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无尽的海洋:美国海事探险与大众文化(1815—1860)
》
售價:HK$
99.7
《
治盗之道:清代盗律的古今之辨
》
售價:HK$
122.1
《
甲骨文丛书·剑桥世界暴力史(第一卷):史前和古代世界(套装全2册)
》
售價:HK$
210.6
《
甲骨文丛书·中华早期帝国:秦汉史的重估
》
售價:HK$
300.2
《
欲望与家庭小说
》
售價:HK$
98.6
《
惜华年(全两册)
》
售價:HK$
70.3
《
甲骨文丛书·古代中国的军事文化
》
售價:HK$
99.7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套装全4册):从未见过的王朝内争编著史
》
售價:HK$
244.2
|
編輯推薦: |
本书不但是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增强宗旨意识、律己修身、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必备手册,也是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高参政议政水平的参考书。
|
內容簡介: |
本书从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对权力要有敬畏之心、让人民监督权力,以及为人民谋利益等四个方面,围绕“为人民用好权”这个重大主题,深入探讨了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
作者用生动的案例评析把复杂的问题通俗地娓娓道来,做到了说理有深度,能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同时,坚持权威性和趣味性相结合、通俗性和学术性相统一,做到了既严谨客观,又生动耐读,意在对权力溯本求源,以期给读者更深刻的认知和启迪,给执政者更多的思考和警醒。
本书不但是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增强宗旨意识、律己修身、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必备手册,也是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高参政议政水平的参考书,同时也是普通公众了解中国时政的优秀读物。
|
關於作者: |
李松,云南蒙自人,2001年进入新华社工作,先后为内参编辑、新华网北京频道总监,现为《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尤以调查性深度报道见长。
在《瞭望》、《半月谈》、《人民日报》、《环球》等刊物发表作品数百篇,多数被《文摘报》、《作家文摘》、《报刊文摘》、《中国剪报》、《联合早报》、《国际时报》等海内外报刊转载,多篇入选中央党校培训教材。其作品多次获“新华社优秀新闻作品奖”,多篇产生过重大社会影响。
已出版的著作包括:《中国隐性权力调查》、《中国社会诚信危机调查》、《中国社会病》、《诚信:中国社会的第一项修炼》、《中国一定能:用核心价值观托起未来》等。
|
目錄:
|
序言一对权力的告诫1
李成言中国监察学会原副会长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序言二权力的逻辑6
韩春晖 北京大学软法研究中心研究员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第一章 权力是人民赋予的1
第一节 人民是权力的源泉3
一、“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4
二、“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8
三、人民以法律的形式授权12
四、权力不属于个人15
第二节 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21
一、始终与人民在一起22
二、延安时期“只见公仆不见官”26
三、沂蒙“红嫂”谱写军民鱼水情30
第三节 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34
一、未竟的“赶考”35
二、苏共悲剧的警示39
三、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47
第二章 对权力要有敬畏之心55
第一节 有权不可任性57
一、“叫纪委查你!”58
二、“国家规定是狗屁”60
三、仇和“落幕”的标本意义62
四、畏小民,则无豪横65
第二节 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67
一、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68
二、“不问苍生问鬼神”是危险信号71
三、“软骨病”源于理想信念丧失74
四、让理想信念教育“硬”起来78
第三节 严以用权才能赢得人心81
一、严以用权的“官箴”82
二、公权不私,私用即盗86
三、斩断与民争利的权力之手89
四、法无授权不可为95
第三章 让人民监督权力99
第一节 要创造条件让人民监督政府101
一、“窑洞对”的历史回音102
二、人民监督难在何处105
三、人大代表要“代表人民”113
四、做好调研是政协委员的基本功119
五、有效监督要有机制保障127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要容得下尖锐批评132
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力量133
二、“中国共产党是不怕批评的”138
三、让批评与自我批评更有辣味143
四、善意的批评也是主旋律148
五、要善于从批评声中了解民意151
第三节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156
一、政府信息以不公开为例外157
二、简政放权让权力回归本位163
三、权力清单亮出“权力家底”168
四、践行“八项规定”没有完成时171
五、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制度在路上175
第四节 力促“隐性权力”显性化179
一、“二号首长”的权力延伸180
二、削除领导干部的隐性利益187
三、“萝卜招聘”暗流涌动192
四、堵住“吃空饷”的制度黑洞197
五、卖官鬻爵的潜规则202
第五节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208
一、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209
二、没有不受查处的“铁帽子王”212
三、清廉政府是怎样炼成的216
第四章 为人民谋利益225
第一节“为人民服务”永远不过时227
一、张思德的楷模效应228
二、“焦裕禄精神是永恒的”233
三、沈浩用生命兑现承诺236
四、“长”在群众中的高德荣239
第二节“执政为民”的为官之道243
一、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244
二、“干部好不好是百姓说了算”246
三、用好“三严三实”这把标尺249
四、给乱作为套上“法治笼头”257
五、“治庸治懒”上升为国家意志260
第三节 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268
一、衣食足仓廪实才有尊严的底气269
二、人民的尊严要以人权进步为保障273
三、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275
四、人民当家做主是最大的尊严278
后记282
附李松访谈录
《有权不可任性》探究执政智慧286
主要参考书目292
|
內容試閱:
|
●序言一
对权力的告诫
李成言 中国监察学会原副会长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什么是国家权力?
国家权力就是按着人民的意志和法律,进行控制与支配的一种力量。国家权力具有双重性,是一柄“双刃剑”,它可以为公众生存带来安全和福祉,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也可以成为掌权者谋取私利、满足贪欲的工具。
任何一个国家权力的安排与运行,都决定着国家的品性和兴衰。正如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所说:“一种政体如果要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必须使全邦各部分(各阶级)的人民都能参加而且怀抱着让它存在和延续的意愿”。
自从人类跨入民主政治时代以来,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已经成为进步阶级和政党的共识和追求。在现代政治中,执政党的合法性必须具有这样的特征,即其执政必须是人民的选择,否则就不具备合法性。
何谓人民?按《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即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
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毫不隐讳自己的阶级观点,宣称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随即发动工人开展了一系列工人运动,为工人阶级争取权益;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打土豪,分田地”,使广大农民得到了最大实惠,也使中国共产党赢得了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广大农民的真心拥护和爱戴;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通过建立“三三制”政权、减租减息等一系列政策,迅速扩大了社会基础,最大限度地把各种抗日力量团结在自己周围;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实行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实现了工农商学兵的全国大联合,特别是实行广泛而彻底的土地改革运动,更让千百万渴望得到土地的农民,实现了自己千百年来的梦想。
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源自历史,是人心向背决定的,是人民的选择。然而,中国共产党从一个革命党成为一个执政党,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奋斗牺牲,在取得政权之后,如果不树立正确的执政理念,建立完善的执政体制,不注意开拓执政的合法性资源,预防和克服执政的合法性危机,而是沉湎于“打天下就能坐天下”的陈旧观念,就会有被赶下台的风险。
中国共产党一直有着这样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2013年6月18日,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告诫全党:“我们多次讲,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这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察问题得出的结论。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靠什么?最重要的就是靠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
此前,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报告也重申了“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一重大命题。“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
从总体上看,当前广大党员干部的作风主流是好的。但也要清醒地看到,世情、国情、党情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国共产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执政条件、党员队伍构成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共产党现在已经拥有8700多万党员,规模数量大,成员分布广,新鲜血液多,来自党内外的风险挑战和严峻考验前所未有,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客观存在,必然会弱化党的执政基础。主要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
一是形式主义。主要表现为有些干部用哗众取宠代替实事求是,用投机取巧代替实干苦干,用粗枝大叶代替一丝不苟,用走马观花代替深入实际,用潦草应付代替严谨作风,用口头汇报代替实际工作,用三心二意代替全心全意,用拖拖拉拉代替雷厉风行,用欺上瞒下代替求真务实,用表面文章代替表里如一。
二是官僚主义。主要表现为有些领导干部,只要能安坐办公室,就绝不愿下基层“受苦”,甚至不愿和群众“坐同一条板凳”,怕给自己添麻烦;喜欢拍脑袋决策、拍屁股走人,盲目铺摊子、上项目,留下一堆后遗症;对上吹吹拍拍、曲意逢迎,对下喝五吆六、横眉立眼,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思维僵化,机械执行上级决定,生搬硬套,完全不顾实际情况;官气十足、独断专行,总觉得“自己高明、别人不行”,容不下他人,听不得不同意见。
三是享乐主义。主要表现为有些干部意志消沉、信念动摇,他们奉行及时行乐的人生哲学,“今朝有酒今朝醉”、“人生得意须尽欢”,追求吃得好、玩得痛快、住得舒服,享受所谓的“人间乐趣”。有些干部为了追求“舒适”目标,不惜铤而走险,大肆索贿受贿,最终沦为人民的罪人。
四是奢靡之风。主要表现为有些干部的群众观念日渐模糊,甚至完全淡忘。有些干部要求超规格接待,住豪华酒店,吃山珍海味,喝美酒佳酿。有些干部在高档场所、名山秀水流连忘返、乐不思蜀。还有些地方财政经费也敢拿来乱花,甚至扶贫款项也敢拿来挥霍,奢靡之风之盛让人瞠目结舌。
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重大课题,需要不断进行探索。“观世情、察国情、看党情”,“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改革发展不断深入,中国共产党如何为人民用好权,防止公仆变为“官老爷”,真正走出兴亡的历史周期律,已成为一道严峻的政治课题。
在中国历史上,历代兴亡周期律大体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打江山”时百折不挠;第二阶段是执政初期勤俭建国、艰苦创业;第三阶段是社会进入繁荣期,执政风气开始奢靡,脱离群众,权钱交易、官商勾结、买官卖官等腐败现象频繁发生,腐蚀着执政团队;第四阶段是社会繁荣期过后,整个执政团队大面积坏死,病入膏肓;第五阶段是改朝换代。
历代兴亡周期律“附身”与发挥作用,可以说都是始于丢掉最初的优良传统。而破解历代兴亡周期律,也是中国历代执政团队遇到的一个难题。
中国共产党要走出这个周期律,有必要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其根本是保证人民当家做主,核心是充分体现人民意志,基本方法是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即中国共产党和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作为权力的代行者,受人民委托,为人民服务,让人民监督,把权力运行的各个层次、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都置于阳光之下,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服务。
新华社知名调查型记者李松的《要为人民用好权》一书,从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对权力要有敬畏之心、让人民监督权力,以及为人民谋利益等四方面,围绕“要为人民用好权”这个重大主题,深入探讨了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为中国民主进程精心把脉。
本书通过生动的案例评析,把复杂的问题通俗地娓娓道来,做到了说理有深度,能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同时,本书坚持权威性和趣味性相结合、通俗性和学术性相统一,做到了既严谨客观,又生动耐读,意在对权力溯本求源,以期给读者更深刻的认知和启迪,给执政者更多的思考和警醒。
本书不但是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增强宗旨意识、律己修身、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必备手册,也是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高参政议政水平的参考书,同时也是普通公众了解中国时政的优秀读物。
是为序。我愿意与广大读者共勉。
2015年12月20日于北京大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