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主席套装(习大大书单之中国篇 共6册)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道德经译注 诗经译注 礼记译注 孔子家语译注 论语·大学·中庸

書城自編碼: 2689985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
作者: 张琼 译注 老子 陈小辉译注
國際書號(ISBN): 9787D23801830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 2015-05-01
版次: 1 印次: 1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77.2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孤独与相遇的社会学
《 孤独与相遇的社会学 》

售價:HK$ 59.8
精微植物艺术表现技法大全
《 精微植物艺术表现技法大全 》

售價:HK$ 227.7
坦克行动:一名装甲部队指挥官的战争(1944年至1945年)
《 坦克行动:一名装甲部队指挥官的战争(1944年至1945年) 》

售價:HK$ 114.8
翻译的危险:清代中国与大英帝国之间两位译者的非凡人生
《 翻译的危险:清代中国与大英帝国之间两位译者的非凡人生 》

售價:HK$ 94.3
论法拉比与迈蒙尼德:施特劳斯讲演与论文集:卷三
《 论法拉比与迈蒙尼德:施特劳斯讲演与论文集:卷三 》

售價:HK$ 109.3
实验之火:锻造英格兰炼金术(1300—1700年)
《 实验之火:锻造英格兰炼金术(1300—1700年) 》

售價:HK$ 124.2
高功率激光推进
《 高功率激光推进 》

售價:HK$ 110.4
藩镇时代的政治与社会
《 藩镇时代的政治与社会 》

售價:HK$ 112.7

 

建議一齊購買:

+

HK$ 49.6
《道德经:作家版经典文库 新课标必读 教育部推荐书目 不可不读》
+

HK$ 233.1
《主席套装(习大大书单之法国篇 共5册)(全译本平装)忏悔录 》
+

HK$ 32.9
《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

HK$ 83.2
《中学文言文必考140字》
編輯推薦:
一、本系列丛书在选编上,收入中国传统文化之精粹,彰显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有序、精神有源的特点。
二、本书系《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之合编,其中《百家姓》为选本。主要阅读对象为中小学生。
三、本书编辑之目的,在于将早期的识字教育与中国的历史文化,以及品质培养巧妙地融为一体,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启发少年儿童的灵感,陶冶他们优雅的情操,培养高尚的品德,引导其向善、向上,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让人生有根。
四、本书集《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一体,是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教育启蒙读本,通过阅读传统经典以培养谦让、孝悌、诚信、友爱的优秀品质。
五、本书依照阅读的逻辑及学生成长之需,先列“全书诵读”,再分列“正文”“注释”“译文”“阅读链接”等 ,并依文中具有成长、教育意义的内容,设置“成长启示”以及“品读思考”,全书*后列出“本书经典名句记忆”“本书相关名言链接”以及“读后感”。


六、
本书“注释”“译文”部分,参考各家精妙、正确的注解,力争浅白、明了;“成长启示”则针对学生成长需要,配合时代意义,做恰当的引导;“品读思考”在于
內容簡介:
“国学经典学生读本·今注今译”丛书是一套精心编辑的适用于中小学生的价值读本,其宗旨:扬中华优秀之文化、启少年人生之意义、养学生高尚之品格、修学
生之气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皆因传承有序、民族有魂而生生不息。人在总角之年就培养、确立一生受用的品格,并使精神有源、人生有根,这是我们编
辑这套图书的出发点。为此,书中不但对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译注,而且对文中的精华部分进行了正向的解读、挖掘与引导,力图对国学作较为全面的梳理,从而使每
一本书有明晰的文化传承、明确的品格导向。这就是所谓的价值阅读。

《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被誉为中国人的启蒙圣书。《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编,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
守则规范。《弟子规》集孔孟等圣贤的道德教育之大成,提传统道德教育著作之纲领,是接受伦理道德教育、养有德有才之人的最佳读物。《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合称“三百千”,为古代启蒙教育的著名教材。《三字经》形式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三字经》的核心思想包括了“仁、义、诚、敬、孝”,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
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春秋时期老子(即李耳)所作的哲学著作。《道德经》内容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
身、为学的宝典。它对中国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它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文化、
科学、宗教等等方面。据不完全统计,先秦以来,研老注老著作超过三千余种,具有代表性的不少于一千种,从侧面说明了《道德经》的巨大影响。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和保存了古代诗歌305首,6首只存篇名而无诗文的“笙诗”。
《诗经》最初只称为《诗》或“诗三百”,到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为《诗经》。《诗经》是按《风》、《雅》、《颂》三类编辑的。“风”是周代各地的
歌谣,是三百篇中最富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的篇章。《雅》是周人所谓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朝廷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
颂》、《鲁颂》和《商颂》。

《礼记》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与《诗经》《尚书》《周易》《春秋》并称为儒家五经。《礼记》主要记载
和论述先秦时期的礼制、礼仪,记录孔子及其众弟子的言行,记述修身做人的准则。全书内容广博,有解释说明《礼》的,记述说明各种礼制、礼节的,记述日常生活礼节、准则的,阐述儒家思想理论的;门类杂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集中体现了先秦时期
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其中《礼运》《儒行》等篇有非常丰富的哲学思想,是古代学子的必学篇目。

《孔子家语》又名《孔氏家语》,或简称《家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这本书是研究孔子生平及其思想的重要参考资料,也是我们认识历史上真实的孔子形象的重要依据。

《论语》《大学》《中庸》被誉为中国儒家文化之大成。《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大学》
原是《小戴礼记》里一篇,旧说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的儒家作品,这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大学》与《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
书”。《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为战国时子思作。全篇
以“中庸”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和自然法律。《中庸》主张处理事情不偏不倚,认为过犹不及,是儒家核心伦理观之一。全书集中讲述性与情与封建道德修养,肯定
“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中庸之道”在现代人心目中几乎成了迂腐、缺乏个性、走中间路线、不思进取的代名词。
關於作者:
老子(约公元前571年—前471年),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古时“老”和“李”同音;
“聃”和“耳”同义),是楚国苦县历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老子太清宫镇)人。老子曾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官”(管理藏书的官员),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
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文学家,也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被评为世界文化名人。


总策划简介:徐国静,孔子基金会全球文化大使,著名教育专家、演说家。
译注者简介:张琼,暨南大学文学博士。现为广东财经大学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及文化的研究,出版学术专著《清中叶岭南四家诗歌创作研究》一部,曾主持教育部、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课题的研究。
目錄
《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弟子规
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本收经典名句记忆 
本书相关名言链接
读后感


读蒙学经典,与圣人为伍




《诗经译注》


周南
关雎
葛覃
卷耳
樛木
螽斯
桃夭
兔罝
汝坟
召南
采蘩
草虫

甘棠
行露
羔羊
殷其雷
摽有梅
小星
驺虞
邶风
绿衣
燕燕
日月
击鼓
凯风
雄雉
式微
泉水
北门
北风
二子乘舟
鄘风
柏舟
君子偕老
鹑之奔奔
定之方中
蝃蝀
相鼠
载驰
卫风
淇奥
考槃


……



《礼记译注》

曲礼
曲礼上
曲礼下
檀弓
檀弓上
檀弓下
礼运
学记
乐记
表记
儒行本书经典名句记忆
本书相关名言链接
读后感



《孔子家语译注》

卷一
相鲁第一
始诛第二
大婚解第四
儒行解第五
五仪解第七
卷二
致思第八
三恕第九
好生第十
卷三
观周第十一
弟子行第十二
辩政第十四
卷四
六本第十五
哀公问政第十七
卷五
颜回第十八
子路初见第十九
在厄第二十
困誓第二十二
五帝德第二十三
卷六
执辔第二十五
论礼第二十七
卷七
观乡射第二十八
郊问第二十九
五刑解第三十
刑政第三十一
礼运第三十二
卷八
冠颂第三十三
辩乐解第三十五
问玉第三十六
屈节解第三十七
卷九
七十二弟子解第三十八
本姓解第三十九
终记解第四十
正论解第四十一
卷十
曲礼子贡问第四十二
本书经典名句记忆
本书相关名言链接
读后感
布衣中走出的无冕之王




《论语大学中庸》

论语
 学而篇第一
 为政篇第二
 八佾篇第三
 里仁篇第四
 公冶长篇第五
 雍也篇第六
 述而篇第七
 泰伯篇第八
 子罕篇第九
 乡党篇第十
 先进篇第十一
 颜渊篇第十二
 子路篇第十三
 宪问篇第十四
 卫灵公篇第十五
 季氏篇第十六
 阳货篇第十七
 微子篇第十八
 子张篇第十九
 尧曰篇第二十
大学
 第一章 释“明明德”
 第二章 释“新民”
 第三章 释“止于至善”
 第四章 释“本末”
 第五章 释“格物、致知”
 第六章 释“诚意”
 第七章 释“正心、修身”
 第八章 释“修身、齐家”
 第九章 释“齐家、治国”
 第十章 释“治国、平天下”
中庸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本书经典名句记忆
 本书相关名言链接
 读后感
 益者三友与损者三友
內容試閱
弟子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根据《论语·学而
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形式编纂而成。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具体
列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以及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准则规范。所以诵读学习《弟子规》,对青少年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它影响的不仅仅是一个学生,
一个家庭,而是整个社会。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弟子规》中某些词句带有封建礼教迂腐的色彩,已经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
粕”,去选择学习其中“孝与信”的主旨,这才是最重要的。
全书诵读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千字文
 《千字文》是南梁周兴嗣编写的一部识字书,用一千个汉字勾画出一部完整的中国文化史的基本轮廓,代表了中国传统教育启蒙阶段的最高水平,成为现存出书最早、使用时间最久、影响最大的蒙学读物。
 《千字文》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开头,用指定的无一重复的一千个单字,条理清楚地吟出了关于天文、博物、社会、历史、文化、伦理、教育等诸多方面的知识,且通篇首尾连贯,音韵谐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既是一篇四言长诗,也是一部袖珍百科知识全书。
全书诵读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爱育黎首,臣伏戎羌。遐迩一体,率宾归王。
鸣凤在竹,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盖此身发,四大五常。恭惟鞠养,岂敢毁伤。
女慕贞洁,男效才良。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


《道德经译注》

第二章
本章内容包括两部分。前一部分集中体现了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列举了日常的社会现象和自
然现象,如美与丑、善与恶、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低等,指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老子认为世间万物不会孤立存在,万物间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
相作用、互相补充的,任何事物都与自己的对立面同时存在,在这一部分中,论述了对立统一的矛盾法则。
后一部分则将辩证法运用到社会生活中,提倡
“无为”和不争。老子认为理想的“圣人”应该是顺随自然,有所作为,而不强作妄为,用“无为”的方式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教化民众,以此来顺应自然
和社会的发展。同时,“圣人”不争功名,对已经发生了的有功利的事情,既不管制,也不占有。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①;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②。有无相生③,难易相成④,长短相形⑤,高下相倾⑥,音声相和⑦,前后相随⑧,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⑨,行不言之教⑩;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斯恶已:斯,则,就。恶,丑。已,通“矣”。②不善:此处指恶。③有无相生:有和无互相生成。相,互相。④难易相成:难和易互相形成。⑤形:此指比较、对
照中显现出来的意思。⑥倾:同“盈”,充实、补充、依存。⑦音声:汉代郑玄为《礼记·乐记》作注时说,合奏出的乐音叫作“音”,单一发出的音响叫作
“声”。⑧前后相随:前与后互相追随。⑨圣人处无为之事:圣人,此处指得道的人。处,担当、担任。无为,顺应自然,不妄为。⑩不言:不发号施令,不滥用政
令。万物作而弗始:作,兴起、发生、创造。始,首倡。有:占有,据为己有。恃:倚仗、依赖。居:居功,自我夸耀。是以不去:是以,因此。是,指示代词,
这。以,因为。不去,指“圣人”的功绩不会消失。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美的原因,那么丑的概念就产生了;天下人知道了善之所以善的原因,那么恶的
观念也就形成了。有和无互相生成,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示,高和低互相补充,合音与单声互相谐和,前与后互相追随。所以,得道的人顺其自然地对待
世事,任凭万物自然发生而不发号施令,万物兴起而不肇事端,生养万物而不占为己有,助长万物而不自恃,成就功业而不居功自傲。可是,正因为不居功,所以功
绩也就不会离开他。
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我们平时做事情要学会打破思维定式,从多方面思考,比如面对选择,如果向左走是一条死胡同,向右走也许就是阳光大道。
第三章

子生活在春秋末期,当时的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纷纷招揽贤才,在这个大的社会环境下,老子的政治主张却颇为独特,他提出不“尚贤”,他反对重用和提拔所谓的
“优秀人才”,反对珍爱和看重稀世珍宝。老子的这种主张是为了防止民众争名逐利,防止民众沦为盗贼。他认为:只给人们以口腹的饱足,却不让他们有竞争的目
标、欲望和心智,这样人们就不会有竞争的行为,自然也就不会出现竞争动乱的社会了。从这种设想的具体含义看,老子主张的“不尚贤”“使民无知”,与“愚民
政策”还不是一回事,老子只是要人们回到一种自然而和谐的“无为”境界。
不尚贤①,使民不争②;不贵难得之货③,使民不为盗④;不见可欲⑤,使民心不乱⑥。是以圣人之治⑦,虚其心⑧,实其腹⑨,弱其志⑩,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贤:有德行、有才能的人。②争:争名夺利。③贵:动词,重视,珍稀。货:财物。④盗:盗贼。⑤见:通“现”,出现,显露。此是显示、炫耀的意思。⑥乱:迷
乱。⑦治:治理天下的方法。⑧虚其心:使他们心胸开阔,无滞碍。虚,消除滞碍,开阔心胸,使动用语。⑨实其腹:使人民填饱肚子。⑩弱其志:使他们志气减
弱。即削弱他们竞争的意图。强其骨:使人民身体强壮。无知无欲:没有伪诈的心智,没有贪婪的欲望。知者:有才智的人,知同“智”。敢:进取。无为:不妄
为。则无不治:没有治理不好的天下。治,治理。
不推崇世俗的才德之人,使人民不争名夺利;不去看重难得的稀有的财物,这样人民就不会成为盗贼;不
显露那些可能引起人们贪念的事物,人心就不会被迷乱。因此圣人治理天下,总要使人心灵开阔,填饱人民的肚子,减弱他们的竞争的意志,增强他们的筋骨。经常
使人民没有奸诈的心智,没有贪婪的欲望,使那些自作聪明的人也不敢妄为。能按照“无为”的办法去做事,也就没有治理不好的天下了。
古往今来,很多人认为老子在本章鼓吹愚民思想,实际上他是反对现实社会的奸诈心智和贪婪欲望,即“虚其心”“弱其志”。结合社会现实,谈谈你的感受。

……


《诗经译注》




《风》,又叫《国风》,是《诗经》三大部分的第一部分。《诗大序》以为是用于教化、讽谏,以求改善政治风气的作品。国,即诸候统治的国家,《风》乃是采自
各诸侯国的民间歌谣,与《雅》《颂》的主要区别在于音乐曲调上。包括周南、召shào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ɡuì、
曹、豳等地区和国家的诗,合称“十五国风”,共160篇。大部分为周平王东迁以后至春秋中叶的作品,对当时的社会政治生活做了比较广阔的反映。周南
 《周南》是十五国风之一,系周公统治下的南方地区的民歌。西周初期,周公旦与召公奭分陕今河南陕县而治。周公居东都洛邑,统治东方诸侯,其地域包括洛阳以南,直到江汉一带。
 关雎
 关关雎鸠①,在河之洲②。窈窕淑女③,君子好逑④。
 参差荇菜⑤,左右流之⑥。窈窕淑女,寤寐求之⑦。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⑧。悠哉悠哉⑨,辗转反侧⑩。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①关关:两鸟相互应和的鸣叫声。雎jū鸠:一种水鸟,即鱼鹰。据说雌雄有相对固定的配偶,情感专一,有“贞鸟”之美称。②洲:水中的小岛、陆地。③窈
窕yǎotiǎo:形容女子性格文静而美好的样子。④君子:指有品行、有修养的男子。好逑qiú:好的配偶。⑤参差cēncī:形容长短不齐
的样子。荇xìng菜:水生植物,即水草,浮于水面,可供食用。⑥流:采摘。⑦寤wù:醒着。寐mèi:睡着。寤寐引申为日夜。⑧思服:思
念。⑨悠:相思。⑩辗转反侧:左思右想,无法入眠。友:亲近。芼mào:挑选,采摘。乐lè之:使她快乐。
 关关鸣叫的鱼鹰,栖居在河中的小洲岛。文静美丽的姑娘啊,是君子理想的配偶。
 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忽左忽右去采摘。文静美丽的姑娘啊,让我朝朝暮暮都思念。
 追求她未能如愿,醒来做梦都思如潮。相思绵绵无绝期,翻来覆去难以入眠。
 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忽左忽右去采摘。文静美丽的姑娘啊,我弹琴鼓瑟和她亲近。
 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忽左忽右去挑选。文静美丽的姑娘啊,我敲钟击鼓换她笑颜。
这是一首爱情诗。一位纯情少年爱上了在河边采荇菜的漂亮女孩。河洲上相和而鸣的水鸟诱动了少年的痴情,水流中漂动的荇菜就好比姑娘那颗不易捕捉的心,使男
子沉浸在无限相思之中。诗歌以雎鸟之鸣起兴,引出“君子好逑”之意,情随意动,意由情生。由爱慕到思念,思念又化为幻觉,将诗的意境步步提升。
 葛覃
 葛之覃兮①,施于中谷②,维叶萋萋③。黄鸟于飞④,集于灌木,其鸣喈喈⑤。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⑥。是刈是濩⑦,为为绤⑧,服之无⑨。
 言告师氏⑩,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①葛: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的纤维可以织成布,称为葛布。它的块根含淀粉,可食用,亦可入药。覃tán:延长的意思。②施yì:蔓延。中谷:山谷
中。③维:发语词。萋萋:茂盛的样子。④黄鸟:即黄鹂鸟。于:语气助词,无义。⑤喈喈jiējiē:鸟的叫声。⑥莫莫:茂盛之态,与“萋萋”的意思相
近。⑦刈yì:割。濩huò:煮。⑧chī:细葛纤维所织的布。绤xì:粗葛纤维所织的布。⑨yì:讨厌。⑩言:语气助词,无义。师
氏:旧时的管家奴隶,或是保姆。薄:发语词。污:洗去污垢。私:内衣。浣huàn:洗。害hé:通“曷”,何,疑问词。归宁:女子出嫁后回娘家探
望父母,向父母问安。
 葛藤又柔又长,蔓延在山谷中,长得枝繁叶茂。黄雀飞来飞去,栖息于灌木丛上,唧唧喳喳啼啭不休。
 葛藤又柔又长,蔓延在山谷中,长得枝繁叶茂。收割回来煮泡,织成粗细葛布,穿在身上不厌弃。
 告诉管家,我思念家中父母。洗罢贴身的衣服,再洗干净外套。洗的和不洗的早分清楚,快些回娘家探望父母。
这首诗描写一位出嫁的女子准备回娘家探望父母。她因准备归家而“浣衣”,因“浣衣”而及“绤”,因“绤”而念“刈濩”之劳,因“刈濩”而追叙山谷中蔓生的
葛麻。诗歌采用倒叙的手法,提笔从葛麻写起,之后写成衣,最后点明回娘家探望父母的想法。全诗充满了温馨快乐的气氛,给人和谐的美感。
 卷耳
 采采卷耳①,不盈顷筐②。嗟我怀人③,寘彼周行④。
 陟彼崔嵬⑤,我马虺⑥。我姑酌彼金罍⑦,维以不永怀⑧。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⑨。我姑酌彼兕觥⑩,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①采采:采了又采。卷耳:即苍耳,草本植物名,苗嫩可食。②盈:满。顷筐:斜口筐,前高后低。③嗟jiē:叹词。怀:怀念。④寘zhì:放下,
搁。周行háng:大道。⑤陟zhì:登。崔嵬wéi:高而不平的土山、高山。⑥虺huītuí:疲劳,腿脚软。⑦罍léi:酒器。
⑧维:句首助词。永怀:长久地怀念。⑨玄黄:疾病的样子,也说眼花。⑩兕觥sìgōng:用犀牛角制作的酒器。砠jū:有土的石头山冈。瘏
tú:生病。痡pū:过度疲劳而生病的样子。云:发语词。吁xū:忧愁,忧叹。
 采呀采呀采卷耳,好久采不满一浅筐。因为我特别想念我的心上人,将筐丢弃在大路旁。
 登上那高高的土石山,马儿脚乏神颓丧。斟满一壶酒,喝上一杯慰藉我的思与伤。
 再一次登上那高高的土石山,马儿腿软且迷茫。斟上满满的一大杯酒,免去我心中的悲伤。
 又一次登上乱石山冈,马儿累倒在一旁,仆人精疲力又竭,无奈愁思不断。
 这是一首抒写女子怀念远行丈夫的情感名作。她在采卷耳的时候不禁神思遐想,想起远行的丈夫。她想象着丈夫行役的场景以及丈夫的所思所想,思念的情思让她没有心思来采卷耳。本是抒写作者的情怀,却从对方的心理着笔,描写细腻、真切、周到,可见其内心所饱含的思念之情。
 女人柔美,如葛藤;男人阳刚,如大树。夫妻两人一旦结成婚姻,就要相依相伴,互相扶持。美好的生活,需要两人共同经营。树与藤相互映衬,大树因葛藤而更显苍翠繁茂,藤因树而能望见更远的天空。一份和谐的婚姻,可使夫妻两人,都因为对方而成为更好的自己。

……


《礼记译注》

君子学礼以修身
曲者,小也。曲礼,指具体细小的礼仪规范。《曲礼》便是记录五礼之事的典籍,记载了古代儒家关于礼仪制度的言论。本篇主要阐述了如何做人和治学的态度,意在让人修身养性,言语简练,意义深刻。曲礼上
《曲礼》曰:毋不敬,俨若思①,安定辞,安民哉。
敖不可长②,欲不可从③,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贤者狎而敬之④,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⑤,憎而知其善。积而能散,安安而能迁⑥。
临财毋苟得⑦,临难毋苟免⑧,很毋求胜⑨,分毋求多。疑事毋质,直而勿有⑩。

俨:庄重。②敖:通“傲”,傲慢。③从(zònɡ):同“纵”,放纵。④狎:亲近。⑤恶(è):缺点。⑥安安:**个“安”指“安于,习惯于”,第二个
“安”指“安适,安逸”。迁:变更,变化。⑦苟:苟且,随便。⑧难(nàn):危难。⑨很:争论,争执。⑩直:这里指“无疑”,明白。
《曲礼》说:人不要不恭敬,举止庄重若有所思,说话态度安详肯定,这样才能使人信服。
傲慢的想法不可产生,欲望不可放纵无度,志向不可自我满足,享乐不可到极致。
对贤德的人既亲近又敬重,既畏服又爱戴。对所爱戴的人要知道他的缺点,对所憎恶之人要了解他的优点。既能聚财敛富,又可以散发给人;既能习惯于安逸,又不怕遇到变化。
遇到财物不要随便占有,遇到危难不要逃避,与人争论不要求胜过他,分派东西不要求多得。自己有疑虑的事不要责问,自己明白的事不要自夸知道。
礼,不妄说人①,不辞费②。礼,不逾节③,不侵侮,不好狎④。修身践言,谓之善行。行修言道,礼之质也⑤。礼,闻取于人,不闻取人。礼,闻来学,不闻往教。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⑥,非礼不备⑦;分争辨讼,非礼不决⑧;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⑨,涖官行法⑩,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

说:同“悦”,取悦于人,使人高兴。②费:言辞无用,废话。③节:法度,分寸,限度。④狎:亲近而不庄重。⑤质:本质,实质,性质。⑥正:整治,治理。⑦
备:完备,齐备。⑧决:决断,决定;判定。⑨班:等级,次第,顺序。⑩涖官:指官员任职。涖,到达,来到。是以:因此,由此。撙zǔn:节制。

循礼仪,不可以随便取悦于人,不说些没有用的话。遵循礼仪,行为不超过限度,不侵犯怠慢别人,不喜欢亲密而不庄重。修身养性,实践诺言,这称作好的品格。
品行修为,说话合乎礼仪,这是礼法的本质。依照礼法,只听说过主动从别人那里取法学习的,没听说过主动传授自己的知识迫使别人学习的。依照礼法,只听说愿
学的人主动来学,没听说过登门去教的。
道、德、仁、义这四种美德,没有礼就不能发扬。教育训导、整顿民俗,没有礼就不完备。分歧争执、申辩诉讼,
没有礼就不能判断是非。君臣上下,父子兄弟,没有礼就不能确定名分。做官求学、奉侍老师,没有礼就失去亲近。朝的职位等级、军队的治理、官吏到职施行法
度,没有礼威严就不能实行。特殊和例行的祭祀,供奉给鬼神,没有礼就不虔诚、不庄重。因此,君子要用貌恭心敬、克制自持、退让的精神来明晓礼的大义。
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①。是故圣人作②,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大上贵德③,其次务施报④。礼尚往来⑤。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⑥;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⑦。
①聚麀yōu:共牝,指共妻。麀,母鹿。②作:兴起,产生。③贵:重视,崇尚,崇拜。④务:致力,追求。⑤尚:崇尚,尊重。⑥淫:淫侈。⑦慑:害怕。
鹦鹉虽能说话,但仍不能脱离飞禽的范畴;猩猩虽能说话,但也脱离不了走兽的范畴。现在的人们如果不讲礼,虽能说话,不也是禽兽之心吗?禽兽就是因为没有礼的约束,所以父子共妻。因此,圣人出来,建立礼制教化人们,使人遵守礼节,知道自己与禽兽是不同的。

古时代重视道德与人,其次追求施德与报德。礼制崇尚有往有来。你讲礼节得不到对方回报,是对方的失礼;人家对你讲礼,你却不还礼,是你失礼。人有了礼才能
安定,没有了礼就不能安定。所以说,礼是不能不学的。礼是克制、放下自己而尊敬别人。即使是背筐的小贩,也必定有可尊重的,何况那些富贵的人呢?富贵的人
懂得爱好礼仪,就会不骄矜淫侈;贫贱的人懂得爱好礼仪,心志就会不怯懦、不害怕。
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①。三十曰壮,有室②。四十曰强,而仕③。五十曰艾,服官政④。六十曰耆⑤,指使。七十曰老,而传⑥。八十、九十曰耄⑦,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百年曰期,颐⑧。
大夫七十而致事⑨。若不得谢⑩,则必赐之几杖,行役以妇人。适四方,乘安车。自称曰“老夫”,于其国则称名。越国而问焉,必告之以其制。
谋于长者,必操几杖以从之。长者问,不辞让而对,非礼也。

冠:古代男子二十岁时行加冠礼,表示成人。②室:家或妻子,这里指成家或娶妻。③仕:做官。④服:从事、担任、掌管之意。⑤耆qí:古语对六十岁的称
谓。⑥传chuán:交付,分配家产,交代家事。⑦耄(mào):古语对八十岁、九十岁的称谓。⑧颐:供养、赡养老人之意。⑨致事:把所管之事送还君
主,退离自己的职位。⑩谢:辞别。几杖:靠背的用具和拐杖。行役:因服劳役、兵役或公务而在外奔波。适:到……去。越国:到别的国家去。越,度过,跨过。
问:聘问,诸侯国之间相互访问的礼节。制:制度,规章。谋:谋划,商量。操:拿。从:跟随。对:答,回答。
人从出生到十岁,可以称为“幼”,开始
外出就学。到了二十岁称为“弱”,可以行加冠之礼,把他当作成人看待。三十岁称为“壮”,可结婚成家。四十岁称为“强”,可以出来入仕做官。五十岁称为
“艾”,可以掌管官府的政事。六十岁称为“耆”,能凭借经验指导别人。七十岁称为“老”,应将工作责任交付后人。到了八十岁、九十岁称为“耄”。七岁称为
“悼”。七岁幼儿和八九十岁的老人一样,即使有什么过错,都是可以原谅的,也不施以刑罚。到了百岁称为“期”,只待人供养了。
作为大夫七十岁就应该退离自己的职位。如果不能辞别,君主就一定会赐予他凭几和拐杖。因公务而奔走在外,就会派妇人相陪伴。到各地出巡,就要乘坐车。这样的大夫自称为“老夫”,在自己的朝上还要称呼自己的名字。到别国去访问时,一定要把那国的制度告诉他。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