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南方谈话:邓小平在1992
》
售價:HK$
80.6
《
纷纭万端 : 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
售價:HK$
109.8
《
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第四版)(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售價:HK$
168.0
《
朋党之争与北宋政治·大学问
》
售價:HK$
99.7
《
甲骨文丛书·波斯的中古时代(1040-1797年)
》
售價:HK$
88.5
《
以爱为名的支配
》
售價:HK$
62.7
《
台风天(大吴作品,每一种生活都有被看见的意义)
》
售價:HK$
53.8
《
打好你手里的牌(斯多葛主义+现代认知疗法,提升当代人的心理韧性!)
》
售價:HK$
66.1
|
編輯推薦: |
★ 50余幅透视精准的手绘结构图讲透工作原理;
★第一次真正探究科技的结构、原理、细节和它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世界仅存三本的精美明刊初刻本《天工开物》插图;
★作者亲赴美国、德国博物馆采集难得一见的古书、古画图片;
★勘正长久流传的古书插图错误,颠覆教科书形成的刻板观念,还原最真实的中国古代科技风貌。
|
內容簡介: |
平淡无奇的短梁木是如何搭乘成似雨后“飞虹”的梅崇桥?南宋时期的火箭如何一飞冲天?中国古代的木船为何破损而不沉没?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的《千里江山图》长卷中藏着什么科技秘密?
追溯中国古代科技演变的历史,了解这些器具在漫长的时间里,如何一步步由拙变巧;凭借透视精准的结构示意图,拆解结构,窥其内部,真正弄懂古代科技的工作原理;放大绝美古画的精微细节,寻觅古代书画中记录的证据,破解古代科技的秘密。在《古代科技中的智慧》这本书中,我们想展现给大家的是古代中国的科技实践,突破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于世界的简单比较,将阅读这些科技发明变为一场精彩绝伦的探秘旅程。
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国人的祖先们以东方人独有的智慧发现自然规律,提升技术水平,并创造出美好的生活。我们为那些已经消逝了的发明而扼腕叹息,也为那些存在了成百上千年的技术奇迹而拍案叫绝。最重要的是,当我们看到中国古人如何运用智慧改善他们的生活时,会产生一种共鸣:任何时代,创造力都能改变生活。
|
關於作者: |
史晓雷,男,1979年生于河北涉县。2010年毕业于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获理学(科技史)博士学位。目前任哈尔滨师范大学科技与社会发展研究所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范围为中国古代技术史、图像中的传统技术等,已在《自然科学史研究》《中国科技史杂志》《中国农史》《国家博物馆馆刊》等发表学术论文30篇。曾担任美国技术史学会的International Scholar2013-2014。承担的课题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宋金元时期农具的考证研究”(201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元代王祯《农器图谱》研究”。业余从事科普作品的创作,已出版科普著作有《科学十大突破》,并在《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中国科学报》等发表科普随笔20篇。
|
目錄:
|
第一章 农耕与天时
中国有上万年的农耕历史
耕作技术:“耕-耙-耢”与“耕-耙-耖”
播种工具:耧车与砘车
灌溉机械:龙骨水车
灌溉工程:都江堰
农时安排:节气
历法设计:阴阳历(农历)
时间记录:圭表、日晷与漏刻
观察宇宙:从浑天仪到水运仪象台
第二章 饮食与器具
粮食清选:风扇车
粮食加工:水磨
中国菜的烹饪:火、水、油
中国菜的味道:“五味之首”盐
加热工具:炉灶和风箱
青铜冶炼:模范和失蜡法
餐饮用具:陶与瓷
第三章 衣着与织造
中国丝绸有5500年的历史
蚕丝的获取:缫丝与络丝
蚕丝到衣料:并丝和织造
平民的衣料:麻衣与麻纤维
纺织业的兴盛:纺车的变迁
保暖材料的出现:棉花与搅车
棉花的利用:弹棉与纺棉
衣料的色彩:染料的制取
染色的方法:浸染、套染与印染三缬
……
|
內容試閱:
|
不易留存的中国古建筑
在雅典,我们能看到大约2500多年前的帕特农神庙;在罗马,我们能看到近2000年前的古罗马斗兽场。但在有5000年文明史的中国,我们却找不到这么古老的中国传统建筑。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先来看一下这座有近1000年历史的建筑——山西应县木塔。这座塔建于公元1056年,高67.3米,外观为五层,内部实有九层,底层直径超过30米,整个建筑呈现出宏大而庄严的气势。走近它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如此高大而古老的建筑完全是用木头修建的。
这座古老的木塔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个重要特点——木结构。木塔每层都有两圈木柱支撑,外圈24根,内圈8根,木柱之间用很多斜撑、梁、枋和短柱组成不同方向的复杂木架结构。有人计算,整个木塔共用红松木料3000立方,重达2600多吨。
古老的应县木塔可以回答刚才的问题。中国传统建筑以木材为主料,而木材的缺点是容易被雨水侵蚀,也会遭到虫蚁蛀咬,最可怕的是,一场大火就会让整座建筑化为灰烬。中国古书中不乏相关记载,很多精美绝伦的建筑都在战乱中付之一炬。所以,中国的历史虽然悠久,但寿命超过1000年的古建筑却很罕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