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EDA技术与设计(第2版)
》
售價:HK$
85.0
《
揉碎浪漫(全两册)
》
售價:HK$
70.3
《
古籍善本
》
售價:HK$
537.6
《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4:可持续全球供应链体系与国际货币金融变革
》
售價:HK$
87.4
《
道德经新注 81幅作者亲绘哲理中国画,图文解读道德经
》
售價:HK$
143.4
《
清俗纪闻
》
售價:HK$
98.6
《
镜中的星期天
》
售價:HK$
76.2
《
世界前沿技术发展报告2024
》
售價:HK$
188.2
|
內容簡介: |
本书稿以“亲历政治”教学主张为主线,通过清新洁净的文字表达和细致入微的观察分析,将作者所坚持的“生活即教育”“教育即尊重”“教学即成长”的教育观、学生观和发展观渗透到娓娓道来的教育叙事之中,全面反映了作者对中学政治教学的探索成果。
|
關於作者: |
李华,特级教师,福建省首届中小学教学名师、中小学学科教学带头人,首批省培专家。2013年被《中国教育报》评为“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2014年6月出版个人专著《迷恋学生的成长——一个中学教师的德育思考与实践》。执守教育的真善美理想,提出“亲历政治”的教学主张并在教育教学中深入实践和探索,从关注、尊重、善待每一个学生开始,以成全师生生命的价值为导向,努力建构生命化的政治课堂。
|
目錄:
|
序一教师,要做一个思想者程光泉\
序二早春时节赏花人李晓东\
教学实践篇\
1.自我教育——从QQ到宝马不是不可能\
2.信守诺言——一包棒棒糖的故事\
3.身体力行——我保证我坚决不闯红灯\
4.模拟听证——参与民主决策的体验和感悟\
5.克服恐惧——让理想降落\
6.“长效和短效”
——如何引导学生亲历哲学思维?\
7.转变方式
——不再做“保姆”的喜悦和被学生“推着走”的畅快\
8.曲尽意犹
——谁是课堂真正的“英雄”?\
9.反思教学
——你会因为课堂的预设而打断学生兴致激昂的发言吗?\
10.领略“兼爱”“非攻”之美
——和学生一起愉悦的精神之旅\
11.教学二得之一——如何突破教学难点?\
12.教学二得之二——乱至敬畏和邀请听课\
13.角色转换——不再忐忑\
14.亲历课堂辩论——究竟谁创造历史?\
15.行动诠释——优秀是一种习惯\
16.职业顿悟——三板斧混到何时?\
17.首因效应——上好自己的“开学第一课”\
18.有益尝试——有效教学从精心设计作业开始\
19.课堂讨论——汇聚微温暖,让严冬不再寒冷\
20.课堂提问
——从“以纲为本”向“以生为本”的转变\
21.亲历政治
——以综合探究课《提高效率促进公平》为例\
课堂观察篇\
1.首尾呼应,让课堂升华\
2.和谐的课堂令人心旷神怡\
3.自信在危机和困惑中重生\
4.我们为什么要爱我们的父母?\
5.能为我们摆平一切的父母一定是好父母吗?\
6.有你与我同行再累也心甘
——父母帮助孩子通过“人生障碍四把椅”活动设计\
7.假如你的父亲出了车祸\
8.保卫黄河——听一堂音乐课有感\
9.一场别开生面的招聘大比拼\
10.一只叫“责任”的小猪\
11.明霞老师的教学勇气\
12.惊喜在“荒诞的真实”中
——听一堂语文课有感\
13.我们有勇气“用理想的胸膛去堵住现实的枪眼”吗?\
14.“爱”就一个字——我所领悟的“开学第一课”的精髓\
15.听李镇西老师的“最后一课”\
16.亲历,让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如此精彩
——观摩珠海全国思想政治课大赛课堂教学有感\
17.课堂是平的\
18.有幸“认识”斯腾豪斯\
19.古巴和韩国比赛,该为谁加油?\
20.该怎样继续仰望星空?\
21.要亲自看,不能道听盲从\
2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3.唉,我是一只倒霉的鹅
——一个课堂没有被关注到的学生情绪的前后变化\
24.“四两拨千斤”
——初次听张文质老师的语文课有感\
25.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26.有效的教学情境是上好课的关键\
27.“微言课堂”数则\
专业素养篇\
1.给心灵减负\
2.论文怎样才能吸引评委的眼球?\
3.比获奖更重要的
——如何指导学生参加时政演讲\
4.这个伟大的事物是什么?\
5.教学勇气永不枯竭\
6.我有几条备课求助热线?\
7.模仿毛泽东\
8.阅读杜威是一个艰难又华美的过程\
9.体验奇妙的“参与式”培训方式\
10.教师“版本”说\
11.我的“教育之桶”里的水到底有多少?\
12.就中美“开学第一课”谈我理解的“什么是教材?”\
13.教、学、做能够合一吗?\
14.和学生一起享受学校生活\
15.不知不觉中,你给了孩子什么?\
16.依然心怀诚恐\
17.参加省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设计大赛的前前后后\
18.从周而复始的劳作中找到希望、提取快乐\
19.我其实做了20多年的“搬运工”\
20.成长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21.教育其实只要一个微笑就够了\
22.幸福不是一种永恒的感受\
23.“高贵”始终寂寞着……\
24.要善于把一切遭遇当成艳遇\
25.不坐轮椅\
26.仅有激情萌动是不够的\
27.与程光泉教授的对话:中学政治教师该怎样读书?\
28.《就业?创业?》一书为中学政治教师专业成长助益\
29.面向个体的教育,教师要先面向个体的自己\
道德讲坛篇\
1.诚信校园\
2.责任校园\
3.诗意校园\
4.自信校园\
5.快乐校园\
6.和谐校园\
7.学会负责\
8.学会坚强和忠诚\
9.学会尊师\
10.学会感恩\
11.学会惭愧\
12.学会阅读\
13.学会成长\
14.源头活水\
15.没有卑微的工作\
16.做坚定的教育追梦人\
后记花开为谁?\
|
內容試閱:
|
节选
序一
教师,要做一个思想者
程光泉
教师当然离不开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学实践,但是经历,甚至是亲历,并不意味着在场,正如所有的人都活一世,人生过程乃至价值却各不相同,同样是经历教学过程,但纵岭侧峰,看到和得到的却是霄壤之别。
所谓在场,首先在于用心。李华老师曾著有《迷恋学生的成长》一书,全面阐释了对教育之爱的理解,这也是她成为一个好教师的前提,而《亲历愉悦的课堂》一书则是她对自己从事的中学政治课教学的理解和思考。我以为,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中,最为重要的是理性的思考与超越。苏格拉底有一个著名的命题:“不经过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教育,更离不开思考。教学的过程,不是知识搬运的过程,也不是显示教学技巧的过程。我们常看到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追逐并满足于炫技,并不知大道无形。对技巧和方法的追求,某种意义上是掩盖知识与思想的贫乏。教学不能缺少技巧,但如果仅仅满足于技巧,教师就掩盖不了匠气。
课改以来,常听人们说要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事实上,现象学所说的生活世界,并不是我们每天所经历的现实生活,而是在我们的精神世界中重构的现实世界,是经过思考,重新建立起来的世界。美国哲学家诺齐克在《经过审视的人生》一书中强调,人们说“文学中的人物比生活更真实”,“他们中的任何一个实际上都不存在,但是他们看起来比我们知道确实存在的某些人更真实”,“这些文学人物之所以真实,是因为他们在生活中是真的,他们是我们相信有可能碰到的人,这些人物的真实性,存在于他们的生动之中,存在于他们的细节的鲜活之中,存在于他们为了某种目的而采取的行动或遭受的折磨的整个方式之中”。许多教师在教学中看到的、记录下来的,无论是课堂观察还是教学案例,虽然生动鲜活却往往对他者并没有太大的启发。就是因为教师虽然亲历了教学过程,但由于没有经过理性的思考,所以教师并没有真正“在场”。由此看来,教师所亲历的教学过程并不是最真实的,而经过头脑之后重构的过程才是最清晰的。教育绝不是对生活的简单的自然主义的还原,而是在思想中的升华与再造。生活是一种存在,在这个意义上,我们都存在着,重要的是如何增加我们的深度和高度。因为“人们珍视的最伟大的事情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涉及高度和深度:心醉神迷的冥想,宗教的体验,恢弘的音乐,排山倒海的爱情”。在这种意义上,教育不仅是一种亲历,而更是一种“在场”,是对生命存在的开拓,而开拓出来的世界才构成人的实在。教育并不满足于存在,而是不断地拓展实在。有了这样的拓展,我们的人生才更真实,更有意义。
教育的在场,教师作为一个理性的存在,离不开思想与思维。而思想与思维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阅读与实践的反复博弈与印证中形成的。思想的基础是阅读。我一直主张教师成长离不开阅读,李华就是这样一位阅读者,因为长期不懈的坚持,她获得过《中国教育报》评选的全国十大读书人物,她不仅自己阅读还组织了在读书界颇有声名的“1+1教师读书俱乐部”,这里有张文质先生的学术引领,更有李华、林晓枫、杨继红等一批一线老师的积极参与,业已成为教师相互砥砺携手成长的共同体。广泛和深入的阅读开拓了李华老师的视野,奠定了她坚实的知识基础和扎实的理论功底,也培养了她敏锐的洞察力和批判精神。这使李华老师在《亲历愉悦的课堂》一书中的教学观察和教学记录具有了与众不同的思想维度,也因此对教师、对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教师不应是教育的旁观者和他者,这不仅取决于经历与实践,更取决于理性与思想。
教师,要做一个思想者,才能成为教育改革的大潮中的在场者。
是为序。
2015年7月10日于北京师范大学
(程光泉,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