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游蜀疏稿校证

書城自編碼: 2676866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古籍古籍整理
作者: [清]吳棠等撰;杜宏春校證
國際書號(ISBN): 9787100105835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 2015-09-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598页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362.6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失衡与重塑——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经济
《 失衡与重塑——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经济 》

售價:HK$ 132.2
南方谈话:邓小平在1992
《 南方谈话:邓小平在1992 》

售價:HK$ 80.6
纷纭万端 : 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 纷纭万端 : 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

售價:HK$ 109.8
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第四版)(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第四版)(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售價:HK$ 168.0
朋党之争与北宋政治·大学问
《 朋党之争与北宋政治·大学问 》

售價:HK$ 99.7
甲骨文丛书·波斯的中古时代(1040-1797年)
《 甲骨文丛书·波斯的中古时代(1040-1797年) 》

售價:HK$ 88.5
以爱为名的支配
《 以爱为名的支配 》

售價:HK$ 62.7
台风天(大吴作品,每一种生活都有被看见的意义)
《 台风天(大吴作品,每一种生活都有被看见的意义) 》

售價:HK$ 53.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407.0
《陶模奏议遗稿补证》
+

HK$ 51.8
《十九世纪欧洲史》
+

HK$ 96.2
《湖南人与现代中国》
+

HK$ 125.8
《意向立场》
編輯推薦:
《游蜀疏稿校证》是一部具有极高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的著作,其内容反映的是同治八年(1869)至光绪二年(1876)间清政府治理西南边疆各少数民族的羁縻与怀柔政策,内容涉及广泛,资料翔实。全书五十万字,作者三稿互证发现了原稿中的不少错误,对原稿材料之不足,用其他史料进行了补充,对研究中国西南民族弥足珍贵,填补了少数民族文字文献对这一段历史记録的空缺,弥补了汉文正史之不足。对研究清末我国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变迁,对中国近代史、民族关系史的研究都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內容簡介:
《游蜀疏稿校证》是四川总督吴棠会同时任成都将军崇实、继任成都将军魁玉、四川提督胡中和等,于同治八年(1869)至光绪二年(1876)间,向清廷奏报关于平定川、滇、黔交界处回、苗、汉等民族民众“动乱”,及处理川、黔等地教案的奏折底稿,内容涉及广泛,资料翔实,对于研究清末西南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社会阶层的变动,研究中国近代史、民族关系史,具有重要史料价值。本书以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5年影印出版的国家图书馆藏《游蜀疏稿》手稿本(三册七卷,内含146份折件,约计14万字)为底本,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朱批奏折》、《军机处录副奏折》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军机及宫中档》以及“中央研究院”档案馆藏《总理衙门档案》为校本,以朱批奏折为准,并查照《上谕档》和《清实录》,采用对校、补正及略予考辨之法,逐件逐字对照,相互校勘,择善而从。
關於作者:
杜宏春,1965年9月生,字徒古,号知道,安徽省滁州市明光人。文学博士,石河子大学兵团屯垦戍边研究中心研究员,硕士生导师。自1981年起,历任明光市桥头、戴巷、古沛等中学民办教师,几近20年。2004年—2009年,先后负笈兰州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院,专攻中国古典文献学,分别获得文学硕士、博士学位。为本科生、研究生讲授古代文学、古代汉语、明清小说、中国传统文化、古典文献学等课程,先后在《聊城大学学报》、《石河子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主持完成国家级课题1项、省部级3项、校级2项;主要著述有《游蜀疏稿校证》、《陶模奏议遗稿补证》、《刘锦棠集辑笺》、《吴棠行述长编》等。
目錄
绪论1

一、《游蜀疏稿》之主要内容 3

二、《游蜀疏稿》之主要作者 3

三、《游蜀疏稿》之研究现状 8

四、《游蜀疏稿》之研究意义 8

五、《游蜀疏稿》之校证凡例 9

卷一同治八年(1869)11

〇〇一奏报果后营勇溃散现办遣撤并请旨将道员刘岳曙摘顶片

同治八年八月二十一日(1869 年9 月26 日) 13

〇〇二奏报昭鲁回氛日炽请仍由云贵督臣妥商办理剿抚回氛折

同治八年十月初九日(1869 年11 月12 日) 19

〇〇三奏请檄调唐友耕分兵扼守叙南片

同治八年十一月十七日(1869 年12 月19 日) 26

〇〇四奏报委令分发补用道薛华垣会办团练片

同治八年十一月十七日(1869 年12 月19 日) 28

〇〇五奏报川军克复鲁甸厅城生擒要逆昭鲁次第肃清情形折

同治八年十一月十七日(1869 年12 月19 日) 28

〇〇六奏报川军袭苗获胜专待楚黔振旅来会以图进取折

同治八年十二月初四日(1870 年1 月5 日) 33

〇〇七奏报川省裁勇节饷缘由片

同治八年十二月初四日(1870 年1 月5 日) 39

〇〇八奏请赏给英商麦士尼参将衔并赏戴花翎片

同治八年十二月初四日(1870 年1 月5 日) 41

〇〇九奏请赏给盐运使衔候补道员蹇誾三品封典片

同治八年十二月初四日(1870 年1 月5 日) 47

卷二同治九年(1870)51

〇一〇奏请将昭通府知府英文署鲁甸通判吴广通均免其置议片

同治九年四月初四日(1870 年5 月4 日) 53

〇一一奏报汇保川军克复鲁甸厅城生擒要逆尤为出力员弁情形折

同治九年四月初四日(1870 年5 月4 日) 54

〇一二奏报遵旨续议裁军勉筹协饷缘由片

同治九年四月十六日(1870 年5 月16 日) 56

〇一三奏报川军剿回力保汉南会合陕军援剿兼顾省垣情形折

同治九年四月十六日(1870 年5 月16 日) 61

〇一四奏报将已革候选道员章源等开复原案片

同治九年四月二十二日(1870 年5 月22 日) 67

〇一五奏报川军克苗寨取螃蟹会楚师击瓮谷等处苗疆折

同治九年四月二十二日(1870 年5 月22 日) 68

〇一六奏报汇保川军赴援徽县剿灭回匪出力员弁情形折

同治九年五月十九日(1870 年6 月17 日) 72

〇一七奏报遵旨择尤保奖官军攻克冕宁等处出力员弁折

同治九年七月初二日(1870 年7 月29 日) 78

〇一八奏报川军攻克岩鹰坉等处苗寨将零寨扫除殆尽情形折

同治九年七月十八日(1870 年8 月14 日) 90

〇一九奏报补用副将蓝文蔚偏树假子克扣兵饷讯明正法片

同治九年七月十八日(1870 年8 月14 日) 95

〇二〇奏请将知州龚缣缃照例从优议恤片

同治九年七月十八日(1870 年8 月14 日) 96

〇二一奏报批饬唐炯将羸卒疲兵大加沙汰并通筹全局事宜片

同治九年七月十八日(1870 年8 月14 日) 97

〇二二奏请允准总兵何行保在营穿孝带勇防剿片

同治九年七月十八日(1870 年8 月14 日) 101

〇二三奏请准令丁忧提督陈希祥留营统兵片

同治九年八月二十九日(1870 年9 月24 日) 102

〇二四奏请将擅自移师统兵道员唐炯摘顶并筹办大局折

同治九年八月二十九日(1870 年9 月24 日) 103

〇二五奏报改拨协黔的饷并请敕下贵州提督周达武驰办军务折

同治九年九月二十一日(1870 年10 月15 日) 114

〇二六奏请将道员邓锜知州王恩榕照例从优议恤片

同治九年十月初九日(1870 年11 月1 日) 124

〇二七奏报川军截剿回匪获胜并会滇师攻克永北厅城情形折

同治九年十月初九日(1870 年11 月1 日) 125

〇二八请将尽先游击李畊心照立功后积劳病故例优恤片

同治九年闰十月二十一日(1870 年12 月13 日) 130

〇二九奏报确查川省各属历年办团尤为出力官绅请旨核奖折

同治九年十一月初十日(1870 年12 月31 日) 131

〇三〇奏请将道员刘岳曙赏还顶戴并营官一并免议片

同治九年十一月初十日(1870 年12 月31 日) 133

〇三一奏报川省团防官绅连年出力着劳拟请援案择尤酌奖片

同治九年十一月初十日(1870 年12 月31 日) 134

〇三二奏为请旨敕下贵州抚提臣和衷商办通筹黔省全局折

同治九年十一月十五日(1871 年1 月5 日) 137

〇三三奏为准令会同贵州抚臣列衔奏事恭谢天恩折

同治九年十一月十三日(1871 年1 月3 日) 141

〇三四奏报遵旨查办遵义教案及访察筹办情形折

同治九年五月二十五日(1870 年6 月23 日) 143

〇三五奏请檄委已革贵阳府知府多文前往查办教案片

同治九年十月初二日(1870 年10 月25 日) 151

〇三六奏为密陈贵州教案情形并力疾设法筹办折

同治九年十月初二日(1870 年10 月25 日) 153

卷三同治十年(1871)163

〇三七奏报改拨协黔的饷借提委解日期折

同治十年正月二十七日(1871 年3 月17 日) 165

〇三八奏请将提督唐友耕军饷运费作正开销免由月饷坐扣片

同治十年正月二十七日(1871 年3 月17 日) 166

〇三九奏请准刘鹤龄于湖南溆浦建祠将总兵邓鸿超等员入祀片

同治十年正月二十七日(1871 年3 月17 日) 168

〇四〇奏请将道员唐炯免其置议片

同治十年正月二十七日(1871 年3 月17 日) 169

〇四一奏报川滇两军击退巴夷边境渐次肃清情形折

同治十年二月十五日(1871 年4 月4 日) 171

〇四二奏报黔省教案赔款斟酌情形无庸再事筹拨片

同治十年二月十五日(1871 年4 月4 日) 175

〇四三奏报奉拨协济黔饷津贴银两情形片

同治十年二月十五日(1871 年4 月4 日) 179

〇四四奏请将已故建昌兵备道鄂惠照例从优议恤片

同治十年二月二十八日(1871 年4 月17 日) 180

〇四五奏请允准候补道觉罗恒保引见恭候简用片

同治十年二月二十八日(1871 年4 月17 日) 183

〇四六奏报遵旨酌保四川省垣城防团练尤为出力官绅折

同治十年二月二十八日(1871 年4 月17 日) 186

〇四七奏请奖叙川军越境截剿克复永北厅城在事出力各员折

同治十年三月初二日(1871 年4 月21 日) 190

〇四八奏报同治十年正二月分改拨协黔的饷委解日期折

同治十年三月初二日(1871 年4 月21 日) 197

〇四九奏报遵旨查明酌保金含章等尤为出力绅士委员片

同治十年三月初三日(1871 年4 月22 日) 198

〇五〇奏报川省简练绿营着有成效现复整顿推广折

同治十年三月二十八日(1871 年5 月17 日) 201

〇五一奏报派队赴黔留守川边请由川酌补欠饷归黔拨饷折

同治十年三月二十八日(1871 年5 月17 日) 207

〇五二奏覆耿继章吴汝谦等保举人员所得劳绩片

同治十年三月二十八日(1871 年5 月17 日) 213

〇五三奏报续拨同治十年三四月分协黔的饷委解日期折

同治十年五月二十二日(1871 年7 月9 日) 214

〇五四奏为川边时势多艰恳恩暂留得力总兵李辉武助剿折

同治十年七月十一日(1871 年8 月26 日) 215

〇五五奏报续拨同治十年五六月分协黔的饷委解起程日期折

同治十年八月初七日(1871 年9 月21 日) 221

〇五六奏报续拨同治十年七八月分协黔的饷委解起程日期折

同治十年十月十三日(1871 年11 月25 日) 223

〇五七奏报黔省教案应拨银两给清并准各省咨解归款片

同治十年十月十三日(1871 年11 月25 日) 224

〇五八奏为川省历年防剿秦陇回逆尤为出力员弁恳恩酌奖折

同治十年十月十三日(1871 年11 月25 日) 227

〇五九奏报捐建旗营书院落成片

同治十年十月二十九日(1871 年12 月11 日) 234

〇六〇奏报夷众滋事抗拒官兵现经诱擒地方安静情形折

同治十年十一月二十二日(1872 年1 月2 日) 235

〇六一奏报查明川省办团防剿滇发各逆出力官绅择尤酌保折

同治十年十二月十三日(1872 年1 月22 日) 238

〇六二奏为续拨同治十年九十月分协黔的饷委解起程日期折

同治十一年正月二十二日(1872 年3 月1 日) 262

卷四同治十一年(1872)265

〇六三奏报暂缓出省查阅川省营伍片

同治十一年二月初六日(1872 年3 月14 日) 267

〇六四奏报川勇历经撤遣存营无多现仍设法随时裁减折

同治十一年三月初四日(1872 年4 月11 日) 270

〇六五奏请教民案件会同成都将军魁玉办理片

同治十一年三月初四日(1872 年4 月11 日) 276

〇六六奏报续拨同治十年十一十二月协黔的饷委解起程日期折

同治十一年四月初七日(1872 年5 月13 日) 280

〇六七奏为遵旨查明川省历年防剿尤为出力人员汇案酌保折

同治十一年四月二十四日(1872 年5 月30 日) 282

〇六八奏为请旨将李锦贵邹绍南等照例从优议恤片

同治十一年四月二十四日(1872 年5 月30 日) 283

〇六九奏请将简用总兵何行保游击谢思友等留川酌量备补片

同治十一年四月二十四日(1872 年5 月30 日) 284

〇七〇奏请允准李有恒在湖南新化建祠将亡故弁勇一并入祀片

同治十一年四月二十四日(1872 年5 月30 日) 286

〇七一奏为续拨同治十一年正二月分协黔的饷委解起程日期折

同治十一年六月初三日(1872 年7 月8 日) 287

〇七二奏请将武字营改为律武营马步川军仍交李辉武统带片

同治十一年六月二十四日(1872 年7 月29 日) 288

〇七三奏报议结酉阳教案应给银两现已扫数交清折

同治十一年六月二十四日(1872 年7 月29 日) 290

〇七四奏请允准提督陈希祥回藉守制葬亲移交军务片

同治十一年八月十三日(1872 年9 月15 日) 292

〇七五奏请赏还道员唐炯顶戴片

同治十一年八月十三日(1872 年9 月15 日) 293

〇七六奏报援黔川军戡定苗疆筹议酌补欠饷以资撤遣折

同治十一年八月十三日(1872 年9 月15 日) 294

〇七七奏为续拨同治十一年三四月分协黔的饷委解起程日期折

同治十一年八月十三日(1872 年9 月15 日) 297

〇七八奏报川北川东地方民情困苦情形片

同治十一年九月二十六日(1872 年10 月27 日) 299

〇七九奏为交部从优议恤恭谢天恩折

同治十一年九月三十日(1872 年10 月31 日) 300

〇八〇奏报筹拨同治十一年五六月分协黔饷银委解日期折

同治十一年十月十三日(1872 年11 月13 日) 302

〇八一奏报川省历办团练官绅分别查核请奖片

同治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1872 年12 月24 日) 307

〇八二奏报查明迭次剿匪出力弁兵绅团汇案核实请奖折

同治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七日(1872 年12 月27 日) 308

〇八三奏报续拨七月分协饷委解日期并酌补欠饷凯撤援兵折

同治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七日(1872 年12 月27 日) 312

〇八四奏请允准陈希祥在原籍捐资建祠并将亡故弁勇入祀片

同治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七日(1872 年12 月27 日) 313

〇八五奏为吏部候补主事周盛典助剿卓著劳绩请旨奖励片

同治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七日(1872 年12 月27 日) 315

〇八六奏为副将何行保等将来送部引见请准免其射箭片

同治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七日(1872 年12 月27 日) 316

〇八七奏请将袁复清留川遇缺按章借补再行送部引见片

同治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七日(1872 年12 月27 日) 319

卷五同治十二年(1873)323

〇八八奏为川军防剿滇省逆回恳恩汇奖出力员弁绅团折

同治十二年二月初二日(1873 年2 月28 日) 325

〇八九奏报筹拨同治十一年八九月分协黔饷银委解起程日期折

同治十二年五月十九日(1873 年6 月13 日) 329

〇九〇奏报续拨同治十一年十月十一月协黔饷银委解日期折

同治十二年闰六月十六日(1873 年8 月8 日) 331

〇九一奏报提督陈希祥假满回川接统营务饬赴峨边筹办招抚片

同治十二年七月初六日(1873 年8 月28 日) 332

〇九二奏报川滇边界练匪为患经合力剿除现在地方静谧情形折

同治十二年七月初六日(1873 年8 月28 日) 333

〇九三奏报酌拟武员月课章程试行有效即当仿照办理折

同治十二年七月二十三日(1873 年9 月4 日) 338

〇九四奏为汇奖川军防剿逆回并附奖历次剿匪出力员弁兵团折

同治十二年九月十九日(1873 年11 月8 日) 344

〇九五奏报原保候选通判张世康等员遵照部咨另核请奖片

同治十二年九月十九日(1873 年11 月8 日) 357

〇九六奏请将多文开复销去永不叙用并免缴捐复银两片

同治十二年九月十九日(1873 年11 月8 日) 360

〇九七奏拨同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年正月协黔饷银委解日期折

同治十二年九月十九日(1873 年11 月8 日) 371

〇九八奏报教士被殴致毙请旨将黔江县知县桂衢亨摘顶撤任折

同治十二年十月初五日(1873 年11 月24 日) 374

〇九九奏报酌裁楚勇黔勇改募川勇片

同治十二年十一月十一日(1873 年12 月30 日) 378

一〇〇奏报峨边厅境蛮匪经官军剿抚出降现在地方静谧折

同治十二年十一月十一日(1873 年12 月30 日) 379

一〇一奏报提督唐友耕陛见请旨以记名提督张占鳌代统营务片

同治十二年十一月十一日(1873 年12 月30 日) 384

一〇二奏报续拨同治十二年二三月分协黔饷银委解起程日期折

同治十二年十二月初三日(1874 年1 月20 日) 389

一〇三奏报道员蹇誾因公劳瘁病殁恳恩准予优恤折

同治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1874 年2 月13 日) 390

卷六同治十三年(1874)395

一〇四奏拨同治十二年四五六月协黔饷银委解日期并请宽筹折

同治十三年三月十八日(1874 年5 月3 日) 397

一〇五奏报将罗安邦正法并张占鳌艾尔鸿等将为副将守备片

同治十三年五月十八日(1874 年7 月1 日) 406

一〇六奏报川军防剿逆回成劳久着恳恩汇奖出力员弁绅团折

同治十三年五月十八日(1874 年7 月1 日) 407

一〇七奏报同治十二年武员月课奖赏数目并循旧举行折

同治十三年五月十八日(1874 年7 月1 日) 410

一〇八奏报查明黔江民教起衅实情并请将解犯委员印官惩处折

同治十三年五月十八日(1874 年7 月1 日) 412

一〇九奏请准记名总兵董应昌复姓更名并仍以总兵留川补用片

同治十三年六月十八日(1874 年7 月31 日) 416

一一〇奏报灌县山匪滋事经并力查拏歼除现在地方安静情形折

同治十三年七月初四(1874 年8 月15 日) 417

一一一奏报勉筹协黔饷银两分批解交周达武军营以资凯撤折

同治十三年七月十八日(1874 年8 月29 日) 420

一一二奏报川省地方静谧并近岁巡防边隘拏办匪徒情形折

同治十三年七月十八日(1874 年8 月29 日) 423

一一三奏报遵旨勉筹协黔饷银二十万两委解起程日期折

同治十三年八月初十日(1874 年9 月20 日) 427

一一四奏报遵旨续议筹拨协黔饷银折

同治十三年九月十九日(1874 年10 月28 日) 428

一一五奏报防勇索饟入城盘踞已平请将协饷暂停先尽勇粮片

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初二日(1874 年12 月10 日) 433

一一六奏请允准将已故提督陈希祥副将霍名升照例从优赐恤片

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初二日(1874 年12 月10 日) 439

一一七奏恳将记名提督李有恒赏穿黄马褂以示优异片

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初二日(1874 年12 月10 日) 441

一一八奏报核实汇奖剿办峨边蛮匪及秦陇逆回出力员弁绅团折

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初二日(1874 年12 月10 日) 443

一一九奏请将署理灌县知县黄毓奎赏还顶戴片

同治十三年十一月二十日(1874 年12 月28 日) 454

一二〇奏报遵旨汇奖歼除灌县山匪出力员弁绅团折

同治十三年十一月二十日(1874 年12 月28 日) 456

一二一奏委熟谙洋务之县丞邹宗灏迎护法国参赞速办教案片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1875 年1 月31 日) 461

卷七光绪元年(1875)、二年(1876)464

一二二奏报酌裁楚勇选用团丁缘由片

光绪元年正月二十日(1875 年2 月25 日) 467

一二三奏请吴华灿等员仍照原保官阶核准注册片

光绪元年三月二十日(1875 年4 月25 日) 468

一二四奏报峨边游勇误伤主将当经设法歼除地方静谧情形折

光绪元年三月二十日(1875 年4 月25 日) 469

一二五奏请敕部仍照贵州抚臣原奏改拨协黔饷银片

光绪元年五月初八日(1875 年6 月11 日) 472

一二六奏报匪徒窜踞兴文县九丝寨业经调兵集练设法歼除情形折

光绪元年五月初八日(1875 年6 月11 日) 476

一二七奏报将积欠达字营饷需解交张祖云散放以资遣撤片

光绪元年六月十五日(1875 年7 月17 日) 479

一二八奏报遵旨原议续议协黔的饷现已勉力筹拨全完折

光绪元年六月十五日(1875 年7 月17 日) 480

一二九奏报同治十三年武员月课奖额并认真考校推广举行折

光绪元年六月十五日(1875 年7 月17 日) 482

一三〇奏报雷波蛮匪滋扰已调兵击退仍饬各军妥筹镇抚折

光绪元年六月十五日(1875 年7 月17 日) 484

一三一奏报里塘僧俗藉端聚众经遴委干员究办解散折

光绪元年六月十五日(1875 年7 月17 日) 488

一三二奏陈川省吏治民风实在情形现仍随时整顿折

光绪元年七月十九日(1875 年8 月19 日) 494

一三三奏为黔江教案现已商拟恳准议结并请将知县革职折

光绪元年七月十九日(1875 年8 月19 日) 498

一三四奏报叙永匪徒滋事现办堵御请饬下云贵督抚派兵会剿折

光绪元年八月二十四日(1875 年9 月23 日) 501

一三五请将尽先题奏总兵李忠恕照例从优议恤片

光绪元年十月初二日(1875 年10 月30 日) 504

一三六奏报遵旨择尤酌保攻克九丝寨踞匪在事员弁绅团折

光绪元年十月初二日(1875 年10 月30 日) 505

一三七奏报川军越境攻剿巢匪跟踪追捕务尽根株折

光绪元年十月初二日(1875 年10 月30 日) 516

一三八奏恳恩准提督周达武在四川省城捐建武军昭忠祠片

光绪元年十月初二日(1875 年10 月30 日) 520

一三九奏恳将前贵东道多文销去永不叙用开复原官留川补用片

光绪元年十月初二日(1875 年10 月30 日) 521

一四〇奏请将承爵杨光坦许成鳌留于川省借补片

光绪元年十一月初二日(1875 年11 月29 日) 523

一四一奏报川军跟踪追剿会合滇军聚歼坟坝股匪并请汇奖折

光绪元年十一月十五日(1875 年12 月12 日) 525

一四二奏报川省添募练丁裁撤勇丁并将裕字前营调回省垣片

光绪元年十一月十五日(1875 年12 月12 日) 531

一四三奏报川军剿办雷波厅匪歼除要逆并酌保尤为出力员弁折

光绪二年正月十五日(1876 年2 月9 日) 532

一四四奏报提督李有恒探悉贼踪派员迅驰会剿情形片

光绪二年正月十五日(1876 年2 月9 日) 538

一四五奏报遵旨确查刘道生等遣抱京控地方官纵匪贻害一案折

光绪二年正月十五日(1876 年2 月9 日) 540

一四六奏报邱广生等给假回籍归标当差片

光绪二年正月二十五日(1876 年2 月20 日) 554

附録557

一、主要人物传记 559

二、清代官员品级一览表 582

参考文献585

跋597
內容試閱
序一

杜宏春的博士学位论文《游蜀疏稿校证》即将出版,我作为他的博士生指导教师,其喜悦之情,绝不亚于自己著作的出版。

这是一部具有珍贵史料价值的著作,其内容反映的是同治八年(1869)至光绪二年(1876)间清政府治理西南边疆各少数民族的羁縻与怀柔政策,记録了清政府镇压西南少数民族武装起义的那一段历史,对研究中国西南民族弥足珍贵,填补了少数民族文字文献对这一段历史记録的空缺,弥补了汉文正史之不足。对研究清末我国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变迁,对中国近代史、民族关系史的研究都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他最初提交的博士论文提纲是《吴棠年谱》,全书预计一百二十万字。此选题虽然很好,但篇幅过于冗长,不仅作者的工作量大,答辩委员会阅读文字如此海量的学位论文,也压力不小。因此,参与开题的教授们建议换篇幅稍小的选题,于是他选择对收藏于国家图书馆的《游蜀疏稿》进行校证,作为其博士学位论文。

虽然是临时换选题,但仅过半年,他就提交了五十万字的《游蜀疏稿》校证初稿,校正了原稿中的不少错误,对原稿材料之不足,用其他史料进行了补充,因而比之原稿有了更高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论文送校外匿名评审时,得到了较好的评价。能取得如此优良的成绩,与他平时的数据积累、知识修养和勤奋是分不开的。

杜宏春读博期间的勤奋在中央民族大学古籍圈中是有口皆碑的。三年在读期间,大部分时间都耗在了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国家图书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在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古籍部,他常常是第一个进馆的人,也往往是最后一个离馆的人。从中央民族大学到第一历史档案馆约十公里,在查阅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数据的那段时间,无论是寒冬,或是酷暑,每天都风雨无阻。除悉数搜集收藏于北京的资料外,国内所能查阅的资料大部分他都已获得,甚至通过网络查询并购买了收藏于我国台湾的数百件与吴棠有关的史料。可以说目前与吴棠有关的学术史料占有量,他是最多、最权威的。

对吴棠资料的收集,他已竭尽所能,几次累倒病危住院,原本健壮的身体,也落下了一身的疾病。更为感人的是他把家人也动员来参与吴棠资料的收集。儿子在京外念大学,每到寒暑假,他都招儿子进京,一同到图书馆查抄吴棠史料,同样每天往返于中央民族大学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之间。其夫人也帮着做些力所能及的辅助工作。可以说他手中的数据凝结着全家人的心血。

我非常敬佩杜宏春博士勤奋、敬业、执着的精神。他对吴棠史料的关注始于硕士在读期间,近十年来一直追而不弃,并立志以研究吴棠为一生的事业目标。这种执着成就了他的成功。

杜宏春博士与吴棠是同乡人,吴棠在其故乡是如雷贯耳的名人,因而,他早就萌生了研究吴棠的兴趣。他从小耳濡目染了解了不少的奇闻轶事,对吴棠故乡的风土人情及其相关资料的历史背景有着深刻的认识,厚积薄发,校证工作才会如此轻松自如,其校注本才会如此有学术分量,其成果才会“井喷”式地问世。

祝杜宏春博士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是以为序。

黄建明

2014 年3 月



序二

杜宏春博士的古典文献学新着《游蜀疏稿校证》即将出版,多次相嘱邀我作序;我因为在古典文献方面孤陋寡闻,多次推脱,结果是:不允。感其真诚,勉为其难;可写起来,名不正则言不顺,于是想到钱钟书先生有本小书《写在人生边上》,姑且算是边序,意在说些边缘的话。

初识宏春是在2006 年。他刚从兰州大学古典文献专业硕士毕业,我校的中文专业正处在建设时期,师资中硕士也寥寥无几,他来的正当其时。一见面,感觉新来的这位杜老师很有古风,个子高大,人极古朴,脸上始终挂着谦谦笑容,对大家都真诚而有礼,一开口说话尽是文言,而且安徽乡音很重。比如,他会问:“贵府宝眷在哪里高就?”被问的人一脸错愕,因为口音,把“宝眷”听成了“宝剑”,迷茫地说:“我们家没有挂宝剑啊?”这误会引得大家开心地笑了。后来要给房管科缴住房申请,他全用文言写成,我劝他改成白话。这以后大家渐渐习惯了宏春温文尔雅的问候,也学到了不少古人雅称方面的知识。宏春为人极其真诚和淳朴,绝没有故意炫耀的意味,大家都认为多了一位可爱的“老学究”,善意而开心地笑笑,但同时也佩服他丰富的学识。一到夏天,校园里经常可以看到他头戴一顶草帽快步走着,远远地就会笑容灿烂地和你打招呼。在新疆,阳光毫无遮拦,如果直晒,的确对皮肤不好,但戴草帽的,的确也就他一人。我以为这就是宏春的可爱之处,他是给校园添了风景的。

接触多了,才知道宏春曾经当过二十多年的民办教师,工资报酬极低且难以保障,因而他对能在大学里教书很知足。他当教师,夫人就在食堂帮厨,唯一的儿子后来考到山西长治医学院。两个人的收入供养儿子读书,加上生活开销,过年还要赶回安徽看望老人,日子过得是紧巴巴的。尤其是回家探亲,新疆到什么地方都远,花钱不说,那份辛苦真是不足与为外人道。有一年他探亲回来,说火车上一路站着,也不敢吃饭喝水,火车上人满为患,厕所里都站着人。20世纪80年代我到内地读书,知道春运期间火车上人挤人的程度,没想到还是没有得到多大改变。但宏春心态很好,始终笑容灿烂着,似乎这些困难并不能影响到他的心情。

其实真正让宏春挂心的是古典文献研究。据宏春自己说,他每天看书到凌晨两点左右,不抽烟不喝酒,没有什么不良嗜好,唯一最大的乐趣就是读书。2009 年9 月,他赴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院,攻读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学位。2012 年6 月,毕业并获文学博士学位。三年,仿佛一眨眼的功夫,时间飞逝而去。宏春在北京扎扎实实做了三年学问。在国家图书馆和故宫博物院,他一头扎进文献的海洋,尤其关注清代未入正史的有关治理边疆的文献资料,自费购买甚至手抄,带回大量可供研究的珍贵文献。《游蜀疏稿校证》就是他最初的成果之一。古典文献是通古今之变的学问,意义自有专家断定,我只是觉得宏春是一位淡泊名利、甘于寂寞、勤于耕耘的学者,在当今浮躁、功利影响很多人的时候,他坚守自己的位置,实在是难能可贵。

宏春是一位好老师。他上课声如洪钟,感情充沛,他为本科生讲授“古代汉语”和“大学语文”,尤其善于打通古今、深入浅出的讲解。我听过他的课,发现他还非常幽默风趣,在讲台上完全不是我们印象中“老学究”的模样。一手漂亮的板书,对古代典籍如数家珍,可见他下过怎样的功夫,学生自然喜爱这样的老师,钦佩、折服,还有点崇拜。一所学校的好坏,很大程度是由教师决定的,有宏春这样的教师,学生有福了。

我祝贺宏春《游蜀疏稿校证》的出版,也想对他说要保重身体。他血压偏高,时常高强度工作,希望他要多加注意。美好的期望源自于对长远美好的期待。

李赋

2014 年3 月







推开窗,晨风裹挟着野草的清香,饱含着水气的清凉,沁人心脾,常日迟迟,风景渐明。论文总算杀青,那一段失魂落魄、寝食难安的日子终于结束了!有一丝轻松,又有几许沉重:往事历历,值得记忆和书写的太多:图书馆中徜徉书林,怡然自得;教研室内聆听教诲,醍醐灌顶;紫禁城内访幽览胜,物我两忘;十三陵前谈今论古,豁然于心。考辨注释,尽心所致,超然物外,忘乎所以!博大精深的华夏文化滋润着我这个来自天山脚下的负笈之人。抚今追昔,思绪万千,难以抑止心中涌动的感激之情:感谢业师黄建明先生,不弃蒲柳驽骀,收于门下,悉心指导,再造之恩,没齿以衔!感谢聂鸿音先生、张铁山先生、孙伯君先生谆谆善诱、春风化雨般的教诲。

在文献收集、整理、鉴定以及论文写作过程中,始终得到山东大学文史研究院教授杜泽逊先生、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文献部黄爱平先生、国家清史委图书数据中心谢军先生、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古籍部李婷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赵令志先生的热情鼓励、殷殷关怀、悉心指教与鼎力襄助,嘉惠实深,感篆曷极!

感谢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利用处王澈处长、王金龙先生、杨欣欣女史、李静女史、葛会英女史,国家图书馆陈秉松先生、博士后丁延峰先生,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古籍部钟玉梅女史、黄金东先生,台北故宫博物院王华威先生,著名作家刘风光先生、崔保新先生,首都师范大学博物馆史文明博士,好友贡发芹先生、薛守忠先生、姨父焦永宁先生,或指点迷津,或提供帮助,或真诚鼓励。藉其指撝,助克蒇功。

感谢中央民族大学后勤集团总经理柯雅斌先生的真诚关照;感谢中央民族大学校医院的医护人员和积水潭医院耳鼻喉科彭本刚主任、王欣先生、雷慧佳博士以及护士站天使们的细心呵护。同时,亦感谢钱思辰、郑玲师妹和王海滨、祁宏涛师弟的无私帮助!

齐年孙聊城启军、肖赣州斌、木丽江永跃、张凉城利俊、周宜宾建军、李江西晓华、袁清华玉红、商太原万里、朱伊犁远来、王廊坊瑜卿、胡中原良友、杜允吾鹃、董燕山文朝、马观察骏、孙青岛明敏、吴云南海燕、王乌兰松涛,或妙笔悬漏,雄才吐珠;或指点江山,心忧天下;或激扬文字,舌灿莲花;或人情练达,世事洞明;或有求必应,沉着从容;或有问必答,徐疾有度;或知音酬唱,红粉柔情,情趣横生,时光若虹,岁月如歌!

本书的顺利出版,尤其要感谢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院长王立昌教授、石河子大学科研处处长李豫新教授的无私关怀和鼎力赞襄。李赋教授为本书提出了修改意见,并欣然赐序;商务印书馆编审丁波博士和编辑张文华女史在本书的付梓过程中,往复函商,倍着辛劳;内子张从华、爱子杜寅,鞍前马后,排比理董,助我尤多,谨此一并致谢。由于本人学识浅陋,纰缪之处在所难免,尚祈海内外方家不吝赐正。

杜宏春

甲午年仲春识于石河子大学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