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治盗之道:清代盗律的古今之辨
》
售價:HK$
122.1
《
甲骨文丛书·剑桥世界暴力史(第一卷):史前和古代世界(套装全2册)
》
售價:HK$
210.6
《
甲骨文丛书·中华早期帝国:秦汉史的重估
》
售價:HK$
300.2
《
欲望与家庭小说
》
售價:HK$
98.6
《
惜华年(全两册)
》
售價:HK$
70.3
《
甲骨文丛书·古代中国的军事文化
》
售價:HK$
99.7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套装全4册):从未见过的王朝内争编著史
》
售價:HK$
244.2
《
半导体纳米器件:物理、技术和应用
》
售價:HK$
177.0
|
內容簡介: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杂志自1985年创刊以来,坚持“比较开眼界、比较长知识、比较启智慧、比较出真理”的办刊宗旨,译介了国外在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领域的一系列新研究成果,同时也为国内学者的原创性研究提供了展示的平台,目前已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专门从事比较研究的学术期刊。值此创刊30周年之际,《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杂志编辑部集结过往发表的经典文章,从方法论和研究视域的角度,提炼了“体制转轨与制度比较”、“政府改革与公共治理”、“社会治理与社会创新”、“分权与央地关系”、“金融市场与金融体制改革”、“三农问题与乡村治理”这六个方面的主题而成一学术体系,并以此出版这套纪念丛书,供有兴趣的读者系统阅读。
|
目錄:
|
序一:《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创刊回顾
序二:比较经济学的过去与未来
前言
第一辑 体制转轨研究
关于转轨问题的几个建议
转型时期的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
转轨经济中的私有化:该反思了吗?
体制转轨和政府角色的改变
理解经济变迁的过程
第二辑 国外体制转轨比较
中东欧经济转轨争论中的谬误
中东欧经济转型的成就与挑战
计划经济国家转轨异同及其绩效
休克疗法与渐进改革——波兰与匈牙利经济转轨战略之比较
捷克和斯洛伐克经济体制的转换:方案、问题和前景
经济改革设想和现实的对照
转型经济的货币深化与货币挤出:中国和俄罗斯的不同
第三辑 中国体制转轨整体设计
借鉴和改造“分权制”——政治经济体制综合改革思路探索
向市场经济转换过程中的宏观控制
社会主义向市场经济转轨中的宏观稳定:财税体制改革
中国向市场经济转轨中的财政控制
第四辑 比较制度分析研究
比较制度分析:起因和一些初步的结论
国外经济体制比较研究前沿
从国际比较看中国经济改革
第五辑 国别比较制度分析
资本主义旧车的驾驶技术——美国、西德、英国市场资本主义宏观控制系统的比较研究
从双重体制到重新集中化——东德经济机制70年代的演变
体制改革的经济学——东欧分权决策模式理论的比较
论经济体制改革的最优时序——1956—1967年波兰的教训
后社会主义国家与新的发展模式的变化:俄罗斯与中国的比较
东欧和中国产权制度变革的比较研究
匈牙利和我国价格改革的比较——从奇科什谈匈牙利价格改革产生的联想
华人社会经济发展的比较分析
第六辑 中国经济问题比较制度分析
从匈牙利的经验看我国当前的改革
企业体制改革与中国式的承包制
关于我国农村的村民自治制度和土地制度的几个问题
从收入分配和财产分布看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绩与问题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几个问题
|
內容試閱: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杂志创刊的宗旨是通过对世界各国经济社会体制的比较研究,扩展视野并启迪思路,以进一步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道路。自创刊以来,比较杂志及时、前瞻地刊登了一批关于“转轨经济学”、“比较制度分析”、“比较经济学”、“新制度主义”、“寻租理论”等前沿理论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特别是在20世纪80、90年代,杂志不仅译介了大量国外知名学者关于中东欧经济转型问题的研究成果,也刊登了国内从事体制转轨和制度比较研究的经济学家关于中国体制转轨与制度建设思考的一系列原创性论文。这些文章引领了当时国内关于体制转轨和比较研究的学术潮流,并为后期相关领域的研究指明了发展方向并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杂志创刊30年周年之际,我们精选了比较杂志30来刊发的关于体制转轨和制度比较研究的优秀论文集结成册,一方面是对过去30年来比较杂志作为一本学术期刊在推动此研究领域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进行系统梳理,另一方面,也可为目前从事此领域研究的学者、相关研究方向的学生及政策制定者提供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参考资料。
本书收录的文章大体可分为两个部分,即体制转轨研究和比较制度分析研究。在体制转轨研究部分,分别按体制转轨研究总论、国外体制转轨比较和中国体制转轨整体设计三个主题收集整理了相关文章。在比较制度分析研究部分,则设立了比较制度分析总论、国别比较制度分析和中国经济问题比较制度分析三个栏目以汇集有关论文。
体制转轨研究总论部分收录的文章探讨了体制转轨研究的一般性问题。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在《关于转轨问题的几个建议》中对市场和社会主义中关于价格、产业、计划、集中、产权和两条道路的问题做了探讨,并对竞争、制度建设、诚信、价格改革、宏观稳定和微观改革、企业创新、私有化、转轨的顺序和速度、平等和民主等转轨中的问题做了系统论述。保罗.G.黑尔的文章《转型时期的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通过对转型国家的横向比较分析,认为转型国家的制度变革与经济发展具有直接的正相关性。转型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包括宏观经济稳定、稳定的政策环境、有效的政府三个方面,但更为重要的是持续发展取决于制度的变革和创新。所以转型国家应重视制度的建设和完善。约翰·奈利斯的文章通过列举俄罗斯、捷克等国家转轨过程中私有化的实践,指出私人所有权并不必然导致重组,有些国有企业比私有化企业的业绩更佳,在某些国家国有全资企业和私有企业在业绩上差别不大,而在另外一些国家,只有在出售给外国公司的极少数企业中才可以发现明显的业绩改善。维托·坦茨通过梳理市场经济的要素和其中的机构,以及对转轨国家改革前后情况的对比,对政府角色在体制转轨中的转换情况做了论述。道格拉斯.C.诺思认为,理解经济变迁的过程是提高经济绩效的重要先决条件。经济变迁是人类数量和质量的变迁、人类知识存量的增加以及决定社会激励结构的制度模型的变化等一系列变迁的结果,完整的经济变迁理论是将这三个方面融为一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