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写出心灵深处的故事:踏上疗愈之旅(修订版)(创意写作书系)
》
售價:HK$
66.1
《
控制权视角下的家族企业管理与传承
》
售價:HK$
87.4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
》
售價:HK$
167.3
《
利他主义的生意:偏爱“非理性”的市场(英国《金融时报》推荐读物!)
》
售價:HK$
77.3
《
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的顶层设计
》
售價:HK$
99.7
《
FANUC工业机器人装调与维修
》
售價:HK$
99.7
《
吕著中国通史
》
售價:HK$
62.7
《
爱琴海的光芒 : 千年古希腊文明
》
售價:HK$
199.4
|
內容簡介: |
李嘉诚先生一直被认为是华人商界的一个传奇。李嘉诚所代表的的不只是华人首富的精进地位、积极地进取精神、获得成功和保持成功的平衡哲学,更是他五十多年比华人首富更有魅力的传奇。这些传奇植根于李嘉诚少年、青年时期良好家庭教育的培养,来自于艰苦生活的磨砺,成熟于儒家文化的熏陶。本书满足青少年的阅读习惯,介绍了李嘉诚少年时期的成长经历,叙述了他成长的家庭背景和历史环境,分析了他商业智慧的渊源和性格因素,非常适合推荐给青少年读者。
|
關於作者: |
陆敏珠,女,广西宁明县人。1989年在中央民族大学学习,1994年在北京第一外国语大学学习英语,1995年在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学习,1999年在歌德学院学习,2001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习与工作。撰写了《李嘉诚少年成长故事》、《李嘉诚青年创业故事》、《商务代理上下集》(合著)《黄金经纪人》(合著)《中国金花茶栽培与开发利用》、《中国金花茶饮用与人体健康》、《中国金花茶图谱》(中英文版)《壮族生活情感与灵魂》、《行走在时间上的南珠乡》、《瘦弱身躯的投影——壮学泰斗梁庭望》、《千古人杰——侬智高薪传》等著作。
|
目錄:
|
李嘉诚的成长经历 少年篇
第一章快乐童年
人之初,性本善。李嘉诚不仅是一个叱咤商海的大企业家,也是一个热心公益事业的大慈善家。他的善根,应该从他在故乡的这段快乐童年中去找寻。
一声啼哭不同凡响
海滨耶鲁有凤来仪
书香世家喜添新丁
一入孔庙便知德仁
幼儿天子父爱母疼
崇佛尚儒善心无量
聪明伶俐自小不凡
小小书房儿时天堂
民族英雄激励童心
父母教诲暗暗牢记
第二章移居香港
美丽的时光往往很短暂。日本鬼子的铁蹄踏碎了少年李嘉诚对美妙人生的憧憬,他从此丢失了童真,开始走向成熟。面对人生的第一次苦难,李嘉诚表现出极强的坚韧。
祖母辞世慈心不忘
家乡沦陷举家漂泊
走投无路背井离乡
暂居舅家初识表妹
寄人篱下艰苦度日
入乡随俗不忘学习
雪上加霜父亲病故
买地葬父世态炎凉
永不要穷立志赚钱
第三章直面人生
屋漏偏遇连日雨,船破又遭顶头风。乱世之中,慈父病逝,李嘉诚没有低头认命,而是迎难而上,在苦难中经历炼狱。伟大的人物都是走过了荒山大漠,才登上光荣的顶峰。
挑战命运迎难而上
长兄如父一家之主
兄弟情深有难同当
母子四人相依为命
母亲教诲受益终身
不依不靠自强自立
废寝忘食学以致用
茶楼跑堂独具匠心
拜舅为师钟表学徒
李嘉诚的成长经历 (青年篇)
第四章自强不息
如果一个人只会埋头苦干,他最多不过是个让人敬仰的老黄牛。只有苦干加上眼光,才会出人头地。李嘉诚正是这样一个既能苦干又有眼光的人,在关键的时刻,他总能创造机会,把握机会,成就自己的事业。
爱动脑子推销有术
业绩不凡荣升经理
白手起家建基立业
亲临一线以身作则
负荆拜访渡过难关
针对市场稳扎稳打
把握机会塑胶开花
第五章居家生活
在中国传统婚姻中,讲究的是龙配凤,双方要门当户对。对于李嘉诚来说,青年时期的他跟青梅竹马的表妹门不当户不对,因此遭到家庭的极力反对。然而他们冲破了层层阻力,终成眷属。
传统不仅对李嘉诚的事业影响重大,同时也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笔,夫妻相处,教育儿子,待人处世,处处都体现了这一点。
父母心肝掌上明珠
名门名校才貌双全
花园洋房共枕栖身
爱情结晶公子出世
贤妻良母扶助事业
教育家人以身作则
克勤克俭善待他人
予人以善乐于助人
天下钱财取之有道
自我约束奋发激进
第六章集思广益
古今成大事业者,要懂得“大厦非一木所能支撑,大业靠众人的智慧去完成”。成一番事业的前提,必须善于罗织人才。青年时期的李嘉诚善于集思广益,网结天下精英,为我所用,这才使他的事业蓬勃发展。
知人善任留人留心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不拘一格因材施用
识才爱才不惜代价
招罗人才花样翻新
重用洋人诚心对待
超越家族中西合璧
量才用人各尽所能
第七章运筹决策
立业是基础,投资是手段,决策是关键。青年时期的李嘉诚,判断事物,胸有成竹,决策果断,权衡利弊得当。
将计就计节节胜出
抓
|
內容試閱:
|
□ 海滨耶鲁有凤来仪
几千年以来,中国流传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
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大学问家孟子,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接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
有一段时间,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
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点头哈腰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
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
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平时的耳濡目染,使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
这个时候,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后来,人们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适合的环境才能更好地培养下一代。
不错,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受着环境的影响,环境会影响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对一个人的一生有很大的影响力。
“孟母三迁”的故事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古语都说明了环境对人的成长和发展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特别在一个人的童年时代,他的成长更容易受着周围环境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制约。
有人曾提出的“没有环境便没有教育”及“环境育人”的观点无疑说明的就是:良好环境有利于培养杰出的人才。
要研究一个奇才,对于生他养他的地方,我们是无法避开的。因为人文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会产生重大的作用。
“桔生淮南则为橘,桔生淮北则为枳。”那么,造就了一代超人李嘉诚的地方,究竟是什么样的一块土地呢?
李嘉诚出生在有着“海滨耶鲁、岭海之邦”之美称的潮州。
它位于粤东潮汕平原的韩江中下游。境内的地势北高南低,辽阔且肥沃的韩江中下游平原横亘于市区内,南有金山,东有笔架山,西有葫芦山,而碧波荡漾的韩江绕廊南流,于是便构成一幅三山一水护古城的壮丽且奇特的景象。
在城外,有海拔一千三百米的桑埔山高耸入云,并以其遮天蔽日的林莽、镶嵌其中的奇峰异石、奇花异草、日夜轰鸣不息的泉声、参天的古木织就千娇百媚的绵绵风情。
古代的潮州濒临南海,自隋朝以后,便因其“潮水往复”而得名为“潮州”。据传说有凤来仪,又因其寓意吉祥,故而潮州城亦常常被人们称为凤城、凤栖楼。
潮州文化源远流长,名胜古迹遍布全市,“潮州菜”、“潮剧”、“潮州功夫茶”誉满中外。自古以来,潮州便是历代郡、州、路、府所在地,是粤东地区的政治统治、经济贸易、文化交流中心。
潮州,这个灿烂美丽的地方,被称为人杰地灵的圣地,它演绎了无数个动人的故事。
一千多年前著名的大文学家韩愈,因为上疏谏阻皇帝迎取佛骨而“一封朝凑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诗里的潮阳就是现在的潮州。
传说当韩愈到了潮州后,看到当地老百姓过韩江水时很困难,便召来了其侄孙韩湘子和广济和尚,这两个都是法力无边的人物。他们施展法术,很快就建好一座横跨韩江的桥梁。后人为纪念他们,就把桥叫做湘子桥。
“潮州湘桥的风流,十八梭船廿四楼,廿四楼台廿四样,二只铨牛一只镏。”这首在潮州地区广为流传的民谣描绘出了湘子桥横跨潮水上的英姿。
李嘉诚出生在这样的地方,一直到他十岁,无不受到这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环境的影响。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在李嘉诚幼小的心灵上刻下深深的印痕。李嘉诚日后所做的许多事,我们都不难在这里找到根据。可以说,尽管李嘉诚的少年充满了艰辛与磨难,但他又是幸运的。他能够在一个人一生里最重要的阶段生活在这个充满灵气的地方,他所看到的、听到的、学到的人和事将使他一生受益无穷。
□ 书香世家喜添新丁
中国有句俗话:“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这或许是中国人对遗传学最早的阐述。因此,当我们在谈论一个成功人士的时候,我们会自然而然地将探求的目光向上延伸,去寻找他们的家史,他们的根。
李嘉诚是幸运的,他所出生的地方,山山水水都充满了灵气。但更重要的是,他的家庭是一个在当地极受人尊敬、极有声望的书香世家。
李嘉诚的祖先原来是中原人士,因为灾荒而南徙迁居至福建莆田。在福建一直待到明末清初年间,因连年的战乱,在一世祖李明山带领下,全家又迁居至粤东潮州府海阳县今潮州市,定居于潮州城内北门面线巷。
自一世祖李明山起,李氏家族在潮州这块土地上已经繁衍生息了十代。其中经历了二世祖李朝容、三世祖李子坤、四世祖李仲联、五世祖李世馨、六世祖李克任、七世祖李鹏万、八世祖李起英及李晓帆,传至九世有李嘉诚三伯父李云章、父亲李云经、叔父李云松,直至李嘉诚恰好第十世。
在潮州的世家中,李氏家族可以说是书香世家。当年,李嘉诚家门前有一个三米高的的碑座,这是他的曾祖父李鹏万中了文官八贡用来插贡旗用的。文官八贡选拔是清朝年间专门从民间选取有德为的人才的一种制度,每十二年才得到一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六十年一甲子,十二年为一纪。一纪登科,可谓光宗耀祖。
李嘉诚的祖父李晓帆是清末秀才。伯父李云章远涉重洋、负笈扶桑,并在学有所成之后,没有留恋比中国先进富有的日本,毅然回国,到了汕头做地方检察官,后又回归故里,在金山中学任教务主任。叔父李云松小学毕业后,因成绩优异,在当时人才短缺的情况下,被教育部门聘于隆都后沟学校当校长。
李嘉诚父亲李云经,走的是治学执教之路。
成绩优秀的李云经在15岁那年考上了当时有名的金山省立重点中学。但是,因为李家传到李云经时已经家道中落,中学毕业的李云经尽管成绩十分优秀,也没有能够进入大学继续深造。由于他的学业、人品都深为乡人所敬仰,中学毕业的他受聘到莲阳任教。然而,学校微薄的酬劳无法让李云经养家糊口。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李云经只有弃教从商,远赴南洋,到爪哇国一个潮州老乡开的公司里任职。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经商又谈何容易。不久因时局动荡,李云经打道回府,在潮州城恒安银庄任司库与出纳。不久,银庄也倒闭了。为了一家人的生计,李云经重拾教鞭,在隆都后沟学校做教书匠。尽管酬劳很少,却很符合他做学问的心志。
到了李嘉诚时,虽家道中落,但李氏家族人治学风气甚浓,知书达礼,学问渊博,在乡村之中仍颇有名望,颇受村民尊重,地位很高。
李嘉诚出生的时候,中国仍处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里,加上国共合作破裂,民生凋敝,社会动荡,人人自危。
但李嘉诚的降临,却使面线巷里沉寂已久的古宅中时时回荡着幸福的欢笑。天真无邪的幼儿的憨态是最能让人忘记劳累与烦忧的。与儿子逗乐就是每天从学校回来的李云经的最爱。每当从娇妻手里急不可待又小心翼翼地接过小嘉诚,李云经都感觉这孩子是上天赐予李家的一份神圣的厚礼!每次抚爱儿子,小嘉诚那高高隆起的前庭总是惹得李云经情不自禁的喃喃自语:“大头诚哦……大头诚!”这个时候,是李云经最幸福时光,一天劳累早已跑得无影无踪了。就是备课、读书和写字的时候,李云经也舍不得将小嘉诚放下。或是自己抱在怀里,或是让妻子抱了坐在自己旁边。
慢慢地,小嘉诚已经开始伊伊呀呀学语了。据说有一次,看到父亲读书他居然模仿起来。虽然奶声奶气,口齿不清,却一副认真的模样。有时一个字模仿不出,小脸便憋得通红通红的。这时常常逗得父亲哈哈大笑。父亲写字时,他也伸出幼嫩的手指在桌上照着划写,虽然歪歪扭扭,不成笔画,但他那稚嫩的小脸上露出天真而严肃的神气。
三岁的小嘉诚已经能够熟练的背诵《三字经》《千家诗》《百家姓》了。
“人之初,性本善……”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小嘉诚抱着书本,摇头晃脑地站在窗前背书的样子,总是激起李云经夫妇的无限爱怜。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那么,我们是否能从小嘉诚学语、学字、背诗的经历中看出他日后成功的一些端倪呢?
从以上所知的几件小事中,至少我们可以看出小小年纪的李嘉诚已经具备了这些能力:
首先,他的认识能力强,他的悟性比一般小孩高,大脑发育较早;
其次,他的智力超常,记忆良好,并且对新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
再次,感觉敏锐,逻辑思维能力强。
以上这三种能力为李嘉诚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石。
□ 一入孔庙便知德仁
转眼间,李嘉诚五岁了,到了入学的年龄。
在潮州有个习俗,小学生入学那天,要举行“进孔门”仪式,也就是祭拜先师孔圣人,让他收下新来的儒门后生。这是流传在潮汕的一种祭孔俗礼。在这块治学之风盛极一时的土地上,不言而喻,祭孔的习俗是非常隆重的。
祭孔首先是规模宏大的乐礼,如祭祀时奏乐的乐器就有革部鼓、金部钟、石部磬、丝部琴瑟、竹部箫、笛、匏部笙、土部陶制乐器、木部木琴、板八大类,总共有一百多件。而且,祭祀的仪规也相当繁复,根据不同的仪式就有初献起舞、再献起舞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