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亮在哈佛

書城自編碼: 2711927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教育
作者: 何亮
國際書號(ISBN): 9787301264492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01-04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88/19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73.5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南方谈话:邓小平在1992
《 南方谈话:邓小平在1992 》

售價:HK$ 80.6
纷纭万端 : 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 纷纭万端 : 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

售價:HK$ 109.8
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第四版)(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第四版)(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售價:HK$ 168.0
朋党之争与北宋政治·大学问
《 朋党之争与北宋政治·大学问 》

售價:HK$ 99.7
甲骨文丛书·波斯的中古时代(1040-1797年)
《 甲骨文丛书·波斯的中古时代(1040-1797年) 》

售價:HK$ 88.5
以爱为名的支配
《 以爱为名的支配 》

售價:HK$ 62.7
台风天(大吴作品,每一种生活都有被看见的意义)
《 台风天(大吴作品,每一种生活都有被看见的意义) 》

售價:HK$ 53.8
打好你手里的牌(斯多葛主义+现代认知疗法,提升当代人的心理韧性!)
《 打好你手里的牌(斯多葛主义+现代认知疗法,提升当代人的心理韧性!) 》

售價:HK$ 66.1

 

建議一齊購買:

+

HK$ 45.0
《追寻理想的教育:一位农村小学校长的求索之路》
+

HK$ 66.6
《科学与文化——论融会中西的大学制度》
+

HK$ 73.6
《会计信息系统实用教程(金蝶KIS专业版)》
+

HK$ 103.5
《金蝶ERP-K/3标准财务培训教程(12.X版)》
+

HK$ 109.2
《民主主义与教育(万千教育)(软精装珍藏版,杜威代表作,与《课》
編輯推薦:
《亮在哈佛》:一个平凡保守的孩子如何在哈佛绽放。
作者在书中分享了他在哈佛求学的经历,他在哈佛可谓如鱼得水,脱颖而出。这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很启发和借鉴意义。
內容簡介:
《亮在哈佛》:作者把自己在哈佛这个世界**学府里的经历写了出来,呈现给广大读者,包括学习生活、竞选经历、招生工作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求学、生活、工作的一些思考和感悟。
關於作者:
何亮,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学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硕士,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硕士。连续创业者。自从放弃投资银行的工作赴哈佛大学求学后,一直奔跑在互联网和国际教育领域,既好奇于探索自己人生的各种未知边界,也致力于把自己的收获通过创业的方式扩散给其他人。
目錄
目 录
Part Ⅰ 生活的字典里没有退缩
人生从清零开始
贴着膏药去跳舞——做人生的勇者
乐观才是人生底色
不做卑微的旁观者
美国的“人情味”
这是缅因的秋,这是我的春暖花开
“江湖地位”——总有一顶王冠属于你
朋友是一扇窗,照进外界的阳光
驱赶负能量,活出真精彩
一杯啤酒看美国
追寻巴菲特——用榜样唤醒激情
舞台宽广,切莫画地为牢
Part Ⅱ 学习的字典里没有懈怠
学霸是如何炼成的
火花无处不在
事事兼顾等于一事无成
学习,为了还原一个*真实的世界
别让物质成为枷锁
压力是潜力的前奏
为学不易,温故知新
坚持一时不难,难的是一直坚持
Part Ⅲ 社团的字典里没有空虚
让社团给心灵放个假
中国学生会——别忘了海外我们还有一个温暖的家
人生没有尽善尽美,但你依然要全力以赴
我们为什么而奋斗
让经历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
生命的奇妙在于偶然中的必然
学生会竞选——成功没有捷径
天空广阔,是为了让我们自由飞翔
撕掉旧标签,把眷恋放心底
不要为未来而焦虑,一切都来得及
招生委员会——美国人眼中的优秀
站在别人的角度反思自己
**次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创业者的选择——努力与梦想同在
毕业汇演——不认真你就输了!
Part Ⅳ 我的字典里永远都有感悟和思索
因为深爱这片土地,所以更要走出去
什么成就了哈佛一 一点认知;两个例子;三种能力
什么成就了哈佛二
美国的公共领域教育——付出是辗转的回报
“男子汉”教育与美国精神
每个留学生都是驻外大使
灵魂栖息在书卷知识中
忠于理想,莫问前程
附录反“修”
內容試閱
学霸是如何炼成的
在新奇、窘迫、慌张中度过为期一周的项目介绍,就要真刀真枪地上课了。尽管经历了可以说是国内**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哈佛的授课内容和方式仍然给了我不小的震撼,虽然从情感上我不愿意承认这一点。事实上,哈佛的确有很多国内难以企及的地方。可能外界会有人误以为哈佛这种殿堂级名校,里面的学生个个都是天资聪颖,略加点拨便能有很高的造诣。而且坊间素来流传美国学习氛围非常宽松自由,所以也就想当然地认为哈佛也是如此。恰恰相反,哈佛的培养方式是非常严格的,大量的学术训练也因此造就了一批学霸。我不想浪费篇幅写一些琐碎的东西,就言简意赅地谈谈我对美国高等教育几点*深刻的感受吧。
案例教学 首先,肯尼迪政府学院作为一个职业化学院一般把肯尼迪政府学院、商学院、法学院、医学院、设计学院这几个培养各自领域的实干人才的学院统称为职业化学院。,大部分的核心课程都采取案例教学的方式。俗话说:“知易行难”,把理论摘出来进行研读,人们往往觉得很直白浅显,待到真正实践的时候却往往丢三落四。案例教学的优势在于**限度地还原真实场景,即便是一个细枝末节的事情也能再现得非常丰富、有血有肉,让学生设身处地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从而甄别、判断、领悟。有时我都不免在想,案例教学不仅告诉我们具体的知识,也应了中国的一句古话: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人们不一定能记住那么抽象的理论,但是那些我们真正接触过的、犯过错的案例,多年之后,依然鲜活如初。那些雷同的错误和瓶颈也会让我们时刻警醒自己,不再去犯同样的错误。曾有一位教授在开学时谆谆教导说:“上完一学期的课,我讲的理论你们怕是没到毕业便抛去了大半。可我教了三十多年书,很多毕业很久的学生告诉我,‘教授,那年课上讨论的纽约中央公园的案例和我现在处理的问题很像’。”
其次,这也意味着如果课前不读案例,课上就是一头雾水,根本不知道别人在讨论什么。因为在课堂上,老师不会再全面回顾案例,而是直奔主题,开始带领学生讨论其中的细节。同一个案例,不同的老师会讲不同的方面。有的可能侧重整体战略,引导学生进行宏观思考。有的则会扣紧细节步步紧逼,直把学生推到左右为难、辗转反侧的当事人境地。所以事先不读材料,坐在那里一个半小时就是白费。
我觉得这着实是妙招,没人强制我们读书,但是如果不读,自己在课堂上便如坐针毡。想逃课?这无疑是饮鸩止渴。一般过了**周座位就会固定下来,每个人上课也都要在面前摆上名牌,一是方便老师和学生互动,另一方面由于是小班教学,一旦缺席就会被发现。一次逃课问题不大,事后解释下都能通融,但一旦发生第二次,教授或者助教就会发邮件询问此事,再次逃课,恐怕迎来的就是学位主管的谈话了。
再次,案例教学使得学生和老师之间高度互动,学生的主动性得到极大发挥,学习体验加强,态度更加积极。老师对学生的整体水平把握更加全面,可以更加灵敏地做出相应调整。其实这也是整个社会交流方式开放的反映,后面还有专门的讨论。
*后,案例教学也有制度保障。案例讨论是衡量学生的一个标准,课堂讨论往往要占20%的总成绩,有的课甚至到40%或50%。对讨论的控制和引导又是衡量老师水平的一个标准,每次课程结束后都会由学生在网上对课程本身和老师的教学进行匿名评分。从而从师生两方不断地推动案例教学效果的改进。
海量阅读 案例分析所要求的阅读只是课前准备的一部分,事实上,每次上课之前教授布置的阅读材料都在40页到100页,有时甚至会更多,这中间包括教授从各处搜集的与授课内容相关的材料,涵盖理论研究、报刊评论、统计数据等,时常会有对同一个问题的正反观点。这些材料通常都要求在课前读完,这样老师可以少花时间在普及基本概念上,上课很快可以进入深度分析和讨论。
但这在一定程度上就要求学生对自己高度负责。我们把各种因素推到极点,假设有一个美国本土的学生,假设他天赋异禀、一目十行,假设他敷衍了事,假设这节课没有布置作业,假设这节课没有在忙碌的考试周,即使是这样,每堂课课前也要花半个到一个小时阅读。一门课每周上两堂,每堂一个半小时。这样算下来,每学期四门课就已经不轻松了。
频繁写作和演说 不用说,每门课都有平时作业,但形式上却不是国内写论文那种单一的考核方式。要么是写各种案例分析,要么是尝试写作类似国内公文的政策备忘录,要么是作演讲。记得正式上课**周便要作一次关于价值观的演讲,第二周是管理课的案例报告,第三周是道德课的辩论,第四周是经济学课的建议备忘录,一学期四五门课下来,周周都是高负荷运转,或是挖空心思地写作,或是慷慨陈词一番。虽然和国内的中学生一样总有写不完说不完的作业,然而比起枯燥的题海战术,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对能力的锻炼显然更胜一筹。
团队作战 不管是写作,还是演讲,大约有一半都会以小组的形式完成,小组的好处和坏处此时都暴露无遗。好处自然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毕竟每次作业都是课前完成,换句话说,每次作业写的都是将要上课的内容,而非已经上过的,而且作业以这节课开始时间为提交截止时间。这种情况下,不同文化背景的小组成员往往能互相帮助,*后集思广益的效果往往给人带来意外之喜。但小组讨论的坏处也很明显,那就是效率低下,有时候自己一个小时就能理顺的东西,小组在一起讨论两个小时还没有结果。但利弊权衡,好处还是挺明显的,毕竟思路更开阔,工作量也大家一起分担。
更重要的是培养团队意识和把握局面的能力。身处一个团队,意见分歧在所难免,关键是要学会去习惯这种分歧,乃至习惯团队里乍一看低效率的地方。分歧折射出的是成员不同的性格和思维,通过分歧,才能了解团队成员中大家各自擅长什么,才能娴熟地扬长避短,才能掌控大局。在此借用我们领导力教授的一句话:“不但要在舞台上跳舞,还要时不时地到阳台上去看看舞台上正在演出什么。有些人只陶醉在自己的舞姿中,反而忘记了自己在跳什么舞。”
语言、语言、语言 语言依然是母语非英语的学生的噩梦。一般战略、管理等课程的阅读尚可自力更生,但是碰到道德、政体这样的课程真是有种难于上青天的无力感。文献材料不但文笔晦涩,而且时时会有古英语出现。这个时候除了无望地挣扎,就只能求助于**的学习小组了。回想我上“道德”这门必修课时,一堂课的文献读了三个小时依旧云里雾里,到*后还是依靠学习小组才勉强理解。坦率地说,在哈佛上学并不轻松。名校的光环下,不为人知的是每个人拼了命的努力。为了完成学院18个学分每门一学期的课1分的毕业要求,**年每学期至少要修5门课才能给第二年留出写毕业论文的时间。面对堆积如山的作业,我们常常感慨:学校真是把我们往绝境上逼。然而,相比国内相对轻松愉悦的教学方式,我还是偏爱哈佛这种方式,严谨的教学制度下,但凡是对学习有一点兴趣的人的都不会偷懒,不会懈怠,不会认输,更不会放弃。毕竟人还是有惰性的,有时候不被逼到绝境,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会爆发出多大潜力。
在我们用当年在学校里拼命汲取的养分去一步步地灌溉梦想并且一步步接近成功后,再回首自己曾经的挑灯夜战与悬梁刺股,曾经的执着坚持与不懈付出,曾经挥洒的汗水和泪水,那将会是怎样一种的慰藉,怎样一种的满足——我们的校园青春没有虚度,并且我们用一种积极乐观的方式延续了青春。
招生委员会——美国人眼中的优秀
第二学年11月的时候,一封招生委员会招聘学生委员的邮件静静地躺在了每一个学生的收件箱里,和五花八门的活动通知相比,这份招生委员会的通知并不起眼,内容也很简单,大意是决定招收学生委员,参与到招生委员会的招生录取工作中。
我之前工作时经常被领导和人力资源部的同事拉去一同参加校园招聘,面试实习或者全职的年轻人,然而审核学生的申请材料这样的事情却没做过,所以这样一封邮件倒是引起了我的注意。读完这封邮件,我突然开始好奇。虽然已经进哈佛念书了,可是自己究竟是怎么进来的还真是稀里糊涂。所谓“实力”二字,也就是当时把自己认为自己**的一面呈现出来,但究竟对不对人家的胃口、哪些会瞬间吸引招生者的注意力、哪些会让招生者皱眉摇头还真是不清楚。申请时作为一个迷茫的学生脑海中的种种疑问再次浮现出来:这样一所世界一流的高校,它更喜欢招进哪一种类型的学生呢?它的招生标准和国内有什么不同呢?它是更看重名人的推荐,还是更看重申请者的学术能力,抑或是社会实践乃至工作经历呢?它对待不同国籍族裔的同学,招生标准会有什么不一样呢?这样一所声名远播的学校,会存在暗箱操作的情况吗?对于已经有志于从事教育事业的我来说,我迫切地想要知道这些,能够多多少少汲取一些经验,未来在这个领域也更加有的放矢。
*关键的是,这次的学生委员是真正的委员。通常情况下,学生如果能参与到招生委员会里,基本都是从事发布招生信息、整理书面申请材料这样的支持性工作。而这次招聘的哈佛招生会员里面的学生委员和其他教授委员、行政委员相比,在材料评审、推荐权限和比例等各个方面,享有的权限完全一样。**的不同在于他们是学生背景。机会难得,我决定一试,这样回国后,也可以向渴望出国读书的师弟师妹们分享一下经验,使他们避免走一些弯路。招生委员也更不同于之后环节中的学生或者校友面试官,因为材料评审是每年招生*为惨烈的一个环节,淘汰率**,所以要求委员们高度负责、深刻理解学校的标准,尽**努力全面评估申请人,必要时甚至要力排众议,和其他所有委员进行辩论。
申请成为招生委员的程序并不算复杂,首先要书面申请,然后由招生办进行面试,之后还会作背景核查,考察面试者在学校的表现,*后才会决定是否聘用。招收对象是即将毕业的学生。即将毕业的学生对哈佛的校园生活已有相对全面的认识,对哈佛的价值观亦有更深的体会。其次,即将毕业的学生利益冲突较少,因为等这批被录取的学生入学,这些挥大笔的学生委员已经毕业了。
书面申请并不难,都是“你为什么要申请这个职位”“你有什么特质让我们青睐你”这样的常规问题,接下来的面试则进行得有点诡异,我当时甚至都有种被种族歧视的感觉。不过当我真正进入招生委员会工作一段时间后,才明白当时并非有意刁难,完全是工作需要。也许出国之后人总是会对这类问题变得敏感,时时刻刻想要捍卫国家尊严。略去寒暄和常规的问题部分不提,招生主任问了三个极其犀利的问题,一时间让我觉得非常有攻击性,至今想起来都难以忘怀。
1. 典型的亚洲学生不喜欢在全体会议上表达自己的意见,尤其是不同的意见。你有这个问题吗?
2. 如果我录你进来,你显然会提供中国的视角。但是你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和胸怀站在所有非美国学生的立场上呢?我怎么会确保你能站在比中国更大的视角上呢?
3. 你如何去评价美国学生的申请材料呢?
我略微理了一下慌乱的思绪,对自己在哈佛的生活作了一次总结。这才发现,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已经经历了不少波折起伏,聚会玩乐中与朋友分享各国趣事讲述独特文化,课程上与不同族裔的同学碰撞思想,在中国学生会和东亚学生会与同胞们一起成长,在学生政府组建多元化的财政委员会,与一百多个社团的负责人打交道,这些生活经历早已慢慢重塑了我的思想与价值观,我开始尽我所能地向招生主任描述我这一年多的经历感悟。面试官面无表情地听我说了很久,便让我离开了。或许有比我合适的人选,我这么想着,也就渐渐忘了这件事,没想到两周过后,我居然收到邀请,连我自己都吃了一惊。一次不经意的闲聊,我和同学提起这件事,才知道原来有很多人申请,然而*后通过面试的只有四人,竞争不可谓不激烈,能从那么多人中脱颖而出,我心里自然乐开了花,看来人生总是要多尝试些事情才好,不多尝试,机会怎么会认识我呢?
等到后来我进了委员会,才知道我的面试官是招生工作的负责人。所谓无巧不成书,刚开始工作没多久,他就调入本科生招生的办公室。我和他还蛮谈得来,所以一直也都有联系,更是时不时地一起讨论一些与本科生录取工作相关的事宜。因为这份工作,我还结识了其他不少重量级名校的招生人,对这些高校青睐的学生类型也有所了解。在招生委员会待了一年,我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录取情况都大致有所了解。本科的招生理念比职业化研究生院更为看重平时成绩和标准考试成绩,但总体来说,区别并没有很大。我不禁感叹这个国家对素质教育的看重和执行真是深入骨髓了。虽然一些具体细则不便于透露,但含含糊糊说一下大致的流程和申请时需要注意的误区也不成问题,大家就深者听深,浅者听浅了。
在国内的时候或许大家也曾发现,大多数重点高校的学生籍贯构成都比较多元化,而一些略逊一筹的学校可能当地学生构成比例较高,地域保护特色较为突出。作为世界一流高校,哈佛一如国内重点大学,政策倾斜存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就拿我们招生委员会招聘学生委员来举例,我是亚裔,还有一位非裔同学,剩下两名美国同学一男一女。总的来说,除非是誉满全球的名人或者是行业内数一数二的精英翘楚,抑或是动辄能为学校提供数千万美元捐款的爽快人士,否则“走后门”基本没戏,可以说哈佛的招生流程是公平公正的。这么说吧,哈佛这样的学校完全不缺乏全世界**的资源,其对自己的名声的爱护非同一般,为了某几个所谓重量级人物或者几百上千万美元就冒着损害自己声誉的风险降低标准,对他们来说是非常不划算的事情。但如果你的申请文书写得刚好合了一个招生委员成员的眼缘,他又能够力排众议,说服所有人选择录取你,那你就真是被馅饼砸中的人了。我就见识过一位“谈判分析”的教授技巧娴熟地引导大家都同意他的观点,从力排众议变成全体一致同意一个学生的录取。这给我带来的震撼是巨大的,不管是日常的交流,还是实习、求职,抑或是正常的商业谈判,能够利用这种谈判的技巧成功地说服大家接受自己的意见,这不就是我们大部分沟通所希望达到的目的吗?所以我很迫切地想把哈佛关于谈判等软能力的培养思路和方法带回国内,当然这是后话。
转回正题,录取过程中的确有很多制度保证录取的公平性,说实话我目前也看不出来有可以再完善的空间,但无论制度有多严苛,录取决定是一个人对人的过程,委员个人的意见多多少少都会产生影响。由于我的国别,委员会在中国学生、亚洲学生甚至国际学生的决定上会更看重我的意见。能够得到学校老师的信任担此重任,我必须时时刻刻秉承着责任心、公平心和同理心,细致慎重地审核每一份简历。借用一位同学揶揄我的话:“人家花了那么多心思,凭什么你却可以在一个小时时间里影响人家的轨迹?!”虽然每一位委员都没有*终决定权,但是我会负责筛选一部分申请材料,可以直接剔除**不合格的材料,也有权力排众议把一份材料推上去。我深知,我面对的不是一份简历,而是一位求学者的希望与未来。
那么同学们在申请时又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对于留学申请来说,毋庸讳言,优异的成绩是一块有力的敲门砖。有了优秀的成绩,不一定能够进入哈佛,但没有优秀的成绩,则根本没戏。
推荐信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但是很多学生可能都在推荐人人选上走入了误区,认为名气愈大胜算率就愈高。推荐信一定要找对的人,职务不一定要很高,但一定要对申请人有相当程度的了解,能够从申请人的身上挖掘出甚至连他们自己都没注意的闪光点。名人的推荐信虽然听起来噱头很大,但大多没有实质性内容。要知道,想要获得读书机会的是申请者本人,而不是那个名人,所以我们必须要展现出自己*能打动人的那一点。设身处地地想一下,如果我们是招生委员,是会选择内容空洞无物、言辞千篇一律,只是打着名人旗号的推荐信,还是会拿起一封内容生动、事例翔实的推荐信,欣欣然读下去呢?
良好的成绩、优质的推荐信之外,能够再展示自己领导能力、坚持不懈、认真刻苦等品质,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注意,这里看中的是品质,不是具体的哪些课外活动。课外活动并不只是指我们参与了什么,而是是否展现了真的能够带领和推动一些事情,什么样的品质详见“什么成就了哈佛”。中国学生的执行力一流,但是课外活动中所表现出的领导力则稍显逊色。倒也不是说中国学生没有领导力,而是没有载体去表现,少有的那么一点也极度趋同,简历描述中规中矩,基本只有三类,比赛、实习和模拟。素未谋面的招生委员,本就只能依靠我们的简历来搭建拼凑我们的能力与性格爱好,而这样模式化的简历既不能展示我们与别人的不同,也会让我们的想法与特质淹没在平淡无奇的描述里,让委员们误以为面对的是一群没有思想的机器人,枯燥乏味。其次,才艺特长需要真的“特”长,平常人都有兴趣爱好,运动、写作、绘画、舞蹈、音乐,可以说是名目繁多,然而真正能达到别人难以望其项背高度的,则寥寥可数。如果你有精通的才艺,不妨大胆地秀出来,能碰到恰好与你爱好相契合的委员倒是其次,关键是这份才艺背后,大家都能看到你那份不抛弃不放弃的毅力和独特的灵性天赋。
另外,少数族裔的身份要利用好才是少数族裔。
此外还要提一句,不要试图用一些小手段藏拙。招生官每日都要阅读如此多的简历,早已对申请人的心理了若指掌了。平心而论,我在筛选申请材料时确实能够做到秉持公正,无愧于心。在筛选材料、商定学生人选的过程中也对学院、学校乃至美国大学的理念和体制多了一份独特的了解。
具体处理的很多案例都极有代表性,让我发现自己进入招办工作之前很多道听途说、门外揣测的误区。由于本书并不是一本招生的专著,只能节省篇幅了。招生的部分再另行著述。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