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东欧史(全二册)-“中间地带”的困境
》
售價:HK$
221.8
《
虚拟资本:金融怎样挪用我们的未来
》
售價:HK$
77.3
《
刻意练习不生气
》
售價:HK$
39.2
《
大宋理财:青苗法与王安石的金融帝国(全彩插图本)
》
售價:HK$
109.8
《
安全感是内心长出的盔甲
》
售價:HK$
67.0
《
快人一步:系统性能提高之道
》
售價:HK$
110.9
《
我们为什么会做梦:让梦不再神秘的新科学
》
售價:HK$
77.3
《
算法图解(第2版)
》
售價:HK$
78.2
|
編輯推薦: |
一本展现世界历史全貌的里程碑式著作
横跨五大洲 纵横亿万年
真实记载人类文明发展的辉煌时刻
解读世界大国兴衰起落 剖析历史发展成败得失
冰心 费孝通 萧伯纳 等 中外名家鼎力推荐
威尔斯用一种强烈的好奇心来研究整个世界史,本书以人类世界史纲的简明形式展现了他的天赋和渊博的知识。
——亚马逊网站
要写一本通俗易懂而又简洁明了的史学著作,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威尔斯在这本书中完成了这个似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纽约书评》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一部最为真实记载人类成长的通史,无疑也是一部最适合于普通读者阅读的历史著作。世界史具有非凡的吸引力,也具有非凡的价值。它是世界著名历史学家威尔斯写给所有历史爱好者的简明读本。它视野开阔宏大、笔调轻快简洁,每个字都倾注着作者的激情,而不是一味追求严肃、深沉、呆板的学究气。读这部书就是一种交流、一种享受。
|
關於作者: |
赫伯特·乔治·威尔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小说家。出生于英国肯特郡,毕业于英国皇家学院。曾任教于伦敦大学,后转入新闻工作,并从事文学研究。他的半自传体小说《爱与刘易斯先生》《客栈》《恩典》等被认为代表着威尔斯文学作品的最高成就。他一生创作了一百多部作品,内容涉及科学、文学、历史等各个领域。
|
目錄:
|
第1章 空间的世界
第2章 时间的世界
第3章 生命的起源
第4章 鱼类时代
第5章 炭沼时代
第6章 爬行动物时期
第7章 最早的鸟类和哺乳动物
第8章 哺乳动物时代
第9章 猿、类人猿、原始人
第10章 尼安德特人和罗得西亚人
第11章 最初的真正的人类
第12章 原始人类的思维
第13章 耕种的开始
第14章 新石器时代的原始文明
第15章 苏美尔、古埃及和文字
第16章 原始游牧民族
第17章 最早的航海者
第18章 埃及、巴比伦和亚述
第19章 原始雅利安人
第20章 巴比伦帝国末期和大流士一世帝国
第21章 犹太人的早期历史
第22章 犹太的祭司和先知
第23章 希腊人
第24章 希波战争
第25章 希腊的繁荣
第26章 亚历山大大帝的帝国
第27章 亚历山大城的博物馆和图书馆
第28章 释迦牟尼的生平
第29章 阿育王
第30章 孔子和老子
第31章 罗马的兴起
第32章 罗马与迦太基
第33章 罗马帝国的发展
第34章 罗马和中国
第35章 早期罗马帝国平民的生活
第36章 罗马帝国的宗教发展
第37章 耶稣的教导
第38章 基督教义的发展
第39章 蛮族入侵和罗马帝国的分裂
第40章 匈奴人与西罗马帝国的终结
第41章 拜占庭帝国和萨桑帝国
第42章 中国的隋唐时代
第43章 穆罕默德和伊斯兰教
第44章 阿拉伯世界的黄金时代
第45章 拉丁语基督教世界的发展
第46章 十字军东征与教皇统治的时代
第47章 王侯们的反抗与教会的分裂
第48章 蒙古人的远征
第49章 欧洲人理性的复活
第50章 拉丁教会的改革
第51章 皇帝查理五世
第52章 政治实验的时代:欧洲的君主制、议会制和民主制
第53章 欧洲人在亚洲和海外的新帝国
第54章 美国的独立战争
第55章 法国革命和君主制在法国的复辟
第56章 拿破仑失败后欧洲不稳定的和平局面
第57章 物质知识的发展
第58章 工业革命
第59章 现代政治与社会思想的发展
第60章 美利坚合众国的扩张
第61章 德国在欧洲的崛起
第62章 轮船和铁路的海外新帝国
第63章 欧洲入侵亚洲与日本的崛起
第64章 1914年的大英帝国
第65章 欧洲军备竞赛的时代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66章 饥荒与俄国革命
第67章 世界政治和社会的重建
|
內容試閱:
|
第40章 匈奴人与西罗马帝国的终结
蒙古征服者在欧洲的出现可以说是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直到公元前的最后一个世纪左右,蒙古人和北欧民族仍然没有什么密切的接触。虽然曾有被称为拉伯人的蒙古民族从比北方森林更远的冻土地带向西漂泊至拉伯兰,但他们从未在历史中起过重要的作用。千百年来,在西方世界里,只有雅利安人、闪米特人和主要的暗白人种之间富有戏剧性的交往,却很少与南方的黑色人种或远东的蒙古人种接触(埃塞俄比亚人入侵埃及除外)。
游牧的蒙古民族向西迁移,可能主要出于两个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在汉朝统治下的中华帝国繁荣昌盛、人口激增,开始向北扩张领土;另一方面是由于气候发生了变化,有的地方降雨量减少,造成了沼泽和森林的锐减;有的地方降雨量增加,扩大了草原的范围;甚或这两种情况在不同的地区同时发生,最终推动了蒙古民族向西迁移。另一方面原因是由于罗马帝国经济衰退、内部腐化、人口减少。罗马共和国末期的富裕阶级、军事统治者的税官们已经榨干了罗马的生命力。于是,我们就很清楚蒙古民族西进的原因、方法和时机了:东方的压力、西方的腐败,以及通畅的道路。
匈奴人在公元1世纪时,已经到达了欧洲东部的俄罗斯边境,但是直到公元4世纪和5世纪,这个马背上的民族才在西伯利亚大草原上占有了优势地位。公元5世纪是匈奴人称霸的世纪,第一批进入意大利的匈奴人,是一支唯利是图的队伍,他们受雇于霍诺留的主子——汪达尔人斯底利哥。不久,他们就占领了已经没有人居住的原汪达尔人居住地潘诺尼亚。
公元5世纪的第二个25年,匈奴人中出现了一位伟大的领袖阿提拉。我们对于他那强大的力量所知甚少,只知道他不仅统治匈奴人,而且还控制着一批附属的日尔曼部落。他的帝国从莱茵河流域起,跨过欧洲大草原,一直延伸到中亚。他曾与中国互派使臣,并将其大本营设在多瑙河东部的匈牙利草原上。在那里,来自君士坦丁堡的特使普里斯克斯曾经拜访过他,并在他的著作中为我们留下了有关阿提留情况的记述。这些蒙古人的生活方式,很像他们所征服的原始雅利安人的生活方式。平民百姓生活在茅屋和帐篷里,而首领们则住在围有栅栏的木质宫殿中,此处也是他们举行宴会、酒会、听吟唱诗人朗诵诗歌的地方。相比之下,荷马史诗中的英雄们和亚历山大的马其顿骑士们可能更愿意待在阿提拉的营帐中,而不愿意呆在君士坦丁堡的皇帝狄奥多西二世(阿卡丢之子)的皇宫里,因为那里礼节繁多,并且日趋颓废。
有一段时间,匈奴人和阿提拉领导下的游牧民族似乎在地中海地区和罗马文明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就像当初希腊民族在爱琴文明中所扮演的角色一样。历史似乎要在更大的舞台上重演。然而,匈奴人比早期的希腊人更加不舍得游牧生活,他们到处袭击、掠夺,但并不定居下来。
阿提拉在狄奥多西为所欲为了好几年。他的军队一路烧杀抢掠,直抵君士坦丁堡城下。据吉本推测,阿提拉在巴尔干半岛上所破坏的城市不下70座,狄奥多西试图以重金和贡品贿赂他,也曾经为了彻底摆脱他而派人去刺杀他,但都没有成功。公元451年,阿提拉又将其注意力转向说拉丁语的西罗马帝国。他侵入高卢,几乎洗劫了高卢北部的每一座城镇。阿提拉遭到了法兰克人、西哥特人和帝国的军队联合抵抗,最终在特鲁瓦战役中被击败。这是一次相当惨烈的战斗,根据不同的估计,至少有15万到30万人在这次战斗中丧生。这阻止了阿提拉在高卢的扩张,但并没有耗尽他的强大的军事资源。接下来的一年中,他取道威尼西亚进入意大利,焚烧了阿奎里亚和帕多瓦,并把米兰洗劫一空。
来自这些意大利北部的城市,尤其是帕多瓦地区的居民逃往亚得里亚海北部海湾中的海岛上避难,在那里,他们建起了最初的威尼斯城邦国家,中世纪时,威尼斯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商业中心之一。
公元453年,阿提拉娶了一个年轻女人,婚宴后,他突然逝世。他死后,他的联盟四分五裂。真正的匈奴人从历史中消失了,融入了周围的印欧语系的人种之中。但是,这些匈奴人大规模的侵略,事实上导致了拉丁语罗马帝国的最终灭亡。他死后的二十年中,在汪达尔人及雇佣军的支持下,先后有十位皇帝统治过罗马。公元455年,来自迦太基的汪达尔人侵占并洗劫了罗马城。最终在公元476年,野蛮民族部队的首领鄂多亚克推翻了班诺尼亚人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都,并向君士坦丁堡的法庭通报说:从此以后,西罗马不会再有皇帝了。于是,拉丁语罗马帝国就这样不体面的走到了尽头。公元493年,哥特人狄奥多理克登上了罗马的王位。
就这样,当时整个西欧和中欧都由野蛮民族的首领所统治,他们自封为王、侯或类似的称号,表面上效忠于皇帝,事实上他们是独立的,这样的独立的、强盗似的统治者成百上千。在高卢、西班牙、意大利和达契亚等地,虽然夹杂了各种方言,拉丁语仍是通用语;但是在不列颠和东莱茵河地区,日尔曼语(或在波希米亚地区,一种斯拉夫语言,捷克语)却成为常用语言。只有高级神职人员和很少一部分受过教育的人可以阅读和书写拉丁语。无论何处,生活都是不安定的,财产被强大的军队所占有。城堡不断增加,道路则不断被破坏。对于整个西方世界来说,6世纪初期是一个四分五裂、文化知识领域一片黑暗的时代,如果不是因为有修道士和基督教的传教士,拉丁文化可能已经全部毁坏了。
罗马帝国为什么会崛起,又为什么会彻底灭亡呢?它之所以能够崛起,首先是因为公民权的思想使人民团结到了一起。在共和国扩张的时期里,甚至在帝国的早期,众多公民非常珍惜他们的公民权,并把它看成是罗马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他们确信在罗马法律保护下的权利,并愿意为维护罗马的名义做出牺牲。罗马人公正、伟大和守法的名声早已闻名于外。但是早在布匿战争的时候,公民权就已经受到了财富和奴隶制发展的破坏。公民权确实在扩展,但公民权思想却没有得到发展。
毕竟,罗马还是一种非常原始的国家组织,它没有向民众施行教育,没有向日益增多的公民解释国策,也没有邀请它的同盟者参与决策。那里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学校体系来传播普通的知识,也没有新闻机构来支持公众活动。自马略和苏拉以后,那些争权夺利的冒险家们从未想过在帝国事务上让公民们发表意见。公民权的精神因饥饿而死亡,但是没有人意识到它的死亡。在人类社会中,一切帝国、一切政府和一切组织,归根结底都是认识和意志的产物。罗马帝国在世界上存在的意志不存在了,罗马也就走向了灭亡。
虽然讲拉丁语的罗马帝国在5世纪时灭亡了,但在其中产生了大大有益于他的名声和传统的其它东西,这就是半拉丁语的天主教会。它能够在帝国灭亡后依然存在,是因为它呼唤着人类的理性和意志,是因为它拥有书籍和教师、传教士的庞大体系来维持它的团结,这比任何法律或是军队的力量还要强大。整个公元4世纪到5世纪,罗马帝国正在衰落,而基督教却传遍整个欧洲。它征服了欧洲的征服者——野蛮民族。当阿提拉准备进军罗马的时候,罗马的大主教阻止了他,用纯粹的道德力量使他退却,完成了任何军队都难以胜任的丰功伟绩。
罗马的大主教即教皇自称为所有基督教会的首领。既然罗马不再有皇帝,教皇就得到了皇帝的头衔和称号。于是,他承袭了罗马以前各种皇帝的称号中最古老的称号——“最高大祭司”,成为罗马境内主持牺牲的最高祭司。
第41章 拜占庭帝国和萨桑帝国
罗马帝国使用希腊语的东半部,在政治上比西半部要强韧得多。公元前5世纪的灾祸彻底摧毁了拉丁语罗马帝国的势力,但东罗马帝国却平安渡过了这场大灾难。尽管阿提拉威胁皇帝狄奥多西二世,四处抢掠,并几乎攻到君士坦丁堡城下,但那座城市仍旧安然无恙。努比亚人沿尼罗河南下,抢掠了北部埃及,但南部埃及和亚历山大仍然相当的繁荣。小亚细亚的大部分地区也有效地抵抗住萨桑王朝的波斯军队侵略。
公元6世纪,对西罗马来说是一个黑暗的时代,但希腊势力却迎来了他们的复兴。查士丁尼一世(527-565年在位)是一位野心勃勃、才能超群的统治者,他娶了曾当过演员,能力与其相当的提奥多拉为皇后。查士丁尼从汪达尔人手中重新夺回北非,并从哥特人手中夺回意大利的大部。他甚至恢复了对西班牙南部的统治。他并不是只关心海军和陆军事业,他还创立了大学,在君士坦丁堡建立了圣·索菲亚大教堂,并组织编撰了罗马法典。但是,为了除去自己大学的竞争对手,他竟然下令关闭了雅典的哲学院,这些哲学院成立于柏拉图时代,据说已经存在近一千年。
从公元3世纪开始,波斯王国就一直是拜占庭帝国的强劲对手。这两个国家使得小亚细亚、叙利亚、埃及长期处于不安和疲惫之中。公元1世纪,这些地区还是文明水平较高、生活富足、人口众多的地区,但是不断的战乱、屠杀、抢掠和战争消耗等使他们逐步衰退,只剩下衰败、荒凉的城市和农民分散的农村。在这个贫困、混乱的痛苦过程中,似乎只有南部埃及比世界其它地方要好一点。亚历山大和君士坦丁堡一样,仍在尽量保持着东西方的贸易(尽管是在不断减少的)。
在这两个战乱和衰落的王国里,科学和政治哲学似乎已经死亡。雅典最后的哲学家们在他们被镇压前,怀着无限崇敬的心理和求知的欲望保存着过去伟大文明的文献。但是,在这个世界上再没有一个阶级、再也找不到一个能够勇敢地进行独立思考的人,能将在那些文献中直接表述的和内部隐含的传统继续保持下去。社会和政治的混乱是导致这一阶级消失的主要原因,但还有其它原因导致了这个时代的人们知识匮乏。无论在波斯还是拜占庭都进入了一个排除异己的时代。这两个国家都成为新型的宗教国家,压制着人类思想的自由活动。
当然,世界上最古老的帝国几乎都是以崇拜神或像神一样的帝王为中心的宗教帝国。亚历山大被国人看作是神,凯撒家族的皇帝们也像上帝一样被供奉在祭坛和寺庙里,向他们进香已经成为检验对罗马帝国忠诚的标准。但是这些古老的宗教本质上只是行动和事实上的宗教,它们并不干涉人们的思想。如果一个人向神献祭、行礼,那么不管他怎么想、怎么说,都无关紧要。但是这些出现在世界上的新型的宗教,尤其是基督教,却干涉到人们的内心。这些新的宗教不仅要求表面的形式,更要求对信仰的理解。于是,很自然的,关于信仰的真正意义的狂热辩论出现了。这些新宗教是信仰上的宗教,于是,世界上出现了一个新名词——“正教”。正教用教条严格规定了人的行为、言语,甚至人的思想。这样,如果有人观点错误,而且把他的错误思想传播给其它人,那么就不只是简单的知识上的欠缺,而可能被谴责为使灵魂永远堕落的道德上的罪过。
无论是在公元3世纪建立萨桑王朝的阿尔达西一世,还是在公元4世纪重建罗马的君士坦丁大帝,都曾寻求过宗教组织的帮助,因为在这些组织中他们发现了利用和控制人们意志的新手段。所以,早在4世纪末之前,这两个国家就开始破坏自由言论和宗教改革。在波斯,阿尔达西发现了古老的波斯宗教——火祆教,这个宗教有牧师、寺庙和在祭坛上点燃圣火的仪式,他对它一见倾心,马上把它定为国教。公元3世纪末以前,火祆教开始迫害基督教。公元277年,一种新的信仰——摩尼教的创始人摩尼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尸体还被剥皮。另外,君士坦丁堡也在忙于驱赶基督徒。由于摩尼教的思想扰乱了基督教,后者必须以最猛烈的方式回击;反过来说,基督教的思想也玷污了火祆教教义的纯洁性。就这样,所有的思想都成为可疑的。科学最首先需要的就是宽容心,在这个不容异己的阶段,科学变得黯淡无光。
战争、最黑暗的神学和人类的普遍罪恶构成了当时拜占庭王朝的生活。它像一幅画,它很浪漫,但却很少能看到快乐与光明。当拜占庭和波斯没有受到来自北方的野蛮人的进攻时,它们就会以沉郁、破坏性的敌意在小亚细亚和叙利亚开战。即便是结成紧密的联盟,这两国也会发现他们很难战胜野蛮民族,恢复往日的繁荣。土耳其人和鞑靼人在刚刚登上历史舞台时,时而与这个势力时而与那个势力结盟。公元6世纪时,两国互相作对的领袖是查士丁尼和克斯洛埃斯一世;到了7世纪初时,则变为赫勒克留皇帝和克斯洛埃斯二世(公元580年登基)唱反调。
最初,直到赫勒克留皇帝登基以前(公元610年),克斯洛埃斯二世一直占上风。他先后占领了安提拉、大马士革和耶路撒冷,然后率领军队进入了加尔西顿,这座城市在小亚细亚与君士坦丁堡遥相呼应。公元619年,他征服了埃及。赫勒克留皇帝进行了反攻,并在尼尼微战役中大败波斯军队(公元627年),尽管当时在加尔西顿仍有波斯的军队。公元628年,克斯洛埃斯二世被他的儿子卡瓦德废掉并谋杀,两个筋疲力尽的国家之间终于出现了不太稳定的和平。
拜占庭和波斯已经开始了它们最后的战争。但是,直到那时,许多人做梦也没有想到,使这场漫无目的、遥遥无期的战争永远结束的风暴,正在沙漠中渐渐地形成。
当赫勒克留正着手恢复叙利亚的秩序时,他收到了一封来自大马士革南方的波士特拉前线的信。信是用阿拉伯语——一种原始的沙漠闪米特语写成的。如果它真的到达了皇帝手中,那也肯定是由翻译读给他听的。这封信来自一个自称是“神的先知穆罕默德”的人。他号召皇帝信仰唯一的真主,并做真主的仆人。至于皇帝是如何说的,史书上并没有记载。
在忒息丰的卡瓦德也收到了类似的信。他勃然大怒,把信撕得粉碎,将使者赶了出去。
这位穆罕默德本是贝都因民族的一位领袖,他的领地是沙漠中的小镇麦地那。他正宣扬一种只信仰唯一真主的新宗教。
“啊,上帝!既然这样,”他说,“让卡瓦德把他的国家也撕碎吧。”
第42章 中国的隋唐时代
公元5世纪到8世纪这400年间,蒙古民族不断向西扩张。阿提拉的匈奴人只不过是这次冒险的先驱者,他们最终带领蒙古人在芬兰、爱沙尼亚、匈牙利和保加利亚定居下来,这些地方直到今天还生活着他们讲类似土耳其语的后代。事实上,蒙古的游牧民族在欧洲、波斯和印度的雅利安文化中扮演的角色,和十几个世纪以前的雅利安人在爱琴文明和闪米特文明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一样的。
在中亚,土耳其人在今天的西土耳其扎了根,在波斯,很多土耳其人当了官吏或雇佣军。安息人已经走下了历史舞台,融合为波斯的普通居民。在中亚的历史中已不再有雅利安游牧民族;取而代之的是蒙古人。土耳其人成为从中国到里海一带的亚洲的主人。
公元2世纪末,严重破坏了罗马帝国的大瘟疫同样瓦解了中国的汉朝。中国开始了国内分裂和匈奴入侵的时代。但是中国正在复兴,并注定比欧洲更快、更彻底。公元6世纪末前,中国在隋朝的统治下重新统一。在赫勒克留时代,唐朝取代了隋朝,它的统治标志着中国又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
公元7世纪到公元9世纪,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定、最文明的国家。汉朝推进了中国的北方边境;而隋朝和唐朝则向南方扩展它的文明,中国开始拥有和今天差不多的领土。事实上,在中亚,它到达了更远的地方,越过附属国土耳其部落,最后到达波斯和里海。
新崛起的中国与汉朝时的古老的中国有着很大的不同。一个新的、更有活力的文学流派出现了,这是一个伟大的诗歌复兴的时代;佛教改变了人们的哲学和宗教思想。艺术作品、工艺技巧以及所有使生活愉快的东西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人们开始饮茶,造纸术和木版印刷术也开始出现。在这几个世纪里,欧洲和西亚的人口不断减少,他们生活在茅屋、城墙矮小的城市或是蛰居在恐怖的强盗的城堡里;与此同时,在中国,人们则过着稳定、繁荣、安详的生活。当西方人的思想因神学思想的蒙蔽而变得黯淡时,中国人的思想则是开放、宽容和不断追求进步的。
唐太宗是唐朝早期的皇帝之一,他在公元627年即位,这正是赫勒克留在尼尼微取得胜利的那一年。他接见了赫勒克留的一位使者,这位使者可能是希望在波斯的后方寻求到同盟者。波斯则派来了基督教传教士的使团(公元635年),他们获准向唐太宗讲解他们的教义,唐太宗还审查了他们的《圣经》的中译本。最后,他宣布承认这个陌生的宗教,并允许建立教堂和修道院。
穆罕默德也曾派使者来朝见这位君主(628年)。他们乘坐一条商船从阿拉伯出发,沿印度海岸线航行,最后到达广东。与赫勒克留和卡瓦德不同,唐太宗谦虚的听取使者的话。他对他们的宗教思想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并帮助他们在广东建造了清真寺,这座清真寺据说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清真寺。
第43章 穆罕默德和伊斯兰教
一位业余的历史学家在观察完7世纪初的世界形势后,可能会非常合理的得出这样的结论:几个世纪后,整个欧洲和亚洲都会落入蒙古人的统治。在西欧,没有任何建立合理秩序、组建联合国家的迹象;很明显,拜占庭和波斯帝国正忙于相互毁灭;印度也陷入分裂,国力疲惫。另一方面,中国正稳步扩张其帝国,当时的人口可能已经超过了整个欧洲人口的总和;土耳其人在中亚的权力也在不断增长,并采取和中国类似的行动。这样的预言并非是空穴来风。13世纪,这样的时刻就会到来:一位蒙古的领袖统治了从多瑙河到太平洋的广大领土;而土耳其王朝则注定要统治拜占庭波斯帝国、整个埃及以及印度的大部分地区。
我们的预言家最可能犯错误的地方是,他低估了欧洲拉丁语系的复兴能力,也低估了阿拉伯沙漠的潜力。似乎从远古时代开始,阿拉伯便成为少数好战的游牧部落的避难所。1000多年来,闪米特人从没能在这里建立国家。
然而,贝都因人则散发出光芒,取得了短暂的一个世纪的辉煌。他们的统治和语言不断扩展,从西班牙直到中国的边界。他们为世界创造了新的文明,还创造了至今仍是世界上最有活力的宗教。
点燃阿拉伯火焰的人叫穆罕默德,最初人们只知道他是麦加一位富商遗孀的年轻的丈夫。直到四十岁,他几乎没做什么让世人认识他的事情。他似乎只对宗教讨论怀着极大地兴趣。当时的麦加是一个异教城市,供奉着一块特别的黑石,麦加黑石,它在整个阿拉伯世界都非常有名,成为朝圣的中心;但是,在这个国家里有着大量的犹太人——事实上,整个阿拉伯南部都信仰犹太教——在叙利亚还有基督教的教堂。
大约40岁时,穆罕默德就像1200年前的希伯来先知一样,开始有了一种预言的本领。他首先向他的妻子传教,向她讲授唯一的真主,讲解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毫无疑问,他的思想受到了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很大影响。他的周围聚集了一批信徒,不久他开始向城里传教,反对流行的偶像崇拜。这些活动使他在城里非常不受欢迎,因为朝圣者来麦加朝拜麦加黑石是麦加繁荣的主要源泉。他的说教越来越大胆,他的教义也越来越明确。他自称是神选出的最后一位先知,被委以使宗教变得完美的重任。他声称,亚伯拉罕和基督都是他的先行者。他是被选出来完成和完美神的旨意的人。
他写作诗歌,并说是天使传达给他的。他还说他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在梦中他被带到天国,带到真主的面前,得到了对他的使命的指示。
他的影响力越大,反对他的人也就越多,并最终形成了一个暗杀他的计划。但是他同他的好朋友、信徒艾卜·伯克尔一起逃脱了,逃到了接受他的教义的友好城市麦地那。麦加和麦地那进入敌对状态,并最终以签订协议而结束。麦加将崇拜唯一的真主,并承认穆罕默德为先知,但是这种新宗教的拥护者们仍然到麦加去朝圣,这和他们当初是异教徒的时候是一样的。这样,穆罕默德在不破坏朝圣者通行的情况下,就在麦加建立了唯一真主的地位。公元629年,即在他向包括赫勒克留、唐太宗、卡瓦德在内的全世界的统治者都派出自己的使者的一年后,穆罕默德回到麦加,成为统治者。
从那时到公元632年他去世的四年多的时间里,穆罕默德将他的势力扩展到整个阿拉伯世界。即使年纪已大,他仍然娶了很多妻子,他的生活达到现代水平。他是一个复杂的混合体,他虚荣、贪婪、狡诈、自欺,但是有着非常真挚的宗教热情。他口述了《古兰经》,自称是真主向他启示的,其中包括伊斯兰教的教条和解释。
然而,虽然考虑到穆罕默德生活和作品的缺陷,但是伊斯兰教,这种他在阿拉伯世界所宣扬的宗教,却保持了很大的活力,很鼓舞人心。一方面是它坚决主张一神论,对神的统治和父亲的身份以及从宗教的复杂性中脱离出来的自由有着单纯、热忱的信仰。另一方面,它完全从献祭牧师和寺庙的模式中脱离出来。这是一个预言式的宗教,其信仰反对任何通向血祭的可能性。在《古兰经》中,规定了麦加朝圣者的有限的仪式,这就有效地避免了争论,穆罕默德还采取各种预防措施,以防在他死后人们将他神化。使伊斯兰教有影响力的第三个方面是,伊斯兰教主张不论肤色、出身和地位,大家都是兄弟,在真主面前一律平等。
这些特点使得伊斯兰教成为人类生活中一种重要力量。但也有人说,伊斯兰帝国的真正创立者与其说是穆罕默德,不如说是他的好朋友、助手艾卜·伯克尔。如果说穆罕默德以其随机应变的个性成为最初的伊斯兰教的精神和偶像,那么,艾卜·伯克尔则是它的良心和意志。每当穆罕默德动摇的时候,艾卜·伯克尔都支持着他。穆罕默德死后,艾卜·伯克尔成为哈里发(继承人)。他根据先知在公元628年从麦地那写给世界各国的君主的信,率领三四千阿拉伯人,以可以移山的信念,开始进行一场使全世界都臣服于真主安拉的征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