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利他主义的生意:偏爱“非理性”的市场(英国《金融时报》推荐读物!)
》
售價:HK$
77.3
《
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的顶层设计
》
售價:HK$
99.7
《
FANUC工业机器人装调与维修
》
售價:HK$
99.7
《
吕著中国通史
》
售價:HK$
62.7
《
爱琴海的光芒 : 千年古希腊文明
》
售價:HK$
199.4
《
不被他人左右:基于阿德勒心理学的无压力工作法
》
售價:HK$
66.1
《
SDGSAT-1卫星热红外影像图集
》
售價:HK$
445.8
《
股市趋势技术分析(原书第11版)
》
售價:HK$
221.8
|
編輯推薦: |
新民夜报,夜到看报;夜饭吃饱,早点困觉, 这几句上海市民耳熟能详的顺口溜,生动地说明了在许多市民的生活中,读《新民晚报》已如吃晚饭那样的是每天必做的功课。作者从媒体文本着手,用《新民晚报》对文革前十七年的上海日常生活空间进行一次重访,通过新闻报道、政府导向、读者参与、社会效应等方面的解读,仔细解剖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政治和新闻媒体的社会作用,从一个重要的侧面重塑上海这座中国最资本主义化的城市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人民生活和精神状态。这本著作,是海内外第一本,也是至今为止唯一一本以一份民国以后的报纸作文本研究的学术专著。本书除了新闻学的意义外,对于历史学、社会学以及城市研究、文化研究的学者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內容簡介: |
董倩所*的《改造日常新民晚报与社会主义上海生活空间之建构1949-1966》试图用历史一社会一空间的三元辩证法,通过《新民晚报》与日常生活有关的近25000个文本对“文革前十七年”的上海日常生活空间进行一次重访,并全面呈现社会主义上海日常生活改造中的“新旧”之辩。本书发现,这一时期的《新民晚报》虽然服膺丁“革命”这一总体叙事,但如果我们回到历史现场,以“开放”、“在时”的历史观重新审视,会发现《新民晚报》不仅处于规训之中,也与各种力量进行协商,其所建构的上海城市空间中西化、传统、革命等要素在1949年后仍然交织、延续,具有“文化杂合”的意味。“新”与“旧” 之间,是驳杂丰富的灰色地带。本书将报纸文本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和意义阐发的主要场所,试图为报纸的文化实践、城市空间、日常生活之间关系的探讨提供鲜活个案与新的思考线索。
|
關於作者: |
董倩,女,1979年6月生,河南郑州人。2013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获新闻学博士学位,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新媒介与城市传播、媒介建构中的新社会史。2011年8月至2013年3月作为联合培养博士生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进行访问交流。近年来在《新闻与传播研究》、《新闻大学》等新闻传播学主流期刊发表论文数篇,并获得由中国社科院评选的全国新闻传播学2013年度十大优秀论文奖。
|
目錄:
|
序一
序二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日常生活研究
二、社会空间、日常生活空间与生活方式
第三节 文献综述与研究意义
一、日常生活视野中的上海当代研究
二、媒介、大众文化与日常生活
三、《新民晚报》相关文献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文章框架
一、研究视角
二、研究方法
三、文章框架
四、研究的局限性
第一章 《新民晚报》与新旧交替中的上海日常生活
第一节 《新民晚报》1946—1966变迁史:权力规训中的社会主义晚报
一、《新民晚报》的发行
二、读者对象的逐步确定与历年版面变迁
三、为什么是《新民晚报》?
第二节 《新民晚报》与社会主义上海空间氛围的变化
一、名称之变
二、土洋之变
三、建构新的社会风气:学习、节 约
四、新社会中的商业氛围:“生意经”和“老实”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延续、规训与溢出:《新民晚报》中的社会主义上海日常消费空间
第一节 变幻中的城市商业地标
一、社会主义上海的城市空间
二、外滩
三、从跑马厅到人民广场
四、作为城市商业地标的南京路
第二节 上海消费空间的延续:霓虹灯和第一百货
一、时而辉煌,时而黯淡:霓虹灯的生命史
二、第一百货:一个个案
第三节 上海消费空间中的规训与溢出
一、街头
二、橱窗
三、商场和百货公司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民晚报》与社会主义上海的居住空间
第一节 棚户区:正面而片面的呈现
第二节 工人新村叙事的“单纯性与坚贞性”
一、工人新村概况
二、曹杨新村:社会主义的客厅
第三节 上海里弄的新气象:空间氛围的巨变
一、《新民晚报》中的里弄
二、里弄组织的建立
三、学习
四、集体化生活
五、爱国卫生运动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民晚报》与社会主义上海的饮食空间
第一节 物产与主食
一、物产的新陈代谢
二、主食:“标准米”的阶级属性和健康效用
第二节 外食空间的转型与延续
一、饭店
二、食品商店中的西式风格
三、食摊:合作化与复兴
四、新的饮食空间:食堂
第三节 家中饮食
一、菜场:统一议价和公私合营
二、家中饮食:“既要省得钱,又要吃得好”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体主义背景下的集体选择:《新民晚报》与社会主义上海的着装时尚空间
第一节 解放初的新旧交融:转型期的服饰
一、人民装的兴起
二、街头的时髦人士和时尚制造者
三、“转型期中的装扮”
第二节 1955—1956年的服装改革运动
一、妇女着装问题
二、关化妇女着装的两个选项
三、服装展览会
第三节 从陈旧到破旧:关于穿旧衣的讨论
一、对穿旧衣的倡导
二、旧衣改制
第四节 时尚机制:总体主义背景下的集体选择
一、正反符号之争
二、时尚机制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民晚报》与社会主义上海的休闲娱乐空间
第一节 大世界:空间氛围的转变
一、接管前:清洗与残留
二、接管后:新旧对比
第二节 公园里应该吹什么风?
一、1949年后上海公园的发展
二、作为休闲空间的公园
三、作为历史和政治空间的公园
四、1964年“公园里应该吹什么风”的大讨论
第三节 书场和影院
一、书场:从自由散漫到井然有序
二、影院:“时事新闻片”与苏联影片
本章小结
结语
一、报纸与城市
二、《新民晚报》中的上海日常生活
三、“续旧制”与“新革命”
参考文献
后记
|
內容試閱:
|
1949年5月27日,解放军进驻上海,共产党第一次面临治理上海——这个旧中国最大都会的种种难题。领导者既有估计与警觉,更有雄心与豪情。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新旧城市更替之快,社会面貌变化之巨,超乎寻常。中共接管和治理上海确实可称得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的一个奇迹,甚至是“一个震惊世界的壮举”。新政权试图通过媒介动员、基层动员和文化改造等形式,革除“旧上海”,将上海改造为“ 新中国的上海”。上海人日常生活空间和日常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变。上海自开埠以来,历经晚清到民国的对于现代性的追求似乎戛然而止,都市人的日常生活也遭遇剧烈动荡。
而在这样的背景下,王琦瑶和她的朋友们在20世纪50年代烫头发、做旗袍、在家里打麻将、做各种精致的吃食……这与我们通常对那个年代日常生活的想象大相径庭。人们不由得好奇:“文革,,前的“十七年”中,人们的日常生活究竟是什么样的?是穿着布拉吉参加爱国游行,带着孩子开读报会?还是如同王安忆的叙述,在自己的小天地中自得其乐?这种生活方式上的新风格与旧风格,是如何体现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的?是否如李欧梵所说,半个世纪的革命失却了整个的中国城市文化以及它的都市感性?⑦ 透过《新民晚报》在这一时期的驳杂文本,我们或能发现一些线索。通过回顾《新民晚报》作为社会主义晚报在“文革前十七年,,的变迁史,笔者发现该报的人员构成、办报传统的历史传承带来了报纸的话语弹性,大量特色栏目致力于建构新的生活方式,这些都导致了《新民晚报》与同时期其他上海报纸相比的特殊性,而社会主义上海社会风气的转换的细枝末节和关键性的细节一一反映在《新民晚报》上,这正是笔者选择这份报纸作为研究社会主义上海日常生活空间的材料主要来源的原因。
本研究通过1949—1966年《新民晚报》与日常生活有关的文本,综合专门史、官方出版物、地方档案以及口述史访谈等资料,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1在社会空间的意义上,《新民晚报》如何反映、想象与建构社会主义上海日常生活的空间实践? 进而言之,如果将社会主义上海看作文本,这个文本与《新民晚报》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什么?如何理解、书写城市史视野中的地方报刊? 2在媒介文本背后,主流意识形态是如何进入上海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展开一场从空间到生活、思想的革命?而普通民众又是如何在既有的被规训的空间里进行策略性的实践,从而生产出属于自己的空间?官方的形象塑造与民众的自我认同之间,形成了怎样的张力? 3《新民晚报》在进行文化实践时,面对上海城市空间中西化、传统、革命等要素的混杂,凸显出何种协商过程?“新”“旧”之间的缝隙如何表现?上海日常生活中“顽固”的部分在经历政权更迭后在何种程度上得到延续?表现和原因是什么?报纸采取了何种策略?我们又该如何解读? 本研究重点在于从丰富的历史细节中构建出鲜活的历史当下感与在场感,通过对媒介文本的阐释,解释文本和话语背后的权力、利益和力量,以及它们是如何随着时间的发展和空问的变迁发生变化、此消彼长的,为理解个体经验与总体结构之间的关系提供思考的线索。
P2-P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