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
》
售價:HK$
167.3
《
利他主义的生意:偏爱“非理性”的市场(英国《金融时报》推荐读物!)
》
售價:HK$
77.3
《
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的顶层设计
》
售價:HK$
99.7
《
FANUC工业机器人装调与维修
》
售價:HK$
99.7
《
吕著中国通史
》
售價:HK$
62.7
《
爱琴海的光芒 : 千年古希腊文明
》
售價:HK$
199.4
《
不被他人左右:基于阿德勒心理学的无压力工作法
》
售價:HK$
66.1
《
SDGSAT-1卫星热红外影像图集
》
售價:HK$
445.8
|
編輯推薦: |
自然禀赋、生态环境、世道民心、民族命运都极其脆弱的新疆、西域乃至整个丝绸之路,是看不到边界的悲悯世界,存储着唐诗汉赋里*苍凉悲壮的诗意。时代和平,世道安宁,不仅是这部小说,也是西域诸多民族、诸种文明,世代禳祈的命题,也是永远的王道,永远的旗纛,永远的主旋律。
|
內容簡介: |
庄世平,1911年1月出生于广东省普宁市,青年时期开始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45年在泰国创办国际性的安达公司,1948年参与创办南方根据地的南方人民银行,1949年和1950年分别创办香港南洋商业银行和澳门南通银行;是第二、三、四、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三、四、五、六、七次全国侨联副主席,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二届政府推委会成员,香港第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委员会主席团成员,香港特区政府第一次最高荣誉勋章——大紫荆勋章获得者,经改制后的中国银行的副名誉董事长;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时期、香港回归祖国和“一国两制”的伟大实践中,都作出过巨大的贡献;在政治、经济、文化、侨务、教育、医疗、体育等多个领域都有过特殊的、非凡的建树。2007年6月2日凌晨,他因心律衰竭,于香港与世长辞,享年97岁。
以写小说见长、善于人物刻划、故事营构和氛围渲染的作者,多次赴北京、香港、潮汕等地采访,花八年的心血和汗水,几易其稿,才完成了这部既真实、又富于艺术感染力的传记精品。1995年,《庄世平传》荣获中国首届优秀传记文学作品奖。
此后每隔几年,作者在对庄世平进行跟踪采访的同时,都对本书进行精益求精的修订。
|
關於作者: |
廖琪,1953年11月生于广东省普宁县,1976年到广东省艺术学校创作班学习,1977年分配到广东省作家协会工作至今。系中共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报告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广东省传记文学学会副会长,文学创作一级。
|
目錄:
|
楔子………………………………………001
一儿时三哭…………………………003
二热血柔肠…………………………011
三古都试剑…………………………022
四上下求索…………………………035
五栽桃植李…………………………042
六救亡之路…………………………051
七艰险旅程…………………………058
八重庆受命…………………………066
九傲然“安达”……………………072
十艺醉曼谷…………………………083
十一扬帆香江…………………………096
十二开国礼赞…………………………108
十三光明使者…………………………121
十四艰巨任务…………………………134
十五金星轨迹…………………………139
十六大义之举………………………160
十七高风亮节………………………165
十八躬逢大治………………………178
十九历史突破………………………187
二十特区先驱………………………203
二十一开放引路………………………234
二十二造福桑梓………………………251
二十三再架金桥………………………269
二十四魂系中华………………………284
二十五成功身后………………………302
二十六永恒丰碑………………………309
二十七金秋年华………………………317
二十八无限生命………………………330
二十九终极辉煌………………………356
附庄世平年表…………………………377
后记………………………………………385
我和《庄世平传》………………………390
第八版附言………………………………398
|
內容試閱:
|
楔子
近两千年前,晋,永嘉之乱。
中原大地,狼烟四起,一片血光,人民在杀戮声中颤抖、呻吟。
两种不同身份的人物,不约而同地向着南方狂奔而来。前者,是携娇带女,或骑着高头大马、或坐着牛车木车的王公贵族、豪绅富贾。他们是迫于战乱,为保存生命财产而逃出故乡另寻乐土的。尽管一路上惶恐惊吓的神色并未从他们脸上抹去,但长年累月的养尊处优却未能改去他们沿途衣冠整戴、披红着绿、吟风诵月的习性。有的人甚至还不能不整天抱着精陶壶往嘴里灌进当时还未为多数人享受的、充满神秘和奢侈的茶水。后者,则是被打败了的将士和族人。他们是在剑戟的威迫下被强制性迁徙的,漫漫长途中,脚底早已磨出了血泡,嘴唇也早已渴爆溃烂。一些要犯和不甘屈服的人物,甚至被戴上镣铐,被马匹拖着走或囚进枷车,身上印满了血迹和伤痕。最糟糕的是,他们不知将被带往何处,命运将在何处生根落地。啊,他们的双脚只能一个劲匆促地向南,向南!
终于,南海近了,听到了海的沉重的喘息。
残阳如血;
大海如血!
该下车落马的,该解开镣铐木枷的,都聚集在南海边这块充满原始气息的大地上。他们惊讶地发现,山竟是这么绿,地是这么黑。捧起一把土,用力一捏,竟能流出肥沃的黑油。这地能养人呀!于是,他们就地跪下,祈求上苍的庇护,决心在这里营造新的乐土。
这,就是潮汕历史上潮人的第一次大集结。此后,才有了潮州府,有了汕头市,有了大批潮人坐上红头船漂洋过海,另寻生存和发展的绿洲……
中原文化加上优良的地理环境,在潮人世世代代用血汗浸泡下,潮汕每朝每代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1858年,恩格斯在《俄国在远东的成功》谈到《南京条约》订立后中国被迫开放的几个口岸时,特别提到汕头:“汕头这唯一有一点商业意义的口岸,又不属于那五个开放的口岸。”汕头其时尚未开放,恩格斯就格外注意到它,足见它商业意义的重大。至1861年,汕头已成为中国与“外夷”直接贸易的通商口岸之一。1870年后,至20世纪30年代,汕头更盛极一时,成为货物仅逊于上海、广州的中国第三大港口,其规模与美国洛杉矶不相上下,仅19世纪最后三个十年,从汕头港运往海外的华工苦力就达150万人。上世纪初,汕头港已与欧美各主要港口直接通航。并且,这里出现了中国早期的为世人瞩目的铁路、火电厂、电话机。
潮汕的辉煌,是因为它有辉煌的儿女!
1911年1月20日,在潮汕一个祖祠里铭竖着“祖肇于豫温陵屿城后入闽晋江”石碑的村落——普宁县果陇村,一条幼小的生命呱呱坠地了。
人们也许可以忘记这个日子,但上了年纪的果陇村老人,却忘不了庄氏家族为这个孩子的满月举行的隆重庆祝。
而更多的人,更忘不了这个孩子长大之后,特别是他的后半生,为潮汕、为国家作出的巨大的无私奉献。
这孩子的名字:庄世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