业更低的价格出售商品,必然会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这要求商品生产或经营者努力改善经营管理、降低成本,使自己生产经营的商品中所包含的个别劳动量低于社会平均的劳动量。③服务质量的竞争。在多个企业生产或经营同一种同质同价的商品情况下,谁能为顾客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谁就更能博得顾客的认同,就能产生更大的亲密感和吸引力,就能在竞争中取胜。但这并不是说服务质量方面的竞争只有在商品达到高质量、低价格的情况下才有效,实际上,服务质量的竞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因商品质量较低或价格较高这一不利条件所导致的竞争中的被动。
2. 平均利润率规律
所谓平均利润率规律,是指社会各个生产部门之间,通过竞争而使资本利润率平均化。
平均利润率规律是价值规律的真实体现。价值规律是全局性的规律。在现实的市场经济运行中,价值规律有着独特的表现形式。当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后,由于资本成为再生产的决定力量,而无差别的资本有着追求无差别的剩余价值的权利,使商品的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使价值规律只有通过平均利润率规律才得以间接地体现出来。由于利润率的平均化,价值相应地表现为生产价格,即各个生产部门的商品价格,等于部门的平均生产成本加社会平均利润。虽然这一转化并不改变商品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这一本质,从而不改变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在流通中,在现实的商品交换中,交换的尺度却由商品价值让位给了商品的生产价格,即商品按照生产价格进行交换。在具体的交易场合,商品的市场价格或许与其生产价格发生背离,市场价格围绕着生产价格波动,但在长期内却趋近于生产价格。
传统的观点认为,平均利润率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只有资本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平均利润率才会发生作用。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资本家追逐利润、进行竞争的必然结果,是资本主义经济的一种内在趋势。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运行中企业日益成为以盈利为目的经济主体,随着竞争机制的产生和确立,我们可以越来越清楚地看到,即使在公有经济部门之间,利润率也表现出平均化趋势。由此看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只要资本资金还是生产的要素条件,只要经济组织还以盈利最大化为导向,只要各个不同生产部门之间存在着竞争和资金的转移,那么,平均利润率规律就仍然是客观的必然。
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它的主要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商品按照价值量进行交换。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价格。商品的等价交换,也就是要求价格符合价值。然而,这只是一个长期的平均趋势。事实上,价格围绕价值在竞争中根据供求变动而上下波动。这正是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社会借以发挥其作用的具体形式。“只有通过竞争的波动从而通过商品价格的变化,商品生产的价值规律才能得到贯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这一点才能成为现实。”
3. 供求规律
供求规律,是指供给要通过商品需求来实现,需求又要由商品供给来满足。供求双方要求彼此互相适应。商品供给与社会需求必须互相平衡,这是供求双方矛盾运动的内在规律。但是,双方的相互适应和平衡是在周期性的波动中实现的。
商品供求关系,是指一定时间内商品供给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对比关系。流通是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的运动,生产者表现为供应的一方,而消费者表现为需求一方。为使这种运动能够实现,商品的供应和需求客观上要相互适应和平衡。商品供给是处在市场上的商品,是向市场提供的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产品的总和。商品需求是指市场上出现的对商品有货币支付能力的需求,即对不同使用价值的社会需求。
商品的市场价格由其本身的价值生产价格所决定,但商品的供求关系影响着价格与价值的背离程度,当商品的供给大于需求时,商品的价格就会低于价值生产价格,并且其低的程度与供大于求的程度相关。在价格较低的情况下,供应方所耗费的劳动难以得到充分的补偿,而需求一方则可以得到高额的利益,利益的驱动将促使生产能力向外转移,这样较低的价格有抑制供给、刺激需求的功效,使二者渐趋平衡。而当商品的供给小于需求时,商品的价格就会高于商品价值生产价格,而其高的程度与供小于求的程度相关。在价格较高的情况下,供应方一般都能得到额外的程度相关。在价格较高的情况下,供应方一般都能得到额外的利益,而需求一方则要付出较高的代价;此时,利益的驱动将使生产能力向内转移,这样较高的价格有刺激供给、抑制需求的功效,同样也能促使供求关系趋于平衡。
4. 商品自愿让渡规律
商品自愿让渡规律,是指进行商品交换的双方,必须在同时自愿的条件下,才能达成交换。换句话说,就是在商品交换中,一方面是要按照等量原则实现商品的价值,另一方面是要取得与其消费需要相适应的使用价值,这两个基本点是互为条件的。
商品交换过程中的这种自愿让渡或自愿成交的规律,是由商品本身的二重性——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以及交换双方具有平等的权利所决定的。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作为商品生产者,他不需要自己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需要商品的价值,但是商品本身是不能自己表现自身的价值的,它只能由另一个商品的使用价值来表现。因此,生产者只有通过交换才能实现商品价值,商品的购买者才能取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在一般情况下,商品所有者只有在交换价格接近商品价值时才能出售商品,否则便不能充分地补偿其在生产商品的过程中所耗费的劳动。假使如此,轻则影响下一步的扩大生产经营,重则不能保障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简单再生产,那么他就不愿让渡自己的商品。
等价交换是自愿让渡的必要条件。因为在不等价交换的情况下,必然有一方承受价值的损失,因而便不会自愿,但它毕竟还不是自愿让渡的充分条件。这个条件之所以不充分,原因在于它或多或少地忽略了不同商品所有者的自主选择权利。在商品交换中,互相对立的仅仅是权利平等的商品所有者,在市场上,无论是卖方还是买方,都有着等价交换的选择机会,他们之所以做出一种选择而放弃另外的选择,是因为他们作为价值量相等的商品或货币所有者具有平等的权利,这种权利保障了他们的选择意愿使得他们的选择不受任何力量的干预或制约。如果站在卖方的角度看,他的目标就是争取最大的市场占有率,因而只要能获得与自身所拥有的商品所包含价值量相等的货币就可以成交;而站在消费者角度看,则除了要有等价交换的条件外,还必须要有自愿让渡的选择机会来体现和保障他们作为货币所有者的权利。
1.2.2 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探讨国际贸易发生的内在原因、贸易条件及其利益分配等问题。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包括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等。
1. 绝对优势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是由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其1776年发表的名著《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一书中提出的。在《国富论》中,斯密批驳了重商主义学说的观点,认为一国的财富应当是公民获得的物质与服务,因此财富应以社会所生产的商品和服务来衡量,而不能够用货币来衡量。斯密认为,如果一国一味地追求贸易顺差,只会导致国内货币数量增加,商品价格上涨,从而带来出口商品竞争力的下降。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首次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并论证了自由贸易的有效性。亚当斯密被认为是自由经济和自由贸易理论的先驱,《国富论》一书的出版也被认为是自由经济和自由贸易理论诞生的标志。亚当斯密的主要观点如下。
1 各国均有自己的绝对优势
亚当斯密认为,每个国家都有可能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拥有自己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从而在生产该产品上比别的国家更具有效率,即绝对优势。一国有利的生产条件可以来自自然优势,如地理条件、气候条件等,也可以来自后天优势,如生产技术优势和加工技术优势等。
2 国际分工与绝对优势
亚当斯密首次提出了分工与专业化的思想,认为分工和专业化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各国可以根据自己拥有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国际分工,专业化地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与其他国家相互交换而获得更多的利益。
3 自由贸易是有效的
亚当斯密认为各国按照绝对优势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会促使世界各国生产资源、劳动力资源和资本资源得到最有效地利用,而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国家间自由贸易将会使各国的物质财富和国民福利都得到增加。
2. 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是由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在其1817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提出的。大卫李嘉图以英国和葡萄牙进行贸易为例,认为比较优势是国际分工和贸易的依据,即使那些不具备绝对优势的国家也可以进行国际贸易,并从国际分工和贸易中获得利益。
在大卫李嘉图的举例中,葡萄牙生产一个单位的酒需要80个工时,生产一个单位的毛呢需要90工时,英国生产同量的酒和毛呢分别需要的时间为120工时和100工时。很显然,葡萄牙在这两种产品的生产中均具有绝对优势,但在生产酒上的优势相对毛呢更大。因此,葡萄牙可以集中全部资源集中生产酒,然后用酒去交换英国生产的毛呢,而英国则相反,可以集中全部的资源生产毛呢,然后用毛呢去交换葡萄牙生产的酒,这样两国在国际分工和贸易中均可以获得利益在此例中,假定酒和毛呢的交换比率为1∶1,则葡萄牙用一单位的酒交换英国毛呢要比在本国生产毛呢节约10个工时;而英国用一单位的毛呢交换葡萄牙的酒要比在本国生产酒节约20个工时。
根据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即使是一个国家在两种产品生产上都处于绝对有利地位,而另一个国家都处于绝对不利的地位时,只要绝对有利的程度或绝对不利的程度不同,两国之间就可以进行分工,前者专门生产自己最有利的产品,后者专门生产自己不利程度最小的产品,这样,双方都能够从生产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比较优势理论比绝对优势理论更全面地揭示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但该理论并未就国际贸易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如各国产品成本差异的原因和贸易利益分配等问题进行分析。
3. 要素禀赋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由瑞典经济学家伊利赫克歇尔E.Heckscher和伯力蒂俄林B.Ohlin于20世纪初共同创立。要素禀赋理论通过对相互依存的价格体系的分析,用生产要素的充裕和稀缺来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认为国家间商品价格的相对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而价格的相对差异则是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的不同,即要素的相对价格不同所决定的。因此,该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应生产和出口那些生产要素充裕的产品,即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那些本国生产要素稀缺的产品,即自己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俄林还提出,自由的国际贸易不仅可以弥补要素缺乏流动性的不足,而且还可以通过商品价格的均等化,使同种要素的报酬趋于均等。20世纪4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谬尔森P.Samuelson也论证了自由贸易将会导致要素价格的均等化,进一步发展了要素禀赋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以与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完全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国际贸易发生的深层次原因。该理论的基本观点:即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所导致的各国产品价格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理论原因。要素禀赋理论在国际贸易理论发展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与比较优势理论并列为国际贸易中的两大基石。但该理论体系是建立在一系列的假设条件之上的,忽略了现实经济中的动态因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因而得出的结论与各国国际贸易的现实状况有一定的差距。1947年,美国经济学家列昂惕夫W.Leontief对美国的进口产品和出口产品的结构进行了验证。美国作为一个世界上资本最充裕的国家,按照要素禀赋理论的观点,其出口的应主要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的应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但列昂惕夫验证的结果却与要素禀赋理论的观点完全相反,即美国主要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的却主要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一验证结果被称之为“列昂惕夫悖论”或“列昂惕夫之谜”。列昂惕夫对此悖论的解释是:美国的劳动力与外国的劳动力相比较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因此,在资本数量不变的情况下,美国成为一个劳动力充裕的国家,故应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4. 新贸易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国际贸易领域内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诸如产业内贸易迅速发展、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比重扩大、知识型产品贸易增长速度超过了一般商品贸易的增长等。面对国际贸易这些新的情况,传统的以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为基础的国际贸易理论已无法解释。在此背景下,许多学者提出了一些所谓的“新贸易理论”。以下就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进行简单介绍。
1 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T.W.Schultz提出,用以解释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和贸易模式的确定。舒尔茨将资本分为两类:一类是物质资本有形资本,主要指厂房、机器设备和原材料等;另一类资本是人力资本无形资本,指寓于人体中的智能,主要表现为企业员工的文化水平、生产技能、管理才能和健康状况等。物质资本是物质资料投资的结果,同样,人力资本也是对人力投资的结果。舒尔茨认为,各国人民的天赋是相近的,劳动力质量或企业人员智能的差别是后天人力投资,主要是对教育投资的不同而形成的。在国际贸易中,美国等西方国家在高技术知识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中具有比较优势,是因为这些国家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本;而技术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出口的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是因为这些国家人力资本比较缺乏。
2 需求相似理论
需求相似理论由瑞典经济学家林德B.Linder于1961年提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解释工业化国家之间贸易的著名理论之一。林德认为,一种工业品要成为潜在的出口产品,必须是一种在本国消费或投资生产的产品,即产品出口的可能性取决于它的国内需求。由于厂商不可能一开始就生产本国市场没有需求而只是为了满足自己所不熟悉的外国市场需求的产品,所以当两个国家的需求结构越相似时,这两个国家之间进行贸易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两个国家的需求结构完全一样,那么,一个国家所有可能进出口的产品也就是另一个国家可能进出口的产品。林德还认为,各个国家人均收入水平是影响各国居民需求结构的最主要因素。各个国家之间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其需求结构就越相似,相互之间的需求也就越大;各国之间人均收入水平差距越大,则需求结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