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透过器物看历史(全6册)
》
售價:HK$
490.6
《
我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读名画
》
售價:HK$
109.8
《
尼罗河往事:古埃及文明4000年
》
售價:HK$
76.2
《
一个人·谁也不是·十万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反思自我的巅峰之作)
》
售價:HK$
54.9
《
重写晚明史(全5册 精装)
》
售價:HK$
781.8
《
汉末晋初之际政治研究
》
售價:HK$
132.2
《
强者破局:资治通鉴成事之道
》
售價:HK$
80.6
《
鸣沙丛书·鼎革: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
售價:HK$
121.0
|
編輯推薦: |
致敬1980年代
难以忘怀的时代记忆
不可磨灭的青春经历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一部反映20世纪80年代中专学校学生生活的小说。作者塑造了姜正、孙娜丽、杨岚、艾春雪等鲜活的人物形象,描写了那一代人的亲情、友情、爱情,反映了他们的生活、恋爱态度,表现了一代青年为梦想奋斗的决心和抱负,展示了具有理想主义浪漫气质的人生画卷。
|
關於作者: |
张瑞海,1962年生,1985年毕业于沈阳铁路机械学校。毕业后在昌平机车车辆机械厂担任技术员、工会宣传干部。1998年到劳动午报社工作,担任记者、编辑、采编部门主任、副总编辑、党支部书记,现任北京市职工服务中心(北京市技术交流中心)党总支书记、副主任。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
一
1982年9月21日晚上,被誉为世界最大客运站的北京火车站灯火辉煌,人潮如涌,熙来攘往,热闹非凡。
在开往东北方向的候车室里,有两个青年男女,站在东北角的栏杆旁谈笑。男青年身材高挑,面部微红,上身穿一件绿色的确良上衣,下身穿一件深茶色筒裤,脚上穿一双布底条绒鞋。女青年体态微胖,中等个儿,面部白净,嘴唇左下角有一颗豌豆粒儿大小的黑痣,上身穿一件碎花的确良衬衫,下身穿一件浅蓝色筒裤,脚上穿一双白塑料底布鞋。
“快上车了,你姨咋还不来送你呢?”她看了一下表,两眼望着他。
“放心吧,她会来的。”他望着候车室的进口处,心里不免有些着急。
时间到了8点半,大厅里响起女播音员甜润的声音:“各位旅客,由本站开往沈阳方向的153次列车,开始检票上车了,列车在第3站台……”
候车室沸腾了,声音嘈杂。
两个男女青年各自携带行李,跟在长龙似的队伍后面缓缓移动。
“姜正,快把你的东西给我!”一位30岁左右的中年妇女,额头挂着汗珠儿,手里拎着满满一兜水果跑过来,“你帮她拿行李。”
姜正的行李已背在身上,他怕麻烦,忙说:“姨,您帮杨岚拿行李吧。”
“姨,您别听他的话!”杨岚笑讽道,“别看他是小伙子,不见得比我有力气,您用不着帮我,还是帮他吧。”
听了杨岚的话,姜正没有反驳,因为他了解这位“假小子”!
姨无奈,见背不成行李,便随手抢过杨岚手里的提包。
“哎哟我的妈呀,好不容易挤上来啦!”杨岚进了车厢,找到了座位。
“也真怪,离开车还有半个小时呢,慢慢上车,有什么可挤的?大家偏不,好像列车即刻出发一样!”
“你这个大白薯,骨碌在我后边了吧?”杨岚看着满头冒汗的姜正,一边接行李,一边戏谑道。
“我是白薯,你是山药!我听说山药还不如白薯呢!”姜正还击道,“啥时候你能改掉你那高声大嚷的男性脾气呢?”
“好,我闭嘴,闭上我该死的嘴行了吧?”杨岚说完,“扑哧”一声笑了,因为她看见正在窗外的姜正的姨了:“姨,您别见怪,我就这脾气。”
姨把兜里的苹果、梨,从窗口递给姜正。
杨岚去整行李,安顿好。尽管她有比姜正富余的力气,然而也禁不住一个劲儿地折腾,也满额挂汗珠儿了。
时间过得很快,眨眼工夫二十几分钟过去了,车厢里渐渐平息下来。
夜晚,没有风,一弯上弦月洒下微弱的光,融在月台上的灯光里。月台上站满了人。除了服务员以外,该都是送亲友的吧?中国人的习惯,一向把送亲友看得非常重要,他们站在那儿,明知道自己在亲友上车前,不能把心里的千言万语都向他们说尽了;明知道自己不来送,列车也要运行,亲友也要离开,但他们还是来了……
列车出发的时间快到了。
“姜正,”站在窗外的姨将头靠近窗前,“火车开走后,你俩多吃点儿水果,头一次坐火车,心里有火……”她好像还要说什么,但只是抿了一下额前的几根青丝,便离开了窗前。
这一微小的动作,被平时观察入微的姜正看在眼里。他想:姨还有啥要说的呢?
姜正和杨岚是上午一起到北京的,他俩来自京郊农村,从初中到高中都是同学,今年参加高考,同被阳城铁路机械学校录取。
零零……列车启动的铃声响了,随即车轮开始转动了。
“姜正,记住,姨和妈一样,有困难,给姨来信呀……”随着列车向前移动,姨抑制不住感情的冲动,泪水充盈了她的眼眶。
姜正望着窗外,不敢直视姨的眼睛,他心里也很不是滋味儿。
姨仍在前行,随着火车加速她也加速。此时,一种母性的若有所失的怜爱之情涌上她的心头。啊,儿行千里母担忧!姜正,你知道吗?她不再跑了,她最后一瞥,看到了姜正向她挥动着的手。她是一位多愁善感的女性,为了让姜正走出黄土地,她不知给姜正买了多少参考书,给他说了多少鼓励话儿。她盼他考上,等他考上了,她又淌泪了,不愿他到千里之外的异乡去。她担心:他离家千里之遥,又是个农村孩子,生活会自理吗?就为这,她不止一次淌下热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