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可转债——新手理财的极简工具
》
售價:HK$
65.0
《
新加坡教育:神话与现实
》
售價:HK$
96.3
《
“口袋中的世界史”第一辑·冷战中的危机事件
》
售價:HK$
291.2
《
绝美的奥伦堡蕾丝披肩编织
》
售價:HK$
177.0
《
狂飙年代:18世纪俄国的新文化和旧文化(第二卷)
》
售價:HK$
177.0
《
万有引力书系 纳粹亿万富翁 德国财富家族的黑暗历史
》
售價:HK$
109.8
《
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青海册
》
售價:HK$
76.2
《
三星堆对话古遗址(从三星堆出发,横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对话11处古遗址,探源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
》
售價:HK$
87.4
|
編輯推薦: |
著名经济学家汪丁丁领衔主编,陆铭、黄先海、曹正汉、张静、丁利、叶航、景跃进、周濂、冯克利、史晋川等著名学者匿名评审,打造中国政治经济学最强阵地。
相关推荐:
《新政治经济学讲义》
《行为经济学讲义:演化论的视角》
《经济学思想史讲义(第2版)》
|
內容簡介: |
《新政治经济学评论》是著名经济学家汪丁丁教授主编的政治经济学专业学术论文集。文集本着“新”政治经济学的理念,结合了新政治学与古典经济学理论,研究多重价值的优化组合,挖掘理论对当下问题的解释能力。介绍国外新政治经济学的动态发展,并将之引入到中国的背景之中,针对当下的政治经济问题,进行具体的评论与研究。
本期推出由陆铭教授主持的城市化专题研究,为全面理解城市化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复杂性提供实证依据。同时特邀汪丁丁对互联网生活方式的反思文章《互联与深思》、刘瑜研究世界民主化进程的重磅论文《第三波民主化失败了吗?》
|
關於作者: |
汪丁丁,中国著名经济学家。1953年生于沈阳,成长于北京,祖籍浙江淳安。北京师范学院数学系理学学士(1981)。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数学与控制理论专业理学硕士(1984)。美国夏威夷大学经济系经济学博士(1990)。
曾任教于香港大学和德国杜伊斯堡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教授及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东北财经大学行为与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并担任《财经》《新世纪周刊》及“财新传媒”学术顾问。
著作包括《经济学思想史讲义》《制度分析基础讲义》《行为经济学讲义:演化论的视角》《市场经济与道德基础》《串联的叙事》《盘旋的思想》等20多种。教学研究广泛涉及经济学思想史、制度分析基础、行为经济学、新政治经济学、演化社会科学等重要的前沿学科领域。
|
目錄:
|
专题
编者按
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空间来源
———基于要素供给与市场需求的综合视角……………韩 峰 柯善咨 赖明勇
财政分权、民主参与和中国的城市化……………………… 张 莉 田 原 宋诗文 戴联贞
中国城市化路径的困境与抉择………………………………陆 铭
观察
互联与深思…………………………………………………汪丁丁
特稿
第三波民主化失败了吗?……………………………………刘 瑜
论文
中国上市银行网络特征及其同业业务发展原因 …………孙艳霞 鲍 勤
“以价辨质”的信息经济学解释
———基于主客观质量双向交流的三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徐 杰
学习与思考
腐败、忠诚与博弈结构:一个经济学分析…………………许建明
名家工作论文编译
民主确实导致经济增长………………………………………达龙·阿西莫格鲁 舒雷什·奈度
帕斯奎尔·雷斯特雷波 詹姆斯·A.罗宾逊 著
贾拥民 编译
|
內容試閱:
|
中国城市化路径的困境与抉择
城市化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提升城市人口比重的问题,它还涉及城市在不同地区间的分布,而这是形成合理的城市体系的问题。城市体系的合理化必须以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为前提,以企业自主选址和劳动者自由迁徙为条件,以集聚效应和拥挤效应之间的权衡为机制。于是,具有不同的地理、自然、历史等条件的城市都达到最大化劳动生产率的最优规模,从而形成不同规模、不同功能的城市相互分工、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城市体系。
具体到农民进城的现实问题上,中国绝大多数的农民工是跨地区流动的,2014年全年农民工总量为26894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6610万人,本地农民工10284万人。因此,城市化中的关键矛盾不是农民在本地进城的问题,而是农民跨地区进城后如何转为流入城市的市民的问题。
由于未能科学地认识城市化和城市体系的形成机理,长期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存在三大矛盾,即:人口向大城市流动的趋势和户籍制度改革的矛盾;人口向沿海城市集聚的趋势和政府行政力量将建设用地指标向中西部配置的矛盾;都市圈的集聚发展和新城、开发区分散发展的矛盾。由于政策存在的误区,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受阻,效率恶化,地理劣势地区数量型扩张带来的债务负担加重,同时,大城市内部的非户籍常住人口比重持续上升,社会风险加剧。在这些问题的背后,隐藏的是社会各界对城市化认识的一些误区,误将城乡和地区间差距的扩大归因于城市化和经济集聚,误把耕地减少与城市化简单对应,误把城市病与城市扩张作简单对应,并且错误地夸大了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
针对以上认识和政策的误区,本文提出,在经济政策上,当前中国的城市化需要在五个方面进行政策调整:第一,户籍制度需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突破;第二,建设用地指标配置应与劳动力流动方向一致;第三,转移支付制度应从支持生产性投资转向支持公共服务;第四,经济增长和税收应与政府官员的激励和考核脱钩;第五,在大城市人口增长过程中,应注重都市圈和城市内部的科学规划,通过增加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供给,有效应对城市病的挑战。
当前中国城市化路径的困境
城市化进程从本质上来说是企业和个人根据收益和成本的比较进行理性的生产和居住地选择的结果。当前中国仍然大量使用行政手段来直接干预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的配置,结果造成了一系列的矛盾。
1.人口向大城市流动的趋势和户籍制度改革的矛盾
在现代经济中,知识越来越重要,而知识的生产和传播需要人与人之间进行互动,因此,城市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强。相比之下,大城市人口密度较高,人口规模较大,更有利于人们之间的互动。于是,大城市成为高技能人才的聚集地,其劳动生产率也更高,成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的增长引擎。当经济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之后,大城市对于提高服务业的生产率和多样性的正面作用越来越强。发达国家即使已经完成了城市化进程,人口仍然在向大城市集聚,大学毕业生在向大学生众多的大城市迁移。
从中国近几十年的城市发展趋势来看,大学生比例高的城市,其大学生比例提高得更多。在职业方面,高技能职业比重较高的城市,其高技能职业比重提高得也更多。高技能劳动者向大城市集聚时,会产生更多对于低技能劳动者的需求,因为他们在同一生产单位内是互补的,同时,高技能者也会产生对于低技能劳动者所从事的生活服务业的需求。因此,高技能劳动者的集聚会带动大城市的人口增长更快。一国的城市体系通常呈现这样的格局:大城市更多集中了现代服务业,而中小城市则相对更多地发展占地更多的制造业,并服务于周围的农业。虽然事实上人口仍然在向大城市集聚,但是,户籍制度却仍然在制约人口向大城市的集聚。政府的政策导向是重点推进中小城镇的发展,而限制特大城市的发展。2014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而在实际操作中,大城市人口限制政策主要针对的是低技能者,在特大城市的外来人口落户条件上普遍采取了歧视低技能者的措施。
2.人口向沿海城市集聚的趋势和区域间资源配置政策的矛盾
在过去30年间,大量的人口向东南沿海城市集聚,尤其是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广东省吸引了最多的人口转移,占比从1982年5.23%提高到2005年的22.37%,转移到长江三角洲的占比也从11.27%提高到20.58%(段成荣和杨舸,2009)。夏怡然(2014)从中国287个地市级城市2000年到201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中计算出了移居人口数据。从移民的空间分布来看,2000年之后,人口大量向东南沿海地区集聚的趋势并没有改变,吸引外来人口最多的省份(或直辖市)仍然是广东、浙江、江苏和上海。
在人口继续向东南沿海和中西部大城市集聚的同时,在2003年前后,政府通过行政干预的手段让经济资源(包括建设用地指标和资金)在区域间的配置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形成了明显的政策拐点。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建设用地指标的配置被作为支持中西部经济发展的政策手段。1999年4月国务院批准的《1997—2010年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强调了统筹平衡各区域用地,主要体现在对东南沿海区和环渤海区建设用地规模扩大加强限制。图1指出,中西部省份土地供给占全国土地供给的比重在2003年之后明显上升。与土地配置相关的是,2003年后,开发区的设置也被作为支持中西部发展的手段(参见陆铭、向宽虎,2014)。
3.都市圈的集聚发展和新城、开发区分散发展的矛盾
在现代经济增长中,集聚所产生的规模效应对于第二、三产业发展均有推动作用。特别是当经济高度开放的时候,接近沿海大港口意味着接近国际市场,而接近区域性的大城市则意味着接近国内市场,中小城市的增长速度取决于它到沿海大港口和区域性大城市的距离(许政、陈钊、陆铭,2010)。也就是说,不能人为地割裂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经济增长。如果靠行政性的力量以削弱大城市的增长来促进中小城市的增长,其结果可能是对中小城市的增长也不利。
与上述经济规律相悖的是,地方政府盲目做大本地人口,以推进城镇化的名义,规划新建了为数众多的新城新区。新城新区建设数量过多,规划面积和人口普遍超过现实。截至2013年2月底,中国在建新区达105个,按面积划分,大于1000km2的新区19个,5000—1000km2的新区10个,100—500span style="font-size: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