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国际能源安全与合作第一章国际能源安全与合作第一节能源安全〖1〗一、能源安全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物资,是发展国民经济、社会稳定的基本支撑。在现代工业社会,能源安全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等重大问题,在国家安全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旦能源不足或者中断,会对经济体系和国防体系产生严重的冲击。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世界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能源的消费也不断增加,世界能源格局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石油超过煤炭成为一次能源消费中的主导能源。中东成为石油供应板块的重心,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立,在国际能源舞台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73年的石油危机及其引发的经济危机使能源安全的重要性凸显,1974年,国际能源机构(IEA)成立,提出以稳定原油供应和价格为核心的能源安全概念。陆忠伟:《非传统安全论》,时事出版社,2003年11月版,第165页。不同机构、学者对于能源安全的概念有不同观点,美国学者威廉·马丁认为,能源安全有三个层面的含义:第一个层面是狭义的能源安全,指对不稳定的中东石油进口依赖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对中东石油供应可能中断或短缺带来的风险进行管理;第二个层面是广义的能源安全,是指以合理的价格获得充足的能源供应,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第三个层面是与能源相关的政策议题,如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William Martin,“Maintaining Energy Security in a Global Context”,a report on the Trilateral Commission,1996,p4国际能源机构(IEA)把能源安全定义为“以适度的成本获得的充足供应,特别是石油的充足供应”。Robert Skinner and Robert Arnott,The Oil Supply and Demand Context for Security of Oil Supply to the EU from the GCC Countries,Oxford Institute for Energy Studies,April 2,2005,p4欧洲委员会(EC)把能源安全定义为“供应安全的保障能力”,或者通过国内充足的能源供应,或者国外稳定的能源供给,以经济上可接受的价格,确保必要的能源需求获得满足的能力。EC Study on Energy Supply and Geopolitics,OECDIEA,Paris,2004,p6能源安全的内涵和外延也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20世纪70年代能源安全这个概念刚提出来时,能源安全的内涵主要指供应安全,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及全球能源体系安全的扩展,能源安全呈现出全球性和关联性等特点,能源安全的内涵也不断得到丰富和充实,由单一性向综合性转变,由单纯的能源供应安全向能源价格、环境和气候变化等问题拓展。(一)能源安全的要素能源安全通常包括四个方面的要素:可获得性、可靠性、可承担性和可持续性。可获得性:可获得性要求存在一个能源市场,买卖双方通过能源市场交易能源的产品及服务。在能源市场中,各方利益得到满足是能源安全的先决条件,能源市场需要有能源资源、资本投入、有效的技术、适当的法律框架等。这些内容使“可获得性”十分明确、清楚。Carlos Pascual and Jonathan Elkind,Energy Security:Economics,Politics,Strategies and Implications,Washington DC,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2010,p123有些资源比较充裕,但是由于技术的原因,在市场上买不到。例如,可燃冰是甲烷与水在高压低温状态下形成的一种冰状的结晶物质,如果技术达到一定的水平,突破开采瓶颈,在成本较低的条件下实施商业化利用,那么可燃冰就有可能成为一种新型能源。可靠性:可靠性就是采取措施防止能源供应的中断。能源是确保国民经济健康稳定运行的基础物资,如果发生能源供应中断,会造成工厂施工、医院照明、家庭供暖等都受到影响。从某种程度来说,能源的可靠性与人们生命攸关。提升能源可靠性的措施主要有:(1)能源品种的多样化;(2)能源来源的多元化;(3)提升能源网络的储备能力,如石油管道、发电站、能源运输体系等;(4)压缩能源需求;(5)建立能源战略储备;(6)及时了解市场信息。Carlos Pascual and Jonathan Elkind,Energy Security:Economics,Politics,Strategies and ImplicationsWashington DC,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2010,pp125-126可承担性:买不起能源也就无法使用能源。能源安全的可承担性指的不仅仅是能源价格对可支配收入而言的高低问题,还涉及能源价格波动的问题。能源价格的波动会引起严重的国家社会和经济方面的问题,造成经济困难。消费者就会采取措施,为应对预期之外的财政负担而斗争,并导致政局不稳。可持续性: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凸显,国际社会开始以可持续性发展的眼光来重新审视能源安全问题,开始更多关注由于能源使用所造成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倪健民、郭云涛:《能源安全》,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8页。能源安全更加注重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增进能源安全过程中如果没有考虑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采用先进技术及实践中会恶化地球环境,地球环境的恶化反过来也会影响能源系统。(二)能源问题的非传统安全特征非传统安全,一般是指由非军事因素引发,直接影响人民安全和国家的稳定与发展,主要强调应对发生在战场之外的安全威胁,它涉及的领域涵盖了经济、资源、环境和社会等广泛的“低级政治”议题,在这种视角下,能源安全也被纳入非传统安全范畴。非传统安全问题的主要特点有:跨国性、转化性、动态性、广泛性、临界性、系统性和依赖性等,非传统安全也可以向传统安全转化,从而能对国家安全造成实质性影响。非传统安全威胁同样可以引发冲突、甚至战争,危及一个国家的根本利益、生存等。宋效峰、张立华,“传统与非传统:对石油安全的双重解读”,《攀登》第25卷,2006年第4期,总第147期。能源安全是一个国家经济安全的主要领域,能源价格的上涨会导致工业生产成本增加、原材料短缺,进而引发通货膨胀,经济衰退。能源安全状况直接影响到环境安全、可持续发展和整个的社会稳定。能源的过度使用所排放的气体使用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大气环境质量下降、产生酸雨、污染环境,造成一系列问题。现代意义上的能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联系在一起,能源安全不仅包括能源的供应安全,还包括能源的生产和使用所造成的环境问题,所以实现能源安全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所必须的条件。余建华等:《上海合作组织非传统安全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年5月版,第45、46页。在全球化的时代,能源安全问题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能源安全的影响和威胁是跨国界的,能源生产国政局动荡、地缘政治、能源投机等因素会影响全球能源价格等的走向,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摆脱世界市场和其他国家的影响而单独保证能源安全。能源使用后对环境的影响也是跨国界的,以酸雨为例,西北欧和中欧国家排放的二氧化硫(SO2)有相当一部分扩散到其他国家,使欧洲成为世界上一大酸雨区。全球化给各国的能源开发和利用带来较大的影响,随着国际能源贸易规模的扩大、世界能源的投资开发与能源型产品的生产日益国际化,能源企业跨国经营和市场调节机制多元化。能源配置国际化给各国既带来利益,也带来风险。一方面,随着国际能源贸易进一步扩大,能源短缺国家能够通过进口能源满足国内需求;能源出口国能够通过开发和出口国内能源,增加本国国民收入,世界能源贸易的增加使国际能源市场进一步发展,也使各国经济的联系进一步加深,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的利益更加紧密,世界经济更加融合。另一方面,能源配置国际化也带来风险,加剧了国际能源产业的竞争。能源安全不仅与国内供求矛盾及其对外依存度相联系,同时它还与该国对世界资源丰富地区的外交和军事影响力相联系。李霞:《东北亚区域能源安全与能源合作研究》,吉林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12月,第10页。第二节国际能源体系中的能源安全〖1〗一、国际能源体系国际能源体系是由能源供应板块、需求板块、能源运输通道、能源国际机制和国际能源市场等要素构成,国际上各种能源行为体根据自身权力的大小,通过制定能源战略,在国际能源体系中进行权力博弈,在一定时期内形成一种相对均衡的态势或结构。在国际能源体系中国际能源价格是核心,国际能源价格控制权是国际石油舞台各方争夺的焦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国际能源价格控制权的更替、转移标志着国际石油市场主导权的更替、转移。潜旭明:《美国的国际能源战略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10年12月,第37页。图1国际能源体系的结构潜旭明:《美国的国际能源战略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10年12月,第37页。在能源领域,世界各国是相互依存的,不论哪个国家、国家集团都不能独立于国际能源体系之外。能源价格的剧烈波动关系到整个国际能源体系的稳定,任何国家都不能脱离国际能源体系而独善其身,近年来,石油生产国之间、石油消费国之间、石油生产和消费国各种互动机制正在得到加强,相互依存、互利多赢、可持续发展成为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的共识。杨洁勉等:《大体系:多极多体的组合》,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版,第405页。(一)供应板块从石油储藏分布来看,世界石油储量主要集中在中东、里海、俄罗斯以及非洲,在世界石油储藏的地缘政治版图上,形成了一个从北非的马格里布到波斯湾、里海、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巨大的带状区域,世界上的石油资源基本上储藏在这个带状区域之内。刘新华、秦华:“略论21世纪的石油地缘政治学”,《当代亚太》,2003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