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盗墓笔记之秦岭神树4
》
售價:HK$
57.3
《
战胜人格障碍
》
售價:HK$
66.7
《
逃不开的科技创新战争
》
售價:HK$
103.3
《
漫画三国一百年
》
售價:HK$
55.2
《
希腊文明3000年(古希腊的科学精神,成就了现代科学之源)
》
售價:HK$
82.8
《
粤行丛录(岭南史料笔记丛刊)
》
售價:HK$
80.2
《
岁月待人归:徐悲鸿自述人生艺术
》
售價:HK$
61.4
《
女人的中国医疗史:汉唐之间的健康照顾与性别
》
售價:HK$
103.8
|
編輯推薦: |
《品牌服装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是北京市教师队伍建设――青年英才项目“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财务危机预警机制研究――以品牌服装企业为例”(YETP1406)的研究成果,也是作者多年来在服装产业研究和财务报表分析领域教学工作的思考和总结。希望本书的一些观点能够引起更多学者的共鸣与思考,共同推动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与诊断研究。
|
內容簡介: |
《品牌服装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出发,结合中国五行文化,阐释财务危机的生成机理,并利用 2010~2013 年 77 家品牌服装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构建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品牌服装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同时结合案例阐述品牌服装企业财务危机特征识别及诊断方法,有针对性地提出财务危机防范策略,为品牌服装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
關於作者: |
北京服装学院教师
主要研究成果:
参编著作《新企业会计准则实务指南(金融企业类)》,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
公开发表论文12篇,其中6篇收录于核心期刊:
(1)基于偏好DEA模型的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结构效益评价.《价值工程》20066
(2)基于DEA的中国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7
(3)加强区域高等教育合作,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效益.《高等理科教育》20067
(4)中国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动态变化的Malmquist指数评价.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12)
(5)影响区域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复合DEA分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11)
(6)黑龙江省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现状及优化对策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0)
|
目錄:
|
**章 绪论 001
**节 研究背景 001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目的 006
第三节 研究思路 008
第四节 研究方法 009
第五节 创新之处 010
第二章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财务危机预警理论基础 013
**节 利益相关者理论综述 013
第二节 财务危机概念界定文献综述 036
第三节 财务危机预警方法综述 044
第四节 小结 068
第三章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企业财务危机生成机理 069
**节 企业财务危机形成原因的一般性解释 069
第二节 企业财务危机形成原因的若干理论解释 079
第三节 关于企业起源及性质的理论回顾 082
第四节 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生成演化的关系 089
第五节 利益相关者与企业财务危机形成的作用机理 107
第六节 小结 121
第四章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品牌服装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123
**节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构建思路 124
第二节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 126
第三节 样本数据的选择与确定 134
第四节 品牌服装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决策树模型 138
第五节 品牌服装企业财务危机预警 Logistic 模型 146
第六节 小结 153
第五章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品牌服装企业财务危机特征识别155
**节 品牌服装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指标统计性描述 155
第二节 品牌服装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指标差异性分析 166
第三节 利益相关者状况及与品牌服装企业财务协同度分析 173
第四节 小结 182
第六章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品牌服装企业财务危机诊断案例184
**节 2010~2013 年服装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185
第二节 2010 ~ 2013 年服装产业利益相关者状况及综合协同度变化 195
第三节 李宁公司财务危机诊断案例研究 197
第四节 红豆股份财务危机诊断案例研究 201
第五节 小结 207
第七章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品牌服装企业财务危机防范路径选择209
**节 建立品牌服装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 209
第二节 构建面向利益相关者的可持续发展供应链治理框架 214
第三节 制定协同共赢的市场快速响应策略 221
第四节 加强品牌服装企业现金流管理 225
第五节 小结 228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不足之处 230
**节 研究结论 230
第二节 研究的不足之处 232
参考文献 233
附录 237
|
內容試閱:
|
一、财务危机频发对企业和利益相关者乃至社会危害极大
2007 年 4 月 2 日,美国第二大次级房贷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因其经营的次级债坏账问题严重导致公司市值迅速下降而不得不申请破产保护。2007 年 7月 10 日,美国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和标准普尔公司两大权威评级机构对多种次级抵押**调低了信用评级。 2008 年 1 月 4 日,美国银行业协会数据显示,消费者信贷违约现象加剧,逾期还款率升至 2001 年以来**点。美国次贷危机全面引发了美国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的财务危机,2008 年美国**的两家房屋按揭公司房地美和房利美公司先后被美国政府接管,有上百年历史的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曼兄弟公司倒闭,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破产,美林公司被收购,美国**的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申请政府资助,通用和克莱斯勒两大汽车制造商破产……
全球经济一体化使美国次贷危机迅速席卷世界主要经济体,世界许多国
家、银行、实体经济受到了致命打击。一是全球金融市场全面恶化。金融机构遭受重创,客户还款能力越来越差,违约率越来越高,2008 年美国有 20 多家银行相继破产;信贷市场融资紧缩,中小企业贷款越来越难;房价下跌,违约率越来越高,房地产业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股市下跌,资产泡沫破裂;汇市剧烈波动。二是各国实体经济普遍下滑。经济增长全面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失业率逐渐升高,2009 年 5 月份美国失业率达 9.4%,欧元区失业率达 9.2%,日本 4 月份失业率为 5%,俄罗斯 4 月份失业率为 10.2%,中国特别是包括珠三角、长三角在内的以外向型产业为主的地区中小企业倒闭现象严重,出现大量农民工返乡情况,2009 年 1 ~ 2 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比去年同期减少 21 万人;出口急剧下降,美国 2008 年第四季度出口环比下降 23.6%,日本出口总额下降 16.4%,中国 2009 年,全国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 13.9%,其
中出口下降 16%,进口下降 11.2%。三是市场信心受到沉重打击。美国 IBD(Investo’s Business Daily,投资者商业日报)消费者信心指数 2008 年 12 月份降低到 45,2009 年 12 月 IBD 消费者信心指数为 46.8,有所恢复;欧元区2008 年 12 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更跌至 -30,为自 1992 年开始统计该指标以来的新低;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 2009 年 3 月为 86,是国家统计局公布该指数以来**的数值。
为了挽救金融危机造成的银行体系崩溃、经济衰退、大量人员失业,各国政府采取了包括向处于危机中的金融机构、经济实体注资等方式拯救经济,美国通过了 7000 亿美元的救市计划,向两房公司、通用汽车公司、花旗集团、美国银行等机构注入大量资金;以法、德、英为代表的欧洲各国政府推出了2 万亿美元的银行业拯救计划,以提振日渐低迷的银行体系;日本政府宣布一项总额约为 23 万亿日元的刺激经济计划,以应对因金融危机造成的企业流动资金不足和就业等问题;澳大利亚公布了一项总额达 47 亿澳元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以刺激经济增长;俄罗斯政府向金融市场注资 470 亿美元,以保障俄罗斯银行系统的流动性;中国政府采取多种措施以应对全球的金融危机,2008年 11 月提出总投资 4 万亿元人民币刺激经济增长十条措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大投资,促进内需,增进出口。各国的刺激经济的计划一方面促进 GDP 高速增长;另一方面也导致货币流动性过剩,生产资料和消费品价格持续上涨。中国在 2010 年年底不得不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控制信贷规模,抑制通货膨胀,强化房地产调控,企业资金链开始紧张,违约率逐渐上升。在内忧外患的环境下,企业销售收入在下降,经营成本和财务成本在上升,尤其是中小企业,经营和生存越来越困难,2012年温州、鄂尔多斯等地出现多起民营企业家跑路风波,上海、无锡长江三角洲地区数百家钢贸商身陷巨额债务门,这些地区的企业财务危机持续发酵,导致全国范围内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财务危机频繁爆发,仅 2013 年上半年中国就有 6.7 万家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倒闭,超过 2000 万工人被解聘。企业陷入财务危机,不仅对股东,而且对市场投资人、银行、上游客户、下游消费者、企业员工、政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都会产生较大影响,甚至会影响到国家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反思次贷危机、欧债危机和国内企业财务危机,我们深感加强对危机的预测和监管,对企业和国民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是多么重要。每次危机发生,都与危机预警机制不完善有关。如果美国的标准普尔、穆迪、惠誉等信用评级公司从一开始就预测到次级抵押**的风险,而不是将其和普通抵押**风险同等看待,从而正确引导投资人投资;如果金融、保险、投资机构能够预测到危机风险,采取审慎经营策略;如果监管当局能够早期识别、预警和控制风险,做到全面监测、动态跟踪,及时掌握风险的演变和传导路径,灵活采取预防处置措施;如果实体经济主体和投资人能够掌握一定预测
方法,进行适当预测,控制风险,适度经营和投资,也许危机就不会发生,即使发生,后果也不会这么严重。可见,研究企业财务状况,预测财务危机是否发生,以便科学决策,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