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甲骨文丛书·中华早期帝国:秦汉史的重估
》
售價:HK$
300.2
《
欲望与家庭小说
》
售價:HK$
101.2
《
惜华年(全两册)
》
售價:HK$
72.2
《
甲骨文丛书·古代中国的军事文化
》
售價:HK$
99.7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套装全4册):从未见过的王朝内争编著史
》
售價:HK$
250.7
《
半导体纳米器件:物理、技术和应用
》
售價:HK$
181.7
《
创客精选项目设计与制作 第2版 刘笑笑 颜志勇 严国陶
》
售價:HK$
63.3
《
佛山华家班粤菜传承 华家班59位大厨 102道粤菜 图文并茂 菜式制作视频 粤菜故事技法 佛山传统文化 广东科技
》
售價:HK$
227.7
|
內容簡介: |
本书主要运用了历史考察、比较研究、法经济学、法社会学和实证分析等方法,以公共领域的实质为主线,以公共领域对版权的反思性价值为立足点,以版权和公共领域的生态耦合为中心,以公共领域对人类文化繁荣的意义为切入视角,以有形财产权范式在版权法上的错误配置为观察手段,重点研究了公共领域的概念、诞生及功能、公共领域和版权辨证互动的关系、公共领域日渐式微的原因和未来的观念重构和制度重建等问题。总之,公共领域既是版权创造的前提,又是其价值的依归。通过既具有起点意义,又具有终点价值的“公共领域”视角来审视版权问题,有助于我们认识版权法的内在机理。另外,版权法的进步绝不意味公共领域的终结。相反,只有公共领域这条文化的“母亲河”永不枯竭,人类的文化生产才能蜿蜒崎岖向前延伸和拓展。否则,公共领域的终结就将是版权法规范能力解体和终结的开始。
|
關於作者: |
黄汇,江西上饶人,1979年9月出生。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和知识产权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法学博士,教育部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人员,2004年以来一直从事知识产权法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现为中国知识产权法学会理事,国家版权局国际版权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曾挂职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法院任院长助理。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省部级项目多项。在《现代法学》《法学论坛》《光明日报》《知识产权》《政治与法律》《学术论坛》《中国版权》《人民司法》《法律适用》等刊物共计发表论文近40篇。论文曾获“重庆市优秀博士论文”奖。注重知识产权的基础理论和比较研究、对著作权法和商标法研究兴趣浓厚。代表性论文有《版权法上公共领域的衰落与兴起》《非法演绎作品保护模式论考》《计算机字体单字的可著作权研究》《解释与转型:知识产权“去智力化”的阐明》等。
|
目錄:
|
导言
第一章版权法上的公共领域概述
引言
一、版权法上公共领域的概念
二、版权法上公共领域的诞生
三、版权法上公共领域的功能
四、结语
第二章版权法上公共领域的合理性
引言
一、版权法上公共领域的自然正当
二、版权法上公共领域的经济合理
三、版权法上公共领域的知识妥当
四、版权法上公共领域的宪政合理
五、结语
第三章版权和公共领域的辩证关系
引言
一、公共领域哺育了版权作品的诞生
二、版权的生产性功能对公共领域的贡献
三、版权促进作者群的壮大对公共领域的价值
四、版权促进作者竞争与分工对公共领域的意义
五、结语
第四章版权法上公共领域的式微
引言
一、版权法上公共领域式微:现象的分析
二、“浪漫主义”作者观与公共领域的衰微
三、版权的“隐喻”与公共领域的式微
四、“三驾制度马车”与公共领域的限缩
五、结语
第五章版权法上公共领域的未来:观念的
转型
引言
一、注入与公共领域友好的“版权哲学”
二、迈向一种“义务公共领域”的理论
三、走向版权和公共领域的生态和谐
四、结语
第六章版权法上公共领域的未来:制度的
重构
引言
一、创设公共领域的新机制呼应知识传播共享
二、走向合同和技术措施接受公共领域规制的时代
三、对“三驾马车”改造以回应公共领域的未来
四、结语
第七章版权法上公共领域的实证研究
——以过了保护期进入公共领域的
作品为对象
引言
一、公共领域作品是“有主”还是“无主”的探讨
二、公共领域作品“可撤回”抑或“不可撤回”的
辩证
三、公共领域作品使用“有偿”还是“无偿”的辨析
四、结语
第八章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
內容試閱:
|
序一
在知识产权研究日益走向基础性和多元化的今天,方法的进步、话语的开放、视野的独特决定了研究的质量和水平。在国内外学者多集中于从加强保护,注重从制度内部对包括版权机制在内的知识产权制度进行精巧设计的时候,黄汇博士的这部新作则独辟蹊径,从版权制度概括的另一端:公共领域的视角,来探寻版权保护的合理边界,追问人类知识创新的源头,探求作品创造的外部生态环境。该种反其道而行之的方法,可谓打开了通往版权制度的一扇“后窗”,通过它人们得以窥视版权理论的原貌,并为有效平衡版权的保护扩张找到了一个新的方法论工具。
公共领域问题,应当说是知识产权法中的重大问题。作为矛盾的统一体,版权和公共领域同在。从历史的视角看,也是先有公共领域后有版权机制。从逻辑的角度看,公共领域之于版权亦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关系。因此,强调版权保护和强调通过公共领域知识共享之间的平衡,应成为版权法的基调和主旋律。否则,要么会带来知识创新的激励不足,要么将带来权利的过度保护问题。黄汇博士的这篇论文,在比较借鉴国内外同行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历史考察、法经济学、法社会学和实证分析等方法,探索了公共领域的实质、版权和公共领域辩证互动的关系、公共领域在版权法上存在的合理性以及公共领域的未来勃兴,尤其是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勃兴等问题。作者并没有就事论事,而是提出了一系列颇有创建的观点。尤其是作者对著作权法社会学方法的运用,充分凸显了公共领域所蕴含的知识生产的代际性、社会性和历史继起性之特征,为版权保护找到了一条重要外部逻辑界限之依据。而就我的观察来看,数年来作者执着于该领域的研究,发表了系列相关论文,而本著作也很大程度上奠定了公共领域研究的基本框架。
公共领域问题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在国内相关知识储备还不是十分丰富的前提下,选择这样一个问题做论文,既需要理论探索的勇气,也需要相当的思考力。黄汇博士热爱学术,擅长抽象思维,认真刻苦,理论功底较扎实。作为其博士后的合作导师,衷心希望他不断拓展研究视域,继续保持高涨的研究热情,在知识产权这块“智慧与创新”并存的学术田园不断努力,多出佳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