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模型启示录
》
售價:HK$
112.0
《
东法西渐:19世纪前西方对中国法的记述与评价
》
售價:HK$
201.6
《
养育男孩:官方升级版
》
售價:HK$
50.4
《
小原流花道技法教程
》
售價:HK$
109.8
《
少女映像室 唯美人像摄影从入门到实战
》
售價:HK$
110.9
《
詹姆斯·伍德系列:不负责任的自我:论笑与小说(“美国图书评论奖”入围作品 当代重要文学批评家詹姆斯·伍德对“文学中的笑与喜剧”的精湛研究)
》
售價:HK$
87.4
《
武当内家散手
》
售價:HK$
50.4
《
诛吕:“诸吕之乱”的真相与吕太后时期的权力结构
》
售價:HK$
99.7
|
編輯推薦: |
随着全面侵华战争的打响,国共两党终于摒弃前嫌,达成协议共同抗战。于是,两个朝气蓬勃的新生命——八路军、新四军诞生了。
作者以严谨的学术风格和生动活泼的纪实文笔,从抗战人物出发,向读者展现了一幅中国人民热血抗战的全景图——
朱德的未卜先知
一一五师的果敢和勇猛
舍身取义的左权
皖南事变的前因后果
“斗胆直陈”的粟裕……
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段峥嵘岁月。
|
內容簡介: |
这是一部记录八路军、新四军名将征战的长篇纪实文学。真实地再现了八路军、新四军在全面抗战的大氛围中,同国民党既合作又斗争、共同抗日并不断成长的历程。
作品生动描绘了朱德、彭德怀、左权、陈毅、粟裕等众多八路军、新四军名将的战斗风采,突出展现了他们在抗战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和丰功伟绩……
|
關於作者: |
作者简介
作者胡兆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42年8月出生于江苏丹阳, 1962年入伍,长期从事新闻工作,曾在南京军区司令部编研室从事研究新四军与第三野战军战史,参与撰写《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从1989年起,从事军事文学创作,已出版的作品:《中国红军演义》、《新四军演义》、《八路军演义》、《解放军演义》、等反映人民解放军光辉战斗历程系列丛书,共计450万字。中央电视台和江苏电视台曾做过个人专访。解放军报曾在头版头条以“军中演义大王――胡兆才”为题,做了人物介绍。
|
目錄:
|
目录:
目录
上部:太行神勇八路军名将征战纪实
第一章挺进敌后,创建第一个抗日根据地
朱德在南京强调我党战略方针
林彪平型关大战名扬天下
贺龙奇袭雁门关
宋时轮支队挺进雁北
陈锡联火烧阳明堡机场
陈士榘抓到俘虏挨批评
聂荣臻首创晋察冀根据地
陈赓神头岭毙伤日军一千五
刘伯承巧设观摩战
第二章贺龙、刘伯承、陈赓华北抗战
朱总司令的一着好棋
贺龙跃马冀中
贺龙成功围歼吉田大队
刘、邓导演不战而胜之仗
陈赓的得意之作
第三章罗荣桓创建山东抗日根据地
杨勇打出了威风
陈光智过草桥
彭明治扬名湖西
菩萨司令廖容标
求团结,不战而屈人之兵
罗荣桓在反顽中杀一儆百
艰难的抉择
徐向前舌战群顽
罗荣桓听万春圃开“药方”
胡大荣火攻孔庄
张仁初血战白彦
第四章杨成武智胜“名将之花”
杨成武张网以待
阿部进退两难
小炮手将大将军送上黄泉路
第五章彭德怀百团荡寇,切断日军交通线
罗瑞卿纵论天下事
彭德怀瞄准交通线
千里铁道变火龙
猛虎袭狼群
吃炸药的人
司令员和两个日本小姑娘
中共中央高度评价百团大战
东团堡日军唱起《长恨歌》
陈赓挖坑道灭滕本
血染关家恼
第六章反扫荡,左权、狼牙山五壮士血染太行山
毛泽东牵挂聂荣臻的安危
燕赵英雄有后代
左权保卫黄崖洞
罗荣桓留田脱险
彭总险遭不测
太行恸哭左权
滕代远出山
第七章蓄势反弹,频频出击敌据点
李达先里后外取林县
张光中夜袭刘桂棠
陈士榘智取赣榆城
第八章毛泽东、朱德下令全面反攻
夺取最后胜利
下部:江淮铁军新四军将领征战纪实
第一章叶挺就任军长前后
蒋介石谈判出难题
周恩来巧遇叶挺
有叶挺才有新四军番号
毛泽东当面考察
第二章争取先机,新四军创建茅山根据地
陈毅一鸣惊人
县长给陈毅送锦旗
粟裕韦岗旗开得胜
有了管文蔚如虎添翼
段焕竞火烧新丰车站
陈毅三顾茅庐
第三章叶飞东进阳澄湖
叶飞敢立军令状
小仗影响大
吴琨夜袭浒墅关
廖政国火烧虹桥机场
第四章徐海东、罗炳辉浴血江北
高敬亭首战蒋家河口
欢迎周恩来
周家岗徐海东设“口袋”
罗炳辉三打来安
邓子恢保卫半塔集
罗炳辉开辟淮宝
第五章彭雪枫扬威豫东
彭雪枫挺进豫东
抗日县长魏风楼
滕海清征服苗司令
彭雪枫龙山认母
第六章李先念、陈少敏孤军踞中原
李先念挺进武汉外围
与“许大人”会合
双枪女司令陈少敏
第七章问鼎苏北,陈、粟决战黄桥
管文蔚两占扬中
陈毅三进泰州
叶飞保卫郭村
陈毅后发制人
粟裕以少胜多保黄桥
第八章千古奇冤,叶挺、项英人民永不忘
陈毅苦口婆心
项英犹豫不决
叶挺最后的努力
突围大血战
人们怀念项英
第九章重振军威,陈代军长高招迭出
陈毅就任代理军长
粟裕讨伐李长江
十团大战
李先念计破侏儒山
打不死的刘奎
何克希鏖战浙东
第十章反扫荡,英雄辈出
罗应怀激战朱家岗(上)
罗应怀激战朱家岗(下)
八十二烈士血涛丰碑
谢振华火烧八滩
“汤团”行动
陈军长三捉韩德勤
潜伏汪伪三年,成功策划反正起义
第十一章粟裕远程袭击车桥
粟裕运筹取车桥
叶飞攻城打援双丰收
第十二章粟裕南下天目山
粟裕请缨南下
天目山战役开门红
任凭几路来,我只打一路
南下战役圆满划句号
第十三章反攻序幕
洪学智拔除阜宁毒瘤
刘飞左右开弓横扫“马团”
第十四章对日最后一战
军部下令总反攻
黄克诚智取两淮
管文蔚、张藩兴化痛歼刘湘图
第十五章尾声
|
內容試閱:
|
精彩章节:
第一章
挺进敌后,创建抗日根据地
朱德在南京强调我党战略方针
1937年,中国大地乌云翻滚,烽烟四起,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侵华战争,中国人民被拖入了长期战乱的深渊。
“七七”卢沟桥事变,图为卢沟桥7月7日这一天,是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最特殊的日子。这一天,早已图谋称霸东方的日本帝国主义,以演习为名,借口一名士兵失踪,突然进攻驻守北平西南宛平县城(今卢沟桥镇)的中国军队。在全国人民抗日热潮的影响下,中国驻军奋起抵抗。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七七”卢沟桥事变。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中日开战后,国民党将士虽勇,但统帅不力且双方实力差距巨大,日军铁蹄长驱直入,太阳旗到处飘扬。
“西安事变”,蒋介石被扣,敏锐的政治家毛泽东从中华民族的前途和中国共产党的生存出发,抓住千载难逢的际遇,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蒋介石承诺国共合作抗日。
大敌当前,民族危亡压倒一切,周恩来、叶剑英、博古、林伯渠代表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谈判代表,分别在西安、杭州、庐山,就红军改编问题,进行了数次谈判交锋,而蒋介石却一拖再拖。“七七”事变,卢沟桥炮声惊动天下,蒋介石感到平津危急、华北告急,中日战争愈演愈烈,中国将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8月2日,蒋介石电邀毛泽东、朱德等去南京共商抗日大计,急欲调动红军对日作战。此举受到全国人民的密切关注。毛泽东没能参加谈判,谈判的代表有周恩来、朱德、叶剑英等。
8月9日,周恩来一行坐飞机抵达南京。在飞机上,他们对此次谈判充满了信心,事先也做好了各种准备。“七七”事变爆发后的第2天,中共中央就发出通电,号召全国同胞、政府和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随后,中共中央还郑重拟制了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并于15日交给了蒋介石。这个宣言实质上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这既充分表明了中共对合作抗日的诚意,又使蒋介石增强了“联共”的信心,从而为南京谈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国共合作谈判,就是政治谈判。谈判中,朱德、周恩来等人始终如一地站在党和民族利益的战略高度,旗帜鲜明、认真严肃地和蒋介石讨论并决策问题。首先,代表团强调我党提出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为国共谈判的政治基础,重申《宣言》中提出的发动全民族抗战、实现民主政治、改善民生等三项抗日基本主张。其次,强烈要求国民党立即承认我党的合法政治地位及其对红军抗日的继续领导等。再次,对红军接受国民党政府的改编以及组织红军参战、兵员补充、后勤保障等,亦着重地阐述了我党的正确主张。
8月11日,朱德还在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军政部谈话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抗日战争在战略上是持久的防御战,但在战术上则应采取攻势。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我们不可在正面集中太多兵力,以避免造成损失。我们必须到敌人的侧翼去活动。朱德还预言,敌人为分散中国当局对华北的注意力,还会声东击西,可能在上海发动战争。
不日,日军发动的“八一三”事变,使朱德的预言变成了现实,也让国民党放弃了“日本的侵略会适可而止”的幻想,并且这还直接威胁了国民党的中心统治区。在这种情势下,朱德、周恩来相继严肃而深刻地指出,日本帝国主义的本性是不可改变的,只有我们两党加紧合作抗日,才能挽救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8月13日,日寇进攻上海,国民党统治中心宁沪杭地区处于危险的境地。蒋介石集团为了其自身的利益,被迫宣布国共合作抗日,于8月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宣布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于7月15日提出的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指出团结御侮的必要,事实上承认了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国共合作宣言和蒋介石谈话的发表,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正式形成。
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根据我党同国民党达成的协议,将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指挥部(按战斗序列,9月11日又改称第十八集团军,其指挥机关简称“集总”),下辖第一一五、第一二○、第一二九师等三个师,全军兵力共4.6万人。
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朱德和副总司令彭德怀(右)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改为第十八集团军后,改称总司令、副总司令),参谋长叶剑英,副参谋长左权,政治部主任任弼时,副主任邓小平。
中共中央采取什么策略重振士气,稳定军心,已迫在眉睫。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洛川举行扩大会议。前来参加会议的有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朱德、博古、任弼时、彭德怀、刘伯承、林彪、贺龙、聂荣臻等中共军政首脑22人。
毛泽东的目光总是比别人看得更远,深谋源自远虑。他在会上作了关于军事问题和国共两党关系问题的报告,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决定指出:中国的政治形势从此开始了实行抗战的阶段,这一阶段最中心的任务,是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的胜利;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于使已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
会议同时决定,红军实行战略转变。日寇是一个帝国主义军事强国,我们的同盟者国民党蒋介石阴险狡猾,并处心积虑地企图在抗战中借日寇之手消灭我军,而我军数量有限,为了坚持持久作战,逐步发展革命力量。在新的形势下,必须把过去的正规军和运动战,转变为游击军(主要指分散使用,不是说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和游击战。
会议规定红军的基本任务是:创建根据地;牵制消灭敌人,配合友军作战(主要是战略配合),保存和扩大红军;争取民族革命战争的领导权。
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会议还规定红军的战略方针是: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包括在有利条件下集中兵力消灭敌人兵团以及向平原发展游击战争,但着重山地。
会议决定组成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央军委),新的中央军委由11人组成,毛泽东为主席,朱德、周恩来为副主席。
会议最后一天,会场气氛到达高潮,毛泽东带头高呼口号:“拥护中共争取抗战胜利的十大纲领!”“坚决实行中共争取抗战胜利的十大纲领!”
洛川会议结束后,红军总部和三个师分别在云阳镇、庄里镇、石桥镇召开抗日誓师大会,朱德总指挥高声复诵《八路军出师抗日誓词》后,坚决与敌决战的激昂歌声响彻云霄。
打这一天起,红军取下了红军帽,戴上了国民革命军帽。
在一二九师抗日誓师大会上,刘伯承带头换帽子,他说:“同志们,帽子算不了什么,那不过是形式主义而已,换了帽子,我们人民军队的本质不会变,红军的优良传统不会变,我们解放全中国的意志不会动摇。”
他指着青天白日帽徽说:“这顶帽徽是白的,但我们的心永远是红色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和红军帽告别吧!”
八路军一一五师挺进晋东北说着,他把有着青天白日帽徽的帽子戴在头上,发出了撼天动地的命令:“同志们,现在换帽!”
全体将士与红军帽恋恋不舍地告别,戴上了准备好的黄帽子。
闻名全国的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这支铁血雄师在中国革命中,留下了辉煌的篇章。
国共第二次合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不仅使中国抗战出现了新局面,也使中国共产党的武装在敌后抗战中得到了空前大发展。本来,蒋介石企图通过改编红军,逼朱德、毛泽东“出洋”,以便控制和吞并这支革命军队,但蒋介石万万没有想到,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在敌后抗战中,逐步发展壮大了起来。
八路军三个师奉命开入山西,加入国民党第二战区战斗序列,正是敌人气焰最为嚣张的时候。
1937年9月,东渡黄河的八路军总部领导人左权(左一)、任弼时(左二)、朱德(左三)、邓小平(左四)在渡船上那时平津要镇已经失陷,平绥线敌人攻破了南口、张家口等要隘,占领我归绥、大同等重要城市,正挟其锐利之现代武器,向晋北屏障——雁门关及东西长城各口汹涌进攻,企图乘势冲破长城各险口,一鼓而下太原;同时津浦线、平汉线上之敌人,亦正向保定、德州进击,期与平绥敌相互呼应,齐头南进。
这时,国民党抗战部队则因种种原因,节节退守,以致全国战局甚为混乱;企图苟安一时,避免作战者甚不乏人,而基本民众抗日运动则根本没有发动起来。
八路军即于此时,怀着满腔热血,抱着无限信心,加速前进,于9月下旬,先头兵团开始开抵前线。
为适应当时紧急战况的需要,及根据我“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之作战指导原则,未待部队集结,我即展开一一五师主力于恒山山脉平型关,一二○师主力于雁门关以西地域,配合友军,保卫雁门关及东西长城要隘。
当队伍还没有完全布置就绪,后续部队仍在源源开进时,骄狂的日军已经蜂拥而至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