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甲骨文丛书·中华早期帝国:秦汉史的重估
》
售價:HK$
300.2
《
欲望与家庭小说
》
售價:HK$
98.6
《
惜华年(全两册)
》
售價:HK$
70.3
《
甲骨文丛书·古代中国的军事文化
》
售價:HK$
99.7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套装全4册):从未见过的王朝内争编著史
》
售價:HK$
244.2
《
半导体纳米器件:物理、技术和应用
》
售價:HK$
177.0
《
创客精选项目设计与制作 第2版 刘笑笑 颜志勇 严国陶
》
售價:HK$
61.6
《
佛山华家班粤菜传承 华家班59位大厨 102道粤菜 图文并茂 菜式制作视频 粤菜故事技法 佛山传统文化 广东科技
》
售價:HK$
221.8
|
編輯推薦: |
《屠呦呦传》是首部全面完整记录屠呦呦女士人生经历的传记。全书通过对她本人和家人、同事、同窗、学生等的探访,以及130余幅她本人珍藏的照片,为读者展现了一位杰出女科学家成长、学习和工作的独特经历。他们的亲身讲述,也大大丰富了本书内容,更好地引领读者走进屠呦呦的心灵深处。
作为中国**位获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她有 哪些故事?她有怎样的经历?让我们通过本书一道 来寻访这位伟大科学家的不凡人生,一同品味她带 给我们的诸多启示……
|
內容簡介: |
书中大部分内容为首次披露,许多关于她生活、成长、爱情细节的小故事让读者读起来饶有兴趣,相信读者能从她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中看到一位“中国的居里夫人”。
全书分“呦呦初鸣”、“向医而行”、“矢志寻蒿”、“中国神药”、“享誉世界”等6个部分,清晰披露了屠呦呦及其团队坚守科研寂寞、“久久寻蒿”、终于发现青蒿素的艰辛过程,以及屠呦呦斩获诺奖给当代人乃至后人所带来的深刻启示。书中还附有屠呦呦赴瑞典出席诺贝尔奖颁奖典礼时将在卡罗林斯卡学院发表的演讲全文。
她真的出自中医世家吗?她收获了怎样的爱情?神秘的“523”任务和青蒿素有何关系?第191号样品蕴含了什么神奇?为什么是她最后斩获诺奖?……本书一一为您讲述!
|
關於作者: |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
1971年首先从黄花蒿中发现抗疟有效提取物,1972年分离出新型结构的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1979年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师,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2011年9月,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
2015年10月,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
內容試閱:
|
当地时间 2015 年 10 月 5 日上午 11 时 30 分,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诺贝尔大厅,挤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在众人注视之下,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会常务秘书乌尔班·林达尔和3位评委一步步走上发布台。
林达尔面带微笑,先后用瑞典语、英语宣布,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以及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姆·坎贝尔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以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金
共 800 万瑞典克朗(约合 92 万美元),屠呦呦将获得奖金的一半,另外两名科学家将共享奖金的另一半。就在林达尔发布这一信息的同时,他身后的大
屏幕上,随之出现了 3 位获奖者的照片和简介。照片中的屠呦呦戴着眼镜,嘴角微微带笑地注视着正
前方,简介中写着“生于 1930 年,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国”。
此时,是北京时间 2015 年 10 月 5 日下午 5 时 30 分。已成为全世界媒体都在寻找的采访对象屠呦呦尚浑然不知,她正在洗澡时,在客厅看电视的
老伴突然告诉她:“你获奖了!”起初,屠呦呦并未在意,她认为是华伦·阿尔波特奖的消息。很快,贺信和鲜花纷至沓来,一波波记者争相采访她。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身份,屠呦呦迅速处于一种她并不习惯的热闹之中。所有人都在为屠呦呦的获奖而兴奋异常,因为历史已因她的这次获奖而改写——中国首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国际**奖项、中医药成果获得的**奖项。
北京时间 2015 年 10 月 6 日下午 13 时,屠呦呦接到林达尔的正式致电,通知她获奖的消息并表示热烈祝贺,诚挚邀请屠呦呦于 2015 年 12 月赴瑞典参加诺贝尔奖颁奖大会。屠呦呦一如既往地淡
定,耄耋之年的她在回应时,着重提及的是“这不
仅是个人的荣誉,更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科学工作者
的认可”。诺贝尔奖,不仅是一个巨大的荣誉,更是为屠
呦呦几十年的默默坚守所补写的一个**注脚。或许正是这种内心平静的力量、淡泊名利的境的勇气组成了科学大家的“品格配
方”。成百上千次反复的尝试,枯燥、寂寞,没有
非凡的毅力、崇高的理想就不可能战胜失败的迷
茫,就不可能找到突破口,也就不可能获得非凡的成就。
任何科学创新看似机遇,其实来自非凡的洞察力、宽广的视野和顽强的信念——为保证病人用药 安全,屠呦呦带头试服;为取得**手临床资料, 她在海南疟区奔走,高温酷暑之下,喂患者服药……对于屠呦呦而言,这是她已深入骨髓的医者大 爱与仁心,更是其“久久寻蒿”的力量源泉。85年前当屠呦呦的父亲从《诗经·小雅》中 撷取“呦呦”二字为女儿取名时,大概也未曾预料 到,女儿的整个职业生涯会与青蒿——这种神奇的“中国小草”相伴始终。他更不会料到,女儿会通 过对这棵小草的研究而拯救无数生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