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阿勒泰的春天
》
售價:HK$
50.4
《
如见你
》
售價:HK$
51.3
《
人格阴影 全新修订版,更正旧版多处问题。国际分析心理学协会(IAAP)主席力作
》
售價:HK$
67.0
《
560种野菜野果鉴别与食用手册
》
售價:HK$
67.1
《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部洞悉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经典之作)
》
售價:HK$
62.7
《
锂电储能产品设计及案例详解
》
售價:HK$
110.9
《
首辅养成手册(全三册)(张晚意、任敏主演古装剧《锦绣安宁》原著小说)
》
售價:HK$
121.0
《
清洁
》
售價:HK$
65.0
|
內容簡介: |
从一定意义上说,我们这个时代是个转型时代,也是“财富时代”。《媒体人之于转型时代的别样观察》可谓对我们这个时代财富增长模式之拷问,大则国家财富增长模式,中则行业、地方财富增长模式,小则企业财富增长模式,微则个人家庭财富增长模式,书中皆有触及。其间对诸多命题的独到剖析,对包括商界、财界、政界、学界在内的各方人士,依然可启迪,依然可警策。
评论不好写,财经评论写出文采来更难。《媒体人之于转型时代的别样观察》评论直抒胸臆,了无矫揉,文辞或雅或俗,或庄或谐,叫人会心一笑又令人良久沉思。作者时而笑看人寰,时而溜进古远,时而冷峻凝重,时而血脉喷张,时而娓娓道来,时而纵横捭阖,时而幽默风趣,时而绵里藏针,时而峰峦鸟瞰,时而跨越东西,直让人一同喜之怒之,乐之哀之。
诚如中国著名新闻学者、中国舆论学奠基者、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刘建明先生所言:“如果要对俞雄先生的评论抽象出某种概念的话,可称之为‘人文财经评论’”。的确,如果充满人文情怀,在质地生硬的财经新闻评论上涂抹了浓浓的人文色彩,或可提升新闻评论的文化品位,并大大增强传播效果。
|
目錄:
|
刘建明:让财经评论涂上人文色彩(代序)
谭俞雄: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财富境界” (自序)
第一篇 听潮
让我们逃离大都市
“逆城市化”并非逆流而动
东部企业必须加速转型升级
——“刘易斯拐点”现象引发的思考(上)
东部地区公共服务亟待改革
——“刘易斯拐点”现象引发的思考(下)
让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来得更猛烈些
粮价上涨再次引出农业科技增产命题
放宽农民工城市落户政策恐非上策
股权激励不能盲目崇拜
企业社保缴费应该减磅
医改“盛宴”不可不“赴”
——新医改与民营资本刍议(之一)
投资医院:做存量还是做增量
——新医改与民营资本刍议(之二)
民营医院要定好位
——新医改与民营资本刍议(之三)
畅想民营医院新形象
——新医改与民营资本刍议(之四)
信息化必须跨越东西方
民营航空慎飞
住宅革命一字之差
公务员热折射政府机构改革滞后
行业协会应考虑“合并同类项”
商会协会组织要积极参与政府决策
理想信念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精神之“钙”
第二篇 围观
追问城市房价刚性上涨之谜底
这多部门怎就搞不定一桌饭菜
张维迎们该不该辞去独董
“官员别墅”与小民之痛
谁来消灭“特权房”
片面追求税收增幅不明智
“彻底的户改”是不是操之过急
主流轿车还能扛几天
——轿车降价预言(之一)
轿车降价空间有多大
一——轿车降价预言(之二)
价格战会引发产业重组热吗
——轿车降价预言(之三)
价格大战政府说不
汽车消费信贷风险并非个人信用惹的祸
……
第三篇 淘金
第四篇 解码
第五篇 读人
第六篇 说事
第七篇 敬地
第八篇 聊斋
|
內容試閱:
|
《媒体人之于转型时代的别样观察》:
我们这个伟大变革的时代,“人的流动”恐怕是最值得注目的流动了。春节过后,各地频遭招工难之苦,让人们触摸到农民工之于外出务工的淡漉时下,一种新的“人流”现象更值得关注,这便是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的白领阶层不少有逃离大都市而退守中小城市的动向。有报道说,在经济发达的珠三角一线城市,部分年收入在5万元至10万元的家庭,正准备摆脱大都市带给他们的“伪幸福”,去二三线城市追寻真正的快乐。这一现象不但在珠三角无时无刻不上演着,在我们周遭也不难得到印证。我一位在北京工作近十年的好友便是这样,他虽然做到一家中型公司副总裁的位置,薪水也不菲,但思虑再三,最近还是变卖了自家房产,携妻小回到了地处中部省份他家乡那个地级城市去安家,去创业。
中国是个城乡差距尚大的国度,到城市特别是大都市,是一代代人的梦,而今白领阶层的这种“反向流动”,令人不禁生出几多沧海桑田、世易时移之慨。仔细想想,如今的大都市还有多少魅力!?我们也许会津津乐道于大都市有较多的工作机会和良好的生活便利,但你又不能不承认,这里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无奈与沮丧。我们小小的身躯被“水泥树林”层层包裹,我们要承受无尽的工作压力,要把大量的时间丢在拥挤的路途,要日日吃进那化肥农药催生的菜肴,要呼吸那污浊的空气,要为孩子上学而焦虑,要默默消受那不知何时是尽头的“蜗居”日子,还要做那一辈子给银行打工的房奴……这一切,逼迫着今天大都市的不少白领作出逃离大都市的选择,因为,为了那或有或无的、可有可无的“伪幸福”,失去的太多,可能还会失去更多。
人,就是这样一种“自调适动物”,哪里更适宜生存,就流向哪里,如古时中国北方的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
最近由新民网组织的一次网上调查显示,在上海工作的428名受访者中,有76%的人打算在未来三年内离开上海。而由电子时报和中国在线调查网针对在一线城市居住三年以上的受访者开展的调查表明,55%的人表示将在未来几年内选择离开,主要原因是高房价和大城市的生活压力。受访者普遍认为,与其待在大城市承受那么大的生活压力,不如去杭州、青岛和厦门等二三线城市寻求个人发展空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这些城市同样蕴含着巨大的机遇。41%的人认为,中小城市反而有更大的个人及事业发展舞台。37%的受访者表示,走这一步首先可以让他们买得起房子。
千万不可以往昔陈旧的眼光看今日之二三线城市。现在,你到内地的很多二三线城市就会看到,那里有连接大城市的便捷交通,有相对平缓的工作节奏,有不少于大城市里的中外品牌,有人情味较浓的社交圈,更有相对合理的房价……至于职业舞台或商业机会,从大城市走出来的白领阶层,其眼光、能力与资本积累,自然在竞争中具有“比较优势”。
或许,从大都市退守二三线城市,是白领阶层因其自身工作与生活的过度压力所采取的行动,但这种动向的意义却是深刻而深远的。可以想见,随人流而至的,便是信息流、知识流、物流以及资金流的诸多流动。这种无需政府号召的自觉流动,无疑更真切更有效。外来者的进入,会给当地的经济社会机体注入新的元素,催生新的变化。这些元素与变化的聚合,恐非政府大笔资金投入所能比拟。若此种“反向流动”日日夜夜地流淌,到一定时候,汇成了一股洪流,那很可能,中国区域间、城乡间及人与人之间包括发展和收入在内的种种不平衡“沟壑”,便有望逐步消弭。这个时代,民间能量,端的了得!
如此说来,大城市飞涨的房价,不见得就是件坏事,这样那样的“大城市病”,也不见得就是坏事。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诗经·硕鼠》篇章里的这些话语,本意是表达社会底层对剥削阶级的愤慨。我们今天当然不会有古代的那种压迫剥削者了,这里加以引用,只是想借此道出当下拥塞在大都市里人们内心深处那种“适彼乐土”的呼唤。
倘若青春犹在,倘若没有更多的牵累,何妨逃离大都市,去那小城小镇寻找可以放手一搏的“乐土”?
那“乐土”里,定然有己之“乐”,有家之“乐”,更是国之“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