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我们为什么会做梦:让梦不再神秘的新科学
》
售價:HK$
77.3
《
算法图解(第2版)
》
售價:HK$
78.2
《
科学的奇幻之旅
》
售價:HK$
77.3
《
画艺循谱:晚明的画谱与消闲
》
售價:HK$
143.4
《
新民说·现实政治史:从马基雅维利到基辛格
》
售價:HK$
99.7
《
宽容是件奢侈品(人生360度·一分钟经典故事)
》
售價:HK$
44.6
《
甲骨拼合六集
》
售價:HK$
333.8
《
视觉美食家:商业摄影实战与创意解析
》
售價:HK$
132.2
|
編輯推薦: |
一场全新的出境旅行方式正在悄然兴起:一边创业,一边旅行
《爸爸去哪儿2》强力推荐的地方,《霍比特人》和《魔戒》的故乡,百分百纯净的蓝天白云。
从日薪几千元的海归白富美到新西兰路上的女汉子——重新上路,寻找另外一个自己,旅行不是生命的全部,但在生命有了豁口的时候,旅行可以让生命在豁口中重新发芽
租车自驾+民宿+骑马+美食+一人一汤温泉+葡萄园里偶遇“贾宝玉”=我的新西兰创业旅行。去哪儿网攻略推荐
视觉志、十点读书、一块儿去旅行等自媒体推荐
畅销书《在大理的星空下接吻》的作者东子推荐
近80幅新西兰高清美图
|
內容簡介: |
去哪儿网攻略力荐,全彩印刷。19岁就走向世界的80后美女海归,在瑞士说德语,念大学,随后游历于欧洲各国,2012年辞去日薪千元的口译工作,开始创业,在全世界寻找伙伴,项目是海外马术夏令营,组织国内学习马术的孩子到马术发达国家参加课程学习,于是有了这一次前前后后长达半年的新西兰之行,全程以自驾+民宿的方式,讲述在新西兰的24段旅行故事,感受南北的美食、美景和户外运动。每个故事后面配有订房、租车、购物的网站或者旅游小贴士,融文艺与实用于一体。这次前前后后大半年的新西兰创业之旅,不像纯粹的生活,也绝不是简单的旅行。比生活多了份刺激,比旅行多了份现实。
|
關於作者: |
杨乐,80后海归,19岁走向世界。在瑞士,说德语,念大学,游历欧洲各国,2012年辞去日薪几千元的口译工作,开始创业,在全世界寻找伙伴,在新西兰忘不了李白、《红楼梦》、《浮生六记》,用中国古典的诗情画意来“读”新西兰的纯净与美丽,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这次前前后后大半年的新西兰创业之旅,不像纯粹的生活,也绝不是简单的旅行。比生活多了份刺激,比旅行多了份现实。
|
目錄:
|
01 不宜出行
02 最爱马的人和能疗伤的蜂蜜
03 毛利酋长的海滨牧场
04 在都市与乡村间游荡
05 霍比特人在家吗?
06 有马场的新西兰中学
08 家里有温泉
09 “大瑞士”新西兰
10 最荒野,最狂野
11 在新西兰养小孩
12 在“风都”惠灵顿做公务员
13 惠灵顿后花园
14 北岛,南岛
15 葡萄园里住了个“贾宝玉”
16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雪山
17 马球,也可以很平民
18 感谢孤独在圣湖等我
19 ELLA,ELLA,皇后镇的她
20在阁楼里,陪你一起老
21 众里寻她千百度,此处,此处
22 双城记,姐妹花
23 在新西兰上天入地
24 购物也有惊喜?
|
內容試閱:
|
霍比特人在家吗?
如果说有一个人让新西兰一夜成名,那就非Peter Jackson莫属了。他不仅是新西兰本土人,他执导的电影《魔戒三部曲》和《霍比特人三部曲》的许多外景也取自新西兰的原始风光。电影中霍比特人的故乡Shire(夏尔郡)静谧悠远,而夏尔郡的取景地Matamata(玛塔玛塔)就在奥克兰往南不远的地方。行前甚至不知道这个地方,也根本没列在考察清单里。但既然在南行的必经之路上,又恰逢周末,何不“偷得浮生半日闲”?
离Matamata越近,眼前也越来越青葱明秀。就在那一转弯的凝眸,前方一片冰清玉洁的粉白!
旅途总是会不断的提醒我,有时候路边的风景比终点重要。所以,我的旅行基本不赶路,常常为了不知名的花花草草而停留。
这原来是一个教堂,院内种的是玉兰。远观如一团粉云,近看却已落得一地旖旎。我不禁有些唏嘘,时才初春,玉雪尚未消融,便已如此,当真是“明媚鲜妍能几时”。Robin Williams(罗宾威廉姆斯)的电影“死亡诗社(Dead poets society)”里不断提到一个拉丁词“Carpe Diem”,意思是“活在当下”。我想,对生命的尊重莫过于此吧。如果玉兰破芽之时绽放之间,便与她两两相望,就算是她弹指间飞过墙外,也不算辜负了她曾经的韶华。
这时,教堂门开了。一身黑色长袍的牧师站在门口,跟每个人握手告别。待人群离开,我走过去,问牧师是否可以参观教堂。牧师中等身材,一脸和气,亲切地带我进去参观,等我拍照。这是一个普通的基督教教堂,石头外墙,小窗长椅。
告别的时候,牧师希望为我做一个祷告。他问了我的名字以及来新西兰的目的。然后我们闭上眼,牧师不紧不慢地向上帝传达我们的感谢以及寻求上帝对我的祝福。
“谦卑”是我从基督教里学到最让人感动的东西。不管信徒的身份地位如何,在上帝面前都是卑微的,因为他相信所有的一切都是上帝给予的;待人接物也是谦卑的,因为上帝无时无刻不在看。世人都说马术能培养贵族气质。贵族气质,不在驾驭,而在敬畏。马术的最高境界是人与马的完美配合。若要寻求马的配合,则必敬畏它:尊重它的身体状况,尊重它的脾气秉性,尊重它的心情感受。 马术比赛结束后,不论马儿表现如何,骑手都拍拍它脖子表示感谢。因为尊重马,骑手的高贵之气才不显而明。
Matamata镇同样地小,但与别镇不同的是,镇上有一座霍比特人茅屋。当地人聪明地把i-site(游客信息中心)建成电影里的样子,一眼就能找到,又让人铭记。新西兰每个城镇都有游客信息中心,除了吃喝玩乐的各类册子,通常还配有工作人员。他们就像当地的百事通,脑子里的信息比册子还齐全。
电影的威力在于它可以营造一个世界。即便知道这个世界是虚构的,也丝毫不能阻挡人们的热情。满足热情的代价却可高可低,参观Hobbiton(霍比屯)时长一个半小时,门票是75纽币,近400元人民币。
绿遍山原白满川“绿”是霍比屯在我脑海里留下的烙印。没有高山,没有深涧,没有繁花,没有奇草。它就在那里,静静地绿,绿到心生凉意。Alexander(亚历山大)当初买下这片地的时候,只想着好好牧一辈子羊。而魔戒剧组偏偏就选中了他的农场作为外景拍摄地,因为农场有一个湖泊、一棵苍天大树和绵延起伏的草地,像极了托尔金的描绘。1999年动工的时候,连新西兰军队都动用了。从外界通往霍比屯的长1.5km的公路就是军队修建的。改造工程浩浩荡荡:37个霍比特人洞穴要凿挖,树木要移栽,双拱桥要建造,绿龙酒吧和磨坊要重新铺顶。袋底洞上方原先生长的橡树不合导演之意,于是被砍倒。取而代之的新橡树重达26吨,于是所有枝干被编号后分解,再运到霍比屯进行组装。树上的叶子是从台湾运来的人造叶子,并由工作人员一片一片装上去。农场没有电力设施,为了拍摄过程的用电需要,还运来了发电机。导演的吹毛求疵让剧组深受其苦,因为那棵新橡树叶子的颜色在监视屏里不太完美,导演就要求工作人员架着梯子把所有叶子重新刷了个遍;有一个洞穴仅仅因为一块砖出了点问题就得推倒重建。
《魔戒》拍摄结束之后,一多半霍比特人洞穴被拆。亚历山大一家考虑之后决定把农场向游客开放。于是被拆的洞穴才得以恢复。
如今的亚历山大农场虽没有了往日与世隔绝的宁静,但它与全世界分享了这份悠然自得的美景。每半小时放进一拨游客,最多40名,由讲解员带领,将人群最大可能地分散在各个点而不至于让一个地方爆棚。
亚历山大农场有自己的B&B,可我的运气还没有好到可以捡漏。晚上住到了距离镇上10公里的Sunset(日落),而我刚好在日落时分找到了它。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在这里才看出昨夜有雨,泥径叶落,枝乱花残。虽如此,却无破败之感,仿佛是误入了神秘花园。院里没有一处像被刻意打理过的样子,万物皆按其心意生长。最欢乐的该是那棵松树了吧,长得那么旁若无人,目空一切。极少在私人庭院里看到这么高的树,平添了多少古意!客房与主人房是互相独立的房子,外装都是简约的现代风格。边上种了一圈灌木和花树,算是跟邻居有了地界。邻居家养奶牛,隔院飘来阵阵牛粪味,田园生活的气息顿时立体了起来。
客房还是让我小惊喜了一下。双门落地窗,香槟色铺就的大床,窗帘与床罩使用同款布料,体现主人的用心和审美。早餐已提前备好,放在客房的小操作间里,因为主人每天一早要上班,怕与客人的时间不好协调。没有零钱找,女主人爽快地少收我10纽币的房钱。在告诉我如何找到餐厅后,她便向我告晚安。如此简单随意,让人自在。
仿佛清水不断地被加入墨汁,天空渐次染黑,待我准备开车觅食之际,夜色竟已浓得化不开。大概是声响和车灯惊动了住在这里的动物,我的车差点撞到了一只。它的体型比松鼠大几倍,但动作迅速,让我无法在黑夜里看清它的身影。后来,我经常在新西兰的公路上看到这类动物被碾压过的身体,虽让人不忍直视,但同时也对这个国家的生态赞叹不已。
路灯依然不算乡村公路上的必需品。两条车灯的怯意在黑夜面前无处遁形。就像不喜欢睡觉的儿时,偷偷跑出家门,在草窝里抓蟋蟀,提着手电筒,也提着一颗悬吊吊的心。
如同在大海中寻找孤岛一般,终于找到了一家餐厅,这是开车出去几公里后看到的第一盏而且是唯一一盏灯光。餐厅里响着电视的声音,一个空荡荡的台球桌,一对默然用餐的中年夫妇。寂寥得有些瘆人。我立刻决定要一份匹萨带走。
就着冷匹萨,偎在油汀旁,放着碟片《霍比特人》,我度过了这个寒冷孤寂的夜晚。新西兰人大概一定得学会耐住寂寞。下班时间一到,各自回家。从家里望出去,许多人都望不到别家的灯火。这个时候,我万分地想念夜晚的广州街头。各处是食肆摊贩,声浪阵阵,炊烟袅袅。光是闻味,就分明知道前方是臭豆腐、鱿鱼,还是海鲜、卤肉。馋虫一直被喂到凌晨两三点,才“笑见不闻声渐悄”。我一直在抗拒“吃货”这个标签,却总是以妥协告终。出去旅行,每次拉我回家的,都是记忆中的味道。
按图索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