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漫画三国一百年
》
售價:HK$
55.2
《
希腊文明3000年(古希腊的科学精神,成就了现代科学之源)
》
售價:HK$
82.8
《
粤行丛录(岭南史料笔记丛刊)
》
售價:HK$
80.2
《
岁月待人归:徐悲鸿自述人生艺术
》
售價:HK$
61.4
《
女人的中国医疗史:汉唐之间的健康照顾与性别
》
售價:HK$
103.8
《
资治通鉴熊逸版:第四辑
》
售價:HK$
470.8
《
中国近现代名家精品——项维仁:工笔侍女作品精选
》
售價:HK$
66.1
《
宋瑞驻村日记(2012-2022)
》
售價:HK$
115.6
|
目錄:
|
1绪论(1)
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2)
1.2.1岩石拉、压蠕变特性研究现状(2)
1.2.2地下大空间洞室施工控制研究现状(9)
1.3主要研究内容(14)
1.4技术路线(15)
2岩石拉、压蠕变特性室内试验(28)
2.1引言(28)
2.2岩石直接拉伸试验装置的设计与加工(28)
2.2.1岩石直接拉伸连接装置(29)
2.2.2简易岩石直接拉伸试验仪(29)
2.2.3岩石挂重型直接拉伸蠕变试验仪(30)
2.3试样采集与加工(31)
2.4岩石基本力学特性试验(31)
2.4.1岩石单轴拉伸力学特性试验(31)
2.4.2岩石单轴压缩力学特性试验(34)
2.4.3岩石三轴压缩力学特性试验(39)
2.5岩石单轴直接拉伸蠕变特性试验(44)
2.5.1试验方法概述(44)
2.5.2试验结果分析(46)
2.5.3破坏特征分析(52)
2.6岩石压缩蠕变特性试验(53)
2.6.1试验概述(53)
2.6.2单轴压缩蠕变试验结果分析(54)
2.6.3三轴压缩蠕变试验结果分析(55)
2.6.4蠕变破坏特征分析(59)
2.7本章小结(61)
3岩石拉、压蠕变本构模型及其参数辨析(63)
3.1引言(63)
3.2线性蠕变模型(64)
3.2.1线性元件基本力学特性(64)
3.2.2岩石典型线性蠕变模型(65)
3.2.3岩石线性黏弹性蠕变模型对比分析(67)
3.3岩石非线性蠕变本构模型研究(74)
3.3.1岩石非线性蠕变模型建立的方法(74)
3.3.2岩石非线性拉压蠕变模型(76)
3.4岩石非线性拉、压蠕变模型参数识别及对比分析(83)
3.4.1改进西原模型(83)
3.4.2参数识别及对比分析(84)
3.5岩石非线性拉、压蠕变模型在其他岩石中的应用(90)
3.6本章小结(92)
4非线性黏弹塑性蠕变模型在FLAC3D软件中的集成与验证(94)
4.1引言(94)
4.2岩石非线性蠕变本构有限差分形式(94)
岩石拉压蠕变特性研究及其在大型地下工程中的应用目录4.3岩石非线性蠕变本构模型FLAC3D软件集成(97)
4.3.1FLAC3D软件集成环境概述(97)
4.3.2非线性黏弹塑性蠕变模型FLAC3D软件集成概要(98)
4.4岩石非线性蠕变模型验证(100)
4.4.1试验验证(100)
4.4.2隧道工程实例验证(103)
4.4.3边坡工程实例验证(105)
4.5本章小结(113)
5考虑蠕变特性的地下大空间洞室开挖施工方案优化计算(115)
5.1引言(115)
5.2工程简介(115)
5.2.1工程概况(115)
5.2.2地质概况(116)
5.3数值计算模型参数及开挖方案(117)
5.3.1数值计算模型(117)
5.3.2数值计算参数选取(118)
5.3.3施工方案(120)
5.4施工方案优化计算结果(126)
5.4.1围岩蠕变特性分析(126)
5.4.2围岩应力场分布规律(130)
5.4.3支护结构受力特征分析(134)
5.4.4洞周塑性区分布特征分析(138)
5.5本章小结(141)
6考虑蠕变特性的地下大空间洞室施工控制(142)
6.1引言(142)
6.2数值计算模型及参数选取(142)
6.2.1计算模型(142)
6.2.2计算参数选取(143)
6.3洞室围岩蠕变特性及支护结构受力分析(144)
6.3.1围岩蠕变特性分析(144)
6.3.2支护结构受力分析(148)
6.3.3塑性区分布特征(154)
6.3.4施工控制(155)
6.4本章小结(156)
7主要结论及展望(157)
7.1主要结论(157)
7.2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158)
1绪论(1)
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2)
1.2.1岩石拉、压蠕变特性研究现状(2)
1.2.2地下大空间洞室施工控制研究现状(9)
1.3主要研究内容(14)
1.4技术路线(15)
2岩石拉、压蠕变特性室内试验(28)
2.1引言(28)
2.2岩石直接拉伸试验装置的设计与加工(28)
2.2.1直接拉伸连接装置(29)
2.2.2简易岩石直接拉伸试验仪\[4\](29)
2.2.3岩石挂重型直接拉伸蠕变试验仪\[4\](30)
2.3试样采集与加工(31)
2.4岩石基本力学特性试验(31)
2.4.1岩石单轴拉伸力学特性试验(31)
2.4.2岩石单轴压缩力学特性试验(34)
2.4.3岩石三轴压缩力学特性试验(38)
2.5岩石单轴直接拉伸蠕变特性试验(44)
2.5.1试验方法概述(44)
2.5.2试验结果分析(46)
2.5.3破坏特征分析(52)
2.6岩石压缩蠕变特性试验(53)
2.6.1试验概述(53)
2.6.2单轴压缩蠕变试验结果分析(54)
2.6.3三轴压缩蠕变试验结果分析(55)
2.6.4蠕变破坏特征分析(59)
2.7本章小结(61)
3岩石拉、压蠕变本构模型及其参数辨析(63)
3.1引言(63)
3.2线性蠕变模型(64)
3.2.1线性元件基本力学特性(64)
3.2.2岩石典型线性蠕变模型(65)
3.2.3岩石线性黏弹性蠕变模型对比分析(67)
3.3岩石非线性蠕变本构模型研究(74)
3.3.1岩石非线性蠕变模型建立的方法(74)
3.3.2岩石非线性拉压蠕变模型(75)
3.4岩石非线性拉、压蠕变模型参数识别及对比分析(82)
3.4.1改进西原模型(83)
3.4.2参数识别及对比分析(83)
3.5岩石非线性拉、压蠕变模型在其他岩石中的应用(89)
3.6本章小结(91)
4非线性黏弹塑性蠕变模型在FLAC3D软件中的集成与验证(94)
4.1引言(94)
4.2岩石非线性蠕变本构有限差分形式(94)
4.3岩石非线性蠕变本构模型FLAC3D软件集成(97)
4.3.1FLAC3D软件集成环境概述(97)
4.3.2非线性黏弹塑性蠕变模型FLAC3D软件集成概要(98)
4.4岩石非线性蠕变模型验证(100)
4.4.1试验验证(100)
4.4.2隧道工程实例验证(103)
4.4.3边坡工程实例验证(108)
4.5本章小结(113)
5考虑蠕变特性的地下大空间洞室开挖施工方案优化计算(115)
5.1引言(115)
5.2依托工程简介(115)
5.2.1工程概况(115)
5.2.2地质概况(116)
5.3数值计算模型参数及开挖方案(117)
5.3.1数值计算模型(117)
5.3.2数值计算参数选取(118)
5.3.3施工方案(120)
5.4施工方案优化计算结果(126)
5.4.1围岩蠕变特性分析(126)
5.4.2围岩应力场分布规律(130)
5.4.3支护结构受力特征分析(134)
5.4.4洞周塑性区分布特征分析(138)
5.5本章小结(141)
6考虑蠕变特性的地下大空间洞室施工控制(142)
6.1引言(142)
6.2数值计算模型及参数选取(142)
6.2.1计算模型(142)
6.2.2计算参数选取(143)
6.3洞室围岩蠕变特性及支护结构受力分析(144)
6.3.1围岩蠕变特性分析(144)
6.3.2支护结构受力分析(148)
6.3.3塑性区分布特征(154)
6.3.4施工控制(155)
6.4本章小结(156)
7主要结论及建议(157)
7.1主要结论(157)
7.2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15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