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政务礼仪

書城自編碼: 2787095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成功/勵志礼仪
作者: 杨金波
國際書號(ISBN): 9787515816333
出版社: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04-01

頁數/字數: 216/120000
書度/開本: 16开

售價:HK$ 58.5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未来科技大爆炸
《 未来科技大爆炸 》

售價:HK$ 68.8
海外中国研究·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
《 海外中国研究·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 》

售價:HK$ 112.7
东方帝国的营造 : 秦汉王朝政治史
《 东方帝国的营造 : 秦汉王朝政治史 》

售價:HK$ 112.7
漫谈数字化转型从底层逻辑到实践应用
《 漫谈数字化转型从底层逻辑到实践应用 》

售價:HK$ 78.2
谢谢你来到我的生命:狗狗带给我们的治愈与改变
《 谢谢你来到我的生命:狗狗带给我们的治愈与改变 》

售價:HK$ 51.8
情感觉醒:揭秘亲密关系背后的真相
《 情感觉醒:揭秘亲密关系背后的真相 》

售價:HK$ 68.8
诸葛亮
《 诸葛亮 》

售價:HK$ 79.4
解密:梦的诞生
《 解密:梦的诞生 》

售價:HK$ 193.2

 

建議一齊購買:

+

HK$ 55.2
《你的形象决定你的价值》
+

HK$ 48.0
《政务礼仪教程(第五版)(21世纪实用礼仪系列教材)》
+

HK$ 52.5
《礼仪的价值:迈向成功必备的9堂修身课》
+

HK$ 60.7
《礼尚往来:中国礼仪法则》
+

HK$ 103.5
《哈佛商务礼仪课(礼仪的力量超乎你的想象。即学即用的商务礼仪,》
+

HK$ 79.5
《不失礼!送礼的艺术(礼赢天下,一本教你如何有效送礼,将礼物送》
編輯推薦:
首都文明礼仪推广大使,奥运志愿者礼仪培训专家,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礼仪专业客座教授杨金波先生总结近20年礼仪教学和培训工作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和政务接待工作实际,在原书畅销五年的基础上做了详细修订和升级。全书体现了四个特点:一是针对性强。该书内容涵盖了公务人员文明礼仪建设的各个方面,把一个公务人员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一些应知、应会的礼仪作了详细的介绍。二是务实性强。该书通篇贯穿了两个字实用,从实际出发,又落到实处。书中没有讲太多大道理,而是针对当前许多公务人员感到困惑的问题,如座次排序、左为上、右为尊等难点问题,作了详细、清楚的阐述。有些内容还设置了情境,使人感到身在其中,便于理解,容易操作。三是可读性强。该书语言表达通俗易懂,文字朴实流畅,不是说教式,而是诱导式,使人读起来有如在看一部精彩的小说,易产生兴趣,不致感到枯燥无味。四是内容全面。本书从政务礼仪基础知识着手立足于广大公务员实际工作,分别从公务人员的仪容、仪态、着装、会见、座次、宴会、办公、人际沟通等多个方面深入浅出地加以介绍,可以说包含了日常政务礼仪的方方面面,力求对广大公务员的实际工作起到实实在在的引导和规范的
內容簡介:
政务礼仪并不是一些空泛的道理和概念,而是由各种规矩和细节要求组成的。本书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从政务礼仪基础知识入手,立足于广大公务人员实际的工作需求,分别从公务人员仪容仪态、着装、政务会见、政务座次、政务宴会、日常办公、人际交往、民族与宗教礼仪、涉外活动九个方面深入浅出地加以介绍,力求为广大公务人员的实际工作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關於作者:
杨金波,北京德业轩国际礼仪培训中心行政总监,杨金波礼仪工作室首席讲师,香港国际标准礼仪学院礼仪总监,首都文明礼仪推广大使,奥运志愿者礼仪培训专家,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客座教授,中国教育电视台《师说新商务礼仪》主讲人。多年从事国际商务工作,曾出访过众多国家,并结合中国具体国情,把国际标准礼仪融合到中国政务、商务和生活礼仪之中。
受邀为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宣部、国家文化部等多家部委机关,中国石化、中国建设银行总行、中科院研究生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多家企事业单位和高等院校进行国际标准礼仪和就业指导的专题授课,并担任教育部留学中心、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等多家机构的礼仪顾问。
目錄
第一章 这些礼仪常识你未必知道
一 礼仪之邦的礼仪要义
二 政务礼仪的前世今生
三 律己敬人就是最好的礼仪
1.提高个人素质,约束个人行为
2.遵守工作规范,展现官方形象
3.处理好礼仪的个性和共性的关系

第二章 公务人员的精神面貌及仪容仪态
一 精神面貌:正气、温和、镇定、从容
二 仪容:公务活动里的第一张名片
1.脸面脸面,脸干净才体面
2.化妆要避免越化越丑
3.头发是人的第二张脸
4.让你的手拿得出手
三 仪态:张弛有度、得体大方 026
1.头部动作信息多
2.手势传情有要领
3.站立姿势要挺拔
4.场合不同,坐法不同
5.蹲姿要体面、美观
6.男走两条线,女走一条线

第三章 公务人员着装礼仪
一 着装搭配的最佳原则
1.服饰搭配的三原则
2.着装TOP原则
3.三大色块着装理念
二 男士正装礼仪:庄重严谨,一丝不苟
1.正装七大件
2.首饰只能戴婚戒
3.办公室着装有底线
三 女士正装礼仪:大方简约,时尚完美
1.件数不能少,可以加
2.佩饰要做到锦上添花
3.办公室着装别追求时髦、漂亮

第四章 政务会见礼仪
一 如何建立初期的信任感
1.迎客:在哪里迎客
2.待客的魅力:表情生动
3.寒暄:基本的客套不可少
4.肢体动作:大方得体、轻松自然
5.握手礼仪:握手的起源、尺度、主动权和美感
二 六个细节透露你待人接物的水准
1.自我介绍:三要素缺一不可
2.居中介绍:位尊者有优先的知情权
3.递接名片:将名片的正面朝向对方
4.奉茶:几种典型杯子的奉茶方式
5.接受礼物:打不打开看场合
6.送客:把客人送到哪里最礼貌
三 各种会议和会见场合的礼仪
1.会议礼仪:组织和参加会议的礼仪
2.进入领导办公室请示、汇报工作的礼仪:从敲门说起
3.接见群众的礼仪:面带笑容是最好的权威
4.新闻发布会的礼仪:不要打断记者的问话


第五章 政务座次礼仪
一 方位:会议与宴席不同方位的尊卑之分
二 以左为尊的适用场合:民间的传统礼仪与官方内部会议的主席台排序
三 以右为尊的适用场合:五大场合的位次排列
四 引领、行进、楼梯和电梯的位次礼仪
五 乘车座次的礼仪


第六章 政务宴会礼仪
一 餐桌座次的排序方式:现今通行的两种政务宴请模式
二 入座:宴会的开始
三 餐巾的三种使用方式
四 餐具的使用:筷子、中式小碗、转盘、刀和叉
五 敬酒:基本顺序和从俗原则
六 为客人布菜的几种方式
七 自助餐:取菜的基本顺序三不混原则
八 庆典宴会:饮酒的注意事项、告辞的顺序
九 工作餐三大原则:简单快捷、适度交流、吃相优雅
十 注意餐桌吃相:提升个人品位

第七章 办公礼仪
一 办公室的环境:卫生、文明、高效、庄重
二 公文礼仪:规范、准确、保密
三 打电话和发短信都有礼可循
四 收发电子邮件礼仪:内容全面、规范,及时回复
五 办公室的五大禁忌

第八章 人际沟通礼仪
一 拿出真诚的态度来
1.具有沟通意识的礼仪才可能成为完美的礼仪
2.人际沟通先从赞美开始
3.表情:看着对方的眼睛说话
4.倾听:比直接说话表达得更多
5.适度谦恭透露出的是高贵
二 规范和美化自己的语言
1.六种简单的客气语:既是客套也是文化
2.改掉不合适的口头语,避免忌语
3.开放式话题与封闭式话题
4.传达信息尽量准确到位
5.语言表达的四个层次:清楚、生动、有用、魅力
6.言出必行:珍视自己的每一句承诺
7.人际交流的黄金法则和白金法则

第九章 民族、宗教礼仪
一 尊重少数民族的民族习惯
二 在宗教问题上谨言慎行

第十章 涉外礼仪
一 悬挂国旗要依照国际惯例
二 出访别国切记进退有据
1.准备工作做到位
2.公共场所有分寸
三 外事无小事,九大原则要遵守
1.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2.对方什么级别,就用什么规格
3.傲慢与自卑都不可取
4.内外有别,心里要有杆秤
5.对待差异不要大惊小怪
6.入乡随俗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7.信守约定也是维护自己的尊严
8.尊重他人隐私,不做包打听
9.女士优先是国际场合的礼仪共识
內容試閱
第二章公务人员的精神面貌及仪容仪态一名合格的公务人员,一定要给人以精致体面的感觉,也就是说,在与人见面的初期阶段就要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和仪容仪态。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我们接下来将要介绍很多细节。我相信,其中的每一个细节都不难做到,但难就难在持之以恒地把所有细节都做到位。如果你真的做到了,你一定会展现出一个公务人员独具魅力的精神面貌,从而受到人们的尊重。
公务人员,也和我们生活当中的普通人一样,有着自己的个性:有些人含蓄,有些人内敛,有些人张扬,有些人随和,有些人刻板这些都是很难改变的,也不要试图去改变它,因为这是人的正常性格。但是,一旦你以公务人员的身份出现在众人面前时,你的脸上就必须有一种符合公务人员身份的表情。正气许多公务人员内心都充满了正气,但是光在内心充满正气还不够,一定要在外在表现出来。怎么表现?用眼神来表现。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能将你内心的真实情感表现出来。那么该怎么做呢?眼神要体现出四个字:正、直、平、稳。当你和别人交谈的时候,要从正前方平视对方的眼睛,而且目光要平稳,一定不要透露出犹疑诡异的感觉,不要飘忽不定,要大大方方地看着正前方。不论是站在主席台上,还是在办公场合,都要注意身体正面冲向说话对象。
温和很多公务人员认为要表现出官方权威,就应该严肃一些,也有人认为,公务人员应始终以微笑示人。其实,公务人员最恰当的表情应该是温和一些,给别人一种和善、平易近人的感觉。要知道,表情是一个人感情和情绪的外露,包含了很多的信息,而面部是表情最为集中的地方。在人际交往中,人们的表情也最为人所关注,其礼仪功能和表现力十分强。虽然我们不一定要时刻都面带微笑,但是在正式场合,表情一定要自然、生动,不能太过冷淡或者僵硬,甚至是傲慢,因为我们需要和别人去交流。在有些场合,恰当的表情比语言更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比如对方说到了什么开心的事情,我们不妨跟着一起笑,一起乐;如果遇到对方情绪低落,我们可以用诚恳的表情和理解的目光给予对方安慰;如果不能把握对方的情绪,亲切、真诚的微笑可能会让对方感到轻松愉快。即使参加一场乏味的会议或者倾听别人的不快,也要尽量保持礼貌,不要露出反感或者心不在焉的表情。请记住,一个公务人员,特别是领导,如果天天都是嘴角撇着,脑门皱着的形象,他一定是一位不招人喜欢的领导。在众人面前,要将嘴角放平,女士可以把嘴角微微上扬,不一定非得是微笑,但一定是一种平和的表情。与人为善不一定非得过分客气,但一定是发自内心的融洽和亲和。一定不要当众发火,更不要当众斥责别人。批评是不可避免的,
但威严的话语可以用温和的口气说出来。越是领导,越要用温和的方式来彰显自己的自信和权威。镇定和从容另外,公务人员遇事要镇定、从容。遇到重大事件,一定不要惊慌失措或者六神无主。如果在众人面前,需要由你来做主心骨,你可以刻意地放慢动作、放慢节奏、放慢语速、放实声音,人为地让现场冷静下来,用一种相对平和、镇定、从容的方式来指挥现场。大事如此,小事也一样。如果你坐在主席台上,有些观众迟到了,现场出现了一些骚动,比如有一些嘈杂的声音,这时不要用眼睛使劲儿盯着去看,特别是有一个移动目标从你前面走过,你不要像观众一样,目光飘忽不定地跟过去。因为这表现出你内心不是那么的坚定,领导干部在众人面前要表现出对现场充分把握的能力。如果你表现出处变不惊、临危不惧的这样一种神态,那就可以给别人留下一个非常好的初步印象,一种基本的信任感就有可能建立起来,这一切都与你公务人员的身份是相吻合的。总之,正气、温和、镇定、从容,就是公务人员在政务场合的标准表情。这样,公务人员才能给人留下值得信任和值得尊重的印象,才能够真正地代表官方形象。给你一个建议,时间和条件允许的时候,架起一台摄像机,把摄像机镜头当做观众或者谈话对象,模拟你最常进行的说话情景,真实自然地把自己的神态、表情和说话方式记录下来,然后反复观看,并请你的
家人和最好的朋友帮你纠错。这不仅有利于你的工作,而且你的生活也将因此受益。仪容,通常指人的外观、外貌。在公共场所和政务活动中,仪容会在第一时间引起交往对象的关注,并影响到对方对你的整体评价。重视仪容,既是自尊自爱的表现,也是尊重他人的表现。一个合格的公务人员,在工作场合,会对自己的仪容十分重视,因为他明白,自己代表的绝不仅仅是个人的形象,还有所在单位或者部门的形象。关于仪容,公务人员只要把握好面部、手部以及发型这三个方面,就一定不会让大家失望。
1.脸面脸面,脸干净才体面不管你是不是经常登上主席台,只要你是一个公务人员,在众人面前,你就必须要做到面容整洁,这是体面人士的最基本要求。男士最忌讳的就是胡子拉碴,女士最忌讳的就是面部不洁、头发凌乱。即使没有时间把自己打理得一丝不苟,也不应该不修边幅,因为公务人员往往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男性公务人员应该每天早晨剃须,女性公务人员应该适当地化点儿职业淡妆。眼角的分泌物一定要及时去除,眉毛也可以适当修整。鼻子的清洁也很重要,鼻腔里如果有异物,不但自己难受而且也影响讲话。但是,如果要清洁鼻子,最好不要在公共场合,因为擤鼻涕和挖鼻孔等行为都是很不雅观的。平时洗头、洗脸或者洗澡的时候,最好顺便清洁一下耳朵。尽管耳内的分泌物对耳道有保护作用,但是如果不幸跑到耳朵外面,那也是很不美观的。有些男士毛发比较重,会有一些耳毛或鼻毛,这要特别注意,千万不能让它们外露,要养成定期修剪的习惯。男士们应特别注意,耳毛和鼻毛的外露是很不雅观的。还有一个有损形象的现象口腔异味。有些人习惯抽烟,或者吃一些刺激性的食物,比如大蒜、韭菜、带鱼腥味的东西。如果在正式的办公场合,张口呵出难闻的气味,别人的感觉一定不好。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吃这些有异味的食物,尤其是中午这顿饭,更不要吃。一旦吃了,就一定要把口腔异味适当地清除一下,刷刷牙,漱漱口,嚼
嚼茶叶、口香糖,或者用口洁喷雾剂清理一下,这才是公务人员应有的体面。2.化妆要避免越化越丑作为公务人员,尤其是高层领导,在正式的场合,不论男女,都要适当地把自己装扮一下。男士穿正装的时候,别让自己胡子拉碴、皮肤紧绷、面容暗淡无光,别让皮肤直接暴露于强烈的阳光下或者冬日的寒风中,这样会显得很苍老、不精神。建议男性公务人员每日剃须,每次洗完脸之后用一点儿护肤霜,夏天在烈日下工作时要用防晒霜。对于女士来说,化妆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不化妆反而是不合适的。政务场合,女士应该适当化点儿妆,比如上粉底、扑腮红、涂口红(唇膏)、画眼线、描眉等,这不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自尊,也是对别人的尊重。女士化妆应以职业淡妆为宜。职业淡妆包含三个要素:粉底、眼线和唇膏。关于化妆有四个境界,我们可以从中感悟到化妆度的把握是很重要的一门功课。
最高境界化妆以后就像没有化妆一样,也就是不露声色地美化了自己。中央电视台首席化妆师徐晶曾经给很多中外政要化妆,她的成功之处在于,只须简单地修饰和点缀即可有画龙点睛的效果。电视观众根本没有意识到嘉宾化了妆,却感受到了嘉宾的绝佳风采。为别人化妆达到这种境界,的确需要高超的技巧,但给自己化妆,达到这种境界并不是特别困难的一件事,因为每个人都有充分的时间了解自己的面部特征和性格特点。充分了解了自己,便可略施粉黛,锦上添花。第二种境界化妆之后比之前更漂亮了,这是多数人化妆的目的。像新娘妆、晚妆、庆典妆,美则美矣,但化妆的痕迹一览无余。第三种境界化妆以后把自身的缺陷弥补了,这是化妆的最低要求。我们的身体没有那么完美,有缺陷的地方可以通过化妆得以掩饰。如:皮肤较黑给化白了,眼睛较小给化大了,鼻子较塌给化挺了。这也是每位女士在生活中需要达到的化妆水平。第四种境界化妆以后还不如不化,也就是化妆反而把自己化丑了。读者们可能会想,这也太可惜了!其实,放眼望去,还真的有不少人是处于这种状态,明明天生丽质,但化完妆之后把原来的优势全都抹没了。这
可能是由于对化妆技巧掌握不到位或者对自己了解不够,但实在令人惋惜。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女士的化妆效果实际上是这四种境界的组合。也就是说,有些部位化妆后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但也有些部位化丑了。通过这四种化妆境界的比较,每位女士都应该把自己的特点再重新审视一下,或者多听听别人的意见,尽可能更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尽可能提高自己的化妆境界。一些女士会用亮晶晶的唇彩,这种过度地彰显自己女性特色的妆扮,不论是在正式的会议场合还是在办公室场合,都是不太适合的。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不管是化妆还是补妆,一定不可以当着众人的面,这是一种基本素养。(见图2)有些女士喜欢当众涂口红或指甲油,▲(图2)当众化妆有失礼仪
这可是不好的做法,合符礼仪的做法最好是到化妆间(卫生间)去。女士们可以走到镜子前,仔细地观察观察自己,看看自己哪里最美,下次化妆可不再化这个部位;再看看自己哪里有不足,下次要着重美化这个部位。要是说不准,就问问你的家人,问问你的朋友,或者干脆走进美容院,听听专业人士的建议。把自己打扮得得体和漂亮一些,会极大地增强你的自信心!3.头发是人的第二张脸有句话这样说:头发是人的第二张脸。道理是显而易见的你在观察一个人的面容时,不可避免地要看到他的头发。而公务人员在大多数场合是不能戴帽子的,所以公务人员的头发一定要整理得当,既要符合大众的审美,又要彰显公务人员的正气。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讲头发的问题,这两个方面分别是修剪和护理。先说修剪的问题。男士一般应一个月左右修剪一次头发,女士因
个人情况而异,通常情况下一般不超过两个月,因为长时间不理发发梢会显得很不整齐。男士最好不要留长发,也不要太短,尽量不要留秃头。男士留发的要求可概括为三句话:前不覆额、侧不掩耳、后不及领。女士的头发长度要和身高相匹配,但是不要太短或太长。头发的护理内容相对多一些,可以分成两点来说明。梳洗不论男女,都应该至少三天洗一次头发,夏天则最好每天都洗。洗发的标准就是洗完之后不油腻、没有灰尘、没有头皮屑、没有异味。洗完以后,头发还要梳理整齐,不要乱糟糟的,因为很多事情都是从头开始的,包括别人观察你的外表。护发护发的基本要求就是保持头发的健康、秀美、干净、清爽。除了这些,合理地染发也是可以的,但是不能出现颜色不统一的情况。对于女士来说,在一些正式场合或用餐场合,长发就不能披着了,必须把头发扎到后面。还有一点,女士束发所用的发卡、头绳或发带等,最好选择质地朴实、图案简单的类型,颜色鲜艳或者带有卡通、动物、花卉一类图案的发饰,是不适合公务人员的。男士不适合用任何发饰。公共场合,为固定发型,男士和女士都可以适当地使用些发胶、摩丝
或啫喱水之类的护发用品,但男士应以不明显为宜,女士以不夸张为宜。女性公务人员的头发一般不会太脏乱,但是往往会有一些特别新潮、怪异的发型,这是不可以的,因为这不利于公务人员彰显自己的正气。不过适当地染发是可以的,但是不能挑染,更不能出现青一道、紫一道的情况。留长发的女士们要注意,有三种场合不要让长发飘露在胸前:第一,正式场合;第二,正式用餐的宴会不要一低下头,就看到头发飘了下来,有头皮屑、头发掉下来就更加不好了;第三,穿正装的场合穿上正装是要彰显庄重大方,而不是要过分强调女性的魅力。这三种场合,都要把头发扎到后面去。4.让你的手拿得出手在很多时候,手既可以完成各种工作,又可以用来传达礼仪,比
如握手、挥手。如果我们的手拿不出手,那该是多么尴尬啊!因此,公务人员要保持手部的卫生,餐前便后以及外出回来都要及时洗手,而且要尽量勤洗手,这样既保证了手的美观,又保证了自身的卫生和健康。不论在什么场合,公务人员都要保证手一伸出来是干干净净的,不要留长指甲,更不要有脏指甲。指甲一定要定期修剪,以免过长而导致里面藏满了难看的污垢。对于公务人员来说,无论是为了美观还是实用,都不应留长指甲。需要工作的手不要留着长指甲,指甲的长度应该不超过指尖。男士尤其应该如此。女士适当地涂一点指甲油,这是可以的,但是不要涂得太浓艳,要淡一点,这样既能够起到美化手的作用,又不会过分地招摇。有些男士,会有些指甲上的毛病,适当的涂一点无色的指甲油可以起到遮掩的作用。如果夏天穿凉鞋,脚指甲也同样需要保持干净、整洁。但是要注意,当众清理指甲、修剪指甲和涂指甲油都是没有礼貌的做法。除了清洁,手也是需要细心护理的。做事的时候注意安全,不要把手弄伤;如果发现手变得红肿、皴裂,甚至发炎、长癣,要尽快护理治疗;手上突起的死皮,也要及时修剪掉。除了手本身,手臂也要保持干净。有些人手臂上的汗毛比较浓密,或者有比较明显的伤口、疤痕,都应该适当地遮掩一下。除了手部的整洁,还有一点要注意:在正式的政务场合里,手臂最好不要裸露出来,长袖衣服总是比短袖衣服显得更加正规些。
身为公务人员,当你在别人面前出现的时候,必须有合适的举止来配合你所应有的精神面貌。公务人员的精神面貌可以概括为:正气、温和、镇定、从容。那么,你该怎样表现出这八个字呢?这就需要你通过一些外在的形式,比如站、坐、行、蹲、手势等肢体动作,来展现出你内在的积极向上的东西。1.头部动作信息多应该说,头部的动作在人际交往中最容易被人观察到,这其中包含了许多当事人的情绪信息。有一些词是形容头部和情绪的关系的,比如点头哈腰、垂头丧气,等等。头部动作基本可以分为点头、摇头、抬头、低头等,但是其中的意义在不同场合和情景下又各不相同。我们把头部的动作分别来讲解一下。
抬头抬头挺胸、目视前方,表示一种中正大气的精神面貌。同时,抬头有时也表示自信,在谈话时保持抬头的姿势是对对方的一种尊重。但是如果把头高高昂起,那就有些强势或者傲慢的感觉了。头部倾斜头部倾斜表示对某样事物感兴趣,而且女性多有这种姿势。如果你正好在发表报告或者演说,有听众做出这样的姿势,那你就可以确认自己的发言有人感兴趣了。低头压低下巴的动作表示谨慎、否定,又或者表示低落的情绪、沮丧的情绪。如果要确定人们为什么低头,那要看当时的实际情况。如果你恰好在当众发言的时候看到了听众的这种动作,那你就该调整语言唤起听众的情绪了。以上所说的都是一些普遍的头部动作所代表的含义,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既可以以此来观察交际对象的反映,也可以以此来规范自己的行为,避免失礼的情况发生。2.手势传情有要领正式场合请别人入座的时候,应该是四指平伸,大拇指正常分
开,男士把手掌立起来,女士手心可以适当朝上,自然地伸手即可。在与远距离的人打招呼的时候,应该举手以掌心示向对方,不要以食指指人,或者以手指勾人。手应该自然平伸,避免手指分开或弯曲,既不必像礼宾人员那样紧绷刻板,也不要显得太没有规矩,总之以轻松自然、得体有度为好。3.站立姿势要挺拔身为公务人员,肢体动作一定要得体有度、大大方方。站立的时候,要抬头挺胸,双手自然下垂,收腹提臀,双脚自然地平均用力。(见图3、图4)而不要一条腿站直,另外一条腿蜷在一边虚着,
▲(图3)女士正确的站姿
▲(图4)男士正确的站姿
也不要挺着肚子,更不要老是低着头。有人会问,这么多的要求,怎么一下子都能做到呢?我介绍一个方法,你可以试试看:把自己想象成是一个提线木偶,线在头顶上稍微偏后一点的位置,想象着自己被这条线提起来,身体会有一种悬空离地的感觉。如果头顶的线位置找准了,线提起的时候,我们就会自然地把头抬起来,自然地把胸挺起来,自然地把双手垂下,自然地把腹部收回去,双脚也会自然地平均用力。这种站姿就应该是自然挺拔的站姿了。你可以一边看着电视一边感觉一下,找准头顶的那个虚拟的位置,想象着线往上一提,你的站姿就一定是得体的。在非正式场合,你可以站得休闲一点,手、脚的位置可以随意一些,但在正式场合你一定要站得自然、挺拔。
4.场合不同,坐法不同不同的场合,公务人员的坐法可以不太一样,休闲的场合休闲地坐,正式的场合正式地坐。正式场合,如在会议室里,如果领导正在讲话,与会者坐在宽大的沙发里,不要斜靠沙发或者仰靠沙发,否则就是对领导的不尊重。这时应该将上身立起,略微往前倾一点,双手自然地放在膝盖上。这就是倾听的姿态。女士在公共场合,坐宽大的沙发时,双手不要分别放在两侧的扶手上,最得体的是只有一只手放在扶手上。休闲场合可以适当地将一条腿叠放在另一条腿上,就是所谓的跷二郎腿。但这要注意三点:第一,不能抖动腿脚,要稳重些;第二,脚尖不要指向谈话的对象,脚尖指向对方在国际惯例中被视为对对方的不尊重;第三,鞋底不要露出来。拜见领导、参加政务会见,最好不要跷二郎腿。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坐姿可以适当地随意一些,甚至为了舒服点
儿,可以坐满椅子(就是身体后挪,背部紧靠椅背,这样的坐法既省力又得体)。但是正式场合最好不要全都坐满椅子,以坐23或者一半为好,这样才能表现出你对这个场合、对对方的尊重。(见图5)▲(图5)正式场合正确的坐姿5.蹲姿要体面、美观在正式场合,公务人员要尽量避免当众蹲下。蹲下合影或者捡拾物品的时候,要做到单腿下蹲,双腿下蹲是不体面的做法。女士如果穿着职业套裙需要下蹲的时候,由于裙子比较短而没有办法单腿下蹲,应该把两条腿并拢斜向一侧,避免两腿中间正面向人。女士如果
穿着职业套裙上底盘较高的车辆,如吉普车、SUV等越野车,一般不要直接迈腿上车,得体的做法是,先坐到车上去,然后将两条腿平抬起来,挪到车里边去。6.男走两条线,女走一条线公务人员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走姿的美感,具体来说,就是要抬头挺胸,目视前方,双肩保持水平,双臂自然摆动,双手自然合拢,脚掌用力,重心上提,阔步前行。有一个原则,叫男走两条线,女走一条线,是说男士双腿要适当分开一些,女士双腿要适当并拢一些。有些常见的不得体的走路姿势,如摇晃肩膀,鞋跟触地发出踢踏声,低头含胸,脚步细小凌乱,都不应该出现在公务人员身上。
第四章政务会见礼仪在这一章,我们再来看一看政务会见过程中的基本礼仪。其中包括怎样迎客、待客、作自我介绍,怎样在会议和会场中做到符合礼仪规范等多个方面,堪称一场政务礼仪知识的盛宴。希望你在阅读本章内容之前,先给自己沏杯清茶,找个舒服的位置坐下,静静地品茶,愉快地阅读。
学习礼仪,并不是恪守礼仪的各种尺度和规范,而是要把礼仪与自己的个性和周围的环境结合起来,使对方感受到你的诚意和敬意。这样的礼仪才是最自然、最符合你身份的,才是最美、最感人的。只有达到了这个目的,你才能收获对方的好感和信任。1.迎客:在哪里迎客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客人,如果与之邀约了一次会见,那么就应该主动安排车辆上门去迎接,比如到酒店、机场,或者客人家里去迎接;对于一些一般性的客人,我们可以在办公楼门前、电梯口,或者是在办公室的门口迎接。也就是说,根据客人重要性的不同,我们采取不同的迎接方式。如果是在办公室里迎接客人,客人来了你一定要起身相迎,即使工作再忙,站起来迎接客人也是最基本的礼貌。
2.待客的魅力:表情生动在待客的过程中,主人应该表现出充分而有度的热情。日常工作和生活当中,我们不需要时时刻刻都在微笑,但是面部表情一定要生动或关切、或愉快、或同情、或轻松,总之不要在待客过程中面无表情、心不在焉。过分的谦卑和傲慢都是不可取的。我们要用自己的真情实感把对别人的尊重坦诚而自然地表现出来,这才是真正的待客之道。比如,在说话的过程中,我们要看着对方的眼睛;如果对方正说一些高兴的事,那我们可以跟着笑一笑、乐一乐;如果对方遇到一些不开心的事,我们可以替对方排解一下忧郁的情绪。总之,以一种真诚的心态呈现自己,以换位思考的方式与对方在感情上产生共鸣,这才是一个生动的人,这样的人走到哪里都受人欢迎。3.寒暄:基本的客套不可少在政务会见的过程中,当然也少不了一些寒暄。随着年龄的增长,级别的提高,很多的公务人员,特别是职务较高的领导,都懒得说一些客套话,或者根本就不屑于去说客套话。其实这样不好,这样的官员不可爱,适当地说一些你好、欢迎、辛苦啦、希望你下次再来、祝你周末快乐,或者在工作当中适当地对对方说一些令其高兴的话,让人一听就能感觉到这是你对对方实实在在的关心,可以彰显你的品位。第一次见面可以说很高兴认识
你,以后见面可以说很高兴见到你。这是基本的客套话,也是我们中国人礼仪文化的要求,所以切记,寒暄在工作当中是必不可少的。一张笑脸,一杯热茶,这也是咱们中国人的符号和标志。4.肢体动作:大方得体、轻松自然肢体动作大方得体,轻松自然,这是符合公务人员身份的做法。不论我们在哪里迎接客人,都要大大方方地伸出手来,做一个简单的引领动作;不论是与对方交谈,请对方就座,还是给对方递一杯茶,抑或是给对方递其他物品,眼睛都要看着对方;递接物品的时候,要尽量使用双手或者右手。在正式的场合,如果迎面遇上一位一般性的领导,错身而过的时候无须减速,只需身体转向对方点头致意即可;如果遇上高级别的领导,错身而过的时候应适当减速,身体转向对方,点头致意;遇上首长级别的领导,错身而过的时候就应该停下脚步,把身体转向对方,点头致意。这里特别强调一下鞠躬这个动作。公务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在众人面前讲完话走下台之前,一定不要忘记给现场的观众鞠一个躬,这是现代礼仪的基本要求。鞠躬动作有两个极端不可取:一个极端是过分地谦卑,头垂得太低;另一个极端是抬着头鞠躬,这样有点儿点头哈腰的感觉。比较得体的鞠躬姿势,应该是头颈跟脊椎基本上在同一条线上,身体微微地前倾,头部微微地低下,轻松自然地完成鞠躬。政务场合常见的鞠躬有两种尺度,一种是以简单的致敬或告别
为代表的浅度鞠躬,只需要15鞠躬即可;另一种是以致歉或者感恩为代表的深度鞠躬,以45鞠躬为宜,不需要90。(见图9)▲(图9)浅度鞠躬与深度鞠躬5.握手礼仪:握手的起源、尺度、主动权和美感当今社会交往中,握手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礼仪。握手起源于古代部落间的停战示好。古时候不同的部落之间经常会有争斗,但是如果
有一天,两个部落不想争斗了,要表现出友好的意图,两个部落的首领就会把手伸向对方并向对方走去,跟对方握握手,意思是说我没有带武器。两个人的手握在了一起,就代表友好、不争斗的意思。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握手的礼节,只要把手握在一起,那就意味着双方的友好关系。这就是握手的起源。当今,我们中国也引入了握手这个国际礼仪,并把它作为政务场合一个重要的交际方式。这里,我们要对握手礼仪中的几个问题稍加注意。握手的尺度一次友好大气的握手,可以给对方留下一个非常好的印象。男士的握手有五个尺度。第一,要虎口对着虎口,满握。第二,手指要弯曲过来握住对方,而不是伸直了手指头,等着对方来握。第三,要有力度。我们中国人的性格比较含蓄、内敛,有些人跟别人握手的时候,只是轻飘飘地一握。这样,即便我们内心是想传达对对方的尊重,但实际上对方感受到的却是无力,是怠慢,甚至是轻视。我们提倡,握手要有一定的力度。第四,握手的时间可长可短。但在握手的前几秒钟一定要看着对方的眼睛,不要上下打量,也不能一边握着手一边跟第三方说话。因为这样虽然看起来很自然,但实际上没有表达出对对方的尊重。第五,在正式的场合,或者领导者之间在主席台上握手,两个人之间的距离要合适。我们不必用尺子去量。因为当两只手握在一起的时候,两条胳膊之间会形成一个V字型,而且穿正装的时候白衬衫的袖子会从西服的袖口露出来,此时这种握手的场景就会
形成一幅很美的图画。我们把这五个握手的尺度记住了,尤其是男士,以后握起手来一定会大气从容,自然美观。(见图10)
▲(图10)正确的握手礼
女士的握手相对来说要求没有那么严格,女士们可以选择比较含蓄的握手方式,尤其是我们中国女性。握手的时候可以只握住四个指头,不必满握,但是要注意,握住对方四个指头的时候,大拇指也要合到对方的手指上去。我们经常看到许多比较含蓄、文雅的女士,尤其是女孩子跟别人握手,直愣愣地就把手伸出去了,也不管对方握住她还是没握住她,手都是一个僵直的姿势。这好像传达出了您可以握我的手的意思,但这样还不够,你应该同时回握对方,因为握手不仅是对对方的尊重,对对方的友好,更是相互的尊重,相互的友好。中国女性公务人员,在有些政务场合应该选择第二种握手方式,那就是国际上通用的男士的握手方式满握。握手的尺度跟上面讲的那五个一样,要表现出女士大气、镇定、自信、不怒自威的一面。实际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女士,都像男士一样握手,只是我们中国的女士在握手问题上,稍微有一些含蓄罢了。
握手的主动权谁先伸手握手,要看具体场合。如果是社交场合,则以女士为尊,要等女士先伸手,因为有些女士不愿意跟对方进行肢体上的接触,所以要不要握手由女士说了算。而政务场合则不同。在政务场合是不论男女的,论的是级别高低,此时应该是由位高者先伸手,位低者随后伸手。(见图11)师生之间、长辈晚辈之间,都可以按照这个原则来做。在这里,也提醒各位,如果在一个正式会见的场合,你是位尊者,你就要当仁不让地主动把手伸出来跟对方握手,如果伸手动作不明显,或者明明不想握手而又有伸手动作,会让对方感到尴尬。▲(图11)握手礼应由位尊者先伸手
虽然握手的礼仪讲究位尊者先伸手,但是有两个例外情况,而且这两个例外情况在我们日常工作中遇到的还比较多,因此,我们要给予注意。第一,非正式场合例外。在轻松愉快的休闲场合、社交场合、生活场合,这时候谁先伸手都可以,不必太刻意。比如,你在大街上见到一位领导,你可以大大方方走过去先伸出手来和他握手,因为在非正式场合,握手是一种友好的象征,所以谁先伸手都是无所谓的。第二,主人与客人之间例外。在主人和客人之间,谁是位尊者呢?当然客人是位尊者,但是在主人迎接客人的时候,却应由主人先伸手,因为这意味着欢迎;在客人告辞的时候,握手道别应由客人先伸手,而主人一定不能表现得过分主动,要被动地等着客人把手伸出来再伸手,这意味着挽留。握手的时候还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不仅要握得符合礼仪,还要握出一种美感。握手时可以适当地抖动一两下,但不要抖得过多。如果晚辈对长辈想要表现得格外热情,可以用双手来握手;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想要表现得格外关心和友好,可以拍拍对方的胳膊。不管怎么说,两个人的握手都是一次愉快的交流,规矩固然重要,但自然轻松、热情友好才是永恒的主题。握手是现代社会通行的一种礼仪,不论是在我们的工作当中,还是在日常生活当中都是经常用到的,所以掌握好握手的规范很重要,这可以使你给别人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
礼仪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律己敬人。没有律己无以敬人。一个在礼仪方面严格律己的公务人员,不会忽略待人接物的任何细节。如果说一个人的总体礼仪水准是由各个细节组成的,那么这些细节的单项分值不是相加起来的,而是相乘起来的。也就是说,任何一个细节出现了单项零分,那么总体礼仪水准就是零分。1.自我介绍:三要素缺一不可政务接待过程中,如果彼此不认识或者身份不明确,应该主动向对方作适当的自我介绍。关于自我介绍,中外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很多公务人员可能都有这样一些经历:当领导干部走向基层的时候,基层人员会热情地进行接待,可是接待了半天,接待者是谁,是什么职位,身处什么工作岗位,领导并不知道;领导干部在办公室接见下级人员,但自始至终也不知道下级人员的具体身份。这些现象都缘于下级没有向上级作出完整的自我介绍,都缘于我们中国人具有含蓄、
内敛、低调、沉稳的性格。这种不过分张扬自己的民族性格,我们应该予以坚守,但是在政务场合,过分含蓄和低调,则不足以表现公务人员应有的大气和从容,因此,见到不认识的领导,你应该主动向对方作自我介绍。如果是有官职的人,自我介绍的时候三个要素是缺一不可的,即姓名、单位和职位,尤其是职位。我们看看军人的自我介绍:下级军官向上级首长报到的时候会说:报告首长,师团(单位)的(职务)(姓名),前来报到。在部队里,这是一种标准的自我介绍。如果跟随领导一起外出见客,下级应该选择适当的时候把领导的职位介绍给对方。如果彼此身份不明了,那么年轻者应该主动向年长者作自我介绍,男士应该主动向女士作自我介绍,客人应该主动向主人作自我介绍。2.居中介绍:位尊者有优先的知情权政务会见过程中,熟悉情况的人一定要主动为互不相识的双方作居中介绍。没有居中介绍,或者居中介绍不主动,会引起双方人员的尴尬甚至不满。那么,居中介绍时,应先介绍谁后介绍谁呢?由于我们中国人奉行的是长者先,幼者后的儒家文化,会有不少人理所当然地认为应该先介绍长者或者位高者。试想一下这种情景,一个单位的部门领导引领一位新员工去拜见单位领导,部门领导需要作居中介绍,他面对的一边是他的上级,一边是新员工。如果他先介绍单位
领导,然后介绍新员工,那么恰恰是这位新员工优先了解了单位领导的身份,而这位领导只能随后才了解对方的身份。部门领导的原意一定是想要表达对单位领导的尊重,可他实现这种尊重了吗?答案是不言而喻的。他没有让自己的领导优先了解新员工的身份,因此也就没有把对领导的尊重恰当地表达出来。政务礼仪要求在作居中介绍的时候,恰恰应该是先介绍下级,后介绍上级,因为上级具有优先的知情权。最完美的介绍方式应该是称呼着上级,去介绍下级:领导,给您介绍一下,这位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在两个群体之间作居中介绍,也应该是先把级别低的一方介绍给级别高的一方(见图12),在介绍某一方具体成员的时候,应该职▲(图12)尊者具有优先的知情权
务由高到低地介绍。在把某位领导或者嘉宾介绍给众人的时候,应以群体为尊者,也就是说,要先把个人介绍给群体。总之,居中介绍,尊者具有优先的知情权。3.递接名片:将名片的正面朝向对方我们中国传统的名片和现在社会上通用的名片样式是不同的,现在我们所用的名片也和握手礼一样,是从国际社会上借鉴而来的。递接名片的礼仪,是人们在见面初期颇需留心的一种待人接物方式。千万不要小看递接名片的礼仪,它包含了很多行为的通用规则。各位想想看,递交给别人名片时应该注意哪些礼仪呢?双手拿着名片,身体前倾,面带微笑,看着对方的眼睛,说几句客气、寒暄的话,把名片的正面朝向对方。这些行为在递交名片的过程当中缺一不可,无一不表现着对对方的尊重。递交名片,应当注意四个礼仪细节,其实,这都是待人接物的通用礼仪细节。第一,双手接还是单手接的问题。我们中国人讲究递交物品时要用双手,但是如果你身处一个涉外会见的场合,外国人可能根本不知道中国的礼仪,他很可能会用一只手递给你一张名片,你怎么来接?只要对方的身份不是特别高,名片是双手递来的那就用双手接,是单手递来的就用单手接。但是如果用单手接,最好使用右手
而要避免单独使用左手,因为在有些国家的文化和习俗中,左手代表着不洁。伊斯兰国家就是代表,这些国家大多有个共同的习惯,忌讳单独使用左手。如果你用左手给这些国家的人端一杯水,就会被视为对他们的冒犯,他们就不会喝这杯水。所以在参加涉外会见递接名片的时候,要么用双手,要么就用右手,要尽量避免单独使用左手。第二,递交给别人名片时身体要前倾一点儿,这才是一个典型的谦谦君子式的中国公务人员形象。不论是在递交名片过程中,还是在递交其他物品过程中,身体都要适当地往前倾斜一下,最好不要太过挺胸腆肚。我们也可以把这个前倾的动作进一步地推广一下,我们跟别人握手的时候身体要前倾一点儿,我们冲别人打招呼的时候身体要前倾一点儿,我们听别人讲话的时候身体要前倾一点儿,我们在会议室里开会身体也要前倾一点儿,这是我们中国人在政务场合里对尊者的一种尊重的表现。第三,递交给别人名片的时候,最好简单地作点儿自我介绍,并说几句客套话,哪怕是最简单的一句话也行。比如,你好,很高兴认识你!你好,我叫,我来自单位,很高兴与你认识,希望我们今后保持联系。这种客套话一定不可以少。有些人只是简单地把名片递出,一句话也不说,这样的人恐怕不会给人留下好的印象。第四,递交给别人名片的时候,要把名片的正面朝向对方,而不是朝向自己。不仅递交名片,给别人递交文件时也要把正面朝向
对方;领导们在主席台上发奖状、发聘书、发合格证书的时候,也要把正面朝向对方。再有,递交给别人一支笔时,要让笔的尾部朝向对方,因为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是用毛笔,如果将笔尖朝向对方,第一,感觉是对对方的一种冒犯,第二,有可能甩对方一身墨。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给别人敬一支烟,要把烟嘴朝向对方;给别人递一双筷子,要把粗头部分朝向对方;给别人递一把剪刀,要把剪刀的手柄朝向对方;给别人递一个手提包,要把提手朝向对方;军人递交一把手枪,也要把枪柄朝向对方这些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当中经常遇到的情况。所以我们应该形成一个理念,这也是待人接物很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要把正面朝向对方。说完了递交名片的礼仪,我们再来看一看收到对方名片时应该注意哪些礼仪?同递交名片一样,基本原则还是身体前倾、双手相接、面带微笑、说些客套话,但是有一点不同,就是收到对方的名片时不要马上就收起来或者直接搁到桌子上,而应该对对方的名片表示关注。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仔细地看一看名片,哪怕你已经知道了对方名片上的内容,也还是应该把名片拿在手里认真、仔细地看一看,或者默读一下,或者向对方作些简单的询问。因为对对方名片的关注,能表现出你对对方的尊重。4.奉茶:几种典型杯子的奉茶方式有一件事在待人接物的过程中是避免不了的,那就是为尊者奉
茶。有些时候,办公室来了客人,我们就需要给对方沏茶。对于一般性的客人,我们可以请下属来沏茶,但是对于那些德高望重的长者、前辈或者老领导,我们就要亲自为对方沏茶。政务接待中的奉茶礼仪没有必要像茶道那样正式,在这里,我们只列举三种杯子的奉茶方式,略作说明。先说第一种杯子:一次性纸杯。这是一个新生事物,现在已经基本普及。政务大厅、接待室、会议室、银行、机场等公共场所,都会搁一些一次性纸杯供来人取用。通常来说,一次性纸杯可以由客人自行取用,也可以由主人亲自添水奉上。一般性的场合,对于一般性的客人,主人可以用一次性纸杯盛水或奉茶。但是正式的场合,对于尊贵的客人,最好不要用一次性纸杯来接待对方,这样会显得随意和怠慢,尤其是在领导办公室和主席台上,应该用较正式的会议用杯奉茶。当然,如果条件有限,用一次性纸杯也是可以的,不过要向对方讲明情况。用一次性纸杯给客人端水的时候,最忌讳的就是用手扶住杯沿递给对方,因为这样很不卫生。为了避免烫手,可以加一个杯套或者杯托。第二种杯子是玻璃杯。这种杯子一般有透明圆柱形或者方柱形等,主要用于盛放以下两种饮品:瓶装水、绿茶。在比较正式的场合,客人就座之前要先拧开瓶装水盖,往玻璃杯里面倒一部分水,然后把玻璃杯和瓶装水搁在客人的右手边。如果要喝茶,请注意最好是绿茶,而不是铁观音、茉莉花茶或者普洱茶等,因为这些茶叶在玻璃杯子里显得不好看。绿茶的最佳冲泡水温是八九十度,冲泡绿茶时可
以先加水后加茶叶,这时,我们就可以看见茶叶缓缓漂落下沉,茶水湛清碧绿,会产生一种美感。第三种杯子是标准的会议用杯瓷杯。一般的场合,用瓷杯加杯盖这两件套就可以了,但是接待高级的客人,则要用四件套杯碟儿、软纸垫、瓷杯、杯盖。给对方奉茶的时候,要把茶杯的杯把转到客人的右手边45为好,主席台上则以杯把平行于主席台为好。(见图13)茶杯应该放到客人的左手边还是右手边呢?与这个问题相类似的还有,酒杯应该放在用餐人员的左手边还是右手边呢?餐厅宴会桌▲(图13)正确的奉茶方位
上的湿毛巾是放在客人的左手边还是右手边呢?西餐桌上的面包碟是放在就餐人员的左手边还是右手边呢?这几个问题的答案其实都有国际惯例可循。按照国际惯例,在餐饮场合应该是左手拿固体右手拿液体。由此就可以得出结论,茶杯、酒杯、饮料杯等应放在右手边,湿毛巾则要放在左手边,西餐桌上的佐餐面包也要放在左手边。经常听到有些人从国外归来笑谈一件事,在国外用餐时误拿了别人的面包吃,因为他拿了自己右手边的,但那是别人的。餐厅服务人员常说的左手毛巾右手茶,就是遵循左固右液的惯例。5.接受礼物:打不打开看场合政务活动中礼物的赠受也是经常遇到的事。收到对方的礼物要不要当面打开呢?中西方文化在这一点上是有所不同的。中国人传统的性格是含蓄、内敛、低调、沉稳,所以我们一般不会当面太多关注礼物,只是在致谢后礼貌地将礼物搁置在一边,一般不当面打开,这体现了我们中国人对对方的尊重。而西方人却恰好相反,他们在收到对方礼物的时候,一般都会当场打开,当场致谢,当场赞美,这也是为了表现对对方的尊重。政务礼仪作为中国传统礼仪与国际礼仪的结合,在收到对方的礼物时,要求我们怎么做呢?这要根据场合的不同来决定。第一,在正式的政务场合或是比较庄重的会见场合,收到对方的礼物时无须当面打开。因为中国的政务礼仪始终坚持中国人庄重、严
谨的传统理念,即使是参加涉外活动也没有必要非得把礼物打开,只需简单地致谢,然后将礼物放在旁边或者收起来即可。第二,在非正式场合,比如社交场合、日常生活中、聚会或者小范围会见上,收到对方的礼物时,不仅要寻找机会当面打开,还要当面致谢,当面赞美。比如我们可以问问对方:我可以打开这件礼物吗?有些人可能不习惯赞美礼物,但是如果只致谢不赞美,可能会让赠礼者觉得你并不喜欢这件礼物,所以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我们一定要对礼物进行赞美。第三,在献礼的场合收到对方的礼物时,一定要当众打开,而且还要当众展示。比如,一个书法爱好者写了一幅字,裱成了卷轴,要赠送给单位,单位领导上台去接受,接过卷轴不要马上就转过身去走下台,而是要将这幅字当众打开,给在场的人员展示一下。现在很多单位都会制作一些具有本地特色或者本单位特色的公务礼物,这些礼物大都是办公用品,比如一个水晶的镇纸。尽管镇纸只是一件文具,并无特别之处,但是在接受献礼的过程中,我们还是应该向在场的人士展示一下,让大家欣赏。这样我们就把一件普普通通的礼物重视了起来,这是对献礼者的一种尊重。关于礼物的话题我们还可以再进一步地延伸。看望亲朋好友、祝贺乔迁之喜、参加节日聚餐,都不要忘记带点儿小礼物。那么,客人进入主人家里,将礼物交给主人的最佳时机是什么时候呢?是一进门的时候。有些人可能会想,我不想太彰显我的礼物,我进门后把它放
在一边可以吗?对于那些非常亲近的朋友和家人是可以的,但对于不是非常熟悉的人来说,这样的举动会让主人颇费猜测,还是一进门就把礼物递交给主人比较好。主人如果回赠礼物,什么时候是最佳时机呢?当然不是在收到礼物时当场回赠,最好是在客人要走的时候或者客人有告辞意向的时候。中西方关于礼物的回赠礼仪也有很多不同。比如,西方人回赠礼物,一般并不一定在本次,即使回赠,礼物的价值也以低于或者平于赠送者礼物的价值为好,因为这样可以突出赠礼者。而我们中国人在回赠礼物的时候,一般都会选择平于或者高于赠礼者礼物的价值,这也是对对方的一种尊重,即所谓的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在当今社会,送礼并不在于礼物的价值,更应该看重礼物本身的纪念意义和对方的喜爱程度,从这个角度来看待礼物的赠送,才真正具有表示友好的意义。到别人家做客,如果家里的男女主人都在,礼物最好直接递交给女主人;如果主人想要回赠礼物,回赠礼物的人也最好是女主人。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有着男主外女主内的习俗。最后,在工作当中赠送礼物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比如,如果领导安排工作人员为客人准备礼物,工作人员直接把礼物递交给客人,可以吗?当然不可以。礼物应该由领导亲自递送,或者由领导授意后其他人递送。再延伸一下,在正式的会见场合,一方要向对方提交比较重要的文件,工作人员在拿来文件后直接递交给对方,可以吗?还是不可
以。在正式的会见场合,重要文件应由主谈者、领导亲自递交,或者经过领导的授意才可以由他人转交。6.送客:把客人送到哪里最礼貌会见结束后,送客的远近要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的选择。一般性的客人,只需要送到会见室门口即可,这是最基本的。有些公务人员在办公室里接见客人,等客人要走的时候连起身的动作都没有,这是不好的,至少要将客人送到办公室门口去。有些重要的客人或者是值得尊重的领导,我们可以送到电梯口或者楼门口。对于那些十分尊贵的客人,我们则要把他们送到目的地,如酒店、机场或者家里。关于送客,我们可以借用一个英文词组seeoff来说明,就是要看着对方直至消失,这才算得上是礼貌的送客。所以如果我们出门口送客人,可以在客人转弯,或者已经上电梯,看不见之后再回自己的办公室,这是咱们中国人迎来送往时特有的谦和表现。
组织、参加各式各样的会议,以及在各种会见场合,都有不同的礼仪要求,比如布置主席台、安排领导座次,比如去上级办公室汇报工作,比如接见群众、参加新闻发布会等。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谈谈不同情景下的会议和会见礼仪要求。1.会议礼仪:组织和参加会议的礼仪先介绍组织会议的礼仪,这里所说的会议是指公务机关组织的较大型的会议。对于会议组织者来说,有以下四方面的要求。会议通知:简单明确。说明会议的主题、参会人员、开会时间和地点等。一些比较正式的会议,还要注明着装要求。会议发言:不管是领导讲话还是代表发言,都要适当地控制时间,随意延长发言时间,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作为会议的组织者,对于发言时间的长度不妨做个限定。据说,有些国家开会的时候为了避免发言者发言的时间太长,便要求发言者在发言的时候只
能用一条腿站着,另外一条腿要悬空。为什么作这个要求?因为这样可以限制发言者的发言时间。主席台布置:会议主席台的布置基本上有三种方式,中式、西式、中西混合式。纯中式的主席台,其席位要居中而设,没有演讲席位,发言者在主席台原座发言,每个人面前都有麦克风;纯西式的主席台,如各种国际会议、论坛的主席台,是在其右前方摆放一个演讲席位,左后方摆放两到三把椅子,中间不搁桌子,要空出来留给大屏幕;中西混合式的主席台目前比较常见,主席台桌子居中而设,右前方增加一个演讲席位。演讲席位为什么放在右前方呢?因为这类场合以右为尊,这样摆放是对发言者的尊重。比如,在人民大会堂里举行的英模事迹报告会,主席台中间坐的是领导,右前方是英模报告者在作发言。另外,主席台的高度暗示了观众是否可以在现场发言或者与主席台人员进行交流:如果主席台的高度高出观众席位,那么观众基本上不可以现场发言和提问;如果主席台跟观众席位处于同一个高度,观众则可以现场发言和提问。这一点,会议的组织者应该考虑到。主席台领导座次安排:官方单位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或者国有企业等组织的会议,只要不是涉外会议,基本上都是以左为尊(以主席台的朝向为准)。非官方单位如群众、涉外企业或者民办企业等组织的会议,基本上都是以右为尊(以主席台的朝向为准)。主席台上就座的领导如果不止一排,应按照职位前排高于后排、中间高于两侧、左侧高于右侧(以官方会议为例)安排座次。
以上介绍的是对会议组织者的礼仪要求,那么,对于参会者的礼仪要求是什么呢?遵守时间:无故不要随便迟到,这是公务人员的基本素养。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会议,如果迟到了,应该悄声地慢慢入场。如果有仪式正在举行,进入会场时应该就近入座,等仪式结束后再轻轻地走去入座,毕竟迟到不是一件光彩的事。座无虚席:如果会议组织者没有安排分区就座,一个不成文的基本的原则就是参会者进入会场尽量往前排就座、居中就座,这样不管会场是否能够坐满,至少可以保证前排是坐满的,同时也方便后入场的人就座。这是对会议组织者和发言嘉宾的尊重。着装得体:不同主题的会议,会有不同的着装要求。对于正式的或者高级别的会议,或者会议通知中作出要求的,参会者都应该穿正装,尤其是主席台就座的领导,这是不可以马虎的。我们中国人,一般都比较含蓄、低调,不太习惯高调、闪亮地身穿正装,因此穿正装的机会并不多。但恰恰是因为平时穿的机会不多,所以每次穿正装的时候都显得珍贵,穿正装也有利于彰显公务人员的庄重和可信任感。如果还穿有外套如风衣或大衣进入小型的、高级别的会议室,进门后应把外套脱下挂起,方可入座。举止文明:参加会议的时候,参会者应该保持安静,不要随便弄出声音。以下做法是不礼貌的:会议中窃窃私语甚至旁若无人地说话,在会场里面抽烟,现场随便走动,整理物品发出噪音,大声接打手机,会议或者讲座还未结束便开始收拾物品准备离开,等等。其
实,尊重对方也就是尊重自己,而只有尊重自己才会有尊严。适当记录:对一些比较重要的会议,应该在现场做会议记录。一些有具体、明确工作要求的会议,或者无法以书面文件下发会议内容的会议,参会者适当地在现场作些会议记录是必要的。2.进入领导办公室请示、汇报工作的礼仪:从敲门说起下级进入领导办公室请示、汇报工作时,敲门后方可进入,即使领导办公室的门是开着的,也应敲门示意。敲门声音要轻,以里面的人可以听到为准,次数以三次为宜,敲门的节奏以平稳、舒缓为好。我们常说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简单的敲门声也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基本素养。(见图14)
进到领导办公室后,
▲(图14)礼仪素养从敲门开始
要先称呼后问候,不要进门就说事情。如果领导没有示意你就座,不要自行就座。汇报或者请示工作时,语言要简单明确,避免啰啰唆唆、含糊不清。对于一些专业性比较强而领导又未必完全了解的事情,最好同时提供几个方案,略作比较,并提出倾向性意见,以便领导作出决定。如果在汇报过程当中有其他的客人来了,汇报者可以根据现场情况征求一下领导的意见:我是这边等一下呢,还是过一会儿再来?也就是说,把主动权交给领导。告辞的时候,要适当地冲领导点头致意,出门的时候要把门关上。总之,与领导会面一定要表现出足够的尊重。3.接见群众的礼仪:面带笑容是最好的权威领导干部接见群众或者出席公务接待日活动时,不管是接待、接见、调研、视察、应询等,都要以一种平易近人的态度面对群众,要用朴实无华的语言与群众进行交谈,要用平等、尊重的语气回答群众的问题。面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即使不能解决或者一时回答不出来,也不能敷衍而过,应该耐心地加以解释。即使群众的情绪不稳定甚至出言不逊,领导干部也一定不能以怒制怒,相反,应该始终保持平和的语气和心态,脸上始终带着微笑。
4.新闻发布会的礼仪:不要打断记者的问话一次比较正式的官方新闻发布会,是官方通过媒体发布信息的重要方式。主席台就座的应该包括主持人和新闻发言人,也可以包括与发布新闻有关的领导和嘉宾。主持人应由主管新闻发布的部门领导担任。发布会开始,主持人应向媒体记者表示欢迎和问候,随即介绍发言人、到会领导与嘉宾。接下来便是发言人的新闻发布,这是发布会的主要内容。发言人应当穿正装,发言时要语言清晰,表达准确,最好讲普通话。新闻发布完毕后,应适当安排记者提问。如果发布会的性质不适合记者提问,应事先向其说明。如果安排了记者提问,那么发言人回答记者提问时必须保证信息充分和准确,对于需要保密和不适合现场回答的问题,应委婉解释或者删繁就简。发言人对记者要予以充分尊重,要以礼相待,不要轻易打断记者的提问。即使记者所提的问题不是特别友好,发言人也要以睿智的语言避其锋芒。对于发言人来说,最重要的是表达自己想说的,回答记者的提问也应以这一目标为中心。从这个角度来讲,回答提问应该是手段,而不该是目的。新闻发布会快要结束时,主持人应提醒还有多少个问题可以回答,以给记者充分的思想准备。新闻发布会结束时,主持人应向到会记者表示感谢,并宣布新闻发布会结束。对于某些比较重要的新闻,为避免记者报道失实或者不完整,新
闻发布会组织者可以事先向记者印发新闻稿,以保证全面、准确地进行重要新闻的报道。
第六章政务宴会礼仪宴会礼仪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最容易忽略的一个单项。中国的酒桌文化和餐饮礼仪源远流长,由于各地风俗不尽相同,因此,这方面的礼仪没有办法也没有必要统一起来,只要把自己的尊重之心得体地表现出来就是最好的礼仪。但是,毋庸讳言,有些民间的敬酒风俗明显带有旧时代的痕迹,甚至是一种陋习。当今公务人员对于宴请,还是应该提倡文明的餐桌礼仪,这是公务人员应有的礼仪水准。
一餐桌座次的排序方式:现今通行的两种政务宴请模式餐桌作为政务活动的延伸,从座次排序、就座,到用餐,都有礼仪规范可循,对于公务人员而言,这些礼仪应该表现得轻松自如。尊卑有序是中华礼仪的重要特征,餐桌的座次排序也同样可以体现出这一点。中国民间不同地域餐桌座次的排序方式各不相同,方桌、长桌和圆桌座次的排序方式各不相同,甚至各地有关尊卑的定义也有不同。由于当今中国的政务宴请大多采用圆桌,因此本书也主要讲述圆桌座次的排序方式。当前,中国政务宴请基本采用两大模式:单主人制宴请和双主人制宴请,二者分别遵循不同的餐桌座次排序方式,我们将分别进行介绍。单主人制宴请请看下面图37,主1正对门就座,客1坐在主1的右边,客2坐在主1的左边,主2在右边陪同客1,主3在左边陪同客2。如果主、客人数相等,那么接下来客3和客4又分别就座于主2和主3的旁边。这种排序原则是远门处高于近门处,右侧高于左侧,是单主人制宴请的餐桌座次排序方式。进入宴会厅,如果只有一个餐椅摆在了正对着门的位置,基本上
就可以表明这是单主人制宴请。单主人制宴请是当今中国政务宴请餐桌座次排序的主流方式。除了山东省之外,我国其他绝大部分地区都▲(图37)单主人制排序在采用这种方式。公务人员对上述排序方式一定要了然于胸,按序就座是公务场合的基本准则。但光掌握这种标准排序方式是不够的,还要了解其在特殊情况下的一些特殊排法。比如,一位下级宴请上级领导,下级应该坐在哪里呢?是图37主1的位置上吗?不是。他应该把上级领导请到主1的位置上就座,自己则应该坐在领导的右边,也就是客1的位置上,其他主客则按照顺序依次排开。这种特殊排位是提示我们要注意餐桌排序的两大变化:第一个变化如果主1的级别高于或者平于客1,则主客无须调位,
但是如果客1的级别高于主1的级别,就要分为两种情况了。第一种情况,如果客1是主1的上级领导、主管领导,或者是生活中的父母恩师之类的尊者,两者在工作或伦理上有一定的隶属关系,那么这个时候应该是主1客1颠倒位置。如果由下级来接待上级领导,那么下级和上级领导需要就主客位置进行互换。这样的位置互换是不是符合主人请客人的原则呢?或者说这样的排法是不是喧宾夺主呢?不是。在中国传统礼仪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上级领导、主管领导或者父母恩师,从传统伦理来讲,本身就比请客的主人更适合做主人。因为两者之间具有隶属关系,所以颠倒位置是完全符合中国礼仪的。此外,不但要互换位置,而且敬酒的顺序也应该调整。比较得体的做法是,宴会开始后,先由坐在客1位置的人致祝酒词,然后请坐在主1位置的尊者来领酒,也就是率先带领大家喝第一杯酒(或三杯)。在尊者领酒完毕后,坐在客1位置上的人才可以向尊者敬酒。(见图38)▲(图38)单主人制宴请客1级别高于主1的排序情况
第二种情况,如果客1不是主1的上级领导、主管领导或者父母恩师,而只是简单的级别较高的人,两者之间并没有隶属关系,那么主客位置无须互换。判断主1与客1两者之间是否需要互换位置,只需简单地看两者是否有工作或者伦理上的隶属关系即可。第二个变化坐在主1对面位置的人,身份发生变化。理论上说,坐在主1对面的人应该是全桌级别最低的一位,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都知道,如果领导举办宴请,坐在主1对面位置的人级别不但不是最低的,反而可能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也许是本单位负责后勤的一位部门领导,像办公室主任,或是秘书部门、服务部门的人,主要负责点菜、服务、结账等,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排序变化。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刚刚参加工作没多久的员工,还没来得及接受培训,就去参加了一个公务宴请。由于小伙子没有学过餐桌座次礼仪,一进入宴会厅就在主1的位置坐下来了。领导走过来问道:这是你坐的位置?小伙子羞了个大红脸,知道错了,就又到对面的位置坐下来了。办公室主任又过来问道:这是你坐的位置?这时的小伙子可真是无地自容了,他实在不知道应该往哪儿坐。那么,小伙子到底应该坐在哪里呢?答案是坐在主1对面位置的两侧,也就是说他应该跟随办公室主任进行后勤服务方面的事宜。所以说,建议新入职的年轻人进入宴会厅的时候不妨先站立在一边,看看别人怎么坐,或者询问一下有经验的老同志,方可就座,否则真会闹出尴尬来。
双主人制宴请请看图39。▲(图39)双主人制宴请排序主1正对门就座,客1坐在主1的右边,主2坐在主1的对面,客2坐在主2的右边。在这幅图里,主1和主2相对而坐,他们都是餐桌上的主人,分别叫做主陪和副陪,这就是双主人制排法。使用这种排列模式的主要是当今中国最高级别的宴会国宴,或者其他高级别的党政机关举办的宴请。国宴桌上分为两个谈话中心,分别是主1和主2。本着官阶对等的原则,主1陪客1、主2陪客2。如果主客人数相等,那么接下来的排序是:主3坐在客1的右边,主4坐在客2的右边,以此类推。这种排列方式,把中国传统的圆桌礼仪与以右为尊的国际惯例相结合,是中西合璧的结果。使用双主人制模式的场合,不仅是国宴,中国的山东省也是使用这
种排序方式,实际上国宴的排序方式也正是源于这个孔孟之乡。只是山东省的排法略有不同:主1和主2相对而坐,主1的右边和左边分别是客1和客2,主2的右边和左边分别是客3和客4。如果主客人数相等,那么接下来,主3坐在客1的右边,主4坐在客2的左边,以此类推。(见图40)▲(图40)山东省双主人制宴请排序双主人制宴请的最大方便之处在于增加了一个谈话中心,比较适合于较大圆桌的官方宴请。进入宴会厅,你要留意餐桌上餐巾的摆放方式,如果只有主1位置的餐巾摆放方式比较特殊,那就是单主人制宴请;如果主1和主2位置的餐巾摆放方式与其他都不相同,那就是双主人制宴请。如果是超大型圆桌,甚至会使用十字交叉的四主人制排法,这是为了增加谈话中心、活跃餐桌气氛,具体排法,在此就不作介绍了。
餐桌座次排序在中国各地都有不同的排法,随着时代的发展,它还在与时俱进地产生新的排列方式。只有掌握了上述两种最基本宴请模式的餐桌座次排序方式,我们才可以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宴会入座的一般原则应该是,主人没有邀请时,客人不要自行就座,即使主人邀请就座时,客人最好先谦让一下,请主人先坐,或者与主人同时就座。桌上有诸如领导、长者等尊者新到来时,其他人最好起身致意或者简单欠身。对于比较正式的宴会,尤其是主客身份比较复杂的时候,宴会主办方应摆设桌签以便客人就座。关于餐巾的使用,目前世界通用的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把餐巾掖在衣领里面,自然下垂,这种方式适用于老人、孩子、行动不太方
便的人,餐巾可以起到遮挡的作用,但这种方式不适用于政务宴请;第二种,是咱们中国人最常见的,把餐巾的一角压在碟子下方,自然下垂在胸前,这样自然、方便;第三种,是从国际引进的,也是现在很多高级宴请、涉外宴请经常使用的,做法是将餐巾折叠起来,在腿上平铺。餐巾是用来做什么的?当然是遮挡衣物。餐巾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用来擦嘴。现在的餐桌上可以用来擦嘴的,除了餐巾之外,往往还有湿毛巾和餐巾纸,但建议大家尽量少用餐巾纸和湿毛巾。因为用餐巾纸擦脸,脸上可能会留一些纸屑,使脸看上去有一些白点,别人看见了也不好意思提醒,而湿毛巾往往会用来擦手,擦手后再用来擦嘴,会显得不够体面。对于比较正式的高级宴会,建议大家自己把餐巾平铺到腿上,从前往里简单地折叠一小部分,需要擦嘴时,打开折叠的这一部分拿到嘴边使用,用完后再盖回去。这样既不会污损了衣物,也不会留下擦嘴的痕迹。一场宴会,是以主人把餐巾拿起来往腿上一铺,作为宴会正式开始的标志的,最后以主人拿起餐巾来简单地一折叠往桌上一搁,作为宴会正式结束的标志。在此过程中,大家要注意,主人还没铺餐巾之前,其他人最好不要先用餐,待主人把餐巾收起来放到桌上之后,其他人就不要再用餐了,否则会让主人感到很尴尬。宴会中间有人暂时离开座位,可以把餐巾搭在椅子上,服务员就会知道这个人还要回来。如果宴会中有人提前退席,把餐巾拿起来简单一折叠放在桌上,服务员便知道这个座位可以收掉了,因为这个人已经离席。用餐过程中,如果需要剔牙,可以用左手托起餐巾遮住嘴部,适当低头用牙签剔牙。
作为公务人员,应该了解餐巾的暗示性语言,这也是大多数人应该遵循的规则。我们再来看看餐具的使用,这是实现餐桌礼仪的基本保证。筷子在中国一双筷子几乎可以应对一场宴会,这比起刀叉来要高效、实用得多。在公务宴请的场合,我们要注意的往往不仅仅是放在右手边的这双自用筷,更应该注意搁在自己前面、横着摆放的公用筷或者公用勺。公用筷原是用来给人布菜的,现在多数场合下已经没有给别
人布菜的习惯了,但公用筷仍然会摆放在前方,因为公用筷除了给人布菜用,还可以用来为自己取菜。但是,公用筷在使用过程中一定不要入口。如果宴会上每个人面前都有两副筷子,一副公用筷一副自用筷,就说明这是中餐的分餐制。在这种情况下,不但公用筷不可以入口,而且自用筷也一定不可以伸到公共区域取菜,应该两双筷子分开用,用公用筷取菜,用自用筷吃菜。公用勺也是同样的处理方法。关于筷子的使用禁忌,相信每个中国家庭都会或多或少地对孩子有所教育。比如,筷子不可以直立地插在米饭上,两根筷子不可以一长一短地摆放,筷子不可以交叉摆放等,这是中国人用筷子的禁忌。一旦餐桌上出现这些禁忌,可以视为对他人的冒犯。中式小碗中餐餐桌上会有个精致的小碗,是用来盛米饭或盛汤的,这是典型的中式餐具。现在对外交往比较多,我们看到有些外国朋友在用餐的时候是把小碗搁在桌上,用勺子、筷子盛起碗里的食物往嘴里送,这是不符合中餐礼仪的。中式小碗是要端在手里使用的,不管是吃米饭、吃菜还是喝汤,都应该把小碗端在手里,适当地低头、含蓄地进食。转盘中式餐桌还有一个转盘,使用时也要注意礼仪。大家都知道,有些朋友在用餐的时候想要转动转盘就转,忽略了旁边还有人正在取菜,这是一种不符合礼仪的做法。(见图41)关于转盘,有三条礼
仪:第一,转动转盘之前一定要先看看有没有人正在取菜,如果有人正在取菜,应等对方取完菜再转;第二,一道新的热菜上来之后,第▲图41一位取完,应把转盘转一格给下一位取菜,下一位取完后再转一格,直到桌上的每一位都取到菜了才可自由转动,否则中间打乱顺序随意转动是不礼貌的行为,当然,也可以由一位主人为大家转动转盘,依次取菜;第三,转动转盘的过程中,如果有人中途取菜,应停下来等待片刻,待其取完后方可继续转动。刀和叉在建国初期,周总理就制定了国宴中餐西吃的原则。现在
有很多高级宴会庆典也都会使用西式的一些餐具,比如刀、叉。事实上,刀、叉不仅仅是非得用西餐的时候才使用,有很多场合都会用到,我们最好也学会得体地使用刀、叉。中餐有一道美味是烤牛排,上菜的时候服务员会摆放一副独立的刀、叉,如何使用呢?中国人使用刀、叉的机会并不多,但是我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一个最基本的常识,即左手拿叉,右手拿刀。其实知道这个基本常识也就差不多了,接下来就是如何做得漂亮些,而且不要犯忌讳。刀、叉的使用应做到外松内紧,表面看起来挺轻松的,实际上手还是要适当地用劲,应在谈笑风生中用餐,而不是像在劳动一样机械地切肉。使用刀、叉,还要注意别犯忌讳,就像咱们中国人不让把筷子直立地插在米饭上一样,我们要尽量避免使用刀、叉的忌讳。这些忌讳概括起来有五方面。第一,忌切肉时把碟子掀翻。这是由于叉子和刀子之间的距离太远的缘故。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叉子叉在哪儿,刀子就从哪儿切下去,刀、叉是作用在同一个缝隙里的。动作幅度再小一些,就不会掀翻碟子了。第二,忌叉起的食物较大、一口一口咬着吃。叉子应该叉起多大的食物呢?要遵循能一口吃进去的原则。男士的口比较大,可以切得大一点儿,女士可以切得小一些。同样地,在办公室里举办的各种小型庆祝会上,外面买来的蛋糕、烤肠、水果或者曲奇饼之类的点心,应该切成多大块呢?也遵循能一口吃进去的原则。总之,要避免举着叉子一口一口咬着吃的情形出现。第三,忌刀子入口。有些人会贪图方便,直接用刀子插着食物送入口中,这样不安全,更不美观,应避免出现。
第四,忌刀、叉是否使用完毕的信号不明确。如果一道需要使用刀、叉的菜还没有用完,刀、叉应该摆成一个八字型。如果这道菜已经用完,刀、叉应以平行的方式紧挨在一起摆放。如果刀、叉是否使用完毕的信号不明确,服务员就不知道是否应该收掉这套餐具。第五,忌刀刃向外。应该注意,不管刀、叉是否使用完毕,刀刃一定要冲向里边,而不要冲向外边。刀刃向外地摆放,让别人看了心里不舒服,这样摆放也不安全。宴会上谁应该率先敬第一杯酒?一个基本的原则是,谁坐在1号主人的位置上,就由谁来率先敬酒,或者是领酒。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宴会开始时,主人还没有敬酒,就有客人率先向主人敬酒,或表示祝贺,或表示敬意,或表示感谢,其实这都是喧宾夺主的表现。在宴会上,应由主人率先领酒或敬酒。前面我们提到,宴请上级领导或父母师长的时候,宴请者应坐在主宾的位置上,而把尊者请到主位就座。在这种情况下,也应该是由坐在主位的尊者率先领酒,而不是由坐在宾位的宴请者率先敬酒。如果是接待上级领导,可以由坐在主宾位置的接待方领导率先致祝酒词,然后再请坐在主人位置的上级领导率先领酒。只有在上级领导领
酒结束后,接待方领导才可以敬酒。这就是所谓的尊卑有序。至于敬酒以几杯为宜,要看具体的场合和当地的风俗,应以适量为宜。一般来说,应以一至三杯为好。这就是礼仪的从俗性。也就是说,礼仪在一般情况下要遵从当地的风俗习惯。敬酒之后便开始用餐,要不要给客人布菜呢?以前我们中国人都有这个习惯,尤其在农村,或者家庭用餐,主人都会为客人布菜。现在中国迈向了世界,本着尊重个人意愿的原则,已经很少有人会给客人布菜了。但是,中华民族保留了热情好客的传统,适当地为客人布菜,仍然值得提倡,尤其是为德高望重的长者和高级领导布菜。1号主人在为客人布菜时,可以用公用筷或者公用勺适量地给两边的人布菜,先右边,再左边。主人一定要注意观察客人的喜好、客人的食量,并结合主客之间的关系布菜,不要过分热情更不要显得冷漠,要掌握好尺度。布菜的方式,下面三种是最常见的。第一种,宴会开始,第一道热菜上来,由主人先给客人布菜。作为开宴的标志,只需布第一道菜,后续菜品由客人自行取用即可,这是比较简单的方式。第二种,宴会中的一道或几道重头菜端上来之后,分别由主人向
客人重点介绍,并亲自为客人布菜,这是掀起宴会高潮的方式。第三种,每上一道热菜,主人都布菜一次,这是比较热情的接待方式。每道菜只需布菜一次即可,第二次布菜没有太大的必要,除非客人胃口非常好。公务宴请并不都是桌餐,有时候会在某个大型活动结束后以自助餐招待来宾,这个时候应该注意自助餐的特有礼仪。请读者朋友们回忆一下,我们以往参加过的庆典活动结束之后,当主持人宣布开始用餐时,你是否记得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形:几乎所有的人端着盘子,同时奔向了各个餐台,有人先取水果,有人先取汤,有人先取主食,有人先取冷菜先取什么的都有。自助餐很容易出现这种局面,这样
的用餐方式对不对呢?中国的餐饮文化博大精深,南方、北方的习俗虽然不太一样,但先吃什么、后吃什么都是有礼仪规范的,在自助餐场合仍然如此。一般来说,自助餐应先从三道菜开始取用:冷菜、色拉和汤。这三道菜不一定一次全都取用,但应从这三道菜开始。一上来就取主食或者水果,是不符合自助餐礼仪的。即使会有排队现象,但谈笑风生地排队,本身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取完了这三道菜,接下来不是继续取用热菜,而是应该返回座位开始进食,用完之后再取热菜。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自助餐讲究三不混原则。冷菜、热菜不混装取完了冷菜端回去放在桌上,用完了之后,拿一个新盘子再到公共区域去取热菜。有些朋友说,为什么要用新盘子,现在不都是讲究绿色用餐吗?让餐厅少洗一次盘子多好。这听起来好像挺有道理,但是仔细一想,端着一个已经用过的盘子,到公共区域去取菜,是对别人的一种不尊重,因此要换一个新盘子。自助餐厅的服务人员应该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只要有人离开座位,他们就应该保证在那人回来的时候,桌上的旧盘子已经清理完毕了。菜品、主食不混装南方人爱吃米饭,北方人爱吃面食。在自助餐上,有些朋友会端着一个盘子,取完了菜把米饭扣在上面,或者把馒头、饼扣在上面,这样的做法不够体面。应该是把主食放在独立的菜碟或者小碗里面。
菜品、水果不混装菜品是正式用餐过程中取用的,水果是用餐的最后一个环节,用完了水果就表示此次用餐结束了,而不是在同一个菜碟里既放菜品又放水果,这样做不体面,而且菜品和水果之间也会串味。菜品和水果应分别取用,多取几次没有关系。要尽量避免一次盛取的食物很杂乱、盘子太满或者盘子太多等情况。当然,有些单位在中午提供自助餐的时候,允许有例外,因为这样的用餐方式等同于食堂用餐。实际上,这种情况下,不必太过讲究,毕竟这不是公务宴请。自助餐还有个特殊礼仪,就是关注彼此的用餐进度。这是非常容易被忽略的一个细节,因为自助餐不像桌餐,有上菜的先后顺序。在自助餐上,每位用餐者的食量和进餐速度不同,这很容易造成用餐进度大不相同的情况。在陪同领导或贵宾用自助餐的时候,我们应该关注一下用餐的进度,尽量不要出现有人率先用餐完毕后静静地等待他人的情况。饮酒的注意事项庆典宴会,是一种比较隆重的用餐场合,除了应遵循一般的宴会礼仪外,还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饮酒的注意事项。
先说说盛葡萄酒的杯具,请看以下两幅图。这两种杯子统称为高脚酒杯,都是盛葡萄酒的酒杯。比较丰满一点的酒杯盛红葡萄酒,比较苗条一点的酒杯盛白葡萄酒或者香槟。庆典宴会或者西式宴会上都会出现这两种酒杯。那么,这两种酒杯应该怎么端呢?这两种酒杯之所以有这么长的杯柱,除了造型美观之外,还是为了方便持杯。这两种酒杯的端持方式,都应该是捏住杯柱,而不是托住杯肚。(见图42)这是因为红葡萄酒的最佳口感温度在15℃~20℃,而白葡萄酒或香槟的最佳口感温度在0℃~5℃,相当于冰镇。不管是红葡萄酒还是白葡萄酒,最佳口感温度都低于我们的体温,如果用手托
住杯肚,会把酒捂热了,超
▲图42
出最佳口感温度,葡萄酒就没有那么好喝了。所以,进入高级的宴会厅,在彼此庆祝或者敬酒的时候,不管是红葡萄酒、白葡萄酒还是香槟,其酒杯都应该手捏杯柱。这是一种国际通用的礼仪。葡萄酒是西式酒,与中式白酒的饮用方式不太一样。葡萄酒,尤其是红葡萄酒需要慢慢地品尝,需要通过晃动酒杯使酒液与氧气充分混合以达到最佳口感,需要通过观察酒的色泽和挂杯情况去品评酒的干度,因此并不适合以一次性干杯的方式来饮用。现在很多中餐宴请也都会喝点儿红葡萄酒,这时,最好不要用干杯的方式去敬酒。其实,红葡萄酒只适合小口小口地品尝。有些朋友习惯在红葡萄酒中加兑各种饮料,可能是由于不习惯葡萄酒的口感。但是,我们应该了解的一个常识是,葡萄酒的酿造过程就是要把糖分排出,实现葡萄酒纯正的口感,这就是所谓的干度。所以说,往葡萄酒里加兑饮料,是一种不伦不类的饮用方式。需要注意的是,有一种我们平常饮用较多的酒,在正式的高级宴请中不应该出现,那就是啤酒。啤酒属于休闲酒,适宜休闲场合、朋友聚会,但不适宜正式宴请。告辞的顺序宴会结束的时候,告辞的顺序是怎样的呢?谁可以先告辞呢?隆重的庆典宴会上,来宾之间并不一定都相互认识,各桌之间可能也并无交流,主要仪式性的内容大多集中在主桌上。但这不意味着谁先用完餐谁就可以随时离开,可以率先告辞的是位于主桌上的主宾。只有主宾告辞后,宴会上的其他人才可以陆续离开。在没有明确的主宾的宴会上,应以主人的率先离去作为宴会结束的主要标志。
九工作餐三大原则:简单快捷、适度交流、吃相优雅在日常接待中,最常见的用餐应属工作餐,这主要是指在本单位食堂或者附近餐馆安排的简单快捷的用餐。接待领导或贵宾,固然应该做到热情周到、无微不至,尽显地主之谊,但也应该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在工作安排紧凑,用餐条件有限时,安排工作餐接待领导或贵宾也是一种妥当的方式。工作餐应注意以下三大原则。第一,简单快捷。工作餐往往都是安排在工作间隙进行,因此不必讲究排场,菜品数量可以适当少些,进餐速度应适当快些,最多四菜一汤,以不饮酒为好。中国正在致力于构建节约型社会,公务人员应该是这方面的倡导者和实践者。过度地铺张、过长的时间,在工作餐场合都是不适宜的。第二,适度交流。工作餐是政务活动的延伸,是上下级和主宾之间进行交流的机会,因此在用餐时应进行适当的交流和沟通,而不是把重点放在用餐本身上。另外还要注意,不管是工作早餐,还是工作午餐,都离不开工作,因此用餐环境要适当安静一些,人数适当少一些。
第三,吃相优雅。这是用餐时永恒的主题,尤其面对领导或贵宾,公务人员一定要注意吃相,不可以狼吞虎咽,不可以杯盘狼藉。餐桌礼仪的最后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吃相。吃相优雅与否,关系到一个人的品位甚至尊严。我们或许都有这样的经历,在宴请中,如果有一位朋友大声地喝汤,或是咀嚼时发出声音,在座的几乎所有人都会皱眉,甚至有人会提前离席,原因仅仅是这个人的吃相让他无法忍受。我们中国人比较好面子,往往不会当众向这样的人明确指出他的不当之处。然而,没有人指出,绝不意味着这样的做法就是对的。公
务人员关注自己餐桌前的表现,要从关注吃相开始。接下来我们重点说说餐桌上关于吃相的各种礼仪。咀嚼食物一定要闭嘴,不要发出声音,即吧唧嘴宴会桌上如果有人在吧唧嘴,会严重影响别人用餐的兴致和心情。只要食物送进嘴里咀嚼就要闭着嘴。有些朋友说,我虽然张着嘴咀嚼,但没有发出声音,这样可以吗?不可以。因为张着嘴咀嚼会露出嘴里的食物,这样很不好看。尤其是女士,咀嚼速度要适当慢些,咀嚼幅度要适当小些。餐后有些朋友为了清除口腔异味,喜欢吃口香糖,这没有什么不妥,但一定要闭嘴咀嚼,并且不可出声。我们在外出旅行的时候,经常看到有人一块口香糖能嚼上三个小时,这会引起周围人的反感。一块口香糖咀嚼的时间不要太长,用完后吐在餐巾纸里包起来,扔到垃圾桶里。喝汤一定不要出声不仅是喝汤,包括喝茶、喝水、喝饮料、喝酒,也一定不要出声。英语里的汤叫soup,喝汤怎么说?叫eatsoup,是吃汤的概念,这是一种国际礼仪。喝汤不是吸溜进嘴里的,不可以发出声音。大家回忆一下,在我们以往参加的宴会上,是不是有人趴在桌上旁若无人地大声喝汤呢?这样的人会给人留下好印象吗?恐怕不会。冬天的时候,有些朋友一进入办公室就会泡上一杯茶,然后大声地吸溜着喝茶,这会令其他人感到不快,当然也是不体面的做法。除非在茶室里品味茶道,否则喝茶时一定不要出声。
不可以下咽的食物,一定不要入口西方人为图方便,正餐中一般不吃带刺的鱼或带碎骨的食物,而中国人比较讲究味道,餐桌上带皮的、带毛的、带刺的、带骨头的都有,也有的是原生态地端上来的。这样做味道当然很好,但是对食用技巧的要求也就比较高。像骨头之类不可下咽的残余物,应该先用筷子剔除,再把可食用的部分送入口中,一定不要把整个骨头全部塞入口中再往外摘。当然,鱼刺可以例外。如果不小心把实在不能吃的东西吃到嘴里去了,这个时候该怎么做?最好的做法是:用一张餐巾纸接住吐出的东西,低调、含蓄地把它处理掉,一定不要当众从嘴里扯出来,直接放到眼前的盘子里。要保持桌面的干净,先保持公共盘里干净公共区域里的菜品,一般是要讲究色香味形俱全的,以给用餐者美的享受,因此,我们不要急于破坏其造型和色彩,更不可以搅得乱七八糟。我们还要保持取菜过程中桌面的干净,如果担心中途滴汤,可以适当地用碗来接一下。此外,要保持自己眼前的小碟里干净。用餐过程中的残余物应该搁到小碟里还是其下面的大盘里?当然应该搁到小碟里。因为小碟需要经常换,而大盘一般不换。有些朋友口味比较重,喜欢往食物里加辣椒、酱油及各种各样的调料,把自己的小碟搞得乱七八糟。这样不好,干干净净的桌面才好。用餐过程中要谈笑风生,保持轻松愉快的气氛有些朋友在比较饥饿的时候,会始终把注意力放在眼前的饭菜上,不交流、不停顿,这是一种不体面的行为。有些朋友比较敬业,会把工作带到餐桌上来。在工作餐中谈工作当然可以,但正式的宴请
上,最好避免不停地谈论工作。一次高级的公务宴请,如果话题始终停留在繁杂的工作上,那就失去了轻松的气氛。如果一定要谈工作的话题,可以等用餐到七八成饱之后进行。注意餐桌忌讳关于餐桌的忌讳有很多,在用餐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比如,为别人添米饭,不可以说:你要饭吗?应该说:你要添饭吗?再如,夹起的菜通常要先放在自己的小碟或小饭碗中,直接把菜放入口里是不礼貌的,又如倒酒和盛汤时,要向内倾倒,避免向外倾倒,等等。用餐时要注意体态我们或许都曾见过这样的情景,当餐桌上摆上了汤的时候,有些人会把椅子往后一挪,撅着屁股趴在桌子上喝汤,这可是不体面的。参加正式宴请的时候,应该尽量直着身子就座,先把菜取到眼前的小碟里,低头送入口中,然后再把身体坐直。胳膊肘放在桌上也不好看,会显得很慵懒。即使你再喜欢一道菜,也不要连筷,一筷子接一筷子地吃,这样有失体面。以前听说过一个笑话,有一位老汉进城吃了一顿饭,回去就跟乡亲们开始炫耀,城里吃饭可好了,服务员漂亮,餐具漂亮,菜也好吃,就是有一点不好,最后一道菜味道有点儿差。乡亲们赶快就问,最后一道菜是什么呀?老汉说,我也不知道,这最后一道菜是用一个小碟盛了一些小木棍就端上来了,我看每个人都取了一个,我就也取了一个。我当时很奇怪,这个小木棍也可以吃?但还真是很多人都拿起来吃。我想别人能吃,我也吃吧,于是就想看看他们是怎么吃的,但是他们都不让我看,全都用手挡着,那我也就这么吃吧,就把这个
小木棍吃下去了。除了这道菜味道不怎么样,其他都不错。当然这是一个笑话。我们都知道小木棍指的是牙签,使用牙签一定要用手挡着。虽然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这一种礼仪,但是在餐馆门口,在正式的宴会厅门口,我们还是会经常看到有些人一边走路一边剃着牙就出来了,这对公务人员的形象是极大的损害。我们用了这么长的篇幅专门来讲餐桌上的礼仪,尤其在吃相上讲这么多,是因为当今全世界范围内,人们一般都会根据一个人吃相的优雅程度来品评其个人品位。吃相展现了一个人的总体形象,能反映出一个人的个人修养。做到吃相优雅是在表达对别人的尊重。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